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當凌絕頂——中國國家畫院名家學術聯展在中國國家畫院舉辦

2021-02-19 中國國家畫院

短片攝製:黎健宇

展覽名稱

會當凌絕頂——中國國家畫院名家學術聯展

展覽時間

2021年1月20日—2月20日

展覽地點

中國國家畫院明德樓一樓展廳

(北京市海澱區西三環北路54號)

主辦單位

中國國家畫院

承辦單位

中國國家畫院創研規劃處

《中國美術報》社

協辦單位

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所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詩自杜甫壯年時期的代表作《望嶽》,詮釋了中國國家畫院舉辦「會當凌絕頂」系列研究展的初衷,也體現了無數藝術工作者肩負使命、勇攀高峰的自我要求和創作熱情。

1月20日,「會當凌絕頂——中國國家畫院名家學術聯展」在中國國家畫院2020年新落成的明德樓展廳展出。展出了28位藝術家的140餘件作品,涵蓋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等多種藝術形式,是對60餘歲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家學術成果的一次梳理和總結。

此前中國國家畫院就已經舉辦了「會當凌絕頂——中國國家畫院資深藝術家學術聯展」,展現了中國國家畫院薪火傳承的優良傳統,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中國國家畫院名家學術聯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梳理了中國美術的發展脈絡,同時以前輩的輝煌成就鼓舞年輕一代藝術家堅持學術追求,踏上屬於自己的學術高地。對此,中國國家畫院院長盧禹舜表示:「加強中國國家畫院的學術建設,創作出代表這個時代水平的精品力作,是中國國家畫院的責任和使命。『會當凌絕頂』主題系列學術展覽是中國國家畫院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要求,引導文藝創作由『高原』向『高峰』邁進,同時為展示我院藝術家及美術界傑出藝術家已經取得的突出成就、探索新時代美術創作規律、不斷推出精品力作和優秀人才而特別策劃的。我們此次把目光聚焦到60餘歲的這一輩藝術家身上,也是有意把責任壓到他們身上,來尋找破解有「高原」、缺「高峰」的難題。」

展覽現場

「會當凌絕頂——中國國家畫院名家學術聯展」體現的是藝術家在創作研究中,對藝術高峰的仰望、攀登高峰的決心和堅定的意志。他們的藝術表達都是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在腳踏實地中磨練出來的,體現了與時代同步伐的鮮明特色。從承上啟下角度來說,對後輩藝術家一脈相承地繼承中國藝術創作的優秀品格,也起到了很好的「啟蒙」作用。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江舟在採訪中談到:「美術展覽的功能應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是對創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呈現,也是藝術家之間相互交流、彼此互動的一個平臺。同時,展覽還能為百姓的文化生活提供服務,具有一定的惠民意義。中國國家畫院是一個以創作研究為主的藝術機構,促進創作研究的繁榮發展是我們需要承擔的責任。這一代藝術家成長於改革開放後,國內外相對寬鬆的藝術環境中,因此無論是藝術創作上的進步,還是藝術家們所肩負的使命,在他們的身上都能得到很好的體現。透過這些作品能夠看出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現代美術進程的時代特點與時代品格。」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在文藝創作方面,存在著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這是對所有文藝工作者的鞭策,更是一種期待。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紀連彬說道:「此次展覽的呈現按照年齡順序展開,既有每位畫家的代表性作品,又有他們最新的藝術創作實踐;既對以往創作進行了回顧性的總結,又有對未來中國美術發展新徵程的展望。中國國家畫院經過幾代人40年的探索,自身所積累的藝術傳統,以及老藝術家們在藝術上達成的成就,成為了中國藝術的一個時代高峰。」

展覽現場

藝術的傳承,不只在藝術精神的繼承中體現,更在於對歷史經驗的總結、在立足傳統的同時從傳統的角度深挖中國藝術的新內涵。中國國家畫院創研規劃處處長董雷表示:「作為『會當凌絕頂』系列展覽的一部分,此次名家邀請展參展的28位藝術名家,是中國國家畫院當之無愧的中堅力量。他們正處於藝術創作的黃金時期,經過多年的積累,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面貌。展出的144件作品中,既有最新創作,也有多年積累的代表作,創作藝術水準高、風格鮮明,可謂是『一人一品』。該展覽既是中國國家畫院創作實力的呈現,也是一種對未來創作工作的帶動和鞭策。」

展覽現場

2021年是中國國家畫院建院40周年,隨著明德樓的落成、使用,創研條件得到了質的提升,中國國家畫院的發展進程也邁入了新時代。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所副所長陳明說道:「參展的28位藝術名家,在中國國家畫院發展歷程中,都起到了中流砥柱和領頭羊的作用,代表了中國國家畫院乃至當代藝術創作的最高水平。無論是語言風格還是藝術觀念,這些藝術家的探索對年輕一輩都起到了引領、示範作用。從這個展覽可以看出,『從高原到高峰』不僅是一種理想和追求,也是一種探索和實踐。」

