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罰款,不生交稅? 這道送命題沒人願意做

2021-02-08 電影評論

文丨宋邑人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提要:透過《生門》的鏡頭,我們觀察到許多微妙的細節和隱匿的情感。就像「生活」是兩個簡單的漢字,但生與活從來都不容易。


紀錄片

《生門》


(點擊文後「閱讀全文」,收看本片)

飯前聊一會,心中有世界。

這兩天,生娃話題響徹天空,成了熱門中的熱門。

今天一早,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核心成員胡繼曄說話了。

他講:「未來不僅可以設立生育基金制度來鼓勵生育,還要對丁克家庭徵收『社會撫養稅』。」

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為逐步形成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文化,「生育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的一個載體,首先從文化上,我們要進行鼓勵」。

不愧是「磚家」,很想給他一板磚兒,讓他直接回家養老去。

生兒育女是關乎生與死的嚴肅話題,豈容他人嗶嗶。

讓生育回歸生育,讓問題不再是問題,讓生活更接近生活,我們還需要好的政策作為保障。

今天推這部紀錄片給大家,片名《生門》。

本片以產科主任李家福的日常工作,展現了生命誕生過程中的殘酷和溫情。

孩子的生門,是每位母親都走過的鬼門關。

紀錄片《生門》曾在東方衛視播出,導演是2008年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陳為軍。

為了拍攝此片,他帶著攝製組蹲守在婦產科病房裡跟蹤拍攝了兩年。

在奇門遁甲裡,生門意指萬物復甦,被視為大吉大利之象。

但在鏡頭下,生門只是中南醫院婦產科病房的普通間隔。

700多天的攝製、80多個家庭迎接生命時的場景,讓《生門》成就了一次豐富的記錄,縱然沒有華麗的特效、花哨的製作,也依然能震撼心靈。

門內,每一位母親都在經受疼痛的洗禮,創造生命孕育與誕生的奇蹟;門外,每一個新生兒的降臨都成了巨大考驗,讓醫、患、屬在金錢、職責、感情之間取捨抉擇。

透過《生門》的鏡頭,我們觀察到許多微妙的細節和隱匿的情感。

最美最活潑的夏錦菊,在手術臺上命懸一線,心跳停跳兩次,就是為了要保住子宮?!即便她已經是6孕2產,肚皮上傷痕累累。

陳小鳳,片中家境最不好,整部片她沒有對著攝像機作出一個多餘的表情,說過一句完整的話,只有呻吟和微弱的回答醫生的「嗯,啊」。為保胎,她在床上橫躺幾個月,擔心大出血,側身都不可能。他的丈夫從頭到尾都被對巨額生養費所困擾。

李雙雙,因為優生檢查小孩有發育遲緩的擔憂,希望做引產。話事人是她的丈夫,是她身邊不知道是婆婆還是媽媽的人,是醫生是護士,唯獨不是她自己。

一個個兇險萬分的病情實錄,一場場令人窒息的救治過程,一幕幕拷問人性的生死瞬間……

據說在電影版的放映中,有女性觀眾因觀影不適選擇了退場。

《生門》選擇用直白不加修飾的鏡頭,生猛地解剖產房內外發生的一切,自然也就會揭開一時歡喜背後的厚重。

有人看出母親偉大,有人看出制度落後。

《生門》就是一把手術刀:克制、冷靜、犀利,為觀眾展現了現實生活的殘酷,而在此之外,還有不經意一瞥的鋒刃柔光,讓這部片子並非如此冰涼。

 

但對這部片子的思考不應止於詠唱生命的讚歌,對現實的高度聚焦和深度揭露,敦促我們去關注推開「生門」之後的生活。

這世間多風險啊,「吃喝不愁還要操心能不能養好」,時常這樣想著,「自己都打理不清楚,還是不生比較負責任吧」。可旁人的選擇那麼理所當然——借錢一分息還不起怎麼辦「到了再說」,早產兒可能不健康「看他自己命了」,「我才33歲啊」不要命也要保子宮,「兩朵金花」「我高興不起來」閃爍的眼神。

可怕。

在村裡街坊說「不管怎麼樣醫院就是該先救人,政策應該以人為本」的時候,我沒忍住低罵了一句,「屁」。假大空的政策最可怕的是什麼,是還沒搞清名詞是什麼,就開始亂用。「以人為本」,孩子是人,孕婦不是人,孕婦之前生產的女孩兒不是人?「政府出錢」背後納稅人是不是人?

