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影評中我曾把2017年夏季檔稱為爛片大集會,說的主要就是《變形金剛5》、《新木乃伊》以及《加勒比海盜5》這三部所謂的好萊塢大片。不過逐一看下來墊底的還得是《變5》,《新木乃伊》次之,而《加勒比海盜5》又稍好一些,至少在敘事條理上還是比較清晰的,個人認為甚至要好於第二和第三部。當然,作為一個本系列的非死忠粉,也許我的眼光並不那麼苛刻。
事實上,如果要把《加勒比海盜5》稱作爛片,那麼「系列電影」可以說是原罪之一。二十世紀的前二十年,電影的原創能力仿佛如今冰川消融的速度一般下降,系列電影則以之前任何時代都沒有的速度被加工出品,「星際迷航」、「魔戒」、「速度與激情」、「變形金剛」、「飢餓遊戲」等等,成為了這二十年最重要的電影現象。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加勒比海盜」系列。
看看「加勒比海盜」划過的軌跡,同大多數口碑高開低走的系列電影也差不多。當年為了配合迪士尼新建主題公園的宣傳,迪士尼影業打算拍一部海盜題材的電影。沒想到又髒又亂又過時的海盜電影居然在金牌製作人傑瑞·布魯克海默與導演戈爾·維賓斯基(拍了前三部)的手下綻放出了奇異瑰麗的色彩,成為了超級英雄電影之前的票房神話。就算番外性質的第四部遭遇惡評,仍不影響全球吸金十億。然而,在平均每部票房9.25億美元的背後則是口碑的每況愈下,想像力和故事線一部比一部疲軟。正如許多粉絲說的那樣,「加勒比海盜」在他們心裡只有第一部。
隨著口碑一起下滑的,還有這一系列在迪士尼影業的地位。2009年迪士尼收購了漫威影業,數千個超級英雄有待解鎖。2012年又收購了盧卡斯影業,拿下了三十多年熱度不減的星戰大IP。除了動畫片之外,現在迪士尼真人電影的版圖由超級英雄宇宙、動畫翻拍、星戰電影和原創真人電影四個部分組成,「加勒比海盜」系列從原來的王牌變成了大蛋糕中的一小塊。而作為弱項,原創真人電影在迪士尼影業的地位也變得越來越尷尬。
同樣尷尬的還有約翰尼·德普。在成為「傑克船長」以前,德普早就以「古怪」聞名。但他演的那些角色與其說是屬於他的,不如說是屬於蒂姆·波頓的。直到在39歲那年,德普遇到了傑克船長,才終於藉助這個角色將自己的另類精神徹底釋放,他的任性、輕狂、驕縱和自我也被濃縮進了船長的貓步、眼線和蘭花指裡。即使首次表演後被迪士尼高層怒罵「gay裡gay氣」,但德普終究把傑克塑造成了萬人迷,在他身上打下了屬於自己的烙印,其個人也從另類變為了主流。可以說,「加勒比海盜」系列與德普是相互成就了對方。可是時過境遷,近些年德普的名字經常同「金酸莓獎」、「票房毒藥」等聯繫在一起,私生活方面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在傑克船長之後再也沒有一個能拿得出手的角色,票房號召力更是大不如前。
因此,對於雙雙今非昔比的「加勒比海盜」和約翰尼·德普,韜光養晦六年的《加勒比海盜5》都是一個新的起點。那麼觀影感受到底如何呢?可能鐵桿粉絲會比較失望。最讓他們大呼上當的是,原本鐵三角中的另兩位,奧蘭多·布魯姆飾演的威爾·特納和凱拉·奈特利飾演的伊莉莎白都出現在了預告片中。可到頭來前者只在開頭和結尾出現了兩次,後者更是只在結尾露了下臉,基本上就是預告片裡的那些鏡頭了,萬眾期待的鐵三角再次聯手徵服大海的故事全然沒有,這「情懷」販賣得真叫一個溜兒。
