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樂壇為什麼沒有巨星?

2021-02-09 新音樂產業觀察


視頻製作:菠蘿快車

文/愛地人

樂壇數十年變遷、音樂版權環境、選秀帶來的衝擊、音樂人們的幕後與臺前、這個時代「巨星」的缺席……當這些關鍵信息碰撞在一起時,總免不了會被一種悲傷、無奈甚至悲壯的氣氛所環繞。這一次QQ音樂《十年 樂·語·路》推出了音樂人專題紀錄片「聽潮起潮落,問路在何方」,在一開始也免不了這種憂傷的基調,畢竟是傷了這麼多年的樂壇,一夜之間要讓它痊癒,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和之前的那種無奈和悲傷不同的是,這個紀錄片已經可以讓人明顯的讀到希望、看到光亮。從七位音樂人的眉宇間,你甚至可以看到處於轉折時代的人,那種特有的憧憬和期盼。

王治平、陳少琪、林暐哲、吳向飛、沈永革、莫凡、梁翹柏,他們或是著名的音樂人,或是著名的填詞人,或是曾經在唱片業黃金時代的弄潮兒,但回首過去的十年,他們無一例外的流露出一種無奈和傷感。正如香港詞人陳少琪所講的:「如果再有《畫心》,創作人的收益將變得不同」,過去那幾年,即使像陳少琪這樣寫過經典作品無數的音樂人,在面對版權和收益等問題時,同樣如此無助,無法改變和左右自己的命運,這足以說明樂壇的機能,確實出了很大的問題。

音樂人們的無奈不止在於對大環境的「無能為力」,也在於自己被賦予了很多「莫須有的罪名」,比如,很多歌迷都在慨嘆這是一個沒有巨星的時代,並繼而將矛頭直轉向當代的音樂人。其實歌迷們並沒有意識到,沒有巨星的原因,恰恰就是因為自己對於音樂形成的免費聽、免費下的伸手黨習慣。「音樂應該有價值」,如果不能給創作人足夠的回報,流行樂壇就不會有好的作品出現。而能夠真正撐起樂壇巨星的,往往就是作品這個最重要的基石。所謂包裝、宣傳、推廣,都是終端和後期的事情,作品才是一個流行樂壇真正的血脈、神經和骨骼。

當然,也許會有人說藝術不能談錢,而很多作品也是創作者根本沒有考慮錢的情況下創作出來的。但要知道,讓一個創作者偶爾創作一首不求回報、只為愛好的作品不難,但要是讓他一輩子都不求回報、單純奉獻,那就太滅絕人性了。錢,對於一個正常的音樂產業來講,不僅僅只是一種物質的回報,其實也是保證一個樂壇良性運轉必要的動力。好的作品有好的回報,一般的作品也能有基本的回報,有了這樣一種健全的分配製度,才能讓作者、歌手和作品,各有各的歸宿,長江後浪也才會源源不斷地湧入。

而此前的十年,恰恰就是因為這種分配機制出現了問題,才導致了樂壇的一種亂象。而吳向飛所說幕後音樂人都開始參加選秀節目,恰恰也是這種亂象的一種呈現。因為無法保證收入,甚至無法通過創作作品生存,只有逼得低調的幕後音樂人被迫高調,被迫以娛樂的方式獲得生存的機會。這樣的結果,甚至會讓人一些原本極具創作天賦的音樂人,最終在時代的洪流中迷失了自己。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華語樂壇的黃金時代,其黃金之處,不僅僅只在於唱片的銷量和收益,更在於不同的音樂人、製作人、創作人和歌手,都能各司其職、各在其位,並通過音樂收益良性的分配,保證整個音樂產業的健康運轉。

當然,時代在變,網際網路的時代已經不可逆轉,傳統實體唱片業想要繼續成為音樂產業的龍頭,已經難上加難。網際網路時代,自然要有網際網路巨頭來重整音樂產業的舊山河。作為國內網際網路的巨頭,QQ音樂對於正版音樂的推廣,正版曲庫的建立,無疑既來得正是時候,更是能夠起來模範帶頭和穩定軍心的作用。