嫂嫂生產後,小姑子哭得整個都抽搐起來,「我們家之前兩個姑娘,就我哥一個兒子。為了這個孩子,我們過得可苦了」…她,是不是人?!

並不是「窮人沒資格生孩子」這麼一說,外人都不足以代替做決定,但帶生命到世界上的人,就不用思考和自覺了嗎?

可怕。

你看她們內心分明「農村人沒素質,但還是要生個兒子」,看他們「我不是不捨得花錢,是不想人財兩空」,看周邊「政策就是要以人為本,怎麼不能寬容一下」,看未來「苦一點咯。」

「我們農村就這樣」的時候,他們心裡都是明鏡一樣的吧。知道有問題,「但是沒有辦法咧。」

一推,乾乾淨淨。生即是勝利,至於養,「總能拉扯大的吧。你看我們父母,不都過來了嗎?」

還是可怕。

觀影網站上點讚最多的評論是這樣說的,「通篇看完,感受到的不是母親之苦,而是醫療資源的不均衡之苦,社會保障的不健全之苦,制度的不完善之苦,價值觀的愚昧之苦。」

 

此言不虛,減輕痛苦的最佳方式,是正視痛苦然後著力消除。

從榆林產婦事件引起「我的子宮誰做主」的討論,到《人間世》開披露醫患關係的先河,《生門》中所展現的經濟、社會、倫理等方面的問題,無一不是深化改革的劍鋒所向。

有的已經解決,異地醫保結算不再跑斷腿,醫藥分開切斷利益輸送鏈條,新農合覆蓋範圍不斷延伸;有的還未根除,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不時發生,落後的生育觀在一些地方短時間難以扭轉。

改革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

只有從個體的切身感受出發,多從基層和群眾關心的問題上找突破口,才能讓全面深化改革指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生活」是兩個簡單的漢字,但生與活從來都不容易。

不管是感懷父母的養育之恩,還是感慨人生的酸甜苦辣,抑或是反思社會的頑瘴痼疾,每個人都能從《生門》中尋找到觸動心靈的瞬間。

讚嘆生命之門的不易,咀嚼生活之門的滋味,我們就都能通過屬於自己的那道生門。

 

這正是: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活不可無味,不可變味。

紀錄片

生門

導演:陳為軍

編劇:陳為軍

主演:李家福 / 夏錦菊 / 陳小鳳 / 曾憲春

類型: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首播:2018-05-19(中國大陸)

時長:105分鐘

推薦閱讀:

匹夫衛國: 《南僑機工·被遺忘的衛國者》

《1931刺殺宋子文之謎》:黑色幽默、燒腦反轉

《燃燒的山峰——老山主攻團紀實》:凱旋在子夜

有美好肉體的福利片,總是忍不住多打一星

《信仰帝國》:歷史是脆弱的白紙,穆斯林用它記錄自己

朝鮮「核採購員」曝光,揭半島無核暗湧

《假如動物會攝影》,豆瓣評分8.8

BBC《死屍的價值》:唯願百年後,能100%一爐燒淨

中國姐妹橫濱遇害結案,兇手:她們自己鑽進袋子

問題疫苗銷售顧問說「我永遠都不會讓孩子打疫苗」

《瘦子不胖》:這分明是減肥者和增肥者both的噩耗啊

《虎虎》:寧夏西海固農村兒童生存現狀的活標本

-END-

長按二維碼 免費關注 澳門國際紀錄片節

了解紀錄片,請關注澳門國際紀錄片節

更多精彩,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這道送命題很簡單,但很多人回答不對
    儘管郭曉東這道送命題選的是老媽,可他的老媽是聰明的。她沒有因為兒子的「愚孝」開心,而是明理地讓兒子一切聽媳婦的。畢竟媳婦才是那個能陪他走完一生的人。覺得自己生了兒子,幹涉也是正常的,長此以往,生生毀了兒子家庭的也不在少數。
  • 《罪行摘要》:不能出聲的人,才是最可憐的
    也正因此,看過《罪行摘要》的人,會更容易體會到,文革是一場人類歷史上少有的荒唐鬧劇,對命如草芥的普通人尤其如此。今人在翻看歷史時,看到的都是有權力、有身份、有影響力的人的歷史,平民是不存在的。即使涉及,也被深藏在某個數字後面,沒有具體形象可言。
  • 夫妻不願生,女性成突破口?再不生,生娃人都沒了
    而這種理念,至今還深深影響了老一輩人。但是,今日不同往日,對於現在很多年輕夫妻來說,多生孩子並不是他們的目的,相反的,「只生一個」成了年輕夫妻最贊同的「生育計劃」。甚至,現在我們常常還能聽到不少夫妻決定組建「丁克家族」,也就是不生孩子。也許很多老一輩的人不能理解,覺得「傳宗接代」是每對夫妻的「責任」。
  • 生娃後,如果你的老公願意為你做這幾件「害羞」事,證明嫁對人了
    每個女生都希望自己能遇到一段相濡以沫的愛情白首到老,都說一個女人要想知道自己嫁沒嫁對人,就看生孩子的時候老公的表現,和生完孩子之後老公的表現。的確,當女性真的到了需要照顧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就能判斷自己到底嫁沒嫁對人了。
  • 陪娃寫作業這道「送命題」怎麼破?提高邏輯思維是關鍵,有娃必備
    花式催交作業篇:結果人都不見了因為網課的新形式,讓很多不擅長電子設備的家長一臉懵逼,開始時還熱情滿滿倒騰兩下,結果收之桑榆 失之東隅,把很多家長氣的「愛上不上,關我屁事」,於是就讓孩子和自己徹底放飛自我了。
  •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上熱搜,生了娃的你後悔了嗎?
    文 | 團媽 部分圖片自視覺中國「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上熱搜,生活壓力大、教育成本高、時間被擠壓……往往成為首當其衝的理由,甚至有的年輕人發出靈魂反問:為什麼要生娃? 每當婚姻與生娃的話題上熱搜,評論區幾乎儘是否定的態度。當年年輕人為什麼恐婚恐育?
  • 不戀愛、不結婚、不生娃:這一批年輕人怎麼了?
    本來是道送分題,沒想到他不解風情的說:「這種問題真無聊,又不可能有第二次。」我搶白他說:「你,難道不覺得,咱倆看人的眼光都還挺準的嗎?」直男的他繼續一板一眼的說:「沒覺得,其實,現在想起來,我那時候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結婚。
  • 肖戰選擇翻唱《綠光》,那英卻被戳中軟肋,林海的送命題讓人頭疼
    肖戰是孫燕姿的鐵桿大粉絲,這一期《我們的歌》,肖戰又一次選擇了偶像的歌。有趣的是,肖戰選擇翻唱《綠光》,那英卻被戳中軟肋。沒想到,林海的送命題讓人頭疼,肖戰緊張到直撓頭皮,可愛到犯規。孫燕姿的這首歌很難唱,蔡健雅也坦言道:這首歌節奏快,歌詞又多還要說唱。
  • 中國新說唱:大魔王竟然是去年的三強,一道送分題,兩道送命題?
    不過按照《中國新說唱2018》的情況來看,這倒也在意料之中,畢竟當年就邀請了艾福傑尼、VAVA、布瑞吉等人返場充當大魔王,很顯然這就是一個新老交替的環節。另外由於黃旭的行程安排以及楊和蘇提前透露的定位,基本上可以提前鎖定這兩位大魔王人選,只是最後大傻出席而非王以太有一點出乎意料。
