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康先生在2015年的11月和12月份使用了這張電話卡 ,之後就不再使用該卡,「我以為就這樣停機了,之後自動銷 號。」可是沒有想到,今年的3月份,他突然接到了通訊公司的一個電話,「說我有欠電話費的記錄,讓我趕快去交一下錢 。」康先生說,印象中他的手機從未沒有欠過費,為弄清真相 ,他趕緊拿著身份證找了一家通訊店,想查一下自己的欠費記 錄,但是沒有查出來。「我以為是詐騙,所以就沒有再拿著當 回事。」不過,後來通訊公司又打電話說還沒有交費,並且說 必須到通訊公司自營營業廳去查詢辦理。
於是,康先生就來到了通訊公司山大路營業廳,經過查詢,在 他的名下的確有張號碼156的號碼顯示欠費,欠費額達到198元 ,還有一些滯納金。康先生仔細想了想,想起了欠費卡的來歷 :2015年買手機時贈送的那張就是。
可是,2016年開始康先生就壓根沒用過這張卡,怎麼會欠 費呢?「說是收取的套餐費用,因為沒有辦理銷戶。」康先生 說,對於通訊公司工作人員的這個解釋他有些不滿,「賣場說用完 就算了,也沒有說辦理銷戶的事情,現在又出這樣的事兒,太 讓人噁心了。」
對此,通訊公司方面讓康先生找賣場要說法。「去了泉城路西 門附近的賣場,他們把我購機的發票和欠費的單子拍了照,說 是給我取消。」康先生說,讓其詫異的是對方很輕描淡寫,「 說是這種事情很多,不用擔心。」
過了十幾天,26日,以為已經取消的康先生路過通訊公司自營 店時,就去查了一下。結果發現還是欠費。於是,就再次找賣 場。「我讓他們給我個書面的說明,他們只是說跟通訊公司打招呼 ,不再向我要錢就可以。」康先生覺得這樣的解決方式他不能 接受,原本是商家贈送自己的福利結果竟成了負擔,而且他還 擔心這會對他個人誠信造成影響,「不能這名輕描淡寫地過去 ,至少得說出是怎麼產生的原因」。
28日,記者聯繫了樂語通訊的張女士。對於此事,她表示 ,一定幫助協調解決消除欠費,稱她們早已經把協調單遞交上 去了,只需要領導籤字就可以了,會給取消欠費。並一再表示 欠費的費用是套餐的費用,不會影響個人誠信記錄。
對於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張女士說此前也有顧客遇到同 樣的情況,可能是因為國家對通訊管理的制度變得嚴格起來的 結果。
「以前管理不嚴,贈送的手機號如果兩三個月不用就自動 銷號了,但是實名制之後要求必須自己銷號,所以才會出現這 樣的情況。」張女士說,今後他們在進行贈送手機卡時也一定 會向顧客說明如果不繼續使用務必銷號,避免再出現這樣的情 況。
在此也提醒廣大市民,手機卡特別是後付費卡,最好是辦 理一下停機銷號,以免產生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