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帶完孩子看完《熊出沒》不知道看什麼?
《媽媽咪鴨》來啦!在孩子開學前再帶他去看場電影吧!
相信大家一定都猜測過:未來的國產動畫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我想應該是《媽媽咪鴨》這樣的——行雲流水的完整,舉重若輕的情感主題,嫻熟的風格呈現,全年齡向的笑中帶淚。是的,看完後你會哭成淚人。
預告片是這樣的:
《媽媽咪鴨》調檔至3月9日上映,1月1日首輪點映後,看看專業影評人從各個角度來講說道一下這部國產動畫電影。
ps:現在不用等到3月份,《媽媽咪鴨》超前點映場邀你來!
電影講述了一隻大雁和兩隻小鴨的故事,典型的「動物擬人化冒險題材」。
在近幾年國產動畫電影面臨的「故事完整度」問題上,《媽媽咪鴨》卻完成得很不錯。
故事起源於南遷的雁群,大雁大鵬遷徙途中和母大雁打情罵俏,不小心衝散了一個鴨群,小鴨淘淘和憇憇找不到媽媽了。
自此,大雁大鵬就擔當起這個媽媽的角色,幫助兩個小傢伙找到媽媽,一路坎坷和冒險,歡樂和刺激兼併,是非常完整的冒險故事。
這個故事從最基礎的層面,就具備了受家長和孩子歡迎的因素——寓教於樂。
大鵬是每年需要南遷的大雁,故事從他開始。電影也通過很多細節來展示,大雁南遷這一行為是極有組織性的。
由誰領頭來掌握方向,南遷途中應該保持怎樣的隊形,都是有規劃的。
這樣的一個知識點,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次受教育的過程。大自然生命多姿多彩且極富奧秘,通過一部電影來了解一點,很有意義。
另外,電影全篇也展示了物種的多樣性,單就主角大鵬和兩個小鴨來看,就很有意思。
桀驁的大鵬原本可以任意翱翔天際,但為了幫兩個小鴨找到媽媽,只能「腳綁腳」地帶著兩個小傢伙慢慢找。
大雁和鴨,終究是不同的物種。這個知識點,也是孩子在影院可以get到的。
基於這樣的常識背景,電影對於故事裡的角色性格塑造,也十分耐人尋味。
驕傲的大雁大鵬是飛翔能手,在大雁群裡是「最棒飛行家」。
但他性格桀驁,自己飛得棒「我就可以自由地飛」。長老讓他帶領小雁飛行隊飛,他就不願意了,嫌棄小雁們太幼稚。
這些細節奠定了這個角色:不合群,自我,沒有團隊意識。
另一邊,小鴨淘淘、憇憇是姐弟倆,姐姐憇憇鴨小鬼大,很有主見和機靈勁,而弟弟淘淘則是一個呆萌的小傢伙,認定了大鵬就是自己的媽媽。
兩個小鴨一路信任和依賴,和這個「大雁媽媽」一起迎來了自己與眾不同的鴨生。
很明顯,這是一個互相學習成長的故事。
大鵬學會了擔當和責任,學會了利用自己優異的飛行技能來保護、引導小輩,也有了團隊意識。
而兩個小鴨,因為這個精彩紛呈的冒險,和「大雁媽媽」大鵬開啟了更精彩的未來。
電影這樣的主要角色設置,刷新了一般親子電影的角色關係。
「半路父子檔」不僅科普了大雁和鴨的習性,也更進一層地展開了不一樣的角色關係發展。
從相互陌生到試探相處,一直到最後歡樂有之感動有之的陪伴關係,電影能向更多的家庭展示親子關係的形態與發展方式。
《媽媽咪鴨》放棄了擬真化動物的形態,反而更傾向於把動物人化的動畫呈現。
所以角色的擬人化呈現更多一點。
讓動物像人一樣活動,有人的形態和表情,相對來說也挺有難度的。但電影做得很不錯,讓角色更真實,讓觀眾更入戲,團隊實力可見一斑。
看得出來電影的團隊在作品打造上很有經驗。寓教於樂的合家歡題材,加上配合題材的風格化動畫效果,這是恰到好處的功力發揮才會造就的電影作品。
對比近幾年好萊塢優秀的動畫作品,和《瘋狂動物城》的完整世界觀相比,《媽媽咪鴨》利用一整個大自然的物種生存環境構建了世界觀。大鵬和小鴨姐弟的冒險旅程,其完整和精彩度不亞於《瘋狂動物城》的冒險故事。
除了主角,電影中一系列配角承擔了部分笑點,也構建起了成熟的角色體系。
更多類似這類完整的作品呈現,更豐富的作品類型,趨近國際化的動畫製作體系,這才是未來可期的國產動畫的樣子。
我們期待它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