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28日)早上結束的女子200米自由式決賽中,何詩蓓最終以1分53秒92的成績奪得銀牌,創下香港遊泳隊奧運會歷史最好成績!
據悉,昨日的預決賽分兩組進行,在16名泳手中決出8名最快的泳手。何詩蓓昨日在第一組第6線道出賽,遊到100米已經領先,在最後50米被澳洲泳手迪瑪絲追上,最後以第二名晉級今日決賽。
東京奧運會遊泳女子200米自由式決賽直播畫面 何詩蓓在第五泳道
今日9點40分,市民爭相觀看決賽電視直播,可謂全城支持何詩蓓比賽。
何詩蓓最終以1分53秒92的成績奪得銀牌 創下香港泳隊奧運歷史上最好成績(直播截圖)
何詩蓓賽後接受採訪(直播截圖)
此次東京奧運會上,何詩蓓除200米自由式外,還參加了:女子100米自由式 / 400米自由式;女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 / 4x100米自由式接力 / 4x200米自由式接力6個項目,成為港隊奪牌熱門。
被傳媒稱譽為「小美人魚」、「香港小飛魚」的何詩蓓,是多項香港、亞洲遊泳紀錄保持者,香港歷來首位世青賽冠軍。
何詩蓓在小學時期已代表學校參加多項校際遊泳賽事獲獎,在中學期間亦不時參與遊泳比賽,屢次刷新香港紀錄。
2008年10月,年僅10歲的何詩蓓首次代表香港參加埠際遊泳賽,並取得三金一銀的佳績。
2013年8月,何詩蓓首次在世界級大賽中嶄露頭角。當年年僅16歲的何詩蓓在阿聯杜拜舉行的第四屆世界青年遊泳錦標賽中,先勇奪女子100米自由式冠軍,後在女子50米自由式決賽中以25秒28再創佳績,為香港隊再添一枚銅牌。
當年,何詩蓓在賽後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對自己首次參加世界大賽能取得一金一銅的成績感到非常開心,賽前她對名次並無預期,只是放鬆心態全力以赴,力爭創造個人的最好成績。
2014年,在南京青奧會女子200米個人混合泳中,何詩蓓再次以2分13秒21的成績獲得銀牌,這也是中國香港隊在青奧會歷史上獲得的首枚獎牌。
此外,在該屆青奧會女子100米自由式決賽中,何詩蓓以54秒61的成績獲得銀牌,這也是她在該屆青奧會拿下的第二枚銀牌。
2019年,她於4月17日出戰香港長池遊泳計時賽,先於100米自由式遊出53秒59打破香港紀錄,達到奧運A標(54秒38),隨後出戰200米自由式,並遊出1分57秒16,再達A標(1分57秒28)(同日拿到兩個奧運A標)。
2020年,在國際泳聯冠軍遊泳系列賽深圳站比賽中,何詩蓓獲得女子100米自由式冠軍。(大公報圖片)
2021年何詩蓓佳績延續,在今年5月於香港體育學院舉行的「香港長池遊泳計時賽」中,以24秒59打破自己保持的50米自由式香港紀錄,同時達到奧運A標(24秒77),成為繼100及200米自由式後,拿下的第3張東京奧運個人項目入場券。
由於何詩蓓家中有遊泳池,她在6個月大時就開始戴上手袖,在池中熟習水性,到4歲時就開始到南華體育會參加遊泳班,6歲開始接受泳隊訓練。
何詩蓓除遊泳相當具有天賦之外,還是一個十足的學霸,她小學就讀聖保祿天主教小學,中學就讀聖保祿中學,曾任校內辯論隊成員,也曾當班長。
在2015年,她為專心應付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半年間減少練習,最終獲得七科共35分佳績,包括通識教育(5**)、英文(5*)、數學(5)、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5)、中文(4)、化學(4)及英語文學(4)。
6月27日,出戰東京奧運的中國香港遊泳運動員合影。(新華社圖片)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祝賀何詩蓓在奧運會奪銀
據香港特區政府發布的新聞公報,中國香港代表隊今日(28日)在東京奧運會再傳捷報,繼擊劍運動員張家朗日前為香港奪得一面金牌,遊泳運動員何詩蓓今日在女子200米自由式為香港贏得銀牌,是香港在奧運遊泳項目歷史性首面獎牌,亦是繼2004年雅典奧運會後第二面奧運銀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對何詩蓓致以熱烈祝賀。
林鄭月娥表示,「這是香港首次在奧運會遊泳項目奪得獎牌。何詩蓓憑著拼搏精神,越戰越勇,為香港取得輝煌成績,為香港爭光,我和香港市民感到無比自豪。」
她表示,「中國香港奧運代表隊至今已在東京奧運會取得一金一銀兩面獎牌,並分別在擊劍和遊泳項目取得歷史性突破,振奮人心。我深信運動員在全港市民支持下,會繼續在其他項目全力以赴,爭取佳績。」
何詩蓓在東京奧運會奪得銀牌,為香港泳壇開創歷史新一頁。她早在2014年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200米個人混合泳項目首次奪得銀牌,同年於亞洲運動會,她參與的團隊在女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賽中及4x200米自由式接力賽均奪得銅牌。
來源:海外網&港媒
歡迎分享轉發給他們看!
免責聲明:本文不代表「灣區校招獵場」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說明:內容如未註明出處,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權,請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謝謝!
灣區校招獵場起初由哈佛,劍橋,清北,港中科及中大深大等名校教授校友組成,致力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及海外名校人才交流招聘. 通過人才智庫共享及校友內推為港澳臺青年,海外華僑及名校畢業生到灣區就業生活提供實習機會及專業諮詢等,並致力打造成為灣區最具影響力的人才交流平臺.
百萬灣區名校大學生都在關注的公眾號:
點擊下方」名片"關注我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