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又火了。
她上一次走紅,
還是因為攀上了吳亦凡的「流量快車」。
而這一次,是因為脫口秀。
之前大家印象中的李雪琴,
操著一嘴東北話,形象「邋遢」,
還不小心成了追星錦鯉。
而如今,因為鬆弛有度,通篇爆梗的表演,
她成了大家追捧的北大才女。
她就像盲盒,打開的那一瞬間讓人驚喜,
原來,狗屁人生還能這樣活。
她是北大學霸,但只想當個廢物;
她是紐約大學的研究生,但最後回到了鐵嶺;
她曾因抑鬱症自殺,但選擇了做喜劇;
她矛盾卻通透,大白話的段子裡皆是生活。
李雪琴,剛張嘴就贏了
李雪琴,原名李雪陽,
她在北大的時候有個筆名叫「破琴」。
她覺得把兩個名字結合在一起,
挺符合她的氣質,
於是改名為「李雪琴」。
有時候對一個人有好感不需要理由,
就像李雪琴。
她沒有任何脫口秀的經驗,
卻能在一群脫口秀「老人」前遊刃有餘。
她就像沒有打磨過的珍珠,
即使在夜裡也能散發光亮。
她的臉圓圓的,一口東北話,
加上又慫又喪的天生喜感,
往臺上一站,手往話筒架一搭,
一張嘴就讓人想笑了。
剛上場的第一句「這麼安靜啊?」
就讓全場瞬間炸了。
她說她只是個半路出家的脫口秀「新生」,
只要站在舞臺上,就緊張得渾身發抖。
但李誕卻稱她天賦異稟,
大張偉說她能做一個閃閃發光的神經病。
她燙壞老闆的車但沒被要求賠償,
即使到了半夜三更,
還會受到老闆的電話和微信轟炸,
思來想去,答案出來了:
「想我。」
當今職場,996甚至007,
員工24小時全程待命,
似乎成了敏感話題。
但經她這麼一說,
反倒成了『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故事了,
所有人都咧開了嘴笑。
她說她媽為了讓她回老家,
對她說:
「宇宙是有盡頭的,
生命的起點就是終點。」
過後的每天,無論李雪琴失戀、
失業、掉粉......
她媽媽都讓她回鐵嶺。
李雪琴說:「在我媽眼裡,
宇宙的盡頭就是鐵嶺。」
這一句黑色幽默成了她全場的高光時刻。
「有些人還嘲笑我,說鐵嶺沒有地鐵...
北京是有地鐵的,破地鐵有啥自豪的,
大環線上下班,左一圈又一圈,
日復一日圈復一圈。」
「宇宙都有盡頭,北京地鐵沒有。」
這話一聽,全場都笑傻了,
是翻白眼的苦笑。
擠過地鐵的人都知道,
北京地鐵沒有盡頭,
就像社畜的生活沒有盡頭一樣。
就像李雪琴說的,
我愛北京,可我連個備胎都算不上。
脫口秀大會結束了,
李雪琴也出圈了。
大家都喜歡上這個寶藏女孩了,
但她仍會想起那段時間的陰霾。
她將大家對批評她的回應,
都寫在了主題「遺憾」的段子裡。
「很多人覺得,他們的夢想,
只有在北京才能實現,
我想問,你的夢想是舉辦奧運會嗎?」
「我的夢想在鐵嶺就能實現,
我想要鍋包肉、燻雞架、鐵鍋燉大鵝。
所以,你們不要為我感到遺憾了,
你有你的選擇,我選擇王建國。」
人活一世不應該被所謂的標籤框住,
當網紅的北大學霸李雪琴也不掉價。
我快樂嗎?我裝的
李雪琴成為網紅,
對她來說是個意外,很多人也不解。
他們不明白為什麼空曠的背景、
粗糙的製作和不怎麼好看的主角會走紅。
但其實讓她真正成為網紅的,
除了東北人天生的幽默,
還有她的早熟、敏感以及痛苦。
在荒誕的喜感下,
無釐頭的話裡包裹著沉重的悲劇。
李雪琴出生在瀋陽鐵嶺,
就是那個趙本山在小品裡,
說的「比較大的城市」。
在她初三那年,父母離婚了,
諾大的房子裡,只有她和媽媽。
那時媽媽的情緒很不好,
她成了媽媽的唯一發洩處。
她寫完作業,看個電視也會被罵。
但是她還是得忍住委屈,把媽媽哄好。
那個時候她從來沒有在家人面前哭過,
每天上學,在外邊哭,
哭完了再回家安撫媽媽。
她總是將自己的詛喪與難過藏在心裡,
假裝過的很開心。
為了不讓周圍的人說閒話,
「你看,離個婚都耽誤孩子了。」
於是她暗示自己不能倒,必須考第一。
