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請不要高估你的人脈關係!

2021-02-17 人民日報

來源:負負禪師(ID:fufuchanshi)

作者:楊奇函


  在家裡聽到這樣一個段子:幾個身價十億+的老闆去打牌。某超市連鎖企業的老闆同他們一起見過幾次面,也提出去一起玩。煤老闆們面面相覷,最後還是首富張嘴說話了:「我們哥幾個一起玩,是因為我們都有產業,你一個開小賣店的跟著我們湊什麼熱鬧?」然後在凜冽的秋風中,超市企業老闆悻悻地回家了……

  我又想起來另一個故事。某哥經常炫耀他跟某女神關係多熟悉多熟悉,講述他們一起社會實踐的點點滴滴,還把對方設置為特別好友,描述很是親密。我們都覺得「哇塞,好牛的感覺。」只是我們從來沒有見過此女神和他網絡上有過互動。我們平時出來吃飯,K歌都希望此哥能夠安排這位女神出席一下,讓我們一起認識認識。但是也從來沒有邀請過。後來我終於在網上見到了女神給這哥們的一次回覆:請你以後不要再騷擾我……

  還有一次某哥,平時如花蝴蝶一樣,翩躚於各大飯局,號稱學校朋友無數。一綜藝節目劇組求助他幫忙組織戶外活動,需要一批外場觀眾。這哥心想平時朋友那麼多,找幾十個朋友做觀眾算什麼,一口應承下來。然後當天上午群發飛信給很多人,大意是「是我的朋友你就來之類的」。到了錄播時間,攝像機等等全上,結果來的人,寥寥無幾。至於他包票會來參加節目而且「跟他很鐵」的校園牛人,則一個都沒有來…...

  「人脈」云云,不外如是。真正跟你鐵的就那麼幾個老兄弟。而讓很多人引以為榮的在課堂,開會,飯局,酒桌,夜宵,散夥飯,KTV,桑拿房等等社交場所開拓的各種「人脈」,都是不靠譜的。在沒有感情基礎的前提下,人脈不人脈,全拼綜合實力。對於弱者來說,一些所謂人脈,看似全線飄紅,實則虛假繁榮。

  社會是一個圓錐,每個人都在圓錐的高上面爬。你和同等水平,不同領域的人的距離就是你所處平面圓的半徑。只要你的水平更高,你接觸別的領域的人的距離就會更短。三流的投行員工認識三流的演員不太容易,但是投行老總和大明星就可以出雙入對。博士剛畢業的學術菜鳥認識一個基層政府科員的難度微大,但是院士沒事就會跟省長交流交流,喝一杯茶。

  所以,決定你有效人脈的不是你接觸範圍的廣袤否,而是你自身的實力水平。你認識多少人沒有意義,能號召多少人才有意義。不是說我每天又認識了誰,跟某某名人一起吃了一頓飯,哪個女神把微信號給我了,我就和他們建立了友誼關係或者形成了新的人脈資源。問題的關鍵是我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和水平與他們站在同一個高度,即便是不同的領域,也可以肩膀對著肩膀來對話——他是投行MD,我是政府副市長,他是大學副院長,我是電影大導演等等。

  圈子內外不重要,實力高低才重要。即便我們和大神處於同一個具備某種特質的圈子——IT圈,娛樂圈,投資圈,學術圈等等——經常一起開會,出席活動,我們還是沒有機會跟他們形成真正的友誼,建立穩定的聯繫,遑論「人脈資源」。原因就是大神只看得到同一高度的大神,我們還處於大神的俯瞰視線之外。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學生,上午圍觀了成龍新片發布會現場,下午旁聽了馬斯金的制度經濟學,晚上買票參加了李澤楷的慈善晚宴,又能怎麼樣呢?即便是你四處發朋友圈、發微博向著世界描述你和成龍,馬斯金,李澤楷等等多麼多麼熟悉,但又有什麼意義呢?你向成龍要籤名成龍保安依舊會攔住你,馬斯金也不會給你寫推薦信,李澤楷也不會跟你合夥做生意。

  絕大多數時候,我們太弱,以至於都沒有資格用共同特質向牛人拋出友誼的橄欖枝。就算是我們在騰訊工作天天見到馬化騰,馬化騰跟我們見面聊的都不如八竿子打不著的大衛貝克漢姆多;哪怕韓寒的每個微博我都留言點讚,韓寒想找人吐槽一下也不會想到我的。

