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第七季首期的一位姐姐代表中年女性發聲,直指找工作時的種種難處,打動了現場導師,楊冪說:「雖然很多人說自己是人間清醒,但未必真的清醒,我覺得清醒的人都是在努力活著的人!」
被稱為金句小能手的大冪冪,自從亮相奇葩說,金句頻出,言辭犀利又幽默。
她說:「你應該感謝每一個罵你的人,它都是你草船借來的箭,你就等著東風一吹的時候再說吧。」
她說:「你腳底下有陰影,只是因為你面對著太陽。你在看著太陽,所以就不要管你身後那些影子。」
她說:「我也不借錢給別人,而且我覺得別人如果喜歡我是因為我有錢的話,我很開心,證明我有錢。」
她說:「無依無靠的時候,就抓住一切的可能性,只要讓大家多一次能看到我,都願意去做。」
超級帶感又勵志的大冪冪贏得很多網友的認可和稱讚,一路衝上了微博熱搜。就比你好看、比你有錢的人還這麼清醒又努力!職場小夥伴們都紛紛表示,這碗雞湯我幹了,
那麼問題來了,是否需要成為「人間清醒」?
如何又清醒又努力,成為更通透的自己?
職場裡必須活成「人間清醒」嗎?
首先,保持某種程度清醒很重要。因為能清醒地認知自己,比如能力現狀、目前面臨的困境,才能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方式去努力,從而節省很多不必要的時間。
但沒有必要成為真的「人間清醒」,過于敏銳、敏感,在壓力山大、內卷的職場,容易玻璃心導致焦慮。保持「鈍感力」,就是「遲鈍的力量」,不是麻木而是更從容地應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更適應各種變化,是保持自身內心的平衡及與他人、職場壓力和諧相處的智慧。
保持「鈍感力」還能讓自己好像從一個高精度的慢動作攝像頭看世界,給自己時間,很多事情可以分得更清晰,比如說:需要和想要、能做和會做、熱愛和偏愛、離開和離別。跟大家常說的「難得糊塗」有點相似,未必清醒,但是願意花費更多時間去感受,未嘗不是一種收穫。
不管是「人間清醒」還是保持「鈍感「,都是為了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如何又清醒又努力?
只要始終向前,不停地去嘗試、去探索的小夥伴都在付出自己的努力。如何令自己的努力更有價值?特別需要警惕避免進入以下努力的誤區。
誤區一:自欺欺人,活在時間軸裡。以「準備」的名義拖延,或是花大量時間做事情中容易、沒有價值的環節,還到處炫耀: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把努力等同於在事情上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而不是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就是工作和學習中俗稱磨洋工的那種假努力。
誤區二:南轅北轍,努力在錯誤的方向上。從來不驗證工作成果,不知道做得好還是做得壞,只顧悶頭拉車,不會抬頭看天。只有正確方向的努力才能產生價值,及時復盤、及時總結、糾錯很重要。
誤區三:讀了很多書,但從不總結規律。即使總結了規律,也沒有用到實踐中。
在努力前可以冷靜地把這件事對自己的重要程度先排序,再評估自己可以投入多大的努力和資源。有清楚的方向和目標,再把全部的努力投入到當下,享受行動的過程,擁抱變化,包容不同的聲音,努力的意義就在於你可以最大程度地自我發現、自我實現,也必將得到更清醒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