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臺偶」要起死回生了嗎?|臺灣偶像劇|豆瓣|我可能不會愛...

2021-01-08 騰訊網

作者|藍風鈴

繼《俗女養成記》之後,臺劇《想見你》又意外走紅,豆瓣評分從開局的8.0一直上升至9.1。愛奇藝、騰訊視頻緊急買下版權,宣布從12月22日起,與臺灣同步更新。

與之前《我們與惡的距離》《俗女養成記》引發的社會話題不同,《想見你》看似像是一部普通的甜虐偶像劇,但其實非常燒腦。劇中,男女主角分別來自1998年與2018年兩個不同時空,然而兩人卻在彼此的時空中以另一個人的身份生活。不同身份記憶如何交錯,消失的真相究竟是什麼,讓觀眾在甜虐中又陷入深度思考。

據臺媒報導稱,已經有韓國、南美洲買家開始與出品公司接洽版權問題,想要進行本土化翻拍,上一次引發如此轟動的還是《我可能不會愛你》。時隔七年,臺劇能否依靠《想見你》再掀狂潮,恢復往日光輝,開啟一個新時代呢?

臺灣偶像劇新的一次騰飛

《相見你》之所以能受到關注與討論,一定程度上還是顛覆了大眾對臺灣偶像劇的認知。故事開始男主就因為一場空難事件去世已有兩年,女主黃雨萱雖然每日照常上班,但卻始終走不出男友逝世的陰影,整日沉浸在回憶與男友的甜蜜之中,她時常會跑去與男友一同約會的地方,並且每天不間斷給男友電話發簡訊。

看完前三集,按照偶像劇的狗血套路,這時候就會出現一個男的出來拯救她,但根本不是,而《相見你》的精彩也由此才真正拉開序幕。黃雨萱所在公司正在研發一款「尋找無血緣自我」的軟體,通過人像搜索功能在網絡上尋找跟自己長得像的另一個人。思念男友的黃雨萱通過軟體搜索到一個和男友王詮勝長得一模一樣的李子維,神奇的是這個男生身邊站著一個女孩也與她長得一模一樣,而照片上還出現了一個她完全不認識的人。通過調查,她得知女孩叫陳韻如,早在1999年被人殺害。王詮勝與李子維之間是什麼關係?陳韻如與王詮勝又是什麼關係?在查詢過程中,黃雨萱不知不覺地回到了1998年陳韻如身上。

《相見你》不像單一的愛情偶像劇,它涵蓋了科幻、穿越、懸疑等多種類型元素。這些元素雜糅在一起,稍不注意就會變成一部爛俗的狗血劇。然而《想見你》卻融合得很好,它並不是把愛情放在了懸疑劇裡面,而是把懸疑推理融入了愛情劇中。

劇中不僅有案件推理,還有愛情推理,男女主演在兩個時空中都分別有不同的身份,而且性格也完全不一樣,1998年的陳韻如內斂文靜,而2019年的黃雨萱隨性灑脫,1998年的李子維活潑瀟灑,2019年王詮勝貼心穩重。當黃雨萱不小心翻看陳韻如的日記本時,居然看到了王詮勝的名字,究竟是怎麼回事兒?一個疑問還沒解決,另一個問題又產生了,在一連串不單純的校園襲擊事件之後,陳韻如的死因也開始成為一個謎團,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兇手?四個人關係交錯複雜,到底誰是誰,誰真正喜歡誰?

無論是看愛情劇的觀眾,還是看推理劇的觀眾,都會被劇情吸引下去。無論是故事本身還是表現手法都很出彩,乍一看平平無奇,但是卻處處都是反轉,讓人完全猜不到劇情走向。《想見你》打破了臺灣偶像劇傳統套路化模式,將內容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從「巔峰」到「沒落」,

臺劇一直在掙扎中求生

曾幾何時,臺灣偶像劇作為電視劇市場的潮流引領者,伴隨了許許多多80後、90後一同成長,2000年《流星花園》播出,在臺灣創下了平均6.43的逆天收視率,一舉打破了當時日韓劇的壟斷局面,海外版權輸出二十多個國家,臺灣電視劇由此進入了「黃金十年」。

從《流星花園》《王子變青蛙》到《惡作劇之吻》《命中注定我愛你》等等,就今天看來,每一部都是經典佳作,一時間,偶像劇似乎成為拯救收視率的靈丹妙藥。

但霸道總裁與灰姑娘慣用套路,在巔峰過後開始慢慢失靈了,特別是隨著內地經濟的迅速增長,人們審美逐漸提高,內地影視多樣化的出現,擠壓了內容單一、小體量的臺劇市場,觀眾完全可以憑國劇自給自足,臺灣偶像劇漸漸開始走下坡路。

