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戰爭機器4》就是一次近乎完美的回歸

2021-02-14 機核

導語:本人有幸提前得到了《戰爭機器4》的測試資格,已經在遊戲發售之前把單機通了,鑑於我自己也算是十年的《戰爭機器》系列老玩家了,那麼機核這次對《戰爭機器4》的點評依舊是由我來做啦。話先說在前頭,因為這次我對GOW系列本身玩兒得就比較細,因此在文章中也會包含新人與老粉絲所關注的不同點,大家各取所需。文章裡絕對不會包含劇透,您大可放心觀看。

那麼廢話不多說,上菜!

《戰爭機器4》在Xbox One上的容量為54G,Win 10版本為73.3G,當玩家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相信都已經預載得差不多了,如果您還沒下載完也不用擔心,《戰爭機器4》支持在沒下載完成的情況下開啟單機內容,而且是完整運行。

《戰爭機器4》主菜單畫面

簡體中文字幕與中文配音

首先說,《戰爭機器4》包含簡體中文,無論是Xbox One主機還是Win 10,遊戲會跟隨您的系統語言自動切換為對應的文字。除此之外,《戰爭機器4》還包含了中文配音,玩家只要把主機設置為繁體中文(地區也可切換成臺灣),那麼遊戲中的語音也會隨之更改——不僅是單機劇情,就連對戰中每個角色的語言也都重新錄製了,甚至連4代中的敵人「蜂擁族」和機器人「DeeBee迪比」都是經過效果器加工過的中文語音,良心的確是良心,但是否習慣也因人而異了。以下給大家準備一段中文配音的剪輯視頻,各位可以心裡有個底。

中配這種事兒一直以來玩家們都抱有自己的看法,從個人角度來說,如《戰爭機器4》這種射擊遊戲各位倒真是可以嘗試一下,畢竟遊戲中我們更多地需要在高節奏的戰場上擊殺敵人,沒什麼閒工夫看底下的字幕,雖然很多角色那種粗獷的性格都「軟」了不少,但對於英語0基礎的玩家來說真的有些幫助……實在不行您二周目再改回來。

好看,而且穩定

對於畫面咱們這裡就簡短了說吧,一直以來《戰爭機器》系列都在主機平臺上儘可能地呈現出最高品質的畫面,這一次《戰爭機器4》在Xbox One上表現也非常出色,單在劇情模式和持久戰模式中畫面是30幀,而且非常穩定,對戰則是提升為60幀;而PC上是不鎖幀數的,無論是單機還是聯機部分,只要您機器好那自然是可以放肆。

而在劇情中遊戲的畫面表現確實提升了一大截——不再像《戰爭機器3》時經常遇到掉幀的情況、角色面部的鬍鬚等細節展現也絲毫不馬虎、各種極端天氣與火焰風暴的呈現非常有壓迫感、某些場景中角色戰鬥裝甲外布滿的水珠等細節也真的到位了。另外,《戰爭機器4》在Xbox One S上支持開啟HDR功能,我個人是沒有自帶HDR的電視,誰有可以實驗一下,據說效果好出不少。再有就是PC版《戰爭機器4》解析度能達到4K,我就更沒戲了……

爺們兒終於學會講故事了

其實吧,每次給人安利《戰爭機器》系列的時候我都會頭疼一會兒,主要原因是這系列的Gameplay部分真的是太好了,但遊戲的劇情實在是「糙」——比如愣了吧唧的對話,還有並沒有那麼鮮明的角色個性(除了後來悲劇的多姆)。不是說GOW單機不好啊,就是分明能在劇本、臺詞、鏡頭上再打磨一下……尤其是2、3兩作,更多給人的感覺是為了填充Gameplay部分而單機,有時候都打麻木了。

《戰爭機器4》中的新敵人,具體是什麼就等玩家自己去發掘吧

《戰爭機器4》在講故事方面真的,真的有了飛躍性的進步,實際上這方面是我認為《戰爭機器4》做得最出彩的一點。在劇情推進上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能跟著走下去」——遊戲一開始以閃回的方式串講了《戰爭機器》系列的背景和前三代的戰爭歷程,4代主角JD和老爹馬庫斯的關係在本作從疏遠逐漸走近,也是完全由劇情和對白慢慢滲透,幾條主線也推動著小隊成員之間的默契,女主凱特和新黑人小哥戴爾時不常的吐槽也比之前那種硬了吧唧的冷笑話強了不少。當然最最重要的是,這些角色都有了個性,足以讓你記住的個性:有正義凜然的,有天然吐槽的,有倔到南牆的……而他們各自的缺陷有時候還會成為互相被調侃或者是被劇情捉弄的地方,這裡就不劇透了。而對於系列的老粉絲來說,遊戲在某幾關裡出現的角色一定會讓你笑成一朵花,對,我不說你其實也知道有哪幾位,但出場的那一刻你會驚喜的,相信我。