展覽現場

當下中國美術的發展也來到了新的歷史時期,順應時代趨勢、回應時代話題、滿足多元多樣的藝術需求,是中國國家畫院繼承傳統、進行美術當代性探索的展現。此次參展作品中,既有著宏大家國題材的作品,也不乏取材自生活的創作,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一代藝術家作品中,中西藝術風格的碰撞、現代與傳統藝術風格的融合、主題性創作的開展、創作題材及形式多樣化的趨勢等時代性學術問題的思考與感悟。因此,此次展覽是我們了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美術發展的一個窗口,作品中所體現的對時代話題的回應,值得我們關注與思考。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2月20日。

展覽現場

攝影:武廣宇

編輯:周珍珍  崔月

相關焦點

  • 漢隸十二品新探,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開展
    6月15日,「緣於圖像背景的社會和藝術·漢隸十二品新探」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開展。此展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協辦,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所、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金石碑帖研究委員會、《中國美術報》社承辦,東煜文化為支持單位。
  • 美國中國文化藝術基金會攜手中國國家畫院、洛克菲勒基金會推動中國藝術走向世界
    ; SRJ文化公司、美國中國文化藝術基金會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京籤署楊曉陽、洛克菲勒、鄭玉桂分別代表三方籤署《中國國家畫院與PFC & SRJ文化公司、美國中國文化藝術基金會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12月3日,《中國國家畫院與PFC & SRJ文化公司、美國中國文化藝術基金會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字儀式在中國國家畫院舉辦。
  • 「凡花——樊昌哲畫展」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開幕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夏明勤)11月12日,「凡花--樊昌哲畫展」開幕式暨學術研討會在北京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隆重舉辦。本次展覽的100餘幅畫作,是樊昌哲先生從藝50多年來精選作品的一次大匯展,也是一次重要的花鳥畫學術交流。
  • 中國徐悲鴻畫院
    中國徐悲鴻畫院成立於建院以來,致力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美術教育家徐悲鴻先生愛國義精神,始終堅守藝術為國家和民族服務的底線。 2012年,根據十七屆六中全會對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指示精神,畫院在原文化部僑聯中國徐悲鴻畫院的基礎上由愛國人士和企業家投資重組,成為了一家集國際文化交流、文藝創作、藝術品展銷等為一體的獨立法人單位。
  • 「美美與共——中國國家畫院與澳門藝術家交流展」在澳門聖若瑟...
    12月4日,由中國國家畫院與澳門美術協會、澳門聖若瑟大學相互主的「美美與共——中國國家畫院與澳門藝術家交流展」在澳門聖若瑟大學拉開序幕。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家中國畫作品41件,澳門藝術家中國畫作品12件在此展出,集中展現了兩地藝術家分別多維度的對傳統的堅守和對創新的開拓。
  • 深入生活 紮根人民——中國國家畫院採風寫生作品展在京舉辦
    5月13日,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的「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中國國家畫院採風寫生作品展」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舉辦,展覽推出了中國國家畫院在職及返聘藝術家2019年採風寫生的200餘件作品,是藝術家寫生途中創作的速寫及草圖,展出作品涵蓋國畫、油畫、版畫等多種類型。
  • 繁華如夢:兩宋時期的國家畫院
    《千裡江山圖》的作者王希孟,原來是北宋時期國家畫院裡的一名普通「生員」,最後由宋徽宗親自教授的學生,他十八歲的時候,僅用了半年時間,就畫出了流芳千古的《千裡江山圖》。那麼,在《千裡江山圖》成為時尚之際,我們就有必要了解一下培養出王希孟一幹大師的兩宋國家畫院,那也是中國文化史上一個繁華如夢的故事。
  • 江西歷代名家書畫精品展明日在南昌畫院美術館舉辦,門票免費
    江西歷代名家書畫精品展明日在南昌畫院美術館舉辦,門票免費 2018-06-28 1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和合畫院》藝術名家王豪先生作品欣賞
    王豪(豪子)安徽青花堂藝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藝術顧問、黃山和合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遼寧省美術家協會理事、鞍山市美術家協會顧問、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國家畫院盧禹舜工作室畫家。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先後研修於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高級研修班,中國國家畫院盧禹舜工作室,北京畫院李小可工作室。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各項美術大展,多次應邀赴國內外進行學術交流和舉辦展覽。多幅作品發表於各大刊物及被國內外畫廊、政府機構及友人收藏,出版個人畫集有《王豪畫集》《王豪作品集》《王豪速寫集》《以形媚道寫心境~王豪畫集》等多部畫集。
  • 三求堂藝術工作室,與墨居藝術工作室「相識藝場」聯展在紅博藝都...
    中國美協理事、武警部隊美術書法研究院副院長苗再新;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研究員,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水墨畫院副院長,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中國友聯畫院畫家,榮寶齋畫院特聘畫家,中國美協會員,廣西美協顧問,國家一級美術師張復興;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民盟中央美術院常務副院長顧平;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院篆刻研究所副所長、國家一級美術師魏廣君;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院研究員李曉明