直到2011年,《我可能不會愛你》的出現開始打破了人們對臺灣偶像劇的固有印象,愛情不再是灰姑娘與白馬王子的專屬,而是停留在了普通人的身上,戀愛不僅是一件純粹的事情,還夾雜著很多現實問題,動人的愛情故事以及面對現實生活的感悟讓很多人在看劇時產生了共鳴,內容上的突破讓臺劇開啟了新的篇章,讓大眾以為臺劇又要重整旗鼓,但在這部劇播完之後,臺劇仿佛就進入了停滯期,一直沒有很出色的作品出現。特別是在內地影視行業興起後,撐起臺劇黃金十年的那一代優秀演員以及幕後團隊,紛紛投身內地影視行業中,種種情況表明,臺劇要想再續當年偶像劇的輝煌,幾乎無可能。

在夾縫中求生存的臺劇這時開始改變路線,不在偶像劇領域掙扎,在製作上也開始與國際合作,《我們與惡的距離》就是臺灣公視與HBO共同合作出品的電視劇,僅播出2集就封神,拿下豆瓣9.5的高分。這部「挑戰人性」的電視劇,讓人們覺得臺劇似乎已經開始轉型,網友們紛紛驚呼「原來臺劇質量都已經拍到這個深度」「臺劇題材越來越廣了」「臺劇真讓人刮目相看」。

轉型與創新的拉鋸戰

然而有想轉型的變革者,也有想要在原本體系上繼續改進的創作者,《想見你》的編劇簡奇峰和林欣慧正是其中兩位。他倆一直紮根於臺灣偶像劇的創作,從十年前偶像劇還在黃金時期的時候,兩人開始合作,不斷尋找角度新穎的方向,致力於創作出更成熟更受歡迎的偶像劇。

而臺灣有名的電視劇製作公司「友松娛樂」也同樣是致力於偶像劇創作的公司。對臺灣偶像劇了解的人對這家公司應該不陌生,從之前的《我可能不會愛你》,再到前不久熱播的臺劇《我們不能是朋友》都出自於友松娛樂。與內地很多影視公司不同的是,友松娛樂剛開始時並不是一家服務於電視劇創作的公司,而是致力於綜藝節目創作,《超級大富翁》《超級偶像》《百萬大歌星》都出自於友松,臺灣偶像劇教母《流行花園》製片人柴智屏早期也是在友松娛樂做了幾年的綜藝幕後工作。

2008年,友松成立了三鳳製作涉足電視劇領域。在多年深耕綜藝領域的強大資源支撐下,第一部劇把林依晨、鄭元暢聚集拍了《我的億萬麵包》,原本想趁《惡作劇之吻》的後期熱度,來一次引流,然而這部劇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水花。而這時,臺灣偶像劇黃金時期也接近尾聲,諸多如《海派甜心》《就想賴著你》這樣的大熱的偶像劇,都已經脫離純本土的製作,選擇與內地公司一起合作。

在如此嚴峻的市場環境下,三鳳並沒有放棄本土偶像劇,而是開始轉換探索方向。2011年,由三鳳與三立合作的《我可能不會愛你》一經播出就引發大量討論,「十年修得柯景騰, 百年修得王小賤, 千年修得李大仁」被廣為流傳,《我可能不會愛你》也再次刷新了大眾對臺灣偶像劇的認識。

但在這部劇之後,臺灣偶像劇似乎徹底淡出了內地觀眾的視線,結束了它的黃金時期。直到前不久《我們不能是朋友》的火熱,臺灣偶像劇才再次出現在大眾視野中。該劇圍繞的一個話題是:如果對方有錯在先,那麼主人公愛上別人,是否道德負罪感會輕一些?與時俱進地引入了時下年輕人普遍關注的「過怎樣的人生」「我是為你好」等議題。而《想見你》的成功再次證明了三鳳成功掌握了偶像劇轉型之路的秘訣,與時俱進的題材以及能引發話題討論度的劇情。