  • 中國新說唱:大魔王竟然是去年的三強,一道送分題,兩道送命題?
    「一道送分題,兩道送命題」。如果僅僅從紙面實力上來看,能跟楊和蘇、黃旭硬碰硬的沒幾個,包括李佳隆在內的auto tune流派碰上純硬核勝算都不大。至於GALI、王齊銘、Kafe.Hu雖然都很強,但這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在楊和蘇、黃旭面前他們不佔任何優勢,甚至有一點46開的感覺。
  • 若取消超生罰款,你會生幾個娃?90後和95後的反應可能不一樣
    她認為現在國內的生育率較低,如果還要限制生育,會讓人們錯誤地認為生育率還不夠低,這顯然不符合現在的人口形勢。據統計,2019年人口出生量比2018年還少了58萬。一邊是鼓勵生育,一邊卻是人口增長放緩的事實,深究背後,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90、95後年輕人對生娃這件事自動屏蔽,70、80後的中青年倒是為二胎暗暗發力。
  • 面對「送命題」嶽雲鵬「生懟」:說相聲的演電影不好看
    在《未知的餐廳》中,久違的孫越出現了,和小嶽嶽一見面就開懟,這一段三個大老爺們老爺們兒的畫面,真的很搞笑。面對「送命題」嶽雲鵬「生懟」:說相聲的演電影不好《未知的餐廳》迎來了嶽嶽的老搭檔孫越,這對相愛相殺的相聲搭檔,一見面就開始了「生懟模式」,沙溢坐在中旁邊「略顯尷尬」,節目組調皮的剪輯,讓這段畫面看著「酸味十足」,孫越更是直言你們倆這半年一起幹啥啦,是不是做什麼虧心事兒了。
  • 從東京男子圖鑑看1道職場送命題
    其中男主在職場打怪升級中遇到過1道職場送命題,老實人很有感觸,想跟大家探討下。情況是這樣的:男主的同事小島周六被安排了工作,可他一直想參加的活動也在周六。直屬高管果不其然的認為小島不靠譜,男主很敬業!事情也延申出了我們今天的題目:同事在工作中出岔子了怎麼辦?同事的功勞搶不搶?上過班的都知道,同事關係是職場關係中很重要的一環,同事之間既可以合作又可以競爭,可以是基友也可以是死敵。
  • 二十六歲女兒不願意生孩子怎麼辦?有些人自己還沒活明白就生了娃
    今天刷知乎看到一位題主在知乎問,「二十六歲的女兒不願意生孩子怎麼辦?」話語中透露,女兒不願意生孩子,也不願意買房,老人家都願意只要生出來,基本不用管,還是不願意。看到這裡,可以想像得到老人的憤怒:「我都願意犧牲成這樣了,你為啥還不願意?」甚至,女兒還為此放了狠話,再逼生孩子就自殺。
  • 為國生娃,你願不願意?
    30年前的1990年1月1日,上海共出生2784人,而到了 2020年1月1日,上海僅出生156人!?這生育率簡直是斷崖式的下跌啊!事實上,上海的低出生率絕非特殊現象,全國皆是。據國家統計局調查,2016年中國出生人口為1786萬,2017年中國出生人口為1723萬,2018年為1523萬,2019年下降到1465萬人, 中國新生兒數量已經連續4年下降。
  • 馬麗準備生娃,沈騰準備接招,喜劇演員集體送祝福
    馬麗是馬麗,不要搞成馬伊琍了,畢竟是生娃這樣的事情,混亂了事情就大了。喜歡或者熟悉馬麗的人都知道,她是當之無愧的圈內知名喜劇演員,是開心麻花團隊的骨幹成員,除了沈騰,記憶中最深刻的團隊成員就是她了,他們兩個搭檔過很多作品,不只是小品,還有電影。
  • 《這就是街舞》給張藝興下套,問送命題卻被化解,小綿羊情商真高
    8月17日,《這就是街舞》官博公開了張藝興在《街舞隊長TV》裡的採訪,等待他的卻是一道道致命題。在這次的採訪裡,《這就是街舞》節目組為張藝興準備了好幾批「送命題,弄了一道和黃渤有關的「送命題」。這就是《這就是街舞》節目組特意給張藝興下的套了,不過這道送命題的效果並沒有達成
  • 株洲圓通快遞員哭訴,當天件送不完罰款,顧客仍要送上門沒同情心
    據了解,株洲圓通快遞員哭訴,當天件送不完要罰款,顧客仍要送上門沒同情心。快遞員每天都是要先把件從貨車上下下來,然後在分件在分區域分好後才開始派件,當天的件要送完不然要罰款,大家都是不容易互相理解包容一下。
  • 生過孩子,男人還願意為你做這些事,說明你嫁對人了!
    情叔導語: 愛情的甜蜜和細膩總是會隨著時間的消逝慢慢的減少,但是,這並不說明當初的那個人已經不愛我們了,因為在漫長的歲月裡,我們會不停的經歷很多東西,很多變故,一個人會成長,也需要去兼顧很多東西,所以,如果在你們結婚生子之後,一個男人還可以為你做三件以上這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