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什麼叫作幸福。可是啊,不管多麼令人痛苦的事,只要它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不管是上高山還是下陡坡,都是在一步步接近真正的幸福。」燈塔看守安慰道。
「啊,正是如此。為了得到真正的幸福,要嘗遍一切疾苦,這是上帝的旨意。」青年祈禱似的回答道。
這是宮澤賢治最為著名的童話《銀河鐵道之夜》中的一段。車上的乘客對「幸福」的探討,也正是這位日本童話作家在短暫的一生中一直在苦苦追尋的答案。
宮澤賢治(1896年8月27日-1933年9月21日),日本昭和時代早期的詩人、童話作家、農業指導家、教育家、作詞家。也是名虔誠的佛教徒與社會活動家。生於日本巖手縣一個富人家庭,畢業於盛岡高等農林學校。
宮澤賢治在生前幾乎沒有名聲,童話《渡過雪原》是其生前唯一獲得稿酬的作品,發表於雜誌《愛國婦人》。此外,他還自費出版了童話集《要求特別多的餐廳》和詩集《春與修羅》,但在當時都幾乎無人問津,直到死後才聲名鵲起。有人評價說他「將趣味寫給了兒童,將對社會的諷刺與進言寫給了青年,將宗教的平和與慈悲寫給了老人」。他的作品在日本家喻戶曉,本人則長年名列日本人最喜愛的作家之首。
宮澤賢治的一生雖然只有短短三十七年,但是他的作品帶給我們的影響卻是難以量化的。在他的家鄉巖手縣,建有「宮澤賢治的紀念館」及「宮澤賢治童話村」。宮澤賢治的作品被翻譯成各種語言,散布在英國、德國、瑞典、印度、中國、韓國、北朝鮮等各地,這些國家的學者還時常赴日進行宮澤賢治研究。日本國內的宮澤賢治研究團體則無計其數。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宮澤賢治的一生無疑是悲劇性的。他的才華在生前並未得到認可,在貧病交加中死去,而作品卻在他身死後備受追捧。但是如果宮澤賢治泉下有知,以他淡然自處的性格,想必應該也只是一笑了之吧。
宮澤賢治被譽為「日本的安徒生」,他的童話清新質樸,處處透露著他的悲憫之心。《銀河鐵道之夜》以科學的浪漫視角描繪了一個悲劇,《夜鷹之星》講述了因為醜陋而被處處排擠的夜鷹最終化為星星,永遠地燃燒著、明亮著的故事。《風之又三郎》中塑造了一位神秘的風童子。《古斯珂·卜多力傳記》則被認為是帶有他個人傳記色彩的作品,主人公最後犧牲自己來換取大家的幸福,這也正是宮澤賢治內心一直追求的和作品中不變的主題。
我們即使沒有足夠的冰糖,卻能夠喝到純淨透明的清風和早晨桃色的美麗陽光。
而且,我在田野和森林中,經常看見破舊不堪的衣服變成最美麗的綾羅和鑲嵌著寶石的衣服。
我喜歡這樣的潔淨食物和衣裝。
我講述的這些故事,都是樹林、原野、鐵道線、彩虹和月光賦予我的。
當我一個人走在槲樹林的藍色黃昏裡,顫抖著立於十一月的山風中,我真的已經不能不懷著這樣的感覺。我把這些真的好像發生過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寫了下來。
所以,這些故事裡,恐怕既有對你有用的地方,也有沒什麼用的地方。對此我難以區分。故事中也有莫名其妙之處,對此我也無法解釋。
但是,我是多麼希望這些小故事中的某些內容能成為你的純淨透明的真正的食糧啊!