如今,臺灣偶像劇開始煥然一新,走出了適合自己的新道路,未來臺灣偶像劇是否能再掀當年熱潮,還真不好說。

點擊播放 GIF 0.0M

相關焦點

  • 豆瓣9.1,「臺偶」要起死回生了嗎?
    作者|藍風鈴 繼《俗女養成記》之後,臺劇《想見你》又意外走紅,豆瓣評分從開局的8.0一直上升至9.1。愛奇藝、騰訊視頻緊急買下版權,宣布從12月22日起,與臺灣同步更新。
  • 9012年了,為什麼我還在追臺灣偶像劇?
    臺灣作家唐諾2018年在《十三邀》接受許知遠採訪時說,「臺灣的文化市場進入一個衰退期,但在這樣的衰退歷史中,我相信會有上升歷史中難見到的好作品。」四個月之後,在臺灣公視播出的《與惡》完成了這一使命。這部由公視和HBOAsia、CATCHPLAY合作的現實題材,著力探討「無差別殺人事件」後受害者家庭、施害者家庭與辯護者的關係,豆瓣評分高達9.5。
  • 豆瓣高口碑電視劇推薦四:我可能不會愛你,無神,風箏
    豆瓣評分:9.1《交響情人夢》講述了出身音樂世家的千秋真一和不可思議少女野田惠意外相遇,在野田妹的影響下,千秋的人生軌跡發生了重大轉變。豆瓣評分:8.9《我可能不會愛你》是金鐘獎史上獲得獎項最多的戲劇,2011年民視收視率最高的偶像劇,也被譽為臺灣史上最文藝的偶像劇,由八大電視臺自製的臺灣偶像劇由編劇徐譽庭、導演瞿友寧聯手打造,林依晨、陳柏霖領銜主演。該劇講述了"一個關於'特別的朋友'的故事"。
  • 豆瓣9分《想見你》:臺灣偶像劇蓄謀已久的一場自我變革
    9.0。臺媒有消息稱,已經有韓國、南美洲買家接洽版權,該劇有望繼《我可能不會愛你》之後,再次有臺劇被翻拍成韓國版。 從《我們與惡的距離》到《俗女養成記》,臺劇今年給人帶來的驚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前,不發有文章討論過臺劇的復興,以及劇集類型的革新。在提及臺灣偶像劇時,大部分文章都認為,曾經紅極一時的偶像劇已經是「過去式」了,套路爛俗、粗製濫造成了偶像劇的代名詞。
  • 豆瓣9.2,不是靠水軍撐的
    很多人看到這部劇時,可能都會經歷以下心態起伏: 第一集:什麼玩意,豆瓣這麼高分是瞎嗎?這屆觀眾品味好低;第三集:似乎還有點意思,衝男主的臉繼續看吧;第五集:編劇厲害了,這怎麼想的,太厲害了;第十集:豆瓣五星先打上,所有人都給我去看!第二十二集:陳韻如到底是自殺還是他殺?
  • 這6部臺灣偶像劇比羅志祥的6700字愛情小作業要精彩多了!
    這「男孩」、「女孩」的稱呼,平靜中又帶著淡淡甜味的文字,我仿佛在看2002年的臺灣偶像劇。羅志祥的瓜前段時間大家應該都吃過了,真的毀三觀,當時周揚青發的微博信息量大到我快無法消化。但是看了羅志祥的那篇長文之後真的想說一句「Duck 不必」,一個女孩子沒有幾個9年,如果真的是為她好,就請不要這樣打擾她,這是作為一個前任的基本素養。雖然羅志祥今天在微博上演的這齣「土味臺偶」真的讓我看不下去。
  • 揭秘豆瓣9.2分臺劇《想見你》,堪稱史上最燒腦偶像劇
    就在大家認為臺劇的復興是從現實題材開始時,另一部偶像劇的出現則讓內地觀眾再次感嘆:原來臺灣偶像劇也還尚未消亡,依然如此有殺傷力。這部偶像劇黑馬就是臺灣三鳳製作和福斯傳媒、華聯共同製作的《想見你》。截至2月4日,豆瓣上已經有超過14萬人為該劇打分,豆瓣評分維持在9.2,比去年的小爆款臺偶《我們不能是朋友》各方面還超出一截。
  • 《想見你》豆瓣9.2!曾經傻白甜的臺偶劇,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
    蕭亞軒的一生,是偶像劇的一生,而且是永遠停留在臺偶劇1.0時代的一生。所以,用這句話來形容二十一世紀臺偶劇的上半場,再合適不過。《我可能不會愛你》(2011) vs《惡作劇之吻》(2005)《我可能不會愛你》這部劇的劇本時間跨度長達十五年。程又青的角色變化從17歲一直持續到了32歲。
  • 豆瓣9.1的高分臺劇《想見你》今晚迎來大結局!
