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請讓小編代表好孕全媒體全體同仁,祝各位小朋友大朋友們:
六一快樂!
然後大家就看完微信快去陪孩子吧O(∩_∩)O哈哈~
5月29日,汪小菲更新微博,曬出了一張二胎兒子的近照,照片中,嬰兒正睡的十分安詳。汪小菲微博文稱:「兒子每天都很規律,四個小時喝次奶,換尿布的時候都會哭叫。原來血型和我老婆一樣,都很冷靜(玥兒和我一樣)。取名叫汪希箖,小名就是希箖,像竹子一樣的安靜清秀。」
小編默默覺得,又一位曬娃狂魔出現啦~哈哈!
像小竹子一樣的小寶寶帶給一個家庭更多的幸福,但寶寶的養育已經變成了這個家當下最重要的課程!
大家都知道以母乳哺育寶寶有很多好處,也有心想讓寶寶喝母乳,然而,想要順利哺乳,除了「產後立即親子肌膚接觸」,「24小時親子同室」將是幫助新手媽媽在哺乳、育兒方面儘快上手的魔法石。通過產婦楊佩菁的現身說法,希望讓正在徘徊是否該選擇「24小時親子同室」的孕婦,勇敢踏出成功哺乳的第一步!
本身是護理人員的楊佩菁,面對第一次當媽媽,也跟大家一樣,既期待又緊張,但她很清楚知道自己一定會力行「24小時親子同室」,為此,她早在產前即跟先生溝通並建立共識。
然後,佩菁的24小時親子同室日記就此開始……
04:00 被推回病房。
05:30 老公把甜甜接來病房,我終於可以看清女兒的樣子,心情很興奮,一點也不覺得累。但因為麻藥的關係,手還會不自主地抖,腳麻麻的,身體也覺得很冷,身上蓋了許多被子保暖。看她就睡在我旁邊,覺得很滿足,可惜因為手術的關係,還無法仔細看甜甜的小手小腳。
07:00 老公送甜甜回嬰兒室洗澡。
08:00 甜甜又回到我的身邊。可是一聽到寶寶的哭聲,有種莫名的感動,自己也哭了。
09:30 讓自己坐起來,餵甜甜喝奶、換尿布。在護理師的協助下,開始讓女兒練習吸吮。就算傷口會痛,可是我忍得住!
11:30 主治醫師巡房,評估後,表示可拔除導尿管,好讓我可早點下床活動。不過,因為傷口痛的關係,暫時使用便盆如廁。
17:00 雖然傷口會痛,仍努力試著下床走路,這樣要照顧甜甜更方便了。
甜甜的吸吮力道雖然夠,不過,含乳的位置總是不對,真的好擔心她因為含不好而無法吸到足夠的奶。為了讓甜甜有多一點奶喝,趁她睡覺,趕快用空針管收集乳汁,哪怕是3毫升也好。其實「新手上路」的甜甜,今日配合度不錯,大概每隔兩小時會吸一次奶,希望女兒可以繼續有好表現,媽媽也會努力的。
很多人以為產婦選擇「24小時親子同室」,可節省醫護人員的人力,事實上,醫護團隊需要花費更大的精力照顧產婦,隨時提供必要的協助,讓產婦與家人更快適應新角色。
因為臨時剖宮產完全不在計劃內,而且因為選擇「24小時親子同室」,要避免過多訪客,所以,並未把已生下小孩的訊息公布在朋友圈,可是有熱情的朋友幫我公告了,於是今天來了不少訪客道賀,盛情難卻,當然沒能好好休息,甜甜也明顯受到影響,吸奶的質量不好,每次只吸個5~10分鐘就不喝了。原來女兒很有個性,只要吸不到就容易哭,必須花些時間安撫。
甜甜大概是白天太累了,又拖了一頓沒喝奶,到了晚上就哭鬧不安,我跟爸爸輪流安撫,都不能讓她停止哭泣,近乎尖叫的聲音聽在耳裡,前所未有的挫折感油然而生,身為兒科護理師,竟然連自己的孩子也無法安撫,真的好受挫喔!本來想送回嬰兒室照顧,可是想到有規定「住院期間,每天中斷時間累計不超過1小時」,才算「24小時親子同室」,而且遲早還是要自己帶……幸虧病房護理師進來幫忙安撫,這才稍微平息甜甜的情緒。
