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9月20日訊今天《拍案驚奇》的4個故事,驚得讓人掉了下巴。
好友借錢不還,追討不成報假案說好友詐騙,結果把自己送了進去;買婚房圖便宜,被假中介一個假印章一個假合同,騙走30萬定金;馬路上碰到的陌生人,自稱家底厚事業好,竟然相信了還一次次借錢給他;還有這個大姐38年沒有戶口,自己渾然不知,最後還是兒子孝順,警察給力,幫著落實了戶口。
作
借出的錢要不回,報假警自己被判了刑
高某主動向公安交代,說自己之前報了假案,目的是想讓警方幫忙找到餘某。
借出的錢要不回,報假警自己被判了刑
本報訊 2014年12月,蕭山人高某認識了河南人餘某,兩人經常一起吃飯聊天,友情迅速升溫。
認識個把月後,餘某說自己做生意需要錢周轉,就向高某借錢。高某也很爽快,立即通過支付寶給了餘某1萬元。後來一次見面,餘某又拿走了高某銀行卡裡的3萬元,說是一個月就能賺錢。又過了段時間,餘某說自己小孩需要錢動手術,又向高某借了1萬元。
直到去年5月,高某在借出最後一筆3500元後,餘某徹底消失,人找不到,手機也變成空號。高某一氣之下向公安報警,謊稱自己的銀行卡被盜,裡面共有4萬元被盜。公安機關於2015年7月8日對餘某刑事拘留。
做筆錄時,民警告訴高某,如果存在報假案的情況,後果很嚴重。高某有些心虛,思想鬥爭後主動向公安交代,說自己之前報了假案,目的是想讓警方幫忙找到餘某。
公安機關查清事情原委後,立即釋放了餘某。而高某因涉嫌誣告陷害罪被提起公訴。前天,蕭山法院公開審理這個案子。法院審理後認為,高某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誣告陷害罪,當庭判處高某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
錢江晚報記者 詹程開 通訊員 蕭法
氣
假合同假印章,騙走買婚房的30萬定金
老餘說,房東出國了,賣房的事全權委託給他辦理。小夫妻對此完全沒有懷疑。
假合同假印章,騙走買婚房的30萬定金
本報訊 在籤購房合同時,你會特別留意合同上印章的真偽嗎?日前,浙江漢博司法鑑定中心就對一份商品房買賣合同進行了鑑定,鑑定結果讓這對剛剛買了婚房的小夫妻幾乎崩潰。
小汪和女友相戀了四年,由於沒有婚房,結婚計劃一拖再拖。小汪有個朋友小李,人脈挺廣。幾個月前,小汪委託小李在杭州下沙幫他找找有沒有合適的婚房。
小李的辦事效率很高,沒過幾天,就聯繫小汪說已經給他找好一套房子。小李還特別告訴小汪,這套房子有抵押,每平方米比市價便宜三千多元。
這樣的價格,讓小汪著實心動,在實地考察了房子情況後,小汪覺得挺滿意,當天就和小李介紹的賣房人老餘籤訂了商品房購買合同,並交了近30萬元的定金。
老餘說,房東出國了,賣房的事全權委託給他辦理。小夫妻完全沒有懷疑,興奮地商量起等過戶手續辦完就去宜家購置一些家具。
但是好多天過去了,老餘那邊遲遲都沒有動靜,打電話也始終無人接聽。無奈之下,小汪拿著和老餘籤訂的合同來到江幹區房管所。
經司法鑑定中心鑑定,小汪的這份商品房買賣合同是假的,合同上的印章也是偽造的。所幸的是,目前,捲款潛逃的老餘已經被警方抓捕歸案。
原來,老餘給小汪看的這套房子,其實是他親戚的。親戚出國,就委託老餘幫他處理這套房產,出租或是出售。誰知道,老餘卻在這套房子上打起主意。他並沒有真正打算賣這套房子,而是搞了個假購房合同,合同上蓋的印章是他私自刻來的假印章。他把自己偽裝成房產中介的工作人員,用這套房子作為誘餌,實施詐騙。
