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感嘆概念車的夢幻與科技,敬佩設計師所具有前瞻性眼光,但在量產車身上總是事與願違。隨著2020年的到來,當夢想照進現實,當一臺高度還原概念車設計的吉利量產車呈現在你的面前,你會作何反應?
吉利ICON大幅度的還原了Concept ICON概念車的設計語言,極簡的設計理念盡在科技、工業風之間做到一個平衡。吉利在為迎接新一代的年輕消費者做準備,但是ICON的外觀與小編的心理預期建設比起來,實在讓我有些措手不及。
毫無疑問,追求科技是ICON的顯著特點。在疫情肆虐的當下,icon裝備了CN95濾芯,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車載「N95口罩」。與此同時,吉利ICON整車通信上採用獨立的網關、防火牆以及4路CAN總線,使得系統更安全。此外,新車擁有三指飛屏、L2+智能駕駛、APA自動泊車、540°全景影像、360°四項行車記錄儀、帶行人識別保護的AEB、BSD盲點監測等科技駕控體驗。
動力部分,ICON提供了1.5T發動機和1.5T發動機+48V微混系統,發動機最大功率130千瓦(177馬力),峰值扭矩255N·m,而48V微混系統則能帶來額外10kW的功率和45N·m的扭矩,與之匹配的是7速雙離合變速箱。混動版綜合最大功率190馬力,峰值扭矩300N·m。
吉利的首款MPV車型嘉際也搭載的同樣的1.5T+48V混動系統,該車在6人滿載日常的城市道路工況下,得益於電機的幫助,動力響應還是夠用的。只是上了高速後就需要靠著拉升發動機轉速來維持動力。ICON作為尺寸更小,重量更輕,並且不需要滿載6人的緊湊型SUV,動力並不需要擔心。
到底選哪款?
【i7】作為入門版車型,但是這一系列豐富的配置已經可以滿足人們的日常用車需求,並且舒適性配置以及提升車內質感的配置也一應俱全。
【i7 BSG】增加了電機系統以及6倒車雷達。電機系統的加持使車輛在中低速狀態下的動力響應更加充沛以及迅速,提升城市用車的舒適度。另外,百公裡油耗也從6.3L下降到了5.7L。更多倒車雷達的加持也進一步提升了日常用車的便利性。
【i9】主要是增加了涵蓋日常駕駛方方面面的安全配置,新手用起來更加安全,老司機日常開車也會更加省心一些。另外,感應門把手、72色氛圍燈、迎賓燈等配置也把車輛質感提升到了另外一個等級。
【i9 BSG】增加了電機系統。電機系統的加持使車輛在中低速狀態下的動力響應更加充沛以及迅速,提升城市用車的舒適度。另外,百公裡油耗也從6.3L下降到了5.7L。
「雙車戰略」是目前車企普遍採用的用於豐富市場產品布局的策略。ICON與吉利繽越基於相同的BMA架構以及相同的動力系統打造而來地姊妹車型。ICON負責主打工業風,追求科技感,繽越主打性能。
從繽越7.98-12.98萬元的售價來看,其擁有比Icon更加親民的市場定位。不得不說的是,同價位車型中,繽越的車輛配置也更加實用,這些配置更加貼近我們日常的用車需求。吉利的確把兩者的差異化做到了明確的區分,但是目前消費者願意為Icon的科技外觀買單嗎?小編要在這裡打一個問號。
隨著新一代年輕消費者逐漸成為市場的消費主力,審美的變化也給車輛的外觀設計提出了新的需求。追求科技感,高顏值已經將成為接下來的設計語言。不僅有吉利的ICON,長安UNI-T也將用一種超前的設計語言與消費者見面。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屈指可數。緊隨潮流的外觀變化對於一臺車來說也只是浮於表面。它可以讓消費者眼前一亮,加快下單速度,但是對於銷量的可持續增長並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可靠的機械素質,省心的日常用車流程才能成為積累車輛市場口碑的根本。
2019年,德系豪華品牌以及日系品牌在國內銷量的逆勢增長,主要是消費者首先接受了他們長久以來所打造的綜合產品力,然後才接受了他們全新的外觀設計理念。如果僅憑外觀設計就可以賣車,我想國內眾多新生電動車企各個都會成為「銷冠」。
吉利繽越近兩年來在入門級SUV市場的表現一直不錯,給同平臺的ICON進行了前期的市場鋪墊,擁有了一定的市場優勢。接下來就要看ICON科技的外觀設計能否打動消費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