  所以,對於我們廣大普通人來說,盲目「拓展人脈」,遊走在各種「社交場合」,加入各種「微信群聊」的意義真心不大,其效果遠遠沒有集中精力讓自己成長起來更有效。比起四處給牛人跪舔,處心積慮經營一些吹彈可破甚至虛無縹緲的「人脈」,倒不如自己成為牛人中的一份子或者起碼與牛人所處的水平更接近來得更實惠。


  前幾天看到一個節目,是馬雲對話周星馳。一個是喜劇之王,一個是電商大鱷,照樣談笑風生。兩個如此看似無關的人聚到一起聊得來不是因為他們交情多少年或者共同語言有多少,而是因為他們都是站在各自領域頂峰的男人。天下高手相聚在華山之巔一起指點江山,吃吃喝喝,打打鬧鬧的前提是你能夠在兵器譜上有一號。想參加武林大會,你想喝俠客島的那碗「臘八粥」,你就得先混個掌門噹噹。

  記得一位朋友狂粉黃曉明,某次機會見到本尊連籤名都沒有要。我好奇問「哥你咋回事?」此哥說:「就是電話都要了,有意義嗎?現在的我沒事騷擾他,以後他到哪拍戲也不會告訴我,只會把我拉黑。倒不如以後去了投行,發達了跟他合作投資。」

  那麼友誼是不是一定要以實力為基礎?不一定,畢竟友誼是由不同的原因成就的。各方面差距大的友誼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密集的存在著。但是,以「經營人脈資源」為目標的功利性社交,一定是以實力為基礎的。你想跟大家稱為相互照應的「一家人」,那得先走進「一個門」,前提是咱得有能力跨過「門檻」。

  那麼是不是只有通過「走向更強」才能贏得友誼和維繫友誼?也不一定。畢竟友誼這種美好情感的產生和維繫方法多多。但是很確定的是,沒有比「走向更強」能夠更有效地維繫功利性的「人脈」了。想跟百萬富翁維繫「人脈」的最好辦法就是和他們一起成為百萬富翁。

  那麼是不是所有有目的性的「人脈」都不能成為真正的友誼關係呢?也不一定。在沒有感情基礎的情況下,以利益為基礎的社交必然是以利益持有者之間的議價能力為基礎的。你什麼價位,你就找什麼價位。至於是否有人具備「槓桿能力」,鳳毛麟角。如果日後隨著接觸增多,共鳴增加,升華為無關功利的生死之交也說不準。

  由此來看,做一個招蜂引蝶的交際花多麼的無意義,他們苦心孤詣的「人脈泡沫」多麼一文不名。每天痴迷於穿梭地鐵來聽各種講座,推杯換盞結交各種「名人」,熬夜通宵參與各種微信群聊等等用青春在刷存在感的交際花們,實際上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與其汲汲於那些傷身體又沒效率的應酬,還不如看兩本書,鍛鍊身體,陪陪父母老婆哄哄孩子。

  「交際花」們錯把「認識」等同於「認可」,錯將手機裡通訊錄等同於「及時雨」。喝出胰腺炎換下來的「朋友」,未必比得上幾篇SCI的效力;有微信群裡生龍活虎的精神頭,不如用來琢磨琢磨讓自己資產升值。殊不知,草率的結交唯有脆弱的關係,所謂的「人脈」不過是呵呵一聲。今天還一起喝得五迷三道,一起稱兄道弟,第二天公交上打個照面心裡在想:「這孫子誰啊?哪見過。」當某交際花為多參加了一次舞會又掃了幾個牛人的二維碼而沾沾自喜的時候,牛人正走在「更牛的路上」即「甩開交際花的路上」。

  嶺深常得蛟龍在,梧高自有鳳凰棲。要不斷進步,每個人自然就會有一批志同道合的真朋友結識,也會拓展和聚集一些可以發揮實際作用的「人脈」。大家現在充實自我都還來不及,何必急於拓展所謂「人脈」。畢竟,五十元的人民幣設計得再好看,也不如一百元招人喜歡。