騙
路遇陌生人借錢,他花了3萬才知被騙
阿旺說他是醫生,家裡開廠,有300多個員工,言語中還不斷透露自己家底深厚,事業上正處於提拔期。
路遇陌生人借錢,他花了3萬才知被騙
本報訊 「兄弟,我錢包丟了,借點錢唄!」如果在大街上遇到一個陌生人突然向你借錢,大部分人會警覺吧,但是江西小夥小聶遇到這事,最後花了3萬元才醒悟這是個騙局。
小聶今年28歲,在一家科技公司上班。前不久,小聶到杭州下沙大學城附近辦事,突然有一個打扮體面的男子上來搭訕,男子自稱阿旺。阿旺說他從市區打車到下沙,手機和錢包都落在計程車上了,想借點錢打車去找朋友。小聶心一軟,借給阿旺100元。但阿旺說不夠,小聶看阿旺衣冠楚楚的,於是又給了阿旺400元。兩人還交換了手機號碼,約定馬上還錢。
阿旺是個「守信」的人,沒多久就約小聶還錢。阿旺一見到小聶,就親切地握手稱兄道弟。阿旺說他是蕭山某醫院的醫生,家裡在蕭山開廠,有300多個員工,言語中還不斷透露自己家底深厚,事業上正處於提拔期。
「我這次到下沙,想給領導送個紅包意思意思,但是錢包丟了。」 阿旺想問小聶再借點錢。小聶對阿旺的身份深信不疑,心想認識一個有頭有臉的朋友,以後有需要也可以幫忙,就答應借錢。
於是小聶給了阿旺8000多元現金。這還不夠,小聶帶阿旺回自己住處,又給了他25000元。這之後,阿旺再也沒回來。這時小聶才意識到被騙。
前不久,阿旺被抓。阿旺姓項,26歲,安徽人,無業。根據初步調查,除了聶某被騙3萬多元外,還有至少5人被項某某騙走200—5000元不等。
錢江晚報記者 陳鍇凱 通訊員 倪玲玲
驚
嫁人沒遷戶口,她當了38年「黑戶」
38年沒有戶口的事實,讓戶籍警們十分吃驚。
嫁人沒遷戶口,她當了38年「黑戶」
本報訊 杭州桐廬方女士的戶口在38年前就已經丟了。她沒法購買醫療保險,甚至沒法去醫院看病,她的戶口到底去了哪裡?
方女士的兒子董海河(化名),今年想給媽媽買一份醫療保險。問方女士要戶口本的時候,她根本想不起來。兒子這才知道母親一直是「黑戶」。
方女士今年60歲,原籍桐廬江南鎮。上世紀70年代末,方女士嫁到湖州長興。幾年後,又改嫁到杭州富陽。「那個時候不太重視,沒有遷戶口。」方女士的兩次婚姻都沒有登記,沒有領結婚證,更沒有辦理戶口遷移手續。
錢報記者了解到,由於方女士嫁到外地,而且一直沒有回到村裡生活,村委按照當時的慣例,就沒有對她進行戶口登記,這時是1978年。這邊的戶口註銷了,長興和富陽兩邊卻沒有落戶——戶口就這樣丟了。
方女士家人多次跑到長興、富陽等地尋找能證明戶口的檔案。但幾十年過去了,當初登記、註銷戶口的人都找不到了。
今年8月23日,方女士的兒子找到母親戶籍最早所在地的桐廬江南派出所。38年沒有戶口的事實,讓戶籍警們吃驚,但補落戶口,公安機關必須嚴格控制、嚴格審核。當事人要向公安機關如實陳述沒有戶口的原因、時間,成為「黑戶」後的生活軌跡及家庭成員等方面情況。為了幫助方女士核實身份,桐廬警方跋涉600公裡,走訪了方女士曾經生活過的長興縣和現在生活的杭州富陽區。他們找到了方女士的近親十多人並逐一詢問,確認了幾份關鍵戶口材料。方女士終於成了真正的桐廬江南鎮人。
通訊員 趙鎏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