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謝強byron
據科技媒體36kr消息,字節跳動旗下移動辦公軟體「飛書」將於近期推出獨立 App 「飛書文檔」,這是繼 2 月底,字節跳動推出視頻會議軟體「飛書會議」之後,推出的第二款 To B 獨立應用。
在此之前,2月份已經有內部消息流出,飛書即將推出一套類似G Suite的辦公協作工具,產品功能將側重於基於雲盤的文件管理、共享文檔/電子表格等。剛過3月,這個消息即被確認。飛書動作之快,也展現了2020年的協同辦公戰場,已經進入了深水區。
為什麼飛書在這時候要推出獨立文檔產品?
字節頭條從C端起家,籬笆扎的極其深厚。無論是對用戶的理解還是在C端的運營經驗,頭條系一眾產品矩陣都可謂傲視群雄。但在B端,頭條此前從未染指,飛書入局後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只能稱得上是剛剛入座。
釘釘在2015年發布後,圍繞阿里生態所向披靡,用戶數遙遙領先。企業微信則借微信生態,通過打造良好的用戶體驗不斷穩步增長。華為welink則一直是其內部久經考驗的協同工具,憑藉強大的功能和在國內的影響力搶佔山頭。
對飛書來說,此前的視野一直放在海外市場,隨著2020年初的疫情助推,才開始發力國內。短短1個月之內,飛書相繼宣布進軍國內市場和全面免費,以此可見,企業服務市場的競爭已經極為激烈。但做出這麼大的戰略調整和犧牲,對早就入局的三大競爭對手來說,其實不疼不癢。免費且功能齊全的協同辦公軟體,在國內現在的境況,不過只是一塊小小的敲門磚。
在釘釘進入之前,協同辦公SaaS廠商們還靠收費過得相當滋潤。但網際網路巨頭憑藉雄厚的資金實力,把用戶數看成更為重要的指標。巨頭的玩法,從一開始就徹底顛覆了這個行業。論產品功能,巨頭們做的更快更好。論用戶數,巨頭們靠免費瘋狂收割。泛微也好,明道也好,此前的行業老炮兒無不在巨頭的免費策略前折戟而歸。
但完勝老炮兒,巨頭們之間也互相沒轍。事實上,協同辦公市場一直處於膠著狀態。釘釘微信welink,三者縱然用戶數略有差異。但三者同樣實力雄厚,企業服務市場向來又很考驗長跑耐力,要說誰能鶴立雞群,短時間之內恐怕難分勝負。
對飛書來說,入局太晚,自然也會面臨同樣的情況。無論多麼努力,飛書在功能體驗上最多打個平手。但僅僅平手,豈會是飛書入局的目標。如果按部就班完善產品功能,飛書永遠無法抹平對手們的先發優勢。
不出奇招,豈能翻盤?
飛書文檔能否破局?
在這個時候推出獨立文檔App,似乎正是飛書對破局的思考。
按照常規打法,不差錢的頭條必然需要先進行功能追趕,讓飛書成為一個極其強大的超級軟體。再輔以更強的線上下營銷方案,以更大的投入跟對手鬥個你死我活。在緊要關頭,突然分化出一個獨立app,導致資源不夠集中,其實反而是網際網路市場的兵家大忌。
企業服務SaaS最大的問題,其實還是用戶數的增長。跟其他SaaS不一樣的是,協同軟體的局部網絡效應很強,一個企業用戶部署以後,由於涉及公司上下所有員工的體驗,切換成本非常之高。
對飛書來說,最大的難題也在這裡。經過幾年的耕耘,競爭對手們已經拿下不少企業用戶,飛書要切割市場,談何容易。新用戶池就這麼大,還要不斷面對競爭對手憑藉已有的優勢鬥得繼續纏鬥。而縱然新用戶拿下再多,存量老用戶也被對手緊緊攥在手裡。又要追趕,還想翻盤,任務何其艱巨。
把文檔獨立做成App,則是將B端市場切割成C端用戶進行切入。核心目的是,在已經被競爭對手拿下的存量市場裡,開闢一個新的戰場。
企業用戶之下,是項目用戶、團隊用戶、個人用戶。即便企業使用某個協同辦公產品,團隊、項目、個人,仍然可以憑藉自己的喜好、體驗的不同產品。文檔作為企業辦公裡最高頻使用的工具,承載了最豐富的應用場景。但在這個市場裡,其實又沒有功能全面又免費的SaaS產品。
而對於飛書來說,從這個角度切入,免費的價值與協同辦公SaaS相比,這個優惠策略得到最大程度的放大。而專注工具體驗滿足C端,又是頭條系最為擅長的部分。
這時候推獨立App飛書文檔,等於在協同辦公市場的把競爭節奏帶入自己的舒適區。破局與否有待時間檢驗,但競爭對手們,確實需要重新看好自己的存量市場。
協同辦公的勝負手還有幾個?
