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1月14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14日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要求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委員會在其於1月25日舉行的會議上成立專家組,審理有關美國就香港貨品實施的產地來源標記新規定違反世貿規則的爭端。
香港特區駐世界貿易組織常設代表已於14日向世界貿易組織秘書處送交相關文件。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也已去信美國貿易代表,通知美方香港特區已根據世貿機制向美方採取進一步行動。
邱騰華說,美國單方面、不負責任地試圖削弱香港基本法賦予香港的單獨關稅區地位,做法極不合理,也混淆市場,破壞以規則為本的多邊貿易制度。香港的獨特地位是「一國兩制」下的基本原則,特區政府必定全力維護。特區政府於去年10月30日按世貿爭端解決機制要求與美方進行磋商,但美方的反應令人失望。「我們有必要根據機制,向美國採取進一步行動,捍衛香港利益。」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關於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序的諒解》,若雙方未能在啟動磋商程序的60日內就爭端達成和解,投訴方可要求爭端解決委員會成立專家組審理爭端,並作出裁決。60日的磋商程序已於1月4日完結。然而,美方對特區政府的要求並沒有作出任何實質的回應,新規定也已於去年11月10日實施,香港決定要求爭端解決委員會成立專家組審理爭端。
按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投訴方提出申請成立專家組後,爭端解決委員會最遲應在該申請被列入議程後的第二次會議上設立。換言之,若在1月25日舉行的會議上委員會未能按特區政府提出的要求成立專家組,則委員會最遲應在下一次會議(暫定於2月22日舉行)上成立專家組。
邱騰華重申,根據香港基本法相關規定,香港特區是單獨的關稅地區,可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參與世界貿易組織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等國際組織作為單獨成員,並與世界各經濟體建立互惠互利的經貿關係。香港的獨特地位一直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和尊重,所享有的經貿地位跟其他世貿成員一樣。在香港產品上標以「香港製造」的標記,多年來獲國際接納,這既符合香港的單獨關稅區地位和世貿規定,也為消費者提供清晰正確的產地來源資訊。
據介紹,美方去年8月11日公布要求香港製造的商品出口至美國時,其原產地標註從「香港」改成「中國」。由於香港特區在「一國兩制」下享有單獨關稅區地位,同時是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在現行國際貿易規則下,產自香港並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其原產地標註為「香港」。
編輯: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