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11日00:00:00,是阿里巴巴最緊張激動的時刻,消費者用「買買買」表達自己購物的瘋狂。反映到數字上是雙11驚人的紀錄,2015年,僅1分12秒天貓雙11交易額超10億元,12分28秒衝破100億元。
今年是天貓雙11走過的第8個年頭,儘管度過了「七年之癢」,對於雙11玩法的熱度從未消失。2015年,天貓舉辦了第一屆雙11狂歡晚會,讓一場消費狂歡具有了更多娛樂元素,今年雙11天貓更將娛樂進行到底,「涵蓋大半個娛樂圈」的超豪華明星陣容將消費者的注意力從數字上逐漸移開,雙11從一個消費大IP慢慢演變成了消費+娛樂新概念。據悉,此前天貓推出「AR狂歡貓」後,晚會現場嘉賓也用上AR和觀眾互動,觀眾被鼓勵找到「晚會貓」以便獲得相關網購優惠。
剁手族的熱情,也從網際網路金融數據方面得到印證。華商報記者獲悉,2016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開場僅10分鐘,世界支付筆數紀錄被再次刷新。支付寶公布的數據顯示,在零點9分39秒,支付寶的支付峰值達到12萬筆/秒,是去年的1.4倍。並且用手機參加「雙11」成為了常態,前10分鐘裡,支付寶的行動支付筆數佔比達92%,支付方式已經基本完成了從PC端到移動端的遷移。
0.9秒付款成功,6分51秒商品完成打包從倉庫發出,13分19秒籤收成功。在廣東佛山蘆苞鎮打工的黃先生還繼續在網上血拼的時候,菜鳥聯盟的成員EMS已經敲響了他的房門,黃先生成為了2016年天貓「雙11」第一個收到包裹的消費者。而5分鐘完成打包,再到17分鐘海關檢驗出庫,直至28分鐘抵達消費者家中完成籤收,不到半個小時,杭州市民汪女士便收到了今年「雙11」的跨境第一單。
而根據菜鳥網絡的數據顯示,在億萬「剁手黨」的努力下,雙11開場僅用了18分鐘,物流訂單迅速破億,而去年同期用了43分鐘;截至凌晨1點鐘,共計產生物流訂單1.74億。在零點16分45秒,2016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的支付筆數達到1億筆。在凌晨1小時06分,支付筆數達2億筆,超過2013年「雙11」全天1.88億筆。
剁手黨,請告訴小編,在如此艱難的支付環境中你們是怎麼做到「搬空購物車」的?
「未來三天很有趣,11月9日,119。11月10日,110。11月11日,雙11。連起來應該是防火,防盜,防敗家娘們。橫批:防不勝防。」
11月9日,西安南郊一個小區的業主微信群裡,有業主發了這樣一個搞笑的段子,「雙11大家打算買點什麼?」微信群裡大家圍繞這個話題聊了起來。
業主馮先生喜歡運動,天漸漸冷了,天也黑得早,下班再去跑步有些不方便,於是他打算趁雙11在網上買個健身橢圓機在家裡鍛鍊。「我看好了一家的,平時賣3999,不知道雙11會有什麼活動,應該不會是半價吧?我看這家評價還不錯,有優惠我就出手了。」
「雙11主要是給孩子買些玩具和衣服。」西安市民王女士告訴華商報記者,5歲的兒子很喜歡玩一款丹麥產的積木,去年她提前大半年就在天貓找到這家積木的官方旗艦店,將一款499元的積木加入購物車,去年雙11時這款積木果然是半價,她立刻下單,過後再看積木就恢復了原價。「這樣的商家還是很講規則的,今年我還準備再買一套這個品牌的積木,已經提前看好放在購物車裡,就等著時間一到付款呢!」不過,也有不少市民表示,他們不打算湊這個熱鬧。從事廣告設計業的張女士說:「去年雙11花500多買了一雙靴子,穿了沒出一個冬天,鞋跟掉了……我現在買衣服、鞋都是去實體店買。」
西安90後小夥李勇是IT業上班族,平時不太逛街。最近打算趁著雙11網購一批生活物品,比如厚被子、毯子等,他還打算買一雙過冬穿的鞋,再買一個背包,這些都得在電腦前慢慢地選。
11月10日下午5點多,李勇早早就下班了,避開了晚高峰,回到家吃完飯準備先休息一會兒,然後等晚上就可以開搶了。但是他的電腦比較重,速度也不快,就放在了單位。為了購物,他專門找到朋友借了臺電腦。「朋友的新電腦,滑鼠靈敏度比較高,方便網購下單,」他說。像他這樣借電腦參與雙11網購的人雖然只是個案,但是也可以反映出年輕人對網購的關注。
家住西安北郊、在一家通訊公司工作的小晨是個90後,提起雙11,她說,「公司同事都給購物車裡放了很多東西啦!就等著11日零點一到就開搶呢。人還怕睡著了錯過了時間,建了一個微信群,說是到時間了在群裡喊大家!」
記者詢問她們都打算買哪些東西,小晨說,在網上買的多是鞋、衣服之類的。但小晨說自己今年對雙11好像沒那麼激動,因為去年雙11時她在淘寶上搶到了一款宣傳是五折的龍貓睡袋,可事後再看,賣家其實是在雙11時把原價提高了再打折,算下來其實比平時價錢還高點,只不過多送了一些雜七雜八的贈品,可是贈品並不是她很想要的,「套路,全是套路!買家哪有賣家精呀。」
不過,小晨還是提前給購物車存了貨,「我最近一直想給爸媽買套冬天穿的睡衣,提前放進購物車看看價錢,再看到時會便宜多少。即使不是打五折,而只是優惠幾十塊錢,我可能也會考慮購買的,畢竟這是目前比較需要的。」
在知乎上有一個熱門問答:為什麼在聚會或狂歡後會有落寞感。贊同率較高的答案認為:這是一件既耗體力也費心力的事,而疲憊感更容易產生負面情緒。相似的是,每年雙11狂歡結束,賺得盆滿缽滿的線上和線下店家也會經歷一段生意清冷的落寞期,仿佛經過雙11的洗禮,大家都疲了,累了。
「雙11的成功並非偶然。」西安郵電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張鴻表示,其中有三個因素起了關鍵作用:一是電商平臺將「光棍節」變成購物節;二是攻勢凌厲的廣告宣傳,刺激了「剁手黨」的購買慾望;三是在年底這個傳統打折和清貨季節,大量聚集的低價商品讓消費者有利可圖。不過在拉動消費的同時,它又過度透支了一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購物需求。
張鴻說,面對低價的誘惑,不少消費者囤了一堆吃的、穿的、用的等非必需商品,狂歡後的清冷必然由線上和線下的經營者承擔。店家怎麼辦?糾結於業績的下滑倒不如做好盤點,關注售後服務突出自身品質,用過硬的品牌為下一次促銷蓄力。
陝西經典派商業地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林認為,雙11隻能算是購物狂歡,並不能涵蓋宏觀消費範疇。雖然不少消費品的需求被過度透支,但像餐飲、娛樂等消費行業並沒有受到衝擊。作為經營者,特別是實體商業的管理者,倒不妨適時調整促銷方向,在雙11過後推出錯峰經營。
這簡直就是天貓從你們的全世界路過
讓我們花起錢來
傾家蕩產啊~
來源:華商報、三秦都市報
本期編輯:馬磊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