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翁是至情至性之人,在大家公認其最好的武俠作品《萍蹤俠影錄》裡,張丹楓這一位深具魏晉風流的真名士,為他著實圈了不少粉。
據小妮子觀察,武俠小說中,正面人物固然形象拔高,但難寫得可愛,反面人物也難寫得可愛,倒要數亦正亦邪的人物,因為形象的多層次和複雜性,顯得可愛得多。做個比較,金庸《碧血劍》裡的袁承志和金蛇郎君,你說哪個可愛?再者,梁羽生《雲海玉弓緣》裡的厲勝男和谷之華,哪個女子更可愛?
要小妮子來說,這《萍蹤俠影錄》裡,雲家這一大家子,縱然確是一股子正氣昂然,但是偏偏全家沒一人可愛。雲靖、雲澄、雲重、雲蕾固執呆板,氣度胸襟比起處處變通、盡人事而為的張丹楓家,可就差遠了。縱然忠君愛國,也是愚忠為主,半點也不可愛。
若說起先大家彼此並不了解,為舊怨羈絆,倒情有可原。到後來,雲重作為使臣迎接大明天子朱祁鎮歸國,中途遇險,幸而張丹楓識破瓦剌也先奸計,助其破敵擒敵,此時此刻,可說是有了過命的交情。而雲重得知雲澄尚在人世,看到張丹楓的表情,卻是這般臆測:
「是了,我們雲家與他們張家本來就是世仇,他聽說我父親還在人世,自然不高興了。呀,這人胸襟氣度,本來豪邁,但在這關節上頭,也未免顯出氣量狹窄了。也好,這樣我就可少擔一重心事,他和阿蕾不分開也得分開了。」
這段心理獨白,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這廂,看張丹楓如何看待雲重作為使臣一事:「雲重的爺爺當年出使瓦剌,牧馬胡邊,受盡折磨。而今中國由弱轉強,由他的孫兒再來出使,這真是最痛快之事。何況雲重一心為國,剛強能幹,比他的爺爺猶勝幾分,由他出使,可見于謙知人知明。」這一對比,張、雲後代,高下立現。
雲家和張家後人在大節和私怨上的把握,張家穩勝,這也是張丹楓這麼多年來,在梁書中人氣居高不下的原因。簡單概括來說,就是這個人特別拎得清楚,公事和私事,忠君和報國,他都門兒清。
身在一把亂抓的雲家,雲蕾作為第一女主的可愛程度半點也比不上女二、女三、女四諸人。梁翁留給三位女配脫不花、澹臺鏡明、石翠鳳的筆墨並不算多,但是已足夠精彩。
脫不花一生出場不過三次,三次皆因張丹楓而出場,一個因張丹楓而生,為張丹楓而死的人物,「身填炮口,捨身護檀郎」是脫不花人生的最後一著,這一著所帶給讀者的震撼遠遠高出了《萍蹤》的女主角雲蕾。
原文如下:「只見脫不花一躍而起,尖聲叫道:『張哥哥,不是我不救你,我已盡了力了!』倒轉刀柄,一刀插入胸膛,回身倒下,雙手猶自緊緊抱著炮身。」以決絕悲壯的莊嚴承載下了單戀的孤傲。
澹臺鏡明人如明鏡,心澄似月,石翠鳳嬌蠻可愛、剛烈痴情,頗具大局觀念,對張丹楓人品和行事都表現出足夠的信任。
相比三女的「拎得清」,雲蕾是屬於感情上什麼也拎不清,長輩說什麼做什麼,即使是錯的事情,也邊哭邊做。
縱觀全書,都是張丹楓處於主動狀態、和解狀態,而雲蕾,多半是「冷漠臉」加「哭喪臉」。她和張丹楓相處時日最多,彼此最為了解,在這基礎上,卻屢次以冷暴力傷害這份珍貴的愛情。
這跟家庭環境有關,你看在雲家,雲靖對雲重的舐犢之情,雲重對雲蕾的兄妹之情,都被復仇的舊恨所遮蓋,一見面,不問青紅皂白的,不是打就是罵。這種家庭培養出的妹子,果然是一點也不可愛。
「亦狂亦俠真名士、能哭能歌邁俗流」、「難忘真情難忘你、只為情痴只為真」的張丹楓,如此丰姿神秀、瀟灑出塵,拿一個猶豫軟弱、單板乏味的雲蕾去配他,真是浪費了。
(更多精彩內容,移步「妮妮的江湖小世界」。歡迎關注公眾號,點擊下面圖片掃一掃就可以啦,走過路過,求個關注~)
(下期內容,希望小妮子寫點什麼,後臺可留爪,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