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熔爐鍛造必勝信念

2020-11-27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戰火熔爐》作為一部13集的戰爭題材劇集,創作者選取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志願軍的一個連隊為視角,以趙和、陳天放、雨三灣3位角色為視點展開敘事,呈現一段跌宕起伏的戰鬥故事。

趙和這一角色的經歷設定頗具意味,他原是國民黨軍坦克部隊的排長,解放戰爭中被我軍俘虜並加入我軍成為一名「解放戰士」。抗日戰爭期間,趙和曾與美軍一起在緬甸作戰,還曾赴美國留學。趙和既對美軍編制、體制瞭然於胸,又對其戰略戰術研究得十分透徹。這使得趙和出場之初,面對實力遠勝於我軍的敵軍,表現出明顯的軟弱性。趙和一開始就認為「志願軍不可能戰勝美軍」,前兩集中甚至認為其所在連隊的一些行動「根本是去送死」。然而,幾場戰鬥後,戰友們靈活的打法、堅定的信念,證明美軍是可以被打敗的,趙和也逐漸融入到集體之中並扭轉之前的錯誤認識,確立必勝信心,並在戰鬥中充分發揮其熟悉美軍的特長,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革命軍人。

雨三灣這一角色為推進敘事起到重要作用。作為4連唯一一名女戰士,雨三灣身世傳奇。她是一個棄嬰,1927年在三灣村被工農8班的8名戰士在雨中撿到,所以取名雨三灣,這8名戰士成為她的8位父親。

雨三灣的名字象徵我軍歷史上著名的「三灣改編」,我黨我軍確立「支部建在連上」的重要原則和制度,確立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雨三灣8位父親的人生軌跡則勾畫出一部人民軍隊的光榮奮鬥史。「一爹在直羅鎮,死在東北軍手裡」,這是指西安事變前的「反圍剿」。「二爹死在平型關,三爹、五爹『五一大掃蕩』的時候跳崖了,四爹在關家堖之戰被鬼子炸掉一條腿,失血太多沒救過來」,這些都發生在抗日戰場。「五爹後來去了上海,死在76號(汪偽政權特務機關)的手裡;六爹被調到平西,1943年局面緊張,每天親自盯電臺,走幾十裡山路送情報,累到吐血,咽氣之前還在寫電文」,這分別指敵後淪陷區的情報戰。「七爹在延安去了炮校,後來去了東北,1948年10月初在義縣,朱校長要上去看彈著點,他不放心跟著一起去了,踩上了反步兵地雷」,這裡的朱校長指的是東北炮校校長朱瑞,於解放戰爭中犧牲。八爹則是她現在的領導、軍政治部主任餘萬裡,同樣戰鬥在朝鮮戰場。

雨三灣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勇上前線、巾幗不讓鬚眉,出任代理班長的她訓練嚴格,在一次又一次的戰鬥中,她與趙和相互幫扶成長,與4連其他戰友並肩前行、無畏衝鋒。在血與火的洗禮中,她最終成長為連代理指導員。

陳天放是一位有著優秀作戰技能和素養的老兵。陳天放敢愛敢恨,因戰友在解放戰爭中因趙和而犧牲,對其懷有恨意。不過,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共同的戰鬥經歷,使陳天放放下了恨,與趙和建立起牢固的戰友情誼。陳天放「接地氣」的角色形象,得到許多觀眾的認同。

同時,劇中道具也十分細緻。如4連在救助受傷的兄弟部隊戰友時,傷員頭戴大蓋帽。這段劇情符合當時的歷史情況。最早入朝作戰的志願軍部隊,穿著的正是配有大蓋帽的50式軍裝。4連所屬部隊由於入朝時間較晚,所以佩戴的是方便作戰的49式軟帽。