《戰爭機器4》裡馬庫斯將騎兵突擊步槍交給JD的一幕

《戰爭機器4》的敘事值得肯定,單機流程中的玩兒法也真是過癮。除去傳統的突突突流程,本作在幾個特殊的關卡還設計了幾種不同的玩兒法,比如高速追車、地下逃亡、甚至遊戲最後一章還有更震撼的那啥,對,這裡就不說了。

不過單機部分並不完美,《戰爭機器4》的故事給我一種「為了沒講完而沒講完」的唐突感,在一張大戰讓人熱血沸騰之後「咔嚓」一下——結束了,估計等您打穿單機的時候也會有這種感覺……反正,本作是GOW系列新三部曲的第一作,後面自然有得等了。

《戰爭機器4》估計會讓不少人想起「上陣父子兵」這句話

對戰才是本體,不玩兒就虧了

《戰爭機器》之所以能成為主機平臺上的經典,除了畫面之外更重要的自然是其出色的對戰系統——發揚光大的貼掩體系統和翻滾讓GOW系列更應該被稱作動作射擊遊戲,完美上彈這一小遊戲更能讓玩家在緊張的戰局中體驗「精準按鍵」的快感,圍繞地圖武器為核心的對戰策略、更別提在系列中逐漸收不住閘的處決技動畫了……

在《戰爭機器4》中,貼牆和射擊的手感有點兒像是1代和3代的結合體,玩家依舊可以在掩體前按A鍵向前快速滑動,但您在滑動過程中拉後則是可以取消掉貼牆動畫的,如果玩家操作熟練即可實現在幾個掩體之間快速移動而不貼牆。而射擊的節奏相比3代更快一些,也算是強化了對局的緊迫感;武器方面本作新增加了電鋸槍(不是騎兵突擊步槍)、鑽頭槍、安帕狙擊槍、執法衝鋒鎗、馬克薩狙擊槍 MK1、絕殺霰彈槍、電擊手榴彈、RL-4 排射火箭發射器以及三管槍,但同時取消掉了前作中的火焰噴射器、高剛手槍、油墨彈、短管霰彈槍、鑽地獸、防護盾、重型狙擊槍和迫擊炮(估計是因為對地圖的要求太高了吧),每種武器所有的新武器已經在上面的處決視頻中出現過了。

GI之前公布的《戰爭機器4》鑽頭槍設定圖

而本作新加入的兩個系統也大大增加了《戰爭機器4》多人對戰的策略性:快速翻越掩體和跨掩體抓住對手(Close Cover Combat),前者允許玩家以最快的速度保持前進,而不會因為路線上有掩體降低效率,這點對於逃跑和追擊有非常大的幫助,而後者的存在完全改變了對戰的局勢——在《戰爭機器》以往的作品中,經常會出現雙方貼在掩體兩側尋找機會擊殺對手,要麼是快速轉身到對手身邊,要麼是翻越掩體踢飛對方,而在《戰爭機器4》裡,如果一方在掩體後等待進攻時機,那麼另一方完全可以快速貼牆將對手抓到眼前直接處決,在本作中掩體已經不僅僅是抵擋火力的牆那麼簡單,更像是我們多元化進攻的工具之一。

總體而言《戰爭機器4》的多人部分在保留了原作優秀的手感之上並沒有大刀闊斧的「改革」,新武器和兩個新系統很快就會被新老玩家所接受,而至於對戰到底能否複製曾經的輝煌,那就要看伺服器的質量以及後續的更新頻率了。

持久戰,新的驚喜

《戰爭機器4》的持久戰可以說是給我的另一個驚喜,本次的持久戰 3.0玩家們不再像之前那樣傻傻的守著領地突突突,而是要有明確的分工,針對性地在戰場貢獻自己的力量。

持久戰 3.0裡玩家需要從士兵、偵察兵、工程師、重裝兵、偵察兵這5個職業中選擇適合自己的一種,每種職業都搭配自己獨有的技能,以及不同的默認武器,例如工程師可以修繕我們購買的防禦設施,偵察兵可以同時標記多個敵人等等。而本作的資源也需要玩家手動去收集,這樣大大提高了我們熟悉地圖的門檻,而到中後期越來越強的敵人襲來,也是對玩家應變能力的一個挑戰。前幾天我和好友倆人挺過了簡單難度的30波,給我給累的啊……