  • 近300幅名家畫作亮相廣東畫院新址
    展覽梳理畫院60年學術軌跡在位於廣州白雲新城文化中心區的廣東畫院新址內,六大展廳中分別展出了方人定、王肇民等7位藝術大家,關山月、王玉珏等7任院長,以及14位藝術顧問和12位在職藝術家的近300件代表作。名家薈萃的作品展成為廣東畫院新址裡最亮眼的一處。
  • 藝境—中國畫名家作品展
    學術著作有<歷代名家山水畫要析>、<南方山水畫派>、<黃廷海論畫文集>、<黃廷海新南派山水畫研究>等。出版畫冊有<當代中國畫名家藝術研究--黃廷海新南派山水畫>、<大家風範---黃廷海作品集>、<全國高等美術院校教學範本>(中央美院、國家畫院、中國美院等10餘種)、<黃廷海中國畫集>等四十餘部。
  • 文心雅墨——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巡迴展亮相江蘇省美術館
    嘉賓留影10月17日下午,由中國畫學會指導,今日中國雜誌社、現代快報、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江蘇省中華文化促進會共同主辦的「文心雅墨——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巡迴展」在江蘇省美術館新館隆重開幕。開幕式現場本次展覽南京站是「文心雅墨——當代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巡迴展」的第二站。展覽共有32位當代中國畫名家參展,包括:喻繼高、石齊、蕭平、王濤、郭石夫、龍瑞、霍春陽、王西京等名家。100多幅藝術名家自選新近之作集結亮相江蘇省美術館一號展廳,為南京的觀眾呈上了一道豐盛的藝術大餐。
  • 林泉高致 沂蒙情深——中國畫全國名家學術交流展(沂南)
    其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和國內外大型畫展,並多次獲獎,1994年赴韓國舉辦個人畫展,1997年赴日本舉辦中國畫四人聯展,2008年10月11日在山東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2010年4月3日在中國美術館成功舉辦個人畫展。應邀參加第二屆至十二屆全國花鳥畫邀請展。多次參加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主辦的中國名畫家邀請展。
  • 濱州書法家徐延波作品入選國家畫院「漢隸十二品新探」刻石書法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郗運紅近日,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的「漢隸十二品新探」刻石書法研究與創 作系列展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開展,展覽共展出當代書法作品140餘件,以 及「漢隸十二品」原拓近40件。漢代是中華民族最為輝煌的時代之一,有著宏大精神內蘊的「漢隸」, 在中國文化藝術的發展史上具有無可替代的典範意義。以傳統「品」的話語 方式,重新發現和挖掘隸書的美,「漢隸十二品」這一概念正是在這一學術 背景下誕生的。
  • 「雪國精靈——冰雪繪畫作品聯展」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展出
    開幕式現場嘉賓合影由國家藝術基金資助、北京歌華展覽有限公司主辦,民進中央開明畫院、中國民主促進會陝西省委員會、中國民主促進會北京市委員會、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陝西省美術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單位支持的「雪國精靈——冰雪繪畫作品聯展」於5月11日上午10點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舉辦開幕式。展出時間為5月8日至17日。
  • 名家名作丨國家一級美術師沈道鴻佳作在甘肅文源藝術館展出
    沈道鴻,1947年出生於成都,成都畫院國家一級美術師,學術委員會主任,成都美協副主席。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新加坡國家博物館等多家藝博館收藏。國內外出版個人畫集六部。沈道鴻的藝術成就體現在他對人物深入的表現能力,整體的複合能力和對人物形象的精神揭示。
  • 「書堂畫院」在浦東高東成立並舉辦建院首展
    近日,「上海書畫名家展暨書堂畫院成立儀式」在浦東新區新園路書堂畫院舉行,這是書堂畫院的建院首展。圖說:「書堂畫院」在浦東高東成立並舉辦建院首展 主辦方供圖該活動由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東鎮人民政府主辦,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東鎮商會、書堂畫院承辦。書堂畫院名譽院長、上海海事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院長樂震文表示,畫院取名「書堂」是為了紀念為中國革命做出過貢獻的沈書堂老先生。
  • 江山如畫——中國畫名家邀請展
    1982年參加法國青年沙龍展,1988年應邀在日本新光三越美術館舉辦的個人畫展;1989 年應邀在倫敦阿爾派藝術俱樂部舉辦個人畫展;1989年應美國哥倫布市市長邀請在哥倫布市藝術中心舉辦四人聯展,1992年應邀在日本四城市舉辦個人中國畫展,1998年應邀在臺灣國父紀念館舉辦個人畫展,近年來在北京、南京、河南、江西、山東、甘肅、天津等地博物館、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
  • 青島畫院張穎:書以載道是中國書法的重要原則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山東省書法家協會女書家委員會副主任,青島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青島市書法家協會對外交流委員會主任,青島市女書畫家協會副主席,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畫院專職書法家,副研究館員。多次在全國、省市專業書法比賽中入展獲獎,多次赴日本、韓國、德國、俄羅斯參加學術交流活動,舉辦書法展覽。在《書畫世界》、《書法賞評》等專業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出版四部個人書法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