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相比大家都在追最熱門的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吧。
節目一經播出,受歡迎程度一直很高,各種各樣的話題被頻繁搜索。
經過三個月的比賽,由寧靜、張雨綺等人組織的團隊終於在昨晚圓滿落幕。
有人說《乘風破浪的姐姐》結束了,夏天也結束了。
無意中的人們在看熱鬧,有心的人總能看到一些門道。
當興奮和熱度消退時,姐姐們的人際關係揭露的真相,值得我們深思。
一、成年人的社交,實力才是硬道理
記得節目最開始的時候,姐姐們互相之間不熟悉,大家打招呼以示禮貌。
吳昕因為是主持人的緣故,跟不少姐姐比較熟悉,於是張雨綺找她幫忙介紹人。
當吳昕試圖介紹倚牆而立的海陸給她認識時,張雨綺卻徑直走向了對面的萬茜。
完全無視海陸的存在,被視作空氣,場面一度尷尬。
當吳昕再次介紹海陸時,張雨綺只是露出難以言說的微笑,說了一句:「都沒有見過。」
隨後,海陸更是被黃聖依、金莎等人多次無視,直接越過她,跟更有名氣的姐姐打招呼。
默默站在牆邊的海陸眼看著都快要哭了出來。非常尷尬!
雖然殘酷,但這就是成年人的社交潛規則,實力才是硬道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一無所有的你,只能受欺負。沒有人願意在一個無價值的人身上投入時間和精力。一個人如果自身具備實力,天南海北,有的是人脈。
二、機會對每個人都是均等的,只有你抓不住
節目中藍盈瑩的實力是有目共睹的,但伴隨著爭議也從未停止過。她因有野心,心機重,沒有共情力一度受到嘲諷,但藍盈瑩能堅持走到最後,不是沒有道理的。她身上總是散發出一種年輕人朝氣蓬勃向上的力量,自信,耀眼,不知疲倦。她不是最高級別或最有影響力的人,但她從不掩飾自己的野心。如果她想要什麼,她會勇敢地表達出來,並盡力爭取。因此,她會抓住每一個機會,逆流而上,堅持到底。真正成熟的人,一定懂得適時抓住每一個來之不易的機會。
三、遠離你身邊的「豬隊友」
在第二次集體考核中,丁當被選為隊長。但隊長丁當真的被忽略了,幾乎沒有存在感。
每次她想說話,總是被打斷和忽視。隊員個性突出,個個直言不諱,他們都各抒己見,導致前期工作時間過長,嚴重影響了後面的排練。結果,最後的考核結果並不好。相反,團隊成員反而指責她。丁當有什麼問題嗎?對,她也有問題,她的問題在於缺乏領導能力。但問題更多的是隊員,她們沒有團隊意識,總想展現自己。一旦出了問題,不勇於承擔責任,而是於把鍋扔給別人。這一幕這麼眼熟嗎?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也不乏有這樣的人。
他們要麼固執,不知道如何妥協,要麼拖延,沒有團隊意識。一旦出了問題,總是想擺脫這種關係,把責任推給別人。這樣的人不僅沒有職業道德,而且失去了起碼的道德底線。如果你有一個這樣的隊友,要麼離她遠點,要麼學會如何管理這種關係。不要讓他拖累你,拖垮整個團隊,甚至讓你為他的問題付出代價。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
四、成年人的世界只有利益,沒有對錯
二次公演選隊員時,白冰信心滿滿地以為,藍盈瑩會選擇「前隊友」的自己。可現實是藍盈瑩最後選擇了人氣居高不下的吳昕。要知道,吳昕自始至終都有很好的觀眾緣,在淘汰環節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一刻,白冰的臉上掠過了難以掩飾的落寞。事後接受採訪時,白冰說:「這是一個比賽,而我把它當成了情感節目。」
是的,說白了大家都是奔著名與利來的。
既然是競技節目,就註定了會有人要淘汰,藍盈瑩的做法無可厚非。只是身在其中的姐姐,往往忽略了成人世界最基本的法則:「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記得有這句話:「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談利益。」
五、年齡,從來不是止步不前的理由
節目裡有一段旁白,莫名戳中了很多人的內心:「30歲以後,人生的見證者越來越少,但還可以自我見證。30歲以後,所有可能性不斷褪卻,但還可以越過時間,越過自己。」
有些人活到一定的年紀,就選擇停下腳步,放棄追逐和奔跑。用年齡做擋箭牌,掩飾自己的懶惰,逃避自己對生命的渴求。昨晚的成團夜中,有一句旁白也深深觸動了我:「這一生,決定我們能走多遠的,不是能力而是選擇。在一切看起來的不可能與不可能之間,是選擇困在岸上,還是乘風破浪?」人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心死。你是真的活了一萬多天,還是僅僅活了一天,卻重複了一萬多次?有人住高樓,有人處深溝,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世界向來如此。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步履不停,生命不息,折騰不止。無論多大了,別停下腳步,一直向前走的人,結果不會輸。
願我們都在自己的事業生活中,勇敢無畏,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