《戰爭機器》系列的持久戰模式從初創發展至今,終於從附加模式變成了一個可以獨立完整體驗的「遊戲」,對於不喜歡互相打打殺殺的玩家們來說,能和3、4個好友一起在戰場上組隊殺敵,體驗別樣的爺們兒情誼,也真是個不錯的選擇。

最後多說一句,《戰爭機器》系列標誌性的變態成就「Seriousely」還在,這次則是變本加厲了,不知道遊戲發售之後多久會有第一個玩家能解鎖這個成就。

關於其他

除了上面說的主打內容之外,《戰爭機器4》也「與時俱進」地加入了抽包、買皮膚、升級技能等系統,手動給個doge臉。

通過在線遊戲獲取金幣,玩家可購買不同模式下的卡包,卡包內包括角色皮膚、武器塗裝、獲取經驗加倍等加成獎勵。而在持久戰模式中,玩家獲得的卡片可以通過累積的方式給每一個專屬職業升級,例如升級後工程師的修繕效率會提高,而偵察兵獲取資源的範圍會加大等等,反正就是把原本單純的角色升級的概念變成了升級-獲得金幣-購買卡包-用卡給角色技能升級這樣一個圈子,簡單點兒多好……

另外《戰爭機器4》依舊支持區域網聯機,可能對於一般同學來說這個功能沒什麼意義,誰家能在區域網之下有好幾臺機器好幾個電視一起玩兒啊,但是!朋友們,對於大型的線下活動來說,這個功能絕對是福音啊,你說是不是,嘿嘿。

雙平臺隨時切換,是個好主意

從之前的《核心重鑄》到《極限競速:地平線3》,微軟在Play anywhere功能上做得越來越好了,《戰爭機器4》同樣如此——只要您的PC配置也沒什麼問題,那麼自然可以隨時於Xbox One和PC之間隨時切換平臺遊玩兒,而且遊戲的存檔直接雲同步,也不需要玩家有任何多餘的步驟。不過聯機部分還是有些許限制,因為不同平臺的操作問題,因此普通的在線對戰功能不支持跨平臺,能夠支持Xbox One與PC聯機的部分包括:單機劇情、持久戰、私人舉辦的對戰大廳。

《戰爭機器4》PC和X1之間跨平臺合作,是個好主意

不好意思,作為系列的忠實粉絲來說我實在找不到拒絕《戰爭機器4》的理由,無論是單機劇情的成長還是持久戰的完善,又或者是對戰部分的微小革新,本作不管對於新人還是老玩家來說,都能讓他們在不同模式中逐漸熟悉並最終愛上這個系列,從The Coalition工作室第一次接手這個系列交出的品質來看,可以說不會讓你失望,甚至會超出你的預期。

《戰爭機器4》終極版將在7日0:00於數字賣場解鎖(包含遊戲本體、季票、"Brothers to the End"裝備卡包),普通版將在11日正式發售,遊戲支持簡體中文字幕與中文配音,希望大家能享受這種純爺們兒的硬派爽快感。

更多內容請關注機核網

點擊【閱讀原文】給原作者點讚!

↓就這兒!戳死我!

