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李榮浩發微博有兩個目的:一者是作為《中國好聲音》導師的他,希望通過這個舉動,來保護自己的學員,讓學員能夠不受這種質疑的影響,堅持自己的音樂之路;二者是李榮浩也藉此機會,傳遞出他的某些音樂看法。
即使大家對這樣的看法有所爭議,也更多是圍繞著音樂本身討論。這樣的討論對於華語樂壇來講,是一件好事。
可以說,李榮浩很Man,也很「剛」了!
對人對事,不要只看表面,還是要看內在。無論李榮浩的語調是不是讓所有人能夠接受,但這次作為《中國好聲音》節目史上最年輕的音樂導師,他對手下的學員確實做到了盡心盡力。
在《中國好聲音》的錄製過程中,李榮浩貫穿了自己的音樂理念,他既為每位學員認真選歌,也希望用多年的音樂從業經驗去啟發學員的音樂思路。
如今,音樂節目用大量花式改編翻唱經典,幾乎已經成了一種行業慣例。它不僅能讓舞臺顯得更華麗、更炸裂,也能讓歌手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迴避了和原唱的「競爭」,就如同把歌手對於經典印象的記憶,因為完全不一樣的改編而擦除。
這種不斷做加法的編曲,雖然會讓音樂變得「好玩」,但在很多時候,卻偏離了翻唱的本義,以及音樂的本質。就像李榮浩導師在現場所說的那樣,一首作品,即使是同樣的編曲同樣的旋律,不同的人唱就是不同的版本,因為它的靈魂已經不一樣了。
很明顯,這種音樂理論的關鍵,就是「歌聲=靈魂」。從這一點上來講,《中國好聲音》今年請李榮浩擔任導師,真的非常適合,因為他確實是一個非常正確認識Vocal對於音樂重要性的音樂人,也是相當看重「好聲音」的音樂導師。
在上周的導師對決中,李榮浩戰隊之所以能夠戰勝呼聲很高的王力宏戰隊,很大程度也是因為這種不違背音樂原則的出奇制勝。
最具代表性的比較,其實就是第一輪。劉佳琪的《散了吧》,很好地體現出少卻可以多的音樂效果。
雖然用的是林志炫原來的編曲,但這已經不重要了,劉佳琪給人留下的印象,卻和她的人聲有關,那種溫暖、治癒的好聲音,最後成了音樂的主宰,很多選擇她的評審,更重要的就是因為被音樂本身感動。
李榮浩的音樂理念,贏了!
駱蕾的《小半》,很容易拿來和陳粒的原版對比。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駱蕾確實在這首歌曲裡,完全唱出了自己。即使是人聲比陳粒更硬,也是一種原味的呈現,並沒有因為翻唱而改變自己。
這種對於自己人聲的堅定,某種程度上也是李榮浩對於學員的一種未來方向的指導,那就是永遠不要因為編曲而犧牲自己人聲的堅定。
李凡一的《你的酒館對我打了烊》,就是選曲引來質疑的作品。但這首「那英導師都說好聽」的作品,在李凡一溫暖的娃娃音塑造下,有了一種更溫情、更溫暖的特質,再加上旋律的好聽,又有什麼理由被質疑?
一種是神經質的娃娃音,一種是像王菲那種的胸腔共鳴,兩種聲音最終又無縫銜接,成就了一個奇特卻好聽的「瘋子」。而最關鍵的成就,還是李榮浩完全掌握邢晗銘特點的選曲。
從之前盲選學員,到第一輪導師對決,李榮浩戰隊很有可能成為今夏《中國好聲音》最大的驚喜。這種驚喜,很大程度就是因為李榮浩的劍走偏鋒。
選擇網絡歌曲,選擇原味編曲,但在這種出奇制勝的方法背後,你卻可以看到李榮浩的手段都是音樂向的。他並沒有違背音樂規律,甚至還在重塑一種音樂規律,比如讓人不要用標籤去定義音樂的好壞,比如在弱化過度編曲的同時,讓歌手更突出歌聲的本質魅力。
除了上周亮相的五位學員,其實李榮浩的戰隊還有隱藏的寶藏,這可能就是他接下來出奇制勝的底牌。
比如盲選時四轉的學員劉岷軒,必然會在接下來的比賽中有驚喜的表現,他澎湃的聲線,如果加上李榮浩適當的選歌,肯定會做到技術情感的雙重衝擊。除此之外,由博文的R&B音色,吉胡(JIHU)的原聲態質樸聲線,同樣會是李榮浩戰隊的秘密武器。
其實,不管戰局如何,有李榮浩這樣音樂性很強的導師存在,好聲音你肯定是能夠盡情享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