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型人格之創造者品牌虛擬人偶模型
上一篇文章跟大家一起討論了穩定型人格的第一個品牌人偶模型照顧者,本文將跟大家一起討論穩定型人格的第二個人偶模型,即創造者品牌虛擬人偶模型。創造者模型常見於藝術家、作家、發明家和創業家,以及任何積極探索人類想像力的人。創造者的熱情是以物質的形式自我表達。創造者的品牌向來都是異教徒式的,創造者不談融入,而是自我表達。真正的創造需要無拘無束的心靈和頭腦。創造者一直堅持的座右銘是「想要得到的,都能創造出來」,所以創造者不會主動融入到某件事情或某個團體中,而是希望通過自己不斷的創造獲得穩定的生活、環境。創造者認為自己的終身任務是通過創造文化來表達自我願景,這也是創造者和其他品牌虛擬人偶模型最大的區別,在建設創造者品牌虛擬人偶模型的過程中也要時刻檢視,創造者創造的目的不是渴望獨立,也不是尋找掌控,更不是趨於從屬,而是傾向於獨立。
創造者品牌虛擬人偶模型是拒絕常規的,他們會認為只有創造價值才能保持絕對穩定,創造者模型的基本屬性是:創造者的內心渴望創造出具有永久價值的東西,他們的內心會覺得用這樣的一個永遠有價值的東西來陪伴在身邊,自己就會進入一段相對比較穩定的階段,如果可以不斷的創造有價值的東西,就可以一直處在穩定的狀態。所以創造者模型的目的是讓願景具體化,讓願景、想法、心願能夠具體的在身邊,以能被感受到的方式得以實現,只要實現了這些願景才能夠讓他們獲得內心的穩定感。創造者恐懼願景或者結果平凡無奇,不被自己或他人認可,一旦失去來自自己內心或者外界的肯定,他們內心的穩定感也會產生動搖甚至被摧毀,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創造者採用的人生策略是努力去培養自己的「藝術」控制能力與技巧,他們認為所創造出來的一切都是自己人生的藝術品,能夠成為創造者他們天生就是創造力和想像力非常豐富的人,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天賦,讓他們的人生充滿願景和渴望,讓他們有豐富不斷的想法和創意,再加之以良好的人生策略,才能讓他們不斷的去創造有價值的東西,進而創造穩定的人生。現實生活認知中比較典型的代表就是那麼多偉大的發明家,比如愛因斯坦、牛頓,還有哪些偉大的藝術家,比如梵谷、達文西等,在品牌營銷案例中典型的代表就是提出「what's next」的微創,「Imagine the Possibilities(無窮想像,無無限可能)」的三星,還有「The power to do more(激發無限)」的戴爾,還有很多的科技型企業都把自己定位成創造者,也算是創造者的獨特魅力,創造者模型存在的反面屬性是在創造過程中所遭受到的失敗或困難,這讓他們感到疲憊,也更容易獲得目標群體的同情心,同時也是他們堅持創造的動力。創造者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我做不到的人,創造者模型的人格中拒絕常規,而且擁有探索自己獨特的能力。他們喜歡創造、發明,他們在改變世界的同時,也在重塑自我。曾經發明隨身聽的索尼也是典型的創造者案例。創造者也可能是藝術家、創新者、發明家、音樂家、作家或夢想家。在創建創造者模型的過程中,同樣需要警惕他們的陷阱是完美主義、誤創,也就是說創造者在重塑自己和重塑的過程中找到想要的穩定,但並不是要求絕對完美,因為他們知道追求完美往往會讓他們一事無成;更不是徒勞的、沒有價值的、不切實際的誤創,因為誤創無法實現他們內心想要的穩定。