相關焦點

  • 戰爭機器會取代鋼鐵俠在復聯中的位置嗎
    「戰爭機器」,又名「羅德」上校,似乎是「新鋼鐵俠」最合理的候選人。但是,漫威的粉絲們可能並不會接受任何替代品。自從託尼·斯塔克在《復仇者聯盟4》中的響指響起後,銀幕內外的人們都在想,沒有了這個開啟漫威宇宙的人,復聯們該如何繼續下去。我在網上搜集過很多資料,一些粉絲認為可能出現一個像小鋼鐵俠一樣的人物,比如擁有鋼鐵之心的角色,比如同樣擁有一身鎧甲的「戰爭機器」。
  • 《復仇者聯盟4》公認「沙雕王」,戰爭機器:莫不是我被針對了?
    《復仇者聯盟4》公認「沙雕王」,戰爭機器:莫不是我被針對了?戰爭機器在《復仇者聯盟4》中是影迷粉絲們公認的「沙雕王」,主要是因為戰爭機器承包了終局之戰的全部笑點,關鍵是戰爭機器的嘴太毒蛇了。今天主要給大家分享一期有關《復仇者聯盟4》戰爭機器的3個「沙雕」梗,希望給大家緊張的生活之餘帶來一些歡笑,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纏繩繞脖懟滅霸當蟻人提出通過量子空間回到過去集齊無限原石的概念,託尼建模成功後,復仇者們終於開始著手準備量子空間的事情。
  • 戰爭機器4全勳帶獲得方法 戰爭機器4勳帶怎麼得
    導 讀 戰爭機器4勳帶怎麼得?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戰爭機器4全勳帶獲得方法,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 戰爭就是戰爭,碾壓一切真理和人性的機器
    在我看來,這是姜文所執導的影片中最好的一部,沒有之一——《鬼子來了》。當時代的塵埃落在普通人的身上的時候,往往是不堪重負的,而當戰爭的屠刀揮向弱者,則必然是一場慘無人道的災難。此時的花屋小三郎正是戰爭機器下沒有人性的零部件,任何善意的念頭成為束縛殺戮殘忍本性的繩索,花屋小三郎正是擁有這樣極端的情緒意志,而這樣的意志來源,自然是日本軍國主義的瘋狂一面。
  • 《灰獵犬號》爽,有深度,就是漢克斯演成了戰爭機器
    不過個人認為,漢克斯扮演的艦長太過完美,幾乎演成一部戰爭機器。1不一樣的戰爭片二戰期間,灰獵犬號驅逐艦長克勞斯,擔任護航艦隊總指揮,保護37艘盟軍船隻穿越大西洋,途中遭到德國U型潛艇的伏擊。要知道上一次拍U型潛艇,還是赫赫有名的《獵殺U-571》。這部拍攝於22年前的電影,耗資上億。而《灰獵犬號》只用了5000萬美元,他們能做的都做了,甚至做的更好。2 戰爭的本質戰爭的本質就是死亡。
  • 《戰爭機器:戰術小隊》:從桌遊開始的設計
    在短暫體驗《戰爭機器:戰術小隊》這款遊戲的前幾關後,我感到有些驚喜。這款由 Splash Damage 工作室帶來的全新回合制策略遊戲有著強力武器與流暢順滑的人物動作,因此玩起來不像是《幽浮》的科隆遊戲,而更像一款《戰爭機器》作品。
  • 唐錢德爾聊出演第二位「戰爭機器」
    泰倫斯與錢德爾這兩位「戰爭機器」時光網訊 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在第一部《鋼鐵俠》中出演「戰爭機器」的,並不是我們現在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中所看到的唐·錢德爾,而是(比他稍微胖乎點兒的)泰倫斯·霍華德?
  • 樂高又來劇透《復聯4》:戰爭機器將有巨大戰甲,美隊大戰滅霸大軍
    經歷過樂高劇透《復聯3:無限戰爭》的粉絲,想必都領教過其強大的劇透功力!而這次樂高的劇透更加硬核,直接劇透了3個電影場景和一些角色造型。首先這次樂高劇透的重點是這個高達版戰爭機器,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的某個場景中,會出現巨大的戰爭機器戰甲,並且蟻人也會隨戰爭機器一同戰鬥。
  • 《復仇者聯盟4》戰爭機器升級,設計圖曝光,新形象帥過鋼鐵俠!
    大家好,我是小編白亦,今天和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有關《復仇者聯盟4》的一些相關話題。說到戰爭機器相信大家都不會太陌生,因為在鋼鐵俠的第二部單體電影中,託尼的好友羅德穿走了鋼鐵俠的第二套戰甲馬克2號戰甲,並且最後改進成了現在的戰爭機器。
  • XboxOne遊戲推薦:真正的3A大作,戰爭機器5
    九月份,微軟陣營的遊戲玩家終於迎來了一款真正的3A大作,戰爭機器5,《戰爭機器5》是The Coalition製作的第三人稱射擊遊戲