雖然自己平常的工作就是照顧病童,換尿布、餵奶這些事難不倒我,可是面臨第一次餵母乳,其實也跟所有的新手媽媽一樣,有好多事需要學習……現在的我覺得好累,但我相信明天會更好……
在主管護師的協助下,產婦與先生一起學習相關哺乳技巧,讓哺乳之路走得更順暢。
進行哺餵指導因必須觸碰產婦或寶寶,護理師必須先做好手部消毒。
由主管護師定時巡視,嬰兒房及產房護理師也會隨機探視,如果沒有餵奶,就詢問產婦狀況;若正在餵奶,則從旁給予協助。
檢查產婦乳房的軟硬程度,了解泌乳及哺餵狀況。
教導爸爸如何幫產婦手擠母乳。
手擠乳的正確方式是:單手託著一邊乳房,把拇指和食指放在乳暈的正下方,朝胸壁向下按壓,再往乳暈方向內壓,以有節奏的方式重複這動作。但不要硬拉乳頭以避免受傷。
因為每次餵奶至少需要15~20分鐘,必須讓產婦在舒服的姿勢下哺喂,才有助於哺乳更順暢。身體坐直是最佳哺乳姿勢,可藉由哺乳枕的支撐,減少手臂、腰部承受寶寶的重量。呂美芬副護理長提醒,產婦餵奶時,肩膀要放輕鬆,避免緊張而聳肩。
為了配合新生兒篩查在出生後48小時內採血,凌晨必須送甜甜回嬰兒房檢查。擔心孩子喝不飽,依舊利用時間擠了幾毫升的奶存著,有多少,算多少。不過,等甜甜回來,還是用親喂。親子同室最大的好處就是隨時配合寶寶的需求,每隔兩三小時哺餵一次,老公就不必一直奔波於病房和嬰兒房之間。
不過,今天的狀況比昨天好多了,甜甜每次喝奶,可維持清醒並認真吸的時間有15~20分鐘,看來情緒穩定多了。老公心疼我,擔心休息時間不夠,一直要我多休息。的確是會累啦,但還撐得住!中午,甜甜又送回嬰兒房做新生兒聽力篩查,12點半接回來,趕快再餵甜甜喝奶。
看來甜甜應該是有喝飽的,下午一覺睡超過兩個小時,醒來後,幫她換了尿布,又準備餵奶了。為了晚上餵奶能夠省力,護理師教我躺餵的方式,但她不怎麼配合,就是要媽媽抱著喝奶。
晚上,依舊是每隔兩三個小時餵一次,每次喝20分鐘,說起來算是規律了。雖然情緒偶爾不佳,但爸爸和我都能安撫,終於不再讓身為兒科護理師的媽媽有種挫敗的心情。想到明天出院,就覺得很高興。這幾天,身體雖然感到疲累至極,心靈上卻覺得十分滿足,因為完成了挑戰!
寶寶需要花時間適應新環境,並建立新的生活模式,對新手媽媽而言,如何照顧並安撫寶寶,也需要學習!
由於初期需要寶寶密集地吸吮,以刺激乳汁分泌,但寶寶偶爾會睡得久一點,這時可幫寶寶活動一下手腳,如抓手進行肢體伸展,或在腳底按摩,讓寶寶醒來。
喚醒寶寶喝奶還有一招:抱到亮一點的地方,給予光線刺激,也可播放音樂。然後抱到媽媽身邊,寶寶要喝奶囉!
寶寶正確的含乳姿勢:寶寶的頭與身體成一條直線,面向乳房並含住乳暈,下巴貼著乳房。
如果寶寶喝到睡著,可輕壓耳背以喚醒寶寶。
一般側躺及搖籃式餵奶需要特別注意寶寶的膚色與活動力,而橄欖式則因媽媽可直接看見寶寶臉部而較方便觀察,不過,若媽媽胸部太大,也需要注意。若寶寶哭鬧,父母一時無法成功安撫,可主動請護理師進房協助安撫、照顧,減少因受挫而放棄24小時親子同室的奮鬥目標。
教媽媽躺餵的方式:棉被等支撐物必須墊於寶寶的背部以下,讓寶寶的頭部有活動空間;媽媽的手枕著頭,腳橫跨在抱枕上,感受寶寶小嘴規律的吸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