「體驗」都 9102 年了,十年前的 iPod Nano 5 用著怎麼樣?

2021-02-15 ZEALER


前言

初中時候我有個年度夢想:擁有一臺 iPod Nano 5

然後去年 11 月中旬的時候。

我想起了這個夢,於是在閒魚花 100 大洋圓了它:

—— 入手了一臺 iPod Nano 5.

就是下面這個當初風靡世界的酷酷東西:

十年過去了。

現在看看它已經滿身情懷了。

無論是 iPod 這個名字。

還是 Click Wheel、亦或是 CoverFlow、30 Pin 接口,抑或是 3.5mm 耳機… 

不過即便如此,設計仍然至今仍無可挑剔。

渾身上下充滿了喬老爺子的味道。

而且這是個人認為最能詮釋「Nano」系列的產品。

之後的 6 和 7 多少都有些走歪。(一個像手錶,一個像 Touch)

本文即將為你介紹一下這部閒魚淘來的 iPod Nano 5.

在距離發布之時 10 年後的當下。

探究一個簡單的問題:

這小玩意現在還能用嗎?用起來咋樣?

少廢話,先看東西

收的這臺是紫色的伊拉克成色。

成色倒無所謂,其實心裡最想要的是灰色/黑或者大紅色。

不過拿到手發現,應該相信喬老爺子,哪個顏色應該都很好看啦:

用著咋樣?連接

前面說了,iPod 是以前 iPhone 4s 那種 30 Pin 接口。

但這個接口已經早早的被淘汰了。

數了數,我手頭只有 Lightning、Mirco-USB 或者 Type-C,想接它。

最方便的方法或許是弄個 Mirco-USB to 30 Pin 轉接口。

用的時候組裝,不用的時候當 Mirco-USB 用:

組裝好,插到電腦上。

biu~ iTunes 成功識別:

傳歌

接下來就是導資料了。

遺憾的是,我現在重度依賴的 Apple Music 已經拋棄了 iPod.

這背後或許是因為版權限制。

但背前來看,我資料庫裡這些歌是傳不到 iPod 了……

我在 iTunes 根本找不到傳到 iPod 入口:

那怎麼辦呢。

還記得十年前大家怎麼傳歌麼?

市場上找個小電腦櫃檯,5 塊錢 100 首,刻成盤或者傳到 U 盤:

開個玩笑哈哈,其實不用倒退那麼久。

現在國內的網易雲音樂/QQ 音樂/蝦米音樂。

還是可以下到 MP3 格式的音樂的:

接著一個一個傳到 iTunes 就好啦。

耳機

搞好了連接問題,也找了歌傳了進去,接下來就是開始享受的時候了。

Nano 5 自帶了揚聲器,可以直接放歌。

非常方便,就像這樣:

↑雖然很老,但屏幕還是蠻清晰的哈

開個玩笑哈哈。

由於沒有藍牙,更沒有 iOS 系統。

所以 AirPods 和藍牙耳機就別想啦。

HomePod、Apple TV 等 AirPlay 設備啥的更得靠邊站。

辦法倒是有,除非你想在 iPod 上掛著這個:

否則就只能插有線了。

倒是也沒什麼。

尤其是對於還沒享受到 AirPods 的普通用戶,或者降噪耳機的高端用戶們。

用 iPod 聽歌和十年前沒什麼不同。

還是像這樣飄逸:

Click Wheel

搞明白怎麼傳數據,怎麼傳歌,怎麼聽歌之後。

就可以感受下 Click Wheel 了。

大部分人第一次見只以為這是功能如標誌的四顆獨立按鍵而已:

然而它是這樣用的,可以滑動:

個人感覺這設計以後應該給 Apple Car 安上,快別用什麼觸控螢幕了。

不過選歌都是小 Case,甚至還能打遊戲:

懷念的擬物化設計

↑感受下

↑感受下

↑再感受下

↑再來感受下

↑我喜歡這張圖

↑感受下快門光圈

系統流暢度

非智能也有非智能的好。

雖然外殼任由歲月衝刷。

但頭腦仍然流暢澎湃,和十年前沒什麼不同。

顯然,庫克桌子上的開關對它無效:

攝像頭

這一代的 Nano 精神之處還在於第一次擁有了攝像頭。

不過神經之處在於這顆攝像頭不能拍照,只能錄像。

解析度是 VGA(640×480)

同志們,現在針孔攝像頭都 4k 了。

這將我死死地固定在十年前這個時間軸上。

久久不能回來。

不過話又說回來,其實十年前這個畫質也是對不起觀眾的。

所以成像畫質就不放了吧,想不到有什麼用途。

說到視頻,其實它還支持將拍攝的視頻通過電視輸出,嗯……

以及視頻導入觀看:

雖然我很想重溫十年前在小屏幕上也能看完一整部電影的時光。

但奈何我的電量和 iPad Pro 不允許。

口袋播放器

還記得賈伯斯當年那句久違的廣告詞麼?—— 「1000 music in your pocket」

還有這個久違的笑話:

「牛仔褲裡大兜上面的位置是幹嘛的?」

「專門放 iPod Nano 的」

以及這種久違的輕便感。

如果不是我的卡包短了點。

我都想把它塞卡包裡:

如果不是我的 Nano 短了點。

我都想把它當鞋拔子:

↑ 自知鞋髒特意黑白濾鏡

不過話又說回來。

輕薄歸輕薄,在 Apple Watch + AirPods 的彎道超車面前。

Nano 似乎也只能嘆息:「滄海桑田」了。

CoverFlow

前面提到了,這也是一個作古的功能。

說是功能,更應該說是個效果。

就是這個:

第一次見是在 iTunes 上:

最後一次見是在 Finder 上:

如今再想看到,就只能在我的 Nano 上了:

收音機

你家裡現在還有能聽廣播的設備麼?

我家裡只剩這一個了:

還記得高中時候在被窩裡偷偷借舍友諾基亞聽廣播的日子。

每到半夜還有賣假藥的,賊刺激。

可惜調頻還是那個調頻。

節目早就不是那個節目了。

現在更多的還是聽聽 Podcast,還好這個能拷進去。

能用嗎?

說到這,基本可以回復一下文章開頭提出的問題:

能用嗎?用起來啥樣?

—— 能用,還那樣。

所以?

說了這麼多,你是不是覺得我該說每天戴著它聽歌有多爽,安利大家買著玩了?

我也希望如此。

因為我也不希望 100 大洋和初中的夢想就這樣打了個水漂。

可結果是無情的。

這部十年前的 iPod Nano 5.

儘管系統依舊流暢依舊如當年。

儘管我能解決下載歌曲的問題。

儘管我也能找到有線耳機來聽它,甚至還能聽聽調頻。

薄到能當鞋拔子的機身,Click Wheel 和 Cover Flow 也確實炫酷。

但情懷終究只能當作飽暖後的娛樂節目。

Nano 也必須接受現實,雖然音樂如今仍然是生活的旋律。

但如今的耳機再也並非只為聽歌服務,語音、短視頻同樣在搶佔你的聽覺。

而就算 Nano 再輕薄,也比不上鑲嵌在身體上來得更方便。

嗯,我是說 Apple Watch.

所以入手了小一年,儘管我時不時會拿出來把玩一番。

但我的聽歌設備還是:

↑ 當然不是鍵盤滑鼠了,湊數用的

所以這件事告訴我們什麼樣的道理?

—— 後來~ 我終於在眼淚中民白~

—— 有些玩應,一旦錯過就不再~

這一期的《Z-TALK》,我們來聊一聊科技展會的那些事!作為科技界的三大盛會,MWC、CES、IFA 各自最大的看點在哪,它們之間又有哪些區別?IFA 即將開幕,華為為何連續三年選擇在 IFA 上發布麒麟晶片這一重要的戰略性產品?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國際展會上中國廠商的表現?精彩內容,盡在本期《Z-TALK》!

