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經驗 | 文獻 | 實驗 | 工具 | SCI寫作 | 國自然
作者:葉子
轉載請註明:解螺旋·臨床醫生科研成長平臺
如今火熱的情感劇《我的前半生》,掀開了家庭主婦與職場女性的PK之戰,然而原劇作者亦舒卻並不買帳,認為該劇違背了作者的初衷。
出於好奇,小編也打開亦舒小說《我的前半生》,小說中的背景是35年前的香港,女主子君是一個「醫生太太」,他的丈夫涓生開了一個西醫診所,典型的「上流社會」「高端人士」,出入有專車有司機,家有菲傭有保鏢,「醫生太太」穿的是訂製皮鞋高檔服裝,吃遍山珍海味,常常海外旅遊,女兒出國留學的費用也是毫無吹灰之力,「西醫」這個稱呼真是熠熠生輝,簡直就是取之不盡的「銀行」,讓「當紅女明星」(小說中的第三者)都垂涎三尺。
小編深以為,幸虧電視劇版《我的前半身》將男主的職業改成了諮詢公司的領導,而非西醫,否則要被罵死:苦逼的內陸醫生哪有這等待遇?如若像電視裡醫生那麼風光,怎需高考報醫還要「強制」呢?
據報導,某校為了提升「北大錄取率」,強制要求高考分數在660分以上的學生填報北京大學醫學部,副校長、教務長、班主任等人的「軟禁」,輪番「勸說」長達6小時。最終,在距離報考系統關閉僅剩1小時的時候,某學生無奈在校領導的「監視」下填報了北大醫學部,才獲得人身自由。更有校長要求考生必須報考北京大學醫學部,甚至擁有考生志願填報系統帳號和密碼的校長,還未經考生同意就給他填寫了北京大學醫學部的志願。
這反映的是學校的「政績」需求,一些地方教育部門對當地教育事業發展,制定了極其「功利」的量化考核標準,包括考核一所中學有多少學生考上北大、清華兩校,而進北大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報北大醫學部,分數線低啊。
事件背後反映的一個殘忍的事實:醫學專業確實爆冷了。
下圖可以看到,墊底的都是醫學專業,像護理、醫學實驗技術,和熱門的經濟學、法學等差距將近100分,即便是臨床醫學,也存在10分左右的差距。2016年的分數情況也差不多,因此,660分只要肯服從調劑,基本可以說是穩進北大(醫學院)。
也不僅僅北大醫學院是這樣,2016年復旦大學醫學院,往年分數在400多分,比肩北大清華。2016年則跌到了省控線344分,沒有招滿。上海交大醫學院352分,比2015年下降42分。首都醫科大學下降23分。省內高校南醫大下降2分至363分,東大醫學院下降11分至354分,徐州醫學院下降9分至348分,醫學專業分數爆冷已經是常態。
根據《2016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來看,報考專業前三甲為經濟學、工商管理、電子信息工程,合計46%的高考狀元報了這些專業,而醫學專業排在了第16位,只有1%的高考狀元報考了醫學專業。
醫生本應是最該鼓勵子女從醫的,但現在連這一群體都不願子女學醫。」首都醫科大學教務長付麗說,2011年中國醫師協會的調查報告顯示,78.1%的醫師不願子女從醫。現在全國的綜合大學中,醫學院學生中第一志願率平均不到50%。
重點高校的臨床醫學專業長學制,對部分考生還具有一定吸引力,本科專業招生和非臨床類招生面臨嚴峻挑戰,在某重點綜合大學,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的錄取分數線甚至已位列各專業末席。部分醫學院校高分考生數量減少、錄取分數線下降,有的招生「斷檔」甚至成為常態。
除了「強制學醫」,還有「引導學醫」,一些地方發布了「定向免費培養醫學生」的措施,計劃為中西部鄉鎮衛生院培養從事全科醫療的本科畢業生,基本只招農村考生,想通過免學費的方式吸引貧困學生來學醫。
陝西招生考試信息網
然而,一些學生覺得不發達地區的社區醫院這個坑有點大,想毀約賠償違約金了事(培養費用加50%額外金額大約7萬塊),想像普通醫學生那樣規培,進入大醫院。因而很多省市的衛計委都出臺了相關的違約規定:
1、違約在合同期間計入各地方衛生院及醫院規培黑名單;
2、計入誠信檔案不準考公務員進入政府及事業單位;
3、合同期間不準考執業醫師資格;
山東省衛計委制定的《山東省醫學生免費教育工作實施辦法》
也就是說,如果違約了就斷了當醫生的路,5年的醫科白讀(這手段好眼熟,讓韭菜入場接盤,然後鎖盤不讓出)。然而這一效果並不好,大家計算一下就知道了:一個是畢業後從底薪2000起開始慢慢熬,實力強+運氣好成為主任;一個是大學沒畢業就開始坐診,只要膽子大分分鐘月薪上萬,這點違約金算什麼。而高額違約金也必將一些本想免費學醫的夢想嚇死在搖籃裡了。
醫生待遇低,工作強度大(在解螺旋的一項投票中97%的醫生認為醫生實在太累了),猝死事件頻發、醫暴現象頻繁等原因導致了內地學醫意願降低,而醫生數量的減少,工作量則越來越大,周而復始造成惡性循環。
強制無門、引導無效,要改善醫生資源,從根本上還是應該從積極營造尊醫重醫上,從提高醫務人員福利待遇上,從保護從醫者人身安全上進行改變,能夠讓醫生享有文章開頭《我的前半生》中的涓生那樣的收入和社會地位,還會愁沒人願意做醫生?否則,大家都會用腳投票。
投稿郵箱: tougao@helixlif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