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薛之謙的歌,你能獲得什麼?
10月5日的海口音樂節,老薛再次給大家帶來了驚喜。
不但有《演員》、《駱駝》和《違背的青春》,還有專輯《塵》中的《陪你去流浪》,更有新專輯的《天外來物》!
距離上次的淄博麥田音樂節才不久的時間,估計你,依然沒有機會去聽。
無妨,只要是老薛,咱就必須支持。
那麼,聽他的歌,大家能獲得什麼呢?
從很久之前的《認真的雪》到如今的《不愛我》,薛式情歌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生長,已經成長為參天大樹。
但不要只認為有「薛式情歌」,如今我要提出的便是「薛式哲理」。
到現在,我已經解析了薛之謙47首音樂作品,80多篇樂評文章。
隨著不斷的深入,更能夠深刻的理解老薛,同情老薛,共鳴於老薛的作品。
是的,老薛又出現在黑夜了。
最新的動態:辛苦咯,早點睡哦。
自己熬夜創作,讓謙友們好好休息,體貼的暖意滿滿的。
有人不禁用「沙雕」的表情發問,老薛呀老薛,你確定是在創作新作品嗎?
莫不是欣賞自己的髮型,又或者在廚房裡忙碌,來一個夜宵?
之前我在某篇文章中曾經分析過老薛狀態:沙雕其外,金玉其中。
在薛之謙的音樂寶藏中,有生活的酸甜苦辣,有感情的悲歡離合,有處事態度釋放。
經歷過許多,如今他的心態越來越放鬆,越來越愜意。
創作的音樂更是能夠全身心的投入。
如同最近這段時間的《天外來物》、《不愛我》和《小尖尖》,又或者重唱的《守候》,質量依然是扛扛的。
而且,我感覺又有了新的成長。
感情的故事變得越來越有哲理性,其實在去年的專輯《塵》中就能看出來。
而在《天外來物》中,第一炮就格外的響亮。
其後的《不愛我》,成績斐然。
其實如今想像,免費根本不是主要的因素,試想,如果老薛的歌曲收費,你還會聽嗎?
不但會聽,而且可能更加痴狂。
聽老薛的歌,當時你可能不以為然,但是經過感情或者生活的洗禮之後,然後轉過頭一想,轉頭一聽,共鳴來了。
因為老薛是過來人,經歷了風吹雨打,經歷了塵世種種。
當然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但是將這種「風吹雨打」和「塵世種種」寫到作品中來,那就不多了。
所以這共鳴,來的或許晚了一些,但早就在你的腦海中出現過了。
對於老薛這種「沙雕其外,金玉其中」的味道,詳細可以查看我之前的文章,編號vol.316,標題為:薛之謙自出道以來的心態變化,越來越放鬆,越來越內涵。
話題回到本文的中心,老薛的哲理,其實在這些年亦是成長為參天大樹。
《動物世界》《高尚》《摩天大樓》已經提過很多次,《背過手》《環》《花兒與少年》《渡》亦是引起我們的深思。
這份哲理,來源於自己的思考,來源於構築的《動物世界》。
祖先都已經磨去爪牙,振聾發聵啊。
是啊,動物未必需要爪牙,他們要變得溫文爾雅,看起來光鮮。
然後,我們知道動物世界裡都太傻,那浮誇的表情,可能還真的有點可笑。
粉刷人性,比比誰做的更好。
看那《摩天大樓》中,終於得到了感悟。
明明是岌岌可危,明明是欲望構築的摩天大樓,是不是欲望的肆虐是否讓你無所適從。
感悟吧,反省自身吧。
可能,之前的你對自尊開了槍,那份《高尚》,難道是為了博取你同情的眼光?
其實,我不欣賞;其實,我想找到最初的模樣。
狼藏起反犬旁...
如果這樣說下去,太多太多。
所以,「薛式情歌」與「薛式哲理」並駕齊驅了。
時間回到最開始,在早些年,老薛的歌已經具備了優秀的品質。
在我解析《紅塵女子》的時候,謙友們推薦的那些較為冷門的歌曲,如今聽來,依然不錯。
比如一直沒有火的《楚河漢界》,又比如個人感覺超級好聽的《stay here》,又或者《丟手絹》,亦是精品的很。
那些個感情,那些個哲理,讓你懂了很多。
聽老薛的歌,不久之後,可能再聽已是曲中人;可能,你早就做了防備。
執筆寫歌,用自己的方式釋放真善美。
所以,我們聽薛之謙的作品能夠獲得什麼?
獲得經驗,少走彎路;獲得感悟,引起共鳴;獲得線索,找到辦法。
這些,來源於薛式情歌。
更來源於薛式哲理。
- End -
人物與作品解析vol.375:提出「薛式哲理」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撰文|響馬書生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