打開 ZEALER 小程序觀看本期視頻

記得幫忙點個「在看」喲

相關焦點

  • 『體驗了下』都 9102 年了,十年前的 iPod Nano 5 用著怎麼樣?
    還是 Click Wheel、亦或是 CoverFlow、30 Pin 接口,抑或是 3.5mm 耳機… 不過即便如此,設計仍然至今仍無可挑剔。渾身上下充滿了喬老爺子的味道。而且這是個人認為最能詮釋「Nano」系列的產品。之後的 6 和 7 多少都有些走歪。
  • 蘋果官方將最後一款iPod nano機型列入古董產品名單
    古董產品列表中的設備銷售時間通常為5-7年,在產品過了7年之後,它們就被認為是被淘汰的產品而徹底停止支持。 蘋果在2015年中首次推出了第七代iPod nano的更新版本,那是最後一款iPod nano的問世。現在,這款設備已經5歲了,因此它被列入了古董產品名單。
  • 日本創作女歌手nano線上演唱會【Rock on.@home】公開發表!
    整場演出為不插電現場,不論是有如男性的低音或是跟女性一樣的高音她都能完美詮釋,是歌迷們絕對不可錯過的治癒之旅。 現在快來預約這場演出吧,一起進入具有nano獨特風格的世界!雖然nano在活動時是有公布性別的,但是在日本正式出道之後未對外公開自身性別與長相,只有在現場演唱會nano才會顏出。2017年2月1日,以出道五周年為契機,nano終於在《MY LIBERATION/PARAISO》的單曲封面以及MV中露臉,之後積極的在ニコニコ動畫直播和DAMチャンネル等節目中展開活動。
  • 為什麼有iPhone了我們還需要用iPod聽歌?
    2001年,賈伯斯在蘋果秋季發布會上推出了第一款iPod,改變了人們聽歌的方式,現在iPod擁有nano、shuffle、classic、touch多個版本,nano進入第七代、shuffle進入第四代、touch進入第六代,今年iPod touch在iPod產品線沉寂多年之後迎來更新
  • 滑蓋手機「重出江湖」,你還記得十年前的索愛手機嗎?| 極客博物館
    很多人都會把「十年一輪迴」這句話用在時尚圈,90 年代流行的元素在前幾年或許被認為「土」到不行,但過幾年就變成了時尚圈的新寵。你可以說這叫復古,更可以說是輪迴,但這種「輪迴」如今也在手機圈上演著。小米 MIX 3、榮耀 Magic 2、聯想 Z5 Pro 作為 2018 年「最後一批」亮相的熱門機型,都不約而同地採用了「滑蓋」的設計,而滑蓋手機不得不說在十年前,也就是 2008 年前後的時代引領了一股風潮。
  • nanoblock AWARD 2020獲獎作品賞析
    一年一度的nanoblock AWARD 2020的獲獎名單已經公布,全世界的nanoblock玩家的moc作品匯聚一堂。
  • 日本創作女歌手ナノ(nano) 線上演唱會【Rock on.@home】公開發表!
    ナノ(nano) 出生於美國紐約市的日本歌手與作詞家。最初活動於ニコニコ動畫網站,多翻唱vocaloid的歌曲,因中性的聲音和帥氣標準的英文備受歡迎。雖然nano在活動時是有公布性別的,但是在日本正式出道之後未對外公開自身性別與長相,只有在現場演唱會nano才會顏出。
  • 2017年香港各購物中心聖誕美陳大合集「上」(附投票美陳排行榜)
    同時,顧客只需捐出港幣20元,即可參加拍照活動並可以獲得「Capture the Wishful Moment」紀念照片一張。此外,置地歷山設有「Harvest for the World」的場景,顧客可體驗以擴增實境(AR)技術而設的隱藏一幕 ,與故事中小朋友一起互動。
  • 出乎意料的驚豔——雷明兔GT NANO 10180遠射小手電體驗
    我初次上手看到這體積就想到了那些用在起夜放水時用的小手電。小,確實也就應急而已的那種。而在夜射之後,則完全出乎意料。較遠距離的話就是一道光束直指目標,而近距離的話可以看到目標位置被點亮的通明。此時你還會發現GT nano的照射角度其實也不算小。也就是說高性能的使用體驗卻在極小的體積中完成。
  • 「跑男」們在節目裡用的 OPPO R7s 到底怎麼樣?
    也許你也會好奇,「跑男」們在節目裡時刻拿在手上的 R7s 到底怎麼樣呢?金屬機身加一點 bling bling對 OPPO 這樣自身的研發和產線都很強大的廠商來說,材質其實並不是問題,比如錘子在第一代產品上使用的「玻璃纖維」中框其實很早就低調地出現在 OPPO 的產品上了。
  • 姜文的「子彈」飛了十年,狂歡也持續了十年
    題圖:《讓子彈飛》2010 年,讓子彈飛上映,轉眼已經 2020 年。早在 10 年前,知乎就有一個問題:如今十年過去了,你又是如何評價這部電影的?距離《讓子彈飛》上映已經 10 年了,十年後再看你如何評價這部電影?
