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20日報導,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下稱「俄氣」)表示,受中國需求上漲的影響,今年10-11月中上旬,該司經「西伯利亞力量」對華出口的日供氣量超出合同規定義務,11月12日的供氣量超額更是高達25%。
俄氣進一步表示,根據與中方達成的合同條款,該公司正在為2021年繼續增加對華供氣量進行準備工作。資料顯示,「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對華輸氣工作於去年12月啟動,目前俄氣計劃通過該管道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分別向中國輸送50億、100億和150億立方米天然氣。
報導指出,近日俄氣總裁米勒還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討論了在「西伯利亞力量」管道供氣量達到合同規定的380億立方米後再增加60億立方米的問題。總的來說,未來我國與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商的合作還將日益加深。
一直以來,中國都是天然氣消費大國。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天然氣累計進口量6507萬噸,同比上漲3.3%。我國對天然氣的需求日益旺盛,對天然氣供應商來說本該是值得慶幸的事情,但澳大利亞卻「開心不起來」,因為該國液化天然氣(LNG)正逐漸失去中國市場。
據澳洲財經見聞報導,如今中國買家開始對籤署新的LNG購買合約感到猶豫。早在今年5月,澳大利亞對中國的LNG運輸量降至37批,較上個月減少了3批。
諮詢公司EnergyQuest的數據顯示,在2019-20財年期間,澳洲對華出口的LNG運輸量增長7%,達2930萬噸。但由於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入生產,近段時間以來已經中國買家已經減少了大量的澳天然氣訂單。
有分析預測,中國正在尋找更多的替代供應來源,並且隨著中俄天然氣項目的推進,未來中國買家很可能還會繼續減少對澳大利亞天然氣的購買。
文 | 林妙瓊 題 |徐曉冰 圖|盧文祥 審 | 徐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