後來,她考上了遼寧最好的中學,
甚至通過自主招生考上了北大。
可那個帶著學霸光環的別人家的孩子,
並不快樂。
大三下學期,她患上了抑鬱症。
「晚上一閉眼睛我就心悸,心慌,
手腳冰涼,必須把自己熬到最困才敢睡,
有時要強迫自己暈過去,
不然我就會一夜一夜地噩夢。」
甚至會有儀式感地在家表演式自殺。
她去了北大的心理中心,
還堅持讓老師不要告訴她的家人,
她怕媽媽會崩潰。
可那老師根本就沒想著治好她,
只想看住她,別鬧出事兒,
還將事情告訴了學院老師,
學院老師又通知了家人和朋友。
她直言,那是她對北大最失望的一次。
更荒唐的是以下的對話:
「你大幾呢。」
「大四。」
「能不能正常畢業呢。」
「能。」
「那你還抑鬱什麼呢?」
第一次求救,這就是結果。
後來,李雪琴去了紐約大學讀研。
虛偽的精英圈,異鄉打拼的壓力,
那時的她走在大街上,只覺得一陣空虛。
陰天,高樓林立的街邊,
來往的人群整日都匆匆忙忙,
好像沒有人屬於紐約,包括她。
她的抑鬱症又加重了。
沒多久,她休學回國與同學創業。
可思想理念的不同,讓她很不適應,
於是她選擇當逃兵,退出公司了。
有一次她崩潰到了極點,
用了最能宣洩的方式解壓:
她拿起了水果刀劃開了手腕,
血,一下子就湧出來了。
一個小時之後,她包紮好傷口,
又重新開始工作。
還發朋友圈調侃自己:
「我剛剛浪費了一個小時
加班時間自殺,沒死成。」
喜劇的內核即悲劇,
她將自己的痛苦撕碎寫進了段子,
逗笑了別人,還差點以為自己笑了。
我不快樂,但我想帶給別人快樂
當初李雪琴火了,
網友說她「炒作」「蹭流量」
「北大畢業的出來不找正經工作,
拍搞笑視頻,簡直是浪費國家資源。」
「為了錢學霸變網紅,真是墮落!」
......
總之就是沒一句好話。
但當時走在路邊的李雪琴,
只是突然想和一個人分享,
「清華的大門,很白」。
這個人就是吳亦凡。
因為她羨慕他的純粹與可愛。
那是她從來就沒有過的。
李雪琴曾受邀為美團的員工做分享,
臨走前,師姐喊住她對她說:
「我真實地看到愁雲慘澹的同事,
在聽你半小時的分享裡,
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她意識到,原來讓別人開心,
也可以取悅自己,
哪怕只有短短兩分鐘。
她說,人真正的快樂還是要靠物質滿足,
但能讓人短暫擁有幾分鐘的快樂,
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而這種方式,也在無形中滿足了自己的內心。
所以不管外界的聲音,
她依舊堅持拍攝短視頻,
不輸出觀點僅分享生活,
這成了她不能那麼痛苦的方式,
而評論裡的「哈哈哈哈哈」,
更是堅定了她的目標。
韭菜餡的餃子,瀋陽的烤串,
躺倒在床做夢的廢物......
她用生活的雞零狗碎,
告訴你,做人嘛,開心就好。
撕掉虛偽才能感受真實的生活。
她總是揭開生活的真面目,
卻又讓感受到積極向上的能量:
雖然很無奈,但生活還得繼續呀。
明明自己很痛苦,
卻總想帶給別人歡樂,
她還是一如既往的矛盾。
也許在她的學歷面前,
她的視頻是「低俗」的。
但就是這些不那麼深邃的視頻,
給人帶去了最直接的快樂。
對於不快樂的她來說,這就夠了。
做自己,人間值得
其實這世上還有千千萬萬的「李雪琴」,
他們迷茫過,整日混沌過活,
還想過放棄,高喊著「人間不值得」。
他們遊走在世間,
不斷地被追逐,被碾壓,
即使累倒在地,也不見得有收穫。
那換個方式生活呢?
雖然奮鬥沒有錯,但做個「廢物」也沒錯,
只要做自己,
就算是兩分鐘的快樂也足夠了。
最後送給大家一段話:
「很多人說我不喜歡李雪琴啥的,
我看完挺傷心的,
然後我也自我反思很很多;
所以藉此機會,
我還想對那些不喜歡我的人說一句:
我也不喜歡你!」
讓自己快樂很難,
所以何必為外人所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