  • nanoblock AWARD 2018獲獎作品賞析
    一年一度的nanoblock AWARD 2018評選結果已經放出,從全世界707件作品中按照「No
  • 夏天讓整座城市都在發燒 給你一隻我的ipod耳機
    這個欄目將完全如實反映我個人對音樂的喜好,出現的歌曲和音樂都是我喜歡並可能循環過的。所以,如果這個列表和你的品味相符,你不妨留下來等等看這個公號承諾過會「感覺身體被掏空」來寫的後面幾篇文章。 「給你一隻我的ipod耳機」,這個標題來自於我們大部分人都可能經歷過的一個場景,只有一個播放器和一副耳機,但是都想聽音樂, 於是就兩個人,頭靠頭,一人一隻耳機。 這個場景可能發生在公交車的最後一排,自修課的一張課桌上,或者是一起散步的小路上。
  • 有一種日記叫「十年日記」
    她在「紐約時報」和 Real Simple 雜誌做家庭教育專欄。她分享的話題是 Catastrophic HAPPINESS  《災難性的幸福》,講述了她生育和養育兩個孩子的苦和樂。比如,好不容易生了孩子,家人抱著孩子傳看,就是不管你的死活;比如,什麼都不如沙子好吃,嘴裡含著電池當成零食;比如,在開車的時候因為沒有眼神的交流可以開始輕而易舉的套孩子各種話。就好像是一個久違的老朋友,說出了自己全部心聲。在接下來的問答活動中,有媽媽很好奇她是怎麼記住孩子這麼多可愛的 moments。於是,她告訴大家她有一本「十年日記」,記錄著10年來孩子的各種變化。
  • 人物 |「色,戒」十年陳冠希
    98年時我忙著集卡開卡,為湊齊《水滸傳》的一百單八將,央求爸媽買了無數包小浣熊乾脆麵而深圳有個年輕人在聽完「中國網際網路第一人」張朝陽的演講後,當天夜裡輾轉反側。剛剛和同學成立公司的他下定決心研發他的首個項目,OICQ。那個人是馬化騰。我後來發現網際網路上許多人都有這種錯覺:十年前,是1998還是2008?
  • 贊的體驗:小米「小愛老師」智能翻譯機
    」,拆箱之前我的心理預期不高,最擔心的就是怕它的外殼塑料感太強,屏幕顯示不佳,簡單來說就是擔心它是貼牌的地攤貨。這樣的體驗主要來自於已經習慣了智慧型手機的超薄和高解析度屏幕。也就是說我下意識地用對待智慧型手機的基本標準來感受「小愛老師」,無疑,如果它是一部手機,那麼就是在十年前來看也是可以直接被淘汰的外在。考慮到499元的價格,懷抱著開放式的態度體驗之後再做評判。由於屏幕上沒有實體按鍵,也沒有虛擬按鍵,所以設計上是採用了全面屏的手勢操作法。這一點剛開始覺得不方便,不過簡單適應之後就可以很好的操作。
  • OPPO Reno 5 Pro+評測:「超大杯」鎖定極致體驗
    Reno 5 Pro+,為什麼它是「超大杯」,它有什麼獨特之處,一起通過體驗的角度來看看。其他方面,Reno 5 Pro+機身厚度只有約7.99mm,整機重量約為184g,這樣輕薄的機身確實顛覆了很多消費者對5G手機「臃腫」的印象,更何況Reno 5 Pro+還在這樣的輕薄機身狀態下塞進了一塊4500mAh
  • 歐美小天后A妹訂婚,曾深陷「渣女」爭議,「十年九個前男友」
    A妹曬出自己的訂婚戒指是的,人生最大槽點「十年九個前男友」的小天后,又雙叒叕訂婚了,這次的未婚夫是位房產中介。「在我可以想像的最瘋狂中,愛莉安娜·格蘭德仍然是我遇到的最真實的人——我相信,這正是世界繼續深深愛上愛莉安娜的原因……我等不及要看她接下來要做什麼。」2019年Time100人,給A妹的評價如是寫道。
  • 「掃地僧」到「地成佛」,張小龍十年磨一劍
    張小龍這個「產品經理」,也用十年時間,打磨出了一款「國民級」應用。10年前的今天,你在幹什麼?你可能在吃飯、在睡覺、在QQ上聊天,但你絕對不可能是在刷微信朋友圈。因為那時候的微信,才剛剛誕生於程式設計師敲寫的代碼中。2010年11月23日的凌晨,廣州,一群年輕人在小黑屋裡敲下了一行行代碼。這是微信後臺第一天提交的代碼。
  • 一張照片換一個iPod nano,這種好事竟然發生在......
    活動規則: 第一種:手持贊語(或金矢留學杭州)+標識建築為背景;同學們可以手寫或者列印出來並在國外大學校門、圖書館或城市的標誌景點等有意義的地方合照。 活動時間:1月8日至1月25日 參與方式:編輯照片或視頻發送到金矢留學杭州官方微信號(GAHZ_VIP)或微博@金矢留學杭州或郵箱yuan.bao@ukpass.org 我們將於1月26日從所有作品中挑選出10個優勝作品進入下一輪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