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武將的戰鬥力一直是爭論的焦點,畢竟每個人都有一個英雄的夢想,都喜歡勇冠天下的猛士。作為宋朝心腹大患,水滸中的梁山好漢,也是勇猛如雲,蜀漢五虎將也出現,代表著梁山好漢的最高戰力。
五虎之下又有馬軍八騎,即「小李廣」花榮、「金槍手」徐寧、「青面獸」楊志、「急先鋒」索超、「沒羽箭」張清、「毛毛公」朱同、「九紋龍」史進、「無阻無阻」穆弘。他們同樣是少有的好男人,個個了得。為了梁山而生,成就一番事業。
熟悉水滸的朋友都知道,梁山第一戰的力量是「天下無雙棍棒手」盧俊義,馬軍五虎將也是以關勝、林衝為首,那八虎騎的武功,誰是第一,誰是最後?常言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幾個人雖然實力相差無幾,難辨真假,但若細細分析,也能看出端倪。他倆的結局是什麼?
八騎中,武功第一的應該是「小李廣」的花榮。為什麼會這樣?
花榮在八匹馬中名列前茅,雖然有宋江刻意安排,但花榮的能耐也是有目共睹,絕對與這八匹馬不相上下。花榮是青峰山知寨,算是有為青年,手中一桿長槍,鞍下雕弓射遍天下無敵,是水滸中數一數二的神箭高手。花榮儀表堂堂,生得俊俏俊俏,齒白唇紅,眉飛色舞,細腰乍臂,銀盔銀甲,善騎烈馬,能開硬弓,被人稱為西漢「飛將軍」李廣,人稱小李廣。
宋江在花榮投靠梁山之後,每次出徵都少不了這個賢弟相助。花榮武藝過人,曾與秦明打過四、五十個回合,不分勝負,而梁山五虎將之一的秦明,能與這樣的猛將硬剛這麼多回合還能全身而退,確實不容易。但在原書中,花榮撤退的原因並非武力不如秦明,而是秦明率領大軍徵討清風山,敵眾我寡,無法力敵。
而花榮這次戰鬥,詐敗後,轉過身來射了秦明一箭,將秦明的盔甲射落。有些人說花榮的箭法也不怎麼樣啊,怎麼沒射中秦明呢,其實花榮也是英雄,不想傷害秦明。原書都說是望盔頂而射,小盔纓都可以射,何況秦明偌大的腦袋。
除與秦明大戰外,花榮與雙鞭呼延灼大戰五十回合成平手。據說花榮和秦明、呼延灼都是同一級別的將領。而且呼延灼也曾和林衝大戰五十回合,同樣不分勝負,因此根據這些猛將的對戰記錄推斷,花榮單憑長槍,就擁有馬軍五虎將的戰鬥能力。另外,花榮也有精巧的箭術,這樣計算的話,花榮的殺傷力會更強。
花榮的槍法出眾,又憑箭使梁山好漢多次化險為夷。比如攻擊祝家莊時,花榮就曾在夜晚射下信號燈,讓祝家莊猝不及防,瞬間失去聯絡。到方臘徵伐時,花榮還一箭射死鄧元覺和尚,接近魯智深的武力,可謂功不可沒。而且楊志、徐寧等人雖有武藝,但基本都稍遜於五虎將,又無花榮高超的箭法,所以別人不行的時候就讓花榮上馬,射死一個人,花榮在八馬中戰力第一,這是毫無疑問的。
花榮與吳用在宋江被高俅毒死後,在宋江墓前自殺而死。
八匹馬中誰的武功最差,估計就是最後一個沒擋下來的穆弘了。
八個人中,前幾個都是軍官出身,而且史進和穆弘都是基層英雄。穆弘是洵陽鎮中的一霸,與「小攔」穆春獨當一面。穆春的武藝平平無奇,穆弘卻並不簡單。追殺薛勇,在江州劫法場救宋江不提,單看穆弘的武藝,就可以看出穆弘的武藝。莫弘戰虎三十回合無勝無敗,林衝戰龍三十回合無敗,楊雄戰祝彪同樣無勝。穆弘步下也不賴,在李逵暴走的時候,穆弘拖著步子走,氣力的確不小。
原文中寫著:出去,正撞著著了穆弘。莫弘叫道:「眾人為你憂愁,你卻在這裡發瘋!快點上山去!」就等著他,慢慢地走。李逵離開壽張縣,徑直向梁山泊走去。
這麼看穆弘的戰績也不錯啊,為什麼說穆弘在八騎中是倒數第一的武將呢,因為穆弘除以上戰績之外,其他記錄基本可以忽略不計。看看穆弘的對手,除了一隻祝虎還算可以,其他的都不算硬骨頭,李逵的武藝也只能外呼,內行根本不屑動手。於是在高手林立的八騎之中,沒有擋住穆弘,只好排在最後!穆弘在戰亂中染上瘟疫,留在杭州,死後追封為忠武郎,比花榮強結局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