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中這四句話寫的很好,蘊含哲理,讀來發人深省

2020-12-01 望年育兒

《天道》中這四句話寫的很好,蘊含哲理,讀來發人深省

引言

一部優秀的電視劇,深邃的思想內涵會潛藏在劇情的敘述中,人生的哲理也會在臺詞中不經意展現,在《天道》這部電視劇中,這種情況便體現地淋漓盡致。它具有嚴謹的教育意義的同時又能讓人回味無窮,初看它或許會有種往常的"淺嘗輒止"的感覺,但細究個中名句卻又讓人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這部電視劇當初剛上線,因為其中討論了許多有關佛教,天道人倫等方面的東西,思想超前甚至導致一度被下架。可最近這部電視劇又因為短視頻的興起,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中。

這部電視劇有許多富有哲理啟發人思考的金句,其中有四句話讀來發人深省,讓人不覺捶胸頓足,只覺當初錯過了一好劇,那麼這四句金句又是哪四句話呢?

一,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就是天道。

弱勢文化可以歸納為三點,分別是等,靠,要,這種文化主要依賴別人的拯救。

等,是懷才不遇者給自己的一個藉口,他期待著伯樂去發現自己,而不是主動推薦自己。等是上班族安逸於小圈子裡不思進取,拒絕跨出舒適圈的藉口,他們等待著有更好的機會出現時再主動出手。

丁元英認為傳統文化的癥結就在靠字上,遇到困難祈求上帝靠它度過難關,出門遇到問題靠朋友解決,人們文化上的主動性,似乎便是靠別人而不是靠自己。

這種靠別人的文化自覺,是沉積了幾千年的老問題了。然而有時候靠別人完全解決不了問題,有時候最終還是只能靠自己。

劇中有件事鮮明體現了弱勢文化的"要"。音響器材製作基地成立後,王廟村的人力邀丁元英資產入股,得知丁元英不會參股後,古城本地派就開始非議。

這種態度的變化便是"要"的具體體現,這種人企圖白嫖獲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強勢文化的核心點,便在於重視自己,只有自己是自己的救世主。

丁元英便是強勢文化的代表人物,他做事從不"等靠要",他從來都是自己探索。這種習慣堅持下來,丁元英便有了開創性思維,這種思維幫助他成為強者。

要想成為強者,便要捨棄弱勢文化的"等靠要"。我們經常調侃富豪會富不過三代,這事裡其實也暗藏弱勢文化的影響。富一代主動探索出擊,創造財富,他造就強勢文化,而後面的繼承者因為有了蔭庇,不再主動凡事依靠著上面,便造成了最後整個家族系統性的衰落。

他不等機會,不靠別人,凡事自己探索掌握,久而久之他有了狼性和開創性思維,成了強者。

二,養兒不是防老

養老不是防老,是丁元英的認知。他的父親因為腦溢血住院後被診斷很可能會成為植物人。丁元英很冷靜地表達自己的態度,想要讓自己父親體面地離開世界。他不想父親承受著痛苦過著半死不活的生活,他寧願讓父親有尊嚴地死去,而不是飽受折磨後離開。

然而他的這種行為在普通人眼中,一定是不孝順的行為。會有這樣的認知,是因為中國人養兒防老的觀念深入人心。

普通人是不認可這種讓親人去死的行為的,在丁元英的認知中,養兒防老的觀念會讓兩代人都飽受痛苦。

如果養兒就是為了防老的話,首先一方面會讓子女們背負沉重的壓力,生活不幸福,另外一方面會讓老人心理覺得愧疚,如此一來不就是對雙方的傷害嘛。

丁元英還和自己母親談到了養兒防老的問題,在他母親的眼中,養兒防老天經地義,她認為養兒子保自己養老就是孝順的體現。而丁元英認為養老防老就是自私的表現,只是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養兒防老就不要去提母愛是無私是偉大的了。

三,神即道,道法自來,如來

劇中,王陽明在人生最後一刻說了一句蘊含深刻哲理的話,便是:"神即道,道法自來,如來

丁元英曾給苑小丹說過這句話,苑小丹從這句話得到啟發解決了審訊遇到的問題,還讓王陽明交代了罪行。

這短短的一句話,卻蘊含著深刻的奧義,它將佛道基督三教的核心理念聯繫在了一起。"神即道"是指世界是由神創造,而萬事萬法更是從神開始的,那麼邏輯上來看道便是神,神便是道。而"道法自然",道教中的道指萬事萬物運行是其中冥冥的規則,而自然指的是萬物的運行指向一種規律性。"如來"指佛教者的覺悟者。