  • 《復仇者聯盟4》曝戰爭機器造型,《鋼鐵俠2》到《復聯4》增肥史
    ,這次的英雄造型比較引人注目的無疑是綠巨人、黑寡婦等,但是對於喜歡怪獸或者機甲的我最關心的卻是戰爭機器這一身新戰甲,看起來又有很大升級。回顧戰爭機器的發展,與鋼鐵俠發明的的主要戰甲越來也輕便,最終演變成了《復仇者聯盟3》納米戰甲相比,戰爭機器的戰甲則基本上一直在「增肥」,功能不見得增加了多少,但是武器則是越加越多,恨不得要把戰甲變成了輛坦克,下面來看看戰爭機器的發展史,順便猜測一下在《復仇者聯盟4》中的這款新戰甲會有什麼功能吧。
  • 【娛蛋推薦】《戰爭機器4》詳細評測:戰車再臨 勢不可擋
    《戰爭機器4》時間設定在原作三部曲事件結束25年以後,主角Marcus Fenix成為了類似於漢索羅的導師角色,而他的兒子JD則接過了主角的位置,JD的好友Kait 和Del也替代了原作的Rey, Finn, 和Poe。新老交接就這樣完成,筆者很欣慰地看到,本作依然是那個我熟悉而且熱愛的《戰爭機器》。
  • MCU:鋼鐵俠Vs戰爭機器,誰強誰弱
    雖然羅德斯在美國空軍的經歷讓他成為完美的候選人,可以接替託尼穿上鋼鐵俠戰甲——地球上迄今為止最強大的高科技武器。不過,羅德斯也因此一直生活在自己好友的陰影之下。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戰爭機器到底有多強大,與鋼鐵俠相比如何?託尼·史塔克在阿富汗經歷九死一生回來後,決定製造一幅鋼鐵俠戰甲,羅迪也十分希望得到一幅。
  • 唐·錢德爾聊起自己替代泰倫斯·霍華德出演「戰爭機器」
    泰倫斯與錢德爾這兩位「戰爭機器」  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在第一部《鋼鐵俠》中出演「戰爭機器」的,並不是我們現在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中所看到的唐·錢德爾,而是(比他稍微胖乎點兒的)泰倫斯·霍華德?
  • 唐·錢德爾講述接演第二位"戰爭機器"
    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在第一部《鋼鐵俠》中出演「戰爭機器」的,並不是我們現在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中所看到的唐·錢德爾,而是(
  • 樂拼 07120 復仇者聯盟4 戰爭機器
    請點擊上方藍色A4的雜貨鋪 添加關注在看過兩款國產仿製的戰爭機器後
  • 《復聯4》鋼鐵俠王者歸來,戰爭機器新裝甲暗藏玄機!
    多瑪姆(本文作者)今天在看完《復聯4》超級碗預告第666遍的時候,好像有發現了什麼不得了的事情。閒言少敘,本期「開局一張圖」故事開講啦!《復聯4》妮妮王者歸來!在這次《復聯4》超級碗預告中,十幾年宛若一夢——妮妮重操舊業,和星雲搭檔對著貝納塔號飛船艙內,就是一頓電器電焊操作。這無疑是在致敬2008年電影《鋼鐵俠》:妮妮和伊森博士就是在沙漠洞窟中造出MK-1,逃出生天!
  • 幻視和猩紅女巫組CP,獵鷹和冬兵搭檔,那戰爭機器呢?
    自唐·錢德爾飾演戰爭機器以來,他的角色地位可謂是無足輕重。當觀眾問漫威為何他缺席《復聯1》時,漫威解釋說,戰爭機器正在亞洲打擊恐怖分子。而在《鋼鐵俠3》中,戰爭機器終於憑藉自己的能力成為了一位可以信賴的超級英雄。
  • 《復聯4》戰爭機器至少會有三套戰甲
    戰爭機器,本名詹姆斯·羅德斯,是鋼鐵俠的好友,也是一名美軍上校。在漫威漫畫中,戰爭機器登場於1979年。有一次,鋼鐵俠意外遭到敵人襲擊,詹姆斯·羅德斯穿上了鋼鐵俠的其中一套戰甲,與鋼鐵俠一起打敗了敵人。
  • 戰爭機器就鋼鐵俠而言,有多強大?
    正如鋼鐵俠在MCU中的強大和受人尊敬的程度,羅迪·羅德斯的戰爭機器也足夠強大,而不會僅僅是被稱呼為「託尼·斯塔克的助手」。鋼鐵俠一直是漫威電影宇宙最具影響力的裝甲英雄,但戰爭機器超越他只是時間問題。這就產生一個問題:戰爭機器和鋼鐵俠相比到底有多強大?戰爭機器Mark1,初次登場於《鋼鐵俠2》,在託尼陷入頹廢后,羅德身穿Mark2與身穿Mark4的託尼大打一架,並帶走了Mark2,在那之後,斯塔克意識到他的朋友已經成熟到可以在超級英雄的事業上成名——更確切地說是「戰爭機器」。兩位英雄一開始是平等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能力之間的差距呈指數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