本期編輯:胡洪江、胡程遠

覺得不錯,請點讚↓↓↓

相關焦點

  • 「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
    倒是老張的妻子看得明白,只是淡淡的一句:「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把老張的心,擊得落花流水。太過高估你和別人的感情,只會一次次把傷害的權利賦予對方。終於有一天,當人性的冷漠、自私暴露出來時,你只會一次次遍體鱗傷。最穩定的關係,是沒關係與其總想抓住,不如撒手放開。
  • 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
    你會遇見新的人,也難免會在某次不經意的道別之後,便永遠失去某個人。北島在詩裡說:「你沒有如期歸來,而這正是離別的意義。」或許連你自己都沒有發覺,你一生中大多數的遇見,其實最終都在指向別離。而這個結局,在你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起,就早已經寫好了。
  • 不要高估了你和任何人的關係,記住了!
    1人與人相處,別因錢多而狂,別因位高而傲,不要因為你付出的多,就覺得無可替代,不要因為你奉獻的多,就覺得無人能比,你是這麼想的,別人未必在乎,千萬不要高估了自己。,所以,無論何種關係,要認清自己處境,不要高估自己,就不會有落差,自然也就沒有了傷害。
  • ​「千萬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
    同樣的,你會得到一些感情,也會失去一些感情。沒有一段關係是永恆牢固的,所以,千萬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這兩名犯人的故事,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本就脆弱,所以,不要高估任何一段關係。」不僅是友誼,愛情也是如此。一些看似轟轟烈烈的感情,海枯石爛的誓言,最終都逃不過聚散別離,人情冷暖。
  • 千萬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
    人啊,永遠不要高估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找準自己的位置,善待自己、成全自己,才能活得愜意。「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實際地位,永遠比你認為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要低。」你覺得自己在對方的世界裡不可或缺,大概率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罷了。生命來來往往,並不會因為你珍重,關係就能一直親密如初;也不會因為你在乎,感情就能一直維持下去。
  • 做人,永遠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
    做人一定要自知之明,不要過高地評估自己,更不要輕易地貶低他人。尤其是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上,一定要拿捏好彼此之間的關係,既能夠讓自己輕鬆地和他人相處,又不會給別人帶來困擾。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句話,欺騙你的不會是陌生人,而是你身邊最信任的朋友。如果論智商,普通人之間沒有太大的差異,你有千條妙計,我有一定之規,即使和陌生人接觸,只要我堅持自己的原則,就不會擔心上當受騙。
  • 《我是餘歡水》大結局:永遠不要高估,你和別人的關係
    我發現《我是餘歡水》揭露了一個殘酷真相,永遠都不要高估,你和別人的關係,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別人對你好是不是帶著目的。不要隨意高估自己和伴侶的關係,除非一起經歷過大起大落,對方還能在。夫妻本是同林鳥,本該與自己的伴侶榮辱與共,可有的人在伴侶患難時,選擇落井下石,踩在腳底下,一旦發現對方有利可圖時,又換一副嘴臉。
  • 交淺言深,請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
    趙王問他為什麼,他想了想說道:聽說有人給大王引見了一個人,大王接見後,說他有三條罪,一是望君而笑,態度不莊重;二是言談不稱師,禮數不夠;三是交淺言深,不合常理。馮忌又說:我和大王初次相見,可否讓我表達一些想法?趙王說:那好,你說吧。馮忌說:聽說趙王想買馬,但是一直還沒有買,為什麼呢?趙王說:很多原因,建信君有事,紀姬又不懂馬……。馮忌又問:馬的好壞與國家安危有什麼關係。趙王說:沒有。
  • 千萬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