協同辦公市場對巨頭向來有極大的吸引力。跟其他SaaS產品相比,其龐大的用戶基數,是企業服務玩家進一步深耕SaaS必須拿下的橋頭堡。飛書出招發布獨立的文檔app,自然是意圖出奇制勝,後發制人。但這個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勢必還會形成新一輪的大戰。要想拿下未來,還有兩大勝負手是後招。
1、 建設真正的PaaS平臺
PaaS概念由來已久,但在中國市場還未出現真正具有統治力的PaaS平臺。中國SaaS創業者們言必稱轉型PaaS,其實是對一統江湖真正的渴望。但時局至今,幾乎所有人都已經清楚,只有協同辦公領域才最有機會做出真正的PaaS。
隔岸相望的美國市場已經印證這個答案。Slack作為美國最成功的協同辦公SaaS,已經在市場上展現出了真正的統治力。競爭對手微軟推出的同類產品Teams,依靠強勢的作業系統和office捆綁策略山雨欲來,但至今仍然無法扳倒Slack。縱然在日活上超過Slack一倍有餘,諸如IBM之類的大型客戶仍然願意選擇付費Slack。原因無它,Slack集成了幾十萬的企業應用,是Teams的數十倍,在辦公場景裡多處協同極其方便,用戶愛不釋手,微軟只能望洋興嘆。
這個場景,在國內協同辦公市場勢必重演。事實上,諸如明道這樣的協同辦公先驅,已經預見到無力跟資本雄厚的巨頭正面抗爭,早早轉型aPaaS平臺,其實是對協同辦公競爭態勢對深刻洞見。對釘釘企業微信Welink飛書來說,誰能在這一步佔領先機,才可能在未來的纏鬥中領先。
2、 輸出企業運營理念
企業服務軟體市場有個特點,由於使用者和決策者是不同的人群,所以決策者在SaaS選型時,還會基於企業經營理念和狀況,做出不完全根據產品、價格、體驗這三者優劣比較的最終決定。跟C端相比,這是完全不同的競爭場景。但對決策者來說,這種選擇方式確實是符合企業發展的。換言之,符合當前企業經營理念和經營狀況的產品,才是決策者認為好的產品。
釘釘打中用戶,靠的是「釘一下」滿足了中小企業老闆對執行力的渴求。企業微信打中用戶,靠的是跟微信無縫連結,獨立但又擴展了企業的獲客場景。華為Welink打中用戶,靠的是華為自上而下的狼性文化和大集團多地多機構完美協同。飛書打中用戶,靠的是基於扁平架構多項目透明協同這種年輕人追求的辦公體驗。
對企業來說,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文化、基因。選擇什麼產品,最終取決的是企業服務SaaS內含的價值觀和實際的經營狀況。釘釘推出「釘一下」時引爆了業內的討論,贊成和反對陣營各有理由,但不妨礙釘釘在中小企業攻城拔寨。飛書在年輕人中極受歡迎,沒有釘一下,年輕人也不認為效率會因此降低。
對於企業來說,沒有最好的產品,只有符合這個企業發展的解決方案。而在自己的產品之內,做好企業管理理念輸出,獲得企業決策者的深度共鳴,才是協同辦公未來必須經歷的考驗。從這個角度來說,協同辦公必然會是一個長期群雄並立的競爭態勢,但不做好這一點,就是入局玩家落後乃至消失的理由。(本文首發鈦媒體)
【鈦媒體作者介紹:微信公眾號謝秉航(xiebinghang888),網際網路商業分析師,多家媒體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