同時,《戰火熔爐》也真實細緻反映了我軍連隊的具體工作方式。當連長與指導員出現意見分歧時,由連黨支部開會討論、表決通過決議,表現了我軍充分發揚軍事民主的優良傳統。

來源:中國國防報

相關焦點

  • 《戰火熔爐》今日開播,銘記歷史、致敬最可愛的人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中央電視臺、優酷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影業(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北京響巢投資有限公司承制的戰爭劇《戰火熔爐》將於今天
  • 《戰火熔爐》鑄就最可愛的人
    本報訊(記者劉桂芳)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電視劇《戰火熔爐》
  • 《戰火熔爐》中的戰火和熔爐
    《戰火熔爐》是紀念70年抗美援朝的劇集,沒有流量明星,沒有大牌,故事不矯情,在這個矯揉造作的娛樂圈不容易,是我們自己的《兄弟連》。像書生這麼不挑剔的人最近都找不到合自己口味的片子,我就奇怪這個豐富多彩的年代怎麼就遺忘了我們這群人,是娛樂圈漏了,還是我們沒有時代烙印。
  • 還原抗美援朝的「戰火熔爐」,這部劇如何書寫偉大戰爭歷史畫卷?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由中央電視臺、優酷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影業(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北京響巢投資有限公司承制的戰爭劇《戰火熔爐》於10月24日登陸央視八套黃金強檔,並在優酷平臺獨播上線。
  • 戰火熔爐。。新的戰爭片模式
    近兩天捨不得快進看完了戰火熔爐這部抗美援朝電視劇,自己覺得可以排進國產戰爭片前三。沒有狗血的情情愛愛,劇情緊湊,關鍵是拍出了戰爭的殘酷.美軍的強大,以及我志願軍在各方面不如美軍的情況下一樣無謂的戰鬥到底,靠信念最後以慘烈代價奪得勝利。真的希望這個劇組多推出類似的戰爭劇,讓國產少點神劇。
  • 南京大學:以「熔爐工程」鍛造時代新人
    「高校要成為鍛造優秀青年的大熔爐。」從2019年起,南京大學啟動「熔爐工程」建設,希望通過南大這個「熔爐」,造就出「勤學、修德、明辨、篤實、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據了解,南京大學成立了立德樹人工作指導委員會,統籌協調推進立德樹人工作。
  • 《戰火熔爐》以連隊視角呈現抗美援朝英雄群像,導演董哲這樣說
    正在央視八套播出的抗美援朝題材電視劇《戰火熔爐》日前亮相北京電視秋交會,該劇編劇、導演董哲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對這部劇有一種「一定要做好」的執念,這種執念,來自於他對於抗美援朝戰爭的理解:我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都和70年前這場戰爭的勝利息息相關。
  • 是的,電視劇《戰火熔爐》可以為《金剛川》補補鈣
    而幾乎與之同時,在優酷、央八聯播的抗美援朝題材劇集《戰火熔爐》,在播完13集大結局之後,幾乎毫無聲響。今天,筆者就為尚未關注到這部13集戰爭劇的觀眾強力推薦一下《戰火熔爐》。《戰火熔爐》講述了一名「解放戰士」(解放戰爭中俘虜後加入解放軍)趙和在朝鮮戰場,和四連的戰士們經歷了戰火的洗禮後,互相接納的故事。這部劇的短板是明顯的,但這依然難掩其在國產戰爭劇中的光彩。
  • 《戰火熔爐》熱血上線!呈現70年前「英雄四連」,導演董哲揭秘幕後...
    正在央視八套播出的抗美援朝題材電視劇《戰火熔爐》日前亮相北京電視秋交會,該劇編劇、導演董哲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對這部劇有一種「一定要做好」的執念,這種執念,來自於他對於抗美援朝戰爭的理解:我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都和70年前這場戰爭的勝利息息相關。
  • 《戰火熔爐》熱血上線!呈現70年前「英雄四連」,導演董哲揭秘幕後故事
    正在央視八套播出的抗美援朝題材電視劇《戰火熔爐》日前亮相北京電視秋交會,該劇編劇、導演董哲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對這部劇有一種「一定要做好」的執念,這種執念,來自於他對於抗美援朝戰爭的理解:我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都和70年前這場戰爭的勝利息息相關。
  • 優酷獨播大劇《戰火熔爐》今日上線,「四連」戰士熱血亮相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優酷獨播大劇《戰火熔爐》今日隆重上線。
  • 為什麼我們被《戰火熔爐》感動?
