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和佛堂是現代人心中信仰的神聖地方,雖然佛教和天主教都是外來教,但也逐漸滲透在人們的生活中,人必須要有信仰,這樣才會覺得人生在世有何意義。
來到「才子之鄉」撫州旅遊的時候,大家都知道我是有廟必拜,有香必燒的,不管是佛教還是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有人說信的有點雜,其實我什麼都不信,就如同施捨點錢財給乞丐,我不會去問他們為什麼做了乞丐一樣。
我去教堂或者寺廟,一是覺得這裡神聖中透露著神秘;二是覺得不管是佛寺也好,教堂也罷,從建築上看,都建造的如同宮殿,富麗堂皇,宏偉壯觀,每一處雕刻,每一處柱子,房梁都透著美學,在一個旅行家眼裡,這就是美,這就是來此地的意義。能建造這麼美的建築,背後肯定有一段歷史。
撫州的聖約瑟天主教堂是中國三大教堂之一,位於江西撫州市區的文昌裡文化街區內,文昌裡是一座幾百年的老街,現在經過翻修重建,儼然變成了一個必去的打卡勝地。而聖約瑟天主教堂就位於此。說來也怪,文昌裡不單單有天主教,還有佛教寺院,萬壽宮——道觀。
大教堂始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竣工於民國7年(1918年),哥德式建築,整體顏色偏向於粉紅色,教堂內裡琉璃碧綠色,有點西方童話裡的城堡。滿滿的少女心,在此禱告,又聖潔又肅穆。
教堂長62米,寬34米,高30米,前後共有六座塔樓,正面為鐘樓,整個建築用青磚,紅石,白麻石經過精工砌築而成,教堂內部有58根紅色科林斯柱,粗壯挺拔,空頂離地面15.3米,拱頂骨架筋從其頂部散射而出,猶如空頂覆蓋整個空間部位。
教堂中央的神臺上,懸掛著約瑟,耶穌,聖母瑪利亞三座雕像,教堂四壁牆畫為14200塊紅,藍,紫色異型玻璃花窗,抗日時期遭日軍飛機轟炸,之後經過修復,保存至今。
聖約瑟教堂大門上有尖頂高窗,還有大型的玫瑰花花,中間有銅色十字架。大門上面和塔樓樓身還有石刻神龕,神龕中分別掛有耶穌,聖母瑪利亞,聖約瑟和天使塑像,莊嚴肅穆,神聖無比,教堂後部東西兩面各有一門,門首均建有兩座塔樓,南北相對。整個大教堂呈現「十」字形,和十字架相呼應,設計及其巧妙。
抗日戰爭時期,教堂遭到日本飛機轟炸,以後長期失修,表面鏽蝕,穹頂腐損,門窗破爛,鐘樓倒塌。1951年秋,天主堂美國籍神父黃克愛違抗中國政策法令,被驅逐出境。11987年重新修復完成,並且舉行隆重的復堂儀式。教堂內設有專職神父,每日開展彌撒及其他宗教活動。
聖約瑟大教堂為什麼是中國第三大教堂呢?有人說上海徐匯天主教堂,廣州聖心石室大教堂,青島浙江路天主教堂都比較大,為什麼沒有上榜呢?撫州聖約瑟大教堂的佔地面積為:3850平方米,比上述面積都大,所以當之無愧。只不過是因為知名度不高,撫州也不是一座熱門的旅遊城市,導致大家都有一種錯覺。
中國教堂千萬座,撫州天主教堂能排到第三,實屬了不起,即便不是因為佔地面積,就建築本身,也能夠進入到前十名,真的很厲害。
註:聖約瑟是耶穌的父親,聖母瑪利亞是耶穌的母親。所以撫州聖約瑟大教堂實則是以耶穌的父親命名的,在國內有點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