三者聯繫起來便是指人們辦事應該按照規律,遵照客觀規律。意在指出想要彎道超車,走捷徑人會被規律反噬。

四,這個年代,執著於出人頭地並不難,難的恰恰是不執著於出人頭地。

現在年輕人中,許多男性都曾夢想著能被富婆包養,走上人生巔峰的生活。而之前的"名媛"事件也能看出許多女性,也是夢想著傍上富豪,過上從此生活無憂的日子。

現在的人們被名利,被金錢困擾,每個人都想著出人頭地。然而想要達到杜甫"不為三鬥米折腰"的境界,淡漠名利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現代社會是物慾橫流的社會,國內人才競爭越來越強,越來越高昂的後代教育費用,越來越大的生活成本,越來越高的房價,這些現實問題逼迫著年輕人不得不向金錢低頭,不得不拋棄聖人的思想,不得不執著於出人頭地,因為出人頭地才能帶來更大獲益的機會。

楊超越爆紅,就是出人頭地能有更大概率獲得利益的鮮明案例。在出道的火箭101女團中,她唱歌,跳舞方面的技能都要差別人一籌,但就是因為比較好的三觀獲得了高人氣,進入了女團中。

楊超越的成功,只能說人家有這命。要淡泊名利,對於生活在紅塵中爭渡的普羅大眾來說,實在太難了

總結

對於想要了解丁元英思維,想要了解他所擁有的商戰思維,想要了解他所擁有的商界文化,那麼你一定要讀一讀這本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