    所以,永遠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因為人性是最經不起考驗的。不要太把別人當回事電視劇《我是餘歡水》,餘歡水的遭遇可以說是扎了無數人的心。知乎上曾有這樣一個問題:「如何看待你自己在別人眼裡的地位」。有人回答:「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實際地位,永遠比你認為的要低」。說的實在是太對了,所以永遠不要太高估你和任何人的感情,也不要太把別人當回事。你越忍讓,別人越得寸進尺,沒有任何人值得你一直委屈自己。
  • 【此處不留人 自有留人處】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一個人的關係
    生命的過客,來來往往,誰也不是誰的誰,不要高估自己和任何一個人的關係。
  • 人到中年,不要高估自己和任何人的關係,也不要和任何人走太近
    也就能夠明白,這世上沒有誰,就一定是真心相待,沒有誰就一定是你的朋友,也沒有誰,會一定陪你到最後。要記得和別人保持距離,和別人保持平淡的關係,人到中年,和任何人走的太近都是一場災難,也千萬不要高估自己和任何人的關係。
  • 千萬不要高估,你在別人心中的位置
    凡是離開的關係,都未曾擁有過,做人,要習慣人情冷暖,看淡人走茶涼。別賭感情,別猜人心不要妄圖窺探人心,不要試圖考驗感情。可你最好別信。」愛情,可以相信,但永遠不要高估。不要高估你在任何人心中的位置有一隻駱駝,辛辛苦苦穿過了沙漠,一隻蒼蠅趴在駱駝背上,一點力氣也不用,也過來了。
  • 不要小看自己,不要高估別人
    做人,不要小看自己,也不要高估別人。生命無分貴賤,每個人都有改變自己命運,去爭取更大進步的權利。一個人,可能會出生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但是不妨礙大家有同樣的奮鬥權利。有些人家境優越,身邊資源多,成功的捷徑多;而有些人出生在平凡又普通的家庭,則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但是,不管我們的出身如何,我們都要努力做好自己,不要看小自己,也不要高估別人。
  • 千萬別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世間最穩定的關係就是沒有關係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人的生命中,總有來來往往的過客,誰也不是誰的附屬品,誰也不會離不開誰,不要高估了你和任何一個人之間的關係。人走茶涼是社會常態,無需感到心酸和悲觀,這就是社會的本質,是無法改變的,只需要你適應。
  • 34歲日本女星渡邊杏終於離婚:千萬不要高估了自己和愛人的關係
    在婚姻裡,沒有人願意當傻子,也請不要把別人對你的愛和善待,變成理所當然,變成有恃無恐。人到中年,不要高估自己和任何人的關係,人到中年,在婚姻裡,也不要高估自己和愛人的關係。她願意和你在一起生活,因為她還愛你,她不願意再和你一起生活,只是因為你不再值得被他愛。
  • 34歲日本女星渡邊杏終於離婚:千萬不要高估了自己和愛人的關係
    在婚姻裡,沒有人願意當傻子,也請不要把別人對你的愛和善待,變成理所當然,變成有恃無恐。 人到中年,不要高估自己和任何人的關係,人到中年,在婚姻裡,也不要高估自己和愛人的關係。 她願意和你在一起生活,因為她還愛你,她不願意再和你一起生活,只是因為你不再值得被他愛。
  • 宋慧喬宋仲基離婚原因曝光:千萬不要高估任何一段關係
    別高估任何一段關係宋慧喬宋仲基離婚消息爆出後,很多人都說太失望,因為曾在他們身上寄予了太多有關愛情的美好希望。但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實都是脆弱的,往往你期望越高,失望就會越大。在感情的世界裡,更是如此。
  • 你的人脈關係中不可缺少的十種人
    每個人的人脈關係是不一樣的,但下面的這10種人是你的人脈關係中必須有的,因為他直接關係到你的品質。你的人脈網中有這10種人,你生活和工作起來就會左右逢源,輕鬆愉快。
  • 做人,永遠不要高估了自己
    不管身在何時何地,永遠都不要高估了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個人,誰也不是誰的誰,誰也離開不了誰。離開了你,日子照樣度過;離開了你,地球照樣轉動。《增廣賢文》有言:人各有心,心各有見。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誰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我們做人做事,一定不要高估了自己。自己事自己知,為人謙遜、做事低調,才能得到穩穩的幸福。
  • 陶虹曾被當成「過氣」女演員:永遠不要高估和別人的關係
    她說:「在30多歲事業正好的時候,所有人都會仰視你,高看你一眼。但當你慢慢淡出這個圈子,曾經那些對你過度熱情的朋友,都選擇視而不見,而且不是一個,是一堆、是一群、是無數個。」多心寒啊,你以為別人對你熱情是真的喜歡你,真心把你朋友,但其實他們只把你當成一種利益關係,有用的時候就抱大腿,沒用的時候愛理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