騰訊品牌的影響力,一直在影響著國人的生活方式,而音樂恰恰也正是生活方式的一種。過去的十年,因為從實體唱片到數位音樂轉型所發生的亂象,從而出現了音樂免費這樣的「亂世」。而大亂之下,依靠局部小打小鬧的整合,已經無濟於事。在顛覆與變革的時代,有時候巨型平臺的出現,反而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大量的購買數位音樂版權,建立國內最大最全的曲庫,QQ音樂已經成為了行業的表率,甚至也成為新音樂產業的領航者。一個健全的付費、收費機制的建立,也讓音樂產業又可以重新恢復黃金時代的運轉機能。音樂人有了創作回報,他們的反饋就是更多更好的作品,而當更多更好的作品出現,音樂團隊也才能夠在優質作品的基數下,去創造下一個時代的巨星。

不僅是恢復樂壇黃金時代的秩序,網際網路作為創新產業的屬性,其實也使得QQ音樂這樣的新音樂平臺,不僅僅只是繼承了唱片公司的功能,更可以說是一種全新的升級。數位音樂平臺更強大的互動性,在保證作品與用戶黏性的同時,甚至也可以不斷刺激出音樂產業在實體唱片時代沒有的新模式。當然,這是後話了。

點擊閱讀原文有更多精彩喲

新音樂產業觀察微信號:takoff

關心和觀察的是技術、媒介和通訊如何推動新的音樂產業構建,同時包括傳統唱片業的轉型,以及本土音樂產品、模式和團隊的創新和創造。聯繫郵箱:music@re-chord.net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王傑認證為「華語樂壇巨星」?也許你一直誤解他了
    很多人都知道,王傑在微博上的認證信息是「華語樂壇巨星,創作型歌手」。關於這個,曾經在網上引起過不少爭議,因為微博上的明星多如牛毛,只有王傑一個,被認證為「華語樂壇巨星」。別人一般就是「歌手」「藝人」「知名歌手」「著名演員」等等,如譚詠麟認證為「香港歌手」,齊秦認證為「知名歌手」,周潤發認證為「香港著名演員」……為什麼唯獨王傑敢自稱「巨星」呢?他真的算巨星嗎?
  • 當年黃家駒為什麼說:「香港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
    80,90年代的香港流行金曲我想大家多多少少都會唱那麼幾首,你的歌單裡也或多或少有那麼幾首存在,多少後來音樂界的天王巨星也是在那個時期開始走紅。那個時代是香港流行音樂的巔峰時期,而黃家駒成立的beyond樂隊也在這個時期慢慢成長。
  • 為什麼現在沒有出名的音樂創作人?這是否就是樂壇衰弱的根源?
    這些人雖然不登臺唱歌,不是萬眾矚目的明星,但他們用過人的才華,用他們的作品託起了一位又一位歌壇巨星。他們為樂壇發展所做的貢獻,難道比那些臺前歌手小嗎?再看現在,要數歌手的名字,你可能依然可以數出一堆來,但要說音樂創作人,你會發現幾乎數不出一個出名的。也許寫歌的人還是有吧,但真的再也沒有湧現過一位如上文提到的那樣的大師級音樂創作人了。
  • 1989年,香港樂壇幾大巨星相繼引退,「四大天王」的時代就此來臨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的流行文化在整個亞洲的範圍內廣為傳播,除了影視之外,當年的香港樂壇也處於發展的黃金時期,金曲與巨星可謂不斷湧現。可就在1989年,香港樂壇的幾大巨星相繼淡出,甚至是直接退出了樂壇,令人唏噓不已。
  • 1989年,香港樂壇幾大巨星相繼引退,「四大天王」的時代就此來臨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的流行文化在整個亞洲的範圍內廣為傳播,除了影視之外,當年的香港樂壇也處於發展的黃金時期,金曲與巨星可謂不斷湧現。可就在1989年,香港樂壇的幾大巨星相繼淡出,甚至是直接退出了樂壇,令人唏噓不已。這其中,最為人熟知的便是張國榮的退出歌壇。