電視劇中所呈現的,書中有,電視劇中沒有辦法呈現的,書中也有,書中的內容更加深刻,更能幫助你更深刻地了解丁元英,幫助你掌握丁元英的智慧。

《遙遠的救世主》一度被金融界奉為神作,這部小說的作者豆豆一度被金融圈的股民奉為神人。她的作品一共有三部,都很精彩。

豆豆的可能在文學上算不上精品,但是現實意義卻十分深遠,可以幫助你從內心深處思考人生,幫助你在事業遭遇瓶頸的時候找到突破口。

在人生陷入困境的時候,或者事業不順的時候,大家可以讀一讀豆豆的作品,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三本書一共只需要89元,不過一頓飯錢,就能讓你收穫另外一種思維方式,收穫一條通往成功的捷徑,簡直太划算了!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天道》中丁元英的四句話寫的很好,蘊含哲理,讀來發人深省
    《天道》中丁元英的四句話寫的很好,蘊含哲理,讀來發人深省引言一部優秀的電視劇,深邃的思想內涵會潛藏在劇情的敘述中,人生的哲理也會在臺詞中不經意展現,在《天道》這部電視劇中,這種情況便體現地淋漓盡致。這部電視劇有許多富有哲理啟發人思考的金句,其中有四句話讀來發人深省,讓人不覺捶胸頓足,只覺當初錯過了一好劇,那麼這四句金句又是哪四句話呢?
  • 《天道》中蘊含著哪些哲理?這三點,讓人受益匪淺
    但是導演張前在《亮劍》上的成功,卻並沒有延續到《天道》上來,《天道》剛開播不久就因為其中臺詞生澀難懂而被觀眾嫌棄,後來更因為劇情中過多的神學內容而被下架。而在《天道》其中所蘊含的哲理,更是值得人們細細品味。丁元英丁元英是《天道》這部電視劇中的男主角,他的形象被王志文精湛的演技刻畫得活靈活現。在他還沒有出場時,肖亞文等人就已經對他進行了評價。而丁元英輕描淡寫掌握全局的瀟灑,以及每每出口的平淡卻又深奧的語句,都彰顯著他作為男主的魅力。
  • 曹操寫下《龜雖壽》,其中蘊含的哲理,對於年輕人都是珍寶!
    總的來說,曹操的這首詩充滿了人生哲理,而這種哲理來自於他對生活真切體驗。曹操當時擊敗袁紹父子,平定北方烏桓,躊躇滿志,樂觀自信,趁著勝利之際,以詩歌來抒寫胸懷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詩中既有天命無常的悲嘆,也有壯志凌雲般的豪情氣概;既有人生短促的哀愁,又有「老驥伏櫪」的勃勃雄心。
  • 天道:一個人想要出人頭地,決不能說這兩句話,既無用還得罪人
    《天道》這部電視劇改編自著名作家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這是一部具有極其濃厚現實主義色彩的作品,雖然電視劇只有短短的二十多集,但是其中蘊含的道理卻意味深長,讓我們看完一遍又一遍都不能完全理解。說話對每個人都很重要,想要飛黃騰達有出息,決不能說這兩句話,既無用還得罪人。
  • 如果能把《金剛經》中的這四句哲理名言悟透,你的人生會大有改變
    一開始看到這句話是不是很懵,是的,我也是,尤其是最後的非非法。佛陀就是佛陀,聖人就是不一樣,說的道理都是那麼的高大上。但是這句話教給人的道理卻是可以運用到時候的很多地方。如來所說的法,其實是得不到的,抓不住的,也無法表達出來。因為說出來的是他本人的理解,這不是你自己得到的東西。那麼這些法就是法,但是也不是法,因為你自己沒有領悟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 這四句金玉良言,道出人生哲理,讀懂足以領悟人生之奧妙
    其包容博大,凝聚了著名哲學家李珥一生的智慧,值得品讀,今天我們深度剖析其中較為著名的四句金玉良言。1.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結合一個自然道理來理解這句話,拿一盆盆景來比喻,如果把這棵盆景精心修剪,這棵盆景能長成一種更加美觀的新形狀,所以適當的「損之」是有益處的,使它成器。我們經常聽到教育後代的話:「溺愛他就是害了他」,對後代的嚴格管教,從小讓孩子適當吃一點苦,更利於他的成長,將來他會感激你。
  • 電視劇《天道》:何謂天道?天道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詞語?
    電視劇【天道】,是改編於【遙遠的救世主】這本小說,【天道】雖然說只有24集,但我要表達的是,這24集,雖然短,但都是核心,每一集都能學到真東西,特別是裡面的思維模式,還有做人的格局等等……芮小丹最經典的一句話:原來能做到實事求是就是神話,在來從這句話感受一下丁元英的逆推思維,以始為終,按順序執行,對中間的人、事、物留一定的變量
  • 電視劇《天道》中藏著兩個「不」字,悟透了,勝過你刷劇100遍
    《天道》中的扶貧神話怎麼來的?其實一開始就是馮世傑一心想帶王廟村脫貧致富,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馮世傑做的這些也成就了自己,後來官司勝訴後,馮世傑帶著王廟村的生產體系重新入股格律詩公司,得以繼續王廟村的扶貧事業。
  • 天道:電視劇中隱藏的財富公式,丁元英身上透露出來,瞞不了高人
    我們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過來人的解讀,如果沒有一定高度一定閱歷的人分析,站在那個高度,格局和思維來一一解讀天道的臺詞,很多人是看不太明白這部電視劇的!思想太前衛,道理太深奧,不是一般人看不懂。天道的文化,是強勢文化的代表,是倒行逆施的典範,它的行為方式是:布局,是破格獲取,是強盜文化!自然是普世文化說違背的。
  • 天道:電視劇中隱藏的財富公式,丁元英身上抖落下來,瞞不了高人
