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日 17 時許,機場街道民航社區兩名工作者在小區內巡查時發現有位老人似乎走丟了,找不到回家的路。兩人打算送老人回家,但沒想到送老人回家的路還挺難,不得不 " 玩心眼 ",方才把老人平安送回家。
近一段時間,因為疫情防控,機場街道民航社區的工作人員每天早 5 點至晚 9 點,分組、分時段在轄區內進行巡查。
8 月 11 日 17 時許,機場街道民航社區趙趲陽和同事許慶鈴在轄區巡查時,發現有位老太太,看上去 80 多歲的樣子,腿腳似乎不太好,拄著拐走在路上。來來回回的走了好幾趟,四處張望,像是在找什麼。
兩人猜測可能老人是找不到家,迷路了。於是走上前去,一邊勸阻老人趕緊回家,一邊叮囑疫情期間,不要外出了。這時老人焦急地說她找不到家了,隨後從包裡拿出一張紙,只見上面寫的:我叫馮xx,找中遠回遷樓,怎麼走?
兩人想要跟老人溝通,但老人說她耳朵聽不到,兩人要拿筆寫,老人說眼睛也看不清。再一問,老人又說不在這裡居住,她是從遠處過來的了。" 憑著基層的工作經驗,我們覺得老人可能有些糊塗了。疫情期間,小區管控嚴格,出入都需要證件,老人不可能從別處走過來,估計就住在這附近。" 趙趲陽說。
於是倆人就開始四處打聽老太拿的紙條上的地址。" 因為老人說的可能是過去的舊地址名,而不是新樓號,所以大家都不知道。" 趙趲陽說,他們問了附近的環衛工人,環衛工人也稱不知道,有居民家開著窗戶,她們又隔空詢問,也沒人知道。
最後走到元寶山八號樓附近,才聽到一位居民在窗戶裡喊道:" 這個老太太有些糊塗了,她就住在這裡的xx單元xx樓。"
趙趲陽說,倆人終於弄清楚了老人的住址,便想送老人回家,但是老人此時說什麼都不肯回去,非說自己並不住在這裡,還一個勁兒要往外走。
" 沒有辦法啊,我就開始跟她嘮嗑,分散她的注意力,等她轉移了注意力,忘記了之前的事情,再跟她說回家的事,慢慢地把她往家的方向攙扶。" 趙趲陽說,就這樣,邊走邊跟老人 " 玩心眼 ",不停和老人打岔,最後,終於把老人送到她住的單元門口。
" 到家一定到窗口跟我們揮揮手,不然我們可不走 ……" 臨別時兩人再次叮囑老人,最後,看到老人從家裡窗戶處跟她們揮手,兩人才放心的轉身離去。
半島晨報、39 度視頻記者劉坤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半島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