  • 樂壇沒有退休年限,為什麼很多歌手依然選擇退出樂壇?原因心酸
    作為70、80年代的樂壇代表人物,能夠在樂壇中這麼多年經久不衰,他們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這些歌手的背後,卻有著許多與他們同一時代的優秀歌手選擇退出樂壇。要知道,在樂壇中向公眾宣布退出樂壇,就等於不會再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也不會再開演唱會,這對於一位歌手來說是極大的痛苦。
  • 盤點香港樂壇師徒都是巨星的歌手
    在80/90年代的香港樂壇,有很多前輩樂於提攜後輩,甚至有些成為了師徒。雖然一般師傅是巨星,徒弟卻差的遠。但是也有一些師徒雙巨星,成就一段佳話。下面就盤點這樣的師徒。然後一路扶持草蜢,讓草蜢成為80年代末90年代最火的組合之一,草蜢的《失戀陣線聯盟》《寶貝對不起》等成為時代的記憶。09年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榮譽大獎。草蜢三人都是非常重情重義,堅守著對梅姐的承諾永不解散一起活動,相信梅姐會非常欣慰。
  • 香港紅館,見證了樂壇最紅的歌星,見證了樂壇最輝煌的時代…
    除了許冠傑之外,大多在香港樂壇舉足輕重的巨星也誕生在80年代,他們與紅館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直至一位業界大哥追問小鳳姐:既然虧錢,我為什麼要開你的演唱會?徐小鳳霸氣地回答:幫你的公司擦亮招牌。這位大哥據說就是被譽為香港演唱會之父的張耀榮先生。他一生中為眾多歌手主辦過的演唱會超過1500場演唱會。
  • 你如何看待「周杰倫是最後一代時代巨星」的說法?
    金曲獎但是拍MV想彈鋼琴炫技的時候都不敢給個特寫 編曲只用808 詞曲全被經紀公司包攬自己就掛個名頭坐享其成 上過幾個音樂養成真人秀點評的時候都不會用專業術語只會尬聊尬誇的40歲idol可以被稱為時代巨星吧?
  • 香港樂壇封神記:譚詠麟尊其為偶像,張學友不敢稱巨星!
    許冠傑在70年代揭開了香港當代流行樂壇的序幕,香港歌壇由此邁入粵語歌曲時代;譚詠麟在80年代作為歌壇的中興翹楚,領銜「譚張梅陳」超級偶像的陣容,把香港歌壇推向新的高度。作為歌壇上皇冠明珠式的人物,許歌神和譚校長的名望、實力,足以擔得起一場「世紀」規模的演唱會。兩人早在上個世紀就雙雙摘得了,象徵香港樂壇最高榮譽的殿堂級獎項——「金針獎」。
  • 數位音樂時代的「天皇巨星」
    l 自遊音樂數位音樂時代的「天皇巨星」遊 威都說現在是數位音樂的時代,剛剛由國內最大的在線音樂平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公布的「華語數位音樂年度報告(2019)」傳來頗具震撼性的消息,其結果顛覆了在傳統唱片業時代成長的從業者和樂迷的基本判斷。
  • 華語樂壇歷史5大超級巨星:改變了樂壇流行方向!
    如果只論唱功,張學友可能是華語歷史第一,基本沒有對手的存在。他演繹出來的歌曲仿佛具有靈魂,深深影響了整個90年代樂壇,具備全面的演唱技巧,毫無疑問的現場之王,他的影響力覆蓋全球華人社會以及東南亞,他成功開拓了龐大的海外市場,為香港樂壇做出了傑出貢獻,即便他不是原創音樂人,但他是把作品演繹到極致的男人,他就是90年代華語樂壇的第一人。
  • 盤點香港樂壇史上十大巨星:四大天王兩位上榜,無張國榮