這是宮澤賢治在他自費出版的童話集《要求特別多的餐廳》中的自序,在這篇純淨的自序中,我們也可以一窺他筆下童話世界的綺麗與質樸。
在《銀河鐵道之夜》中,作為主角的喬萬尼是個膽小懦弱的人,他的朋友康帕內拉則勇敢、聰明、討人喜歡,在一個夜裡他們一同乘上了一列開往銀河的列車,向異世界漂流著,沿途欣賞了無數瑰麗精妙的美景,探討了生命的諸多問題,就在喬萬尼認定這是一條通往幸福之路時,夢醒了,他回到了現實,而等待他的,是好友康帕內拉為了救人而溺亡的消息。
喬萬尼說道:「就算在那巨大的黑暗之中我也不會害怕。我一定要找尋眾人真正的幸福。不管天涯海角,我們都一起去吧!」
「嗯,一定!啊,那邊的原野是多麼美麗啊!大家都在那裡集合。那裡是真正的天堂啊。啊,我媽媽也在那裡呢!」康帕內拉突然指著窗外遙遠而美麗的原野叫道。
《銀河鐵道之夜》
銀河鐵道之夜 大矢亮/繪
多數人都認為《銀河鐵道之夜》是宮澤賢治為紀念自己死去的妹妹所做,而直到去世前,宮澤賢治還在不停修改著這篇作品,可是還沒有完稿便已身去。因此,《銀河鐵道之夜》也被稱為「永遠的未竟之作」。這部作品也與宮澤賢治悼念亡妹之作《無聲慟哭》所表露的情感有異曲同工之處。
在眾人的這般守候之下
難道你仍不得不在此飽受折磨嗎
啊 偏偏背離巨大的信仰之力
又失去純粹且微小的德性之數
我行走在青黑的修羅道之時
難道你將順著自己命定的路
踽踽獨行嗎
我是與你共有信仰的唯一同伴
明亮冰冷的精進之路令我悲哀困頓
當我彷徨於毒草和螢光菌的暗黑原野之時
你卻要獨自離去
《無聲慟哭》節選
孤獨、哀傷,又溫柔。這是始終縈繞在宮澤賢治的作品中,揮之不去的三種情緒,也幾乎是他這一生的註腳。「想要拼盡全力為大家尋找到真正的幸福」,《銀河鐵路之夜》中喬萬尼的願望,也是宮澤賢治終其一生的追求。
我焦慮不安,行色匆匆。
大家說我有點發傻, ,
不必為我讚頌。
我,真想成為這種人啊!
莫要為我擔憂
《無懼風雨》節選
日本的童話大多沒有結局,而是在故事的行進中戛然而止,留給讀者縹緲的想像空間。一如《風之又三郎》中,在讀者還在好奇這位風之又三郎究竟是真實存在的同伴還是風的孩子時,他便轉學走了,再無後續。
《風之又三郎》電影截圖
宮澤賢治的童話故事其實頗似英國作家王爾德,都是在童話外衣下包裹著深層次的悲劇,但不同於王爾德唯美筆風下幾乎血淋淋的故事,宮澤賢治則要溫柔得多。如果說王爾德追求的是悲劇下展現的絕倫之美,宮澤賢治尋找的就是悲傷過後幸福的終點。就拿《夜鶯與玫瑰》和《夜鷹之星》來舉例,王爾德筆下的夜鶯為了心愛的男學生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最終心血灌溉的紅玫瑰卻被徒然丟棄;而宮澤賢治世界中的夜鷹,縱使面貌醜陋內心自卑,最終卻在對光明不輟的追尋中化為了真正的星星。
夜鷹無窮無盡地筆直朝向天空攀升而去。山火已經遠得只剩下菸蒂那般大小了,而夜鷹仍然無止境地繼續攀升飛去。
冰冷的空氣將呼出的氣息凍成了白色,凝結在胸中。因為空氣變得稀薄,夜鷹不得不將翅膀不停地拍上拍下。然而,在夜鷹的眼裡看來,星星的大小和剛才比起來一點都沒有改變。而他的呼吸,已急促得像在鼓動風箱一般了。冷冽的空氣和白霜,像劍一樣戳刺他的胸膛;他的羽翼,也早已僵硬得失去了知覺。然後他抬起飽含著淚水的眼睛,再看了天空一眼。
就這樣,夜鷹的故事就到此為止。
之後夜鷹到底是墜落地面呢,還是往上攀升了?是頭下腳上地倒栽蔥呢,還是頭上腳下地朝上前進呢?這一切我們都不得而知。只是我們可以看見,那安詳的夜鷹帶著血的大嘴,雖然橫向扭曲著,但嘴角的確是帶著一抹微笑呢。
過了一會兒,夜鷹睜開了亮晶晶的眼睛。他看到自己的身軀綻放著如磷火般美麗的青藍色光芒,靜靜地燃燒著。
他的身旁是W型的仙后座。而銀河的青白色光芒,就在他的身後閃耀。
夜鷹之星就這麼持續地燃燒著,永遠永遠,就這麼燃燒下去。
現在也正燃燒著呢!
《夜鷹之星》節選
無論經歷了怎樣的悲傷,都會有幸福在等待著我們。這就是宮澤賢治的溫柔。在宮澤賢治身去後的數十年間,他的作品依然以這樣的方式撫慰著每一個現代人的千瘡百孔的心靈。
-END-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我們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
大益文學
文學 | 品位 | 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