接下來再一起討論下創造者品牌虛擬人偶模型的層次,導致創造者模型產生層次差別的動力是:白日夢、幻想和靈光乍現的程度,也就是說創造者的想像力越豐富、腦迴路越是天馬行空,所構成創造者模型的層次就越高。創造者模型的第一個層次是模仿的創意和創新,這個層次的創造者想像力和創造力都趨近於平常化,但有擁有強大的內心渴望和清晰的自我認知,以模仿者的身份進行微創新,從而滿足自己內心對創造有價值東西的渴望,也滿足自己追求穩定的心理需求。創造者模型的第二個層次是將自己的理想付諸實現,也就是說這個層次的創造者已經有了豐富的想像力,並且已經將自己想像的事情當作理想和抱負,同時也有了一定的創造力和行動力,能將理想付諸於實際並且得以實現,這樣的創造者能夠吸引到眼球和目光較第一個層次的更多,同時對目標群體大腦所產生的正面印象也更加深刻。創造者的第三個層次是創造能影響文化與社會的架構,也就是這個層次的創造者的影響範圍更大更廣闊,已經可以滲透到人們所在的社會和文化,他們能夠通過創造的東西立下全新的秩序或者補充完善已有的秩序,能夠通過自己的創造獲得穩定的人生,也能讓更多的人獲得穩定的人生,他們能夠影響的目標群體範圍更加廣闊。在創建創造者品牌虛擬人偶模型的時候,無論是哪個層次都需要留意創造者模型的陰影是人生過度戲劇化,生活有如肥皂劇,因為對於創造者來說,他們的目的就是讓自己的願望可以實現,在他們眼裡人生本身就是精彩的戲劇,但是如果戲劇一旦過度化的話,就會讓目標群體感覺虛假、不真實,從而失去可信度,甚至讓目標群體失去興趣,另外,創造者的生活必須精彩且豐富,不能像肥皂劇一般無聊且無趣,目標群體對於這樣的創造者也會漸漸地失去耐心和興趣。
最後再來一起討論下創造者品牌虛擬人偶模型能夠提供良好定位的品牌有哪些,也就是創造者模型的適用範圍。首先第一類是創造者模型能夠為孤立自我表達提供給顧客各種選擇,協助他們創新或者有藝術的設計產品提供良好的品牌形象定位,也就是說,如果產品是市場上全新的,沒有競品的產品,或者有藝術設計定位的產品就屬於這一類別,就可以選擇創造者模型來進行品牌定位建設;第二類是創造者能夠為屬於創意的領域,如行銷、公關、藝術、科技創新(如軟體開發)等提供良好的品牌形象定位,就如前文提到過的,很多科技類的公司如微軟、索尼、惠普等都選擇了創造者來進行品牌定位,就是因為它們範屬於這一類別;第三類是創造者能夠為想要做點區隔,不同於」為顧客打理一切「、沒有太多選擇的品牌提供良好的品牌形象定位,也就是說希望和使用照顧者模型非常成功的品牌形成一定的定位差別的產品,就可以選擇創造者來進行品牌定位。第四類是創造者能夠為當DIY可以替顧客省錢時的產品提供良好的品牌形象定位,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定製化產品,並且能夠讓目標群體親自動手獲得高價值感受的產品,就可以選擇創造者模型來進行品牌定位;第五類是創造者模型能夠為有創造者文化的公司提供良好的品牌形象定位,也就是說將企業文化融入到產品中,獲得目標群體的同理心與信任感,比較典型的企業及時3M公司,很多3M公司的產品比如汽車貼膜、反光衣、透明膠帶等都是3M公司創新精神和創造者精神的體現,所以很多了解3M公司的朋友或者學習過創新課程的朋友一定都會知道3M公司,畢竟這是創造者模型非常典型的企業案例。同樣以上品牌的梳理只為讓大家能夠更好的理解和消化創造者品牌虛擬人偶模型,所以希望大家也不要被以上的類型所限制,更多的去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力去更好的運用創造者品品牌虛擬人偶模型將自己的品牌建設好,定位好,從而發揮創造者品模型該有的威力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