    4·羅文:潮流先鋒,主要以電視劇歌曲時代金曲最多,唱功和舞臺表演極佳,開創與交響樂隊合作模式,開創概念專輯模式 8.劉德華:真正意義上的全能偶像巨星,數十年深耕樂壇,同樣是開拓普通話市場的先鋒和主力。
  • 香港樂壇五位天王巨星,張國榮第三,第一實至名歸,黃家駒上榜
    現在的樂壇是百花齊放的狀態,很少有新聲代歌手獨自稱霸樂壇。而小編今天要說的是香港樂壇,其實香港樂壇現在應該算是沒落了吧,不管是影視還是音樂方面,都沒有傑出的人出現。而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樂壇那個時候是最繁榮的時候,我們現在聽的歌,都是那段時間流傳下來的。
  • 龍丹妮認為這個時代沒有巨星,五年後肖戰讓她意識到錯誤!遺憾?
    有業內說:「這個成績將寫進鵝的白皮書裡,肖戰扛劇的能力好到爆」。而這個優秀的成績,還是全平臺「防爆」的情況下產生的,就顯得更難能可貴。自此,肖戰真愛粉們可以大聲地說:「注水的也不要來碰瓷鬥羅,先達到一樣的水平,再拿播放量曲線圖來拉踩!」肖戰攜《鬥羅》多平臺數據登頂,成為娛樂圈的優秀的青年演員。
  • 樂壇巨星天王陳百強都有哪些經典歌曲?
    樂壇巨星天王陳百強都有哪些經典歌曲?說起陳百強的話,相信現在的00後們肯定大部分都不知道,但是80、90後們大部分還是知道的,他是香港樂壇早期的天王之一,他成名的時候,所謂的四大天王有的甚至都還沒有出道,可惜這樣一位樂壇天王終究是走了。
  • 劉文正:華語樂壇第一位巨星神秘消失,留下傳奇,從此杳無音信
    劉文正的歌壇地位是無人能夠替代的,卻又在他最火的時候消失於大眾的視線裡,足足被找了27年,卻始終沒有出現過。劉文正曾經是臺灣最紅的男歌手,是令人無法望其項背的傳奇巨星,在七零、八零年代,橫掃歌壇,所向披靡的第一人,是華語流行樂壇最具有震撼力和代表性的男歌手。
  • 這5位巨星在香港樂壇已封神,最後一位比黃家駒還厲害
    香港的樂壇其實曾經非常的輝煌,只不過這些年真的慢慢沒落了,隨著內地樂壇的崛起,香港樂壇的聲音也越來越少,很多年輕人甚至已經不知道有香港樂壇這樣一個東西,儘管如此,很多香港的經典歌星還是依舊非常輝煌的。首先要提到的是年輕一代的香港樂壇神話陳奕迅,陳奕迅算是香港最年輕與最優秀的一個歌手,他憑藉浮誇與多首知名的粵語歌曲,目前已經獲得了無數的粉絲,成為了內地最喜歡的一個香港歌手,不過畢竟陳奕迅比較年輕,所以他在這些巨星中只排第五,那麼接下來還有哪4個人呢?
  • 如何看待「周杰倫是最後一代時代巨星」的說法?
    按照現在的華語樂壇來看,杰倫會是最後一個時代巨星。杰倫從小練習鋼琴,並且天賦很強,是一個天才,作曲能力已經對音樂的通感是在普通人之上的,能達到這一點的華語樂壇屈指可數。其次杰倫背後的團隊,作詞方文山黃俊郎,中國詞人中的佼佼者,還有徐若瑄宋健彰杰倫自己,作詞也是普通人之上。
  • 臺灣樂壇地位最高的10位歌手,很多巨星上不了榜,第1無人不服!
    周華健唱歌並沒有太多的技巧修飾,他的嗓音具有很高的辨識度,歌唱風格平易近人,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他是一位唱作俱佳的音樂人,深受大眾的喜愛。巔峰時期的王傑在兩岸三地和整個東南亞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力,那個時候的王傑堪稱現象級巨星。據說當時只要王傑一發唱片,連天王巨星都要避讓,怕和王傑撞到一起,可見王傑當年的實力有多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