    我們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過來人的解讀,如果沒有一定高度一定閱歷的人分析,站在那個高度,格局和思維來一一解讀天道的臺詞,很多人是看不太明白這部電視劇的!思想太前衛,道理太深奧,不是一般人看不懂。天道的文化,是強勢文化的代表,是倒行逆施的典範,它的行為方式是:布局,是破格獲取,是強盜文化!自然是普世文化說違背的。
  • 當你窮困落魄,不妨了解下天道這3條生存法則,強勢文化造就強者
    《天道》中有很多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我們乍一聽完可能有點不太懂是什麼意思,但是當我們仔細品位的時候會發現特別有道理。《天道》這部電視劇改編自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這部小說,這部小說中有很多的話語都特別有哲理,充滿了對於人生的思考和傳統思維模式的理解。
  • 今日才知道,佛在《金剛經》中說到的「四句偈」,並不是指四句話
    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金剛經》中,不止一次提到宣講此經,以及受持此經中四句偈的好處和功德。說這功德比全世界的微塵都多,比東南西北四維上下的虛空都廣闊。那麼,這四句偈到底指的是哪四句?我讀的第一部佛經就是《金剛經》。
  • 26幅哲理漫畫,發人深省,意味悠長
    王家春,哲理中國畫創始人。他創作一幅幅意境高遠的國畫,配上寥寥數語,表達一個人生哲理,發人深省,意味悠長。下面跟詩詞君一起來看看吧!人生如河,該來的總會來,該走的又總會漂走,當下最好!*圖片作者:王家春,著名文化藝術學者,哲理中國畫創始人。
  • 詩中有禪意,欲辨已忘言 酷我音樂《張新成·遇見詩》品讀詩中哲理
    在最新一期的酷我音樂《張新成·遇見詩》中,酷我音樂「青春陪伴大使」張新成用他的播音腔,為我們帶來了兩首有著深刻生活智慧的詩歌,帶我們體會心境豁達之後生活中的美好。《禮物》是198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切斯拉夫·米沃什寫的一篇詩歌。當時二戰爆發,詩人被迫流亡,儘管時局動蕩,自己也顛沛流離,但他一直沒有放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寫出了很多發人深省的詩句。
  • 洛克回答得很好,發人深省,警醒世人
    洛克回答得很好,發人深省,警醒世人文字如下:一個理性的動物,就應該有充分的果斷和勇氣,凡是自己應做的事,不應因裡面有危險就退縮;當他遇到突發的或可怖的事情,也不應因恐怖而心裡慌張,身體發抖,以致不能行動,或者跑開來去躲避。——洛克
  • 天道:一個人能力再強,若是不明白這兩個規則,也容易受苦
    每個人都想要過完美的生活,但是現實中並不是我們幻想的那麼美好,為什麼會這樣?要記住這兩條天規,才會越活越如意。【天道】中,為啥丁元英被槍指著頭,絲毫沒有恐懼的表現?一件事還沒開始,丁元英就已經知道後續是什麼了,所以他自然不會緊張,因為他知道林雨峰不會殺了他。鬼才丁元英這叫從容不迫。哪種人容易慌張?兒童小孩容易緊張、弱者容易緊張,婦女容易緊張,年輕人容易緊張。為啥?
  • 天道:「眾生沒有真理真相,只有好惡」,參透這句話才是真聰明
    電視劇《天道》這句話價值百萬,悟懂的人,早已功成名就!很多人沒有前途,至少在沒有參悟到這句話之前。高人參悟這句話,然後利用普通人只要好惡的行為,加以幹預,就可以成就自己的豪宅美女,而小人依舊聲色犬馬。高人利用好惡,沒有真理真相來制定遊戲規則,讓普通人繼續聲色犬馬,夜夜笙簫,高人則賺得盆滿缽滿。逃出這個魔咒,就需要普通人的自我醒悟,從只有好惡逃離出來,去追求真理真相。
  • 佛經中經典的四句佛語,句句發人深省,讀懂了有大好處
    閱讀佛經可以明悟佛陀的思想和學說,比起拈香禮佛來,翻閱經文才是領悟佛法的最佳途徑。在佛經中,有四句經典的佛語,句句發人深省,直指佛法的核心,讀懂了有大好處。即構成人身之物,「色」是皮囊外相,而受想行識則是人生來而有的感受。什麼又是「空」?眾生流轉而不常住的屬性就是「空」,「色」會經歷生老病死的過程,是處不斷變化的,而其他四蘊也不是常住不變的,剎那間就會流轉。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眾生要牢記萬物無不處在變化之中,因而不能生出執著心。
  • 《紅樓夢》中最經典的三副對聯,句句蘊含人生哲理!
    《紅樓夢》可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之作,在一生的不同年紀去品讀,會有不同的感悟。年少時,我們只為小說中的愛情故事所吸引;中年時,我們在小說中發現了為人處世的道理;老年時,我們品味《紅樓夢》找到了生命的歸宿。我們在欣賞文字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審視自己的人生,找尋生命的意義。在《紅樓夢》中有這樣三副對聯,蘊含著深深的人生哲理,讓我們一起來品讀一下吧。
  • 老子《道德經》中的成語,各個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學會受用無窮
    雖然只有5000字,但該書字字珠璣,句句哲理。有些句子後來形成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成語,據統計,大約我們常用的成語出自道德經的有100多個。包括:功成身退、暴風驟雨、虛懷若谷、受寵若驚、紫氣東來、自知之明、知足常樂等等。《老子》中成語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