其實販賣情懷並不可恥,作為系列電影,只要能打動觀眾,適當的情懷還是必須的。但情懷歸根結底只是加分項,最重要的還是故事的內核。本系列的第一部為什麼令人念念不忘?首先是它很好地抓住了一個宏大的背景,並為其賦予了一個非常多元的歷史畫面,透過它再現了一個虛構的時代。而從審美取向看,巴博薩和黑珍珠號的船員們,因為偷走了阿茲克特金幣,成為了不死之人,並且逐漸失去了感知,不知道朗姆酒和蘋果是何味,面對美女也沒有絲毫感覺,直到他們將偷來的金幣物歸原主之後才恢復了正常。這不就是在提醒我們,不勞而獲和揮霍無度會使生活變得空虛而乏味嗎?反觀此後的幾部續集,在劇情上毫無新意,除了一個又一個來找傑克尋仇的反派,以及反反覆覆同他爭奪船長之位的巴博薩,便再也沒有套路以外的東西了。
包括傑克船長本身也是如此。傑克當然是個非常經典、極具標誌性的角色,撇開他瘋瘋癲癲、放浪形骸的外在形象不談,其性格上的矛盾和統一亦是迷人之處:既唯利是圖、花天酒地,又兩肋插刀、重情重義;看起來玩世不恭,可關鍵時刻卻心懷正義。如果不是當年大發善心放了一船黑奴,也不會因為黑珍珠號被貝克特勳爵沉入海底而跑去和戴維·瓊斯做交易,出賣了13年靈魂。最為可貴的是他崇尚自由、始終保持樂觀的精神,不管順境還是逆境總是那麼意氣風發,對船和大海有著無比深沉的熱愛。
不過另一方面,這個人物在前四部中一直是帶著主角光環的,其「成長性」是缺失的,我們不知道他為何會成為這個樣子的人。因此,為了使海盜正義化,並能被現實世界的主流價值觀所接受,威爾·特納承擔起了拉近角色和觀眾距離的任務,作為一個正直善良的年輕鐵匠,他對愛情的專一,以及為了拯救父親的努力都讓觀眾對海盜這個職業產生了改觀。到了《加勒比海盜5》中,承擔這個任務的變成了威爾·特納的兒子亨利以及被當成女巫的卡琳娜。值得一提的是,本片通過CG處理,使得年輕的傑克在反派薩拉查的回憶中展現在觀眾面前,多少算是補上了他成長軌跡中的一環。面對違背海洋公德的劊子手薩拉查,傑克帶領殘兵敗將們逃出生天,使得正邪身份倒轉,影片的價值觀立場同時得以成立。
最後說說這個系列中本人最喜愛的角色,雖然傑克船長是第一主角,但我還是更偏愛巴博薩船長。從本質上看,巴博薩和傑克·斯派羅是一類人,亦正亦邪、詭計多端、自私貪財,而且巴博薩還比傑克多了幾分野心和算計。起初,巴博薩是個反派人物,沒想到之後居然越來越正面,甚至在第四部特納和伊莉莎白缺席的情況下還扛起了戲份的大旗。儘管仍時不時地暗算一下傑克,但與其說他倆是老冤家,不如說是一對相愛相殺、相輔相成的「老夫妻」,兩者缺一不可。尤其是巴博薩的扮演者傑弗裡·拉什,作為拿過託尼獎、艾美獎和奧斯卡獎的老戲骨,堪稱本系列的演技擔當,將巴博薩的多面性演繹得入木三分。
《加勒比海盜5》的情感線有兩條,一是特納父子的「子救父」,另一條是巴博薩父女的「父救女」。誰能想到,在第一部裡曾迷失在貪慾中的巴博薩,到了第五部終於意識到女兒才是自己最寶貴的東西,甚至為她放棄了生命。以這樣的方式為一生畫上句號,巴博薩船長可謂死得其所,也是本片為數不多值得記憶的亮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