    《戰火熔爐》的片尾曲,《曾經有人》這首歌的歌詞作者,正是《戰火熔爐》的導演兼編劇董哲。在這次以抗美援朝為背景的《戰火熔爐》中,他不僅為觀眾們儘可能呈現出了一部風氣迥異於國內戰爭片、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為片尾曲創作的歌詞也非常用心,可以說每一句歌詞都很「抓人」,讓人眼前浮現出許許多多的畫面。
  • 淺議電視劇《戰火熔爐》的五個瑕疵
    竊以為,電視劇《戰火熔爐》至少在兩個方面給了劇迷們一個耳目一新的感覺:內容上,第一次將「解放戰士」作為主角來表現新中國人民「謀獨立,求解放」的宏大的當現代歷史畫卷;表現形式上,採用了「正敘」「倒敘」交替融合、近似於「意識流」的方式講故事、透視主人公在人民軍隊這個大熔爐裡起思想意識得到改造升華、政治覺悟不斷提高的淬火熔煉過程;其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表現力都較以往有了明顯的深化和提高,不啻是一部優秀的主旋律好作品
  • 電視劇《戰火熔爐》打造英雄「四連」,導演揭秘幕後
    新京報訊(記者 劉瑋)近日,電視劇《戰火熔爐》在央視八套黃金檔和優酷開播。劇中塑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四連」這樣一個英雄團體,呈現了趙和、雨三灣、陳天放、唐大成、周念魚、楊栓柱、亮子這樣一批英雄群像。該劇導演、編劇董哲曾擔任《建黨偉業》及《建軍大業》的編劇之一。
  • 有一種信念叫「必勝」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儘管付出了心血和犧牲,但我們始終懷著這樣一份必勝的信心。這份必勝信心來自黨中央的號令,來自疾馳而來的數百支醫療救援隊,來自源源不斷運送來的保障物資。支撐著我們必勝信心的是全國一盤棋協調努力,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民族情感,更是我們黨的堅強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武漢必勝,湖北必勝,中國必勝」。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困難時刻,我們喊出了這三句話;在疫情防控已經見到勝利曙光的時候,我們依然記得這三句話。有句話說,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 《戰火熔爐》收官 曲吉飾神槍手下線引人淚目
    Yes娛樂11月5日訊近日,由敦淇、劉文武、王平任總製片人,董哲擔任編劇,韓三平監製,董哲、 鄭樺、張黎執導,付辛博、董琦、李感、曲吉、蘭海蒙等主演的抗美援朝戰爭劇《戰火熔爐》在央視八套和優酷完美收官,受到觀眾一致好評,收視一路飆升。該劇秉承「小人物、真英雄、大情懷、正能量」的內容價值觀,向最可愛的抗美援朝英雄們致敬。
  • 《戰火熔爐》央視熱播,痞子兵設定不討喜,抗美援朝劇變抗日神劇
    《戰火熔爐》該劇拍攝於2018年,本來是一部優酷網劇,因為廣電總局的倡導,曾經被限制的「抗美援朝」電視劇正式脫敏,所以這部網劇《戰火熔爐》在補拍部分內容後轉成上星劇,同時剪輯出一部院線電影《戰火熔爐》首播後給觀眾的感覺是有誠意,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對於駕馭抗美援朝這個題材還是有些困難的。首先值得肯定的是,《戰火熔爐》首次啟用即時軍械裝甲,還原真實戰場狀態,著力刻畫戰爭戲份,把觀眾迅速帶入戰爭劇情中,這對於一部小成本網劇來說著實不易。
  • 抗美援朝劇《戰火熔爐》央視首播,痞子兵是敗筆,抗日神劇既視感
    由董哲自編自導,付辛博、董琦、李感、蘭海蒙、鞠帛展、劉翰陽、孫浩涪等主演的抗美援朝戰爭劇《戰火熔爐》(又名《我們的戰爭》)今晚登上央視八套黃金檔播出。,因為廣電總局的倡導,曾經被限制的「抗美援朝」電視劇正式脫敏,所以這部網劇《戰火熔爐》在補拍部分內容後轉成上星劇,同時剪輯出一部院線電影。
  • 電視劇《戰火熔爐》:重溫崢嶸歲月,致敬最可愛的人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由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指導,中央電視臺、優酷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影業(北京)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電視劇《戰火熔爐
  • 備受好評的《戰火熔爐》,軍事細節豐富,網友:拍13集太短了
    在前不久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日之際,上映了一部以抗美援朝為背景的電視劇《戰火熔爐》,這部劇雖然只有短短的13集,也沒有標榜自己是大製作,但是這部劇的軍事細節十分豐富,劇中採用的道具都十分符合歷史,可以說是近些年最讓人驚豔的一部戰爭題材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