    文 | 牛角尖「從它開始,臺劇有了超越韓劇的可能」,在《想見你》的豆瓣評論區中,這條評論排在首頁,收穫5418個贊。《想見你》是臺灣製作公司與HBO聯手打造的偶像臺劇。首播於臺灣電視臺中視,播出5集後,由於在內地市場引發巨烈反響,故被內地視頻網站愛奇藝、騰訊買下版權,於每周日晚22:00與中視同步更新兩集(註:內地的兩集是臺版的一集)。
  • 豆瓣飆到9.2,臺劇要重回「黃金時代」?
    如果《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9.5分是個偶然,那麼最近這部《想見你》從8分飆到9.2,就是在向觀眾說明一件事——沒落幾年的臺劇,起死回生了。 現在看來這豆瓣9.2分的評價,還真不是虛高。 仔細想想,除了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我們不能是朋友》《罪夢者》這幾部,距離上一次臺劇席捲大陸,已經是七八年前的事了。《想見你》的出現,是否標誌著臺劇要重新崛起了? 這些年臺劇經歷了什麼? 說起臺劇的經歷不免要往前翻個幾十年。
  • 看臺灣偶像劇這麼多年,你知道自己多幸運?
    亞洲偶像劇最早出現在日本,20世紀90年代,以《東京愛情故事》為首,日本偶像劇稱王,隨後沒幾年韓國後來者居上,在亞洲稱霸,直到21世紀初,臺灣偶像劇誕生。臺灣最早的偶像劇其實要追溯到2000年的《麻辣鮮師》,雖然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但這部劇幾乎匯集了後來臺偶的一半江山。
  • 從《想見你》看臺灣偶像劇:從黃金十年到蟄伏復興
    臺灣偶像劇發展史回顧  臺灣最早的偶像劇始於2000年漫改劇《麻辣鮮師》,儘管反響不溫不火,但這是臺偶的起點,該劇發展了一批日後的偶像明星,如言承旭、潘瑋柏、藍正龍等人。隨後,真正颳起臺偶風暴的是《流星花園》,平均6.43的收視率打破了日韓偶像劇的壟斷局面,臺灣電視劇從瓊瑤領銜的「言情時代」進入柴智屏領銜的「偶像時代」,臺灣電視劇由此進入了「黃金十年」。
  • 這些臺灣偶像劇都要被翻拍了
    國產劇從來就沒有停止過翻拍的腳步,翻拍完韓劇拍日劇,終於又瞄向了陪煲仔長大的那些經典臺灣偶像劇,即使新版《泡沫之夏》把偶像劇拍成鄉村愛情,也阻擋不了翻拍的熱潮
  • 臺灣經典偶像劇盤點!我可能不會愛你、麻辣鮮師、黑糖瑪奇朵,全是8、9年級生童年回憶
    還記得小時候天天守在電視機前面,期待著最愛的偶像劇開播嗎?雖然很多劇情現在看瞎到不行,但當時還是看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呀!
  • 豆瓣9.2,臺劇早就超越了李大仁
    》……往上回溯最新有印象的一部,可能都要2011年的《我可能不會愛你》了。我今天推薦的這部《想見你》,更是從去年年底開播以後熱度就不斷攀升,每周上一次熱搜,還以偶像劇的題材拿下了9.2分,目前成為豆瓣裡評分最高的臺偶劇。
  • 豆瓣9.3分,這部偶像劇天花板,嗑死我了!
    最近,在小清新界已經揚名立萬的泰國偶像劇再一次吸引了眾人的目光,播出2集後,《假偶天成》就在豆瓣收穫了9.3的高分,第三集播出後,依然高分不下,甚至出現了各種嗑CP嗑到頭腦發昏,要拿腦袋哐哐撞牆的影迷們,在短評中頻頻留言虎狼之詞,以表達對這部劇的痴狂。在豆瓣9分以上是什麼概念,拿其他電視劇比較下就一目了然。
  • 臺灣偶像劇真的衰落了嗎?大陸偶像劇真的崛起了嗎?
    臺灣電視劇之所以能夠在內地大火,原因有二。其一,臺灣偶像劇符合當年的文化潮流。「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戲碼在俘獲了當年的一眾少女心,男帥女靚,情節討喜。再加上服裝、道具精美,拍攝技術也要比內地電視劇成熟。於是,內地的電視劇也越發花樣百出,青春劇偶像劇古裝劇情景劇通通都有。此時,臺灣偶像劇的優勢已經不太明顯了。
  • 許光漢的《想見你》能讓沉寂多年的臺灣偶像劇回歸大眾視線嗎?
    此時此刻百無聊賴在家看電視劇的你是否像極了小時候寒暑假在家無人看管,隨便換一個臺就是一部經典偶像劇的時刻?細數80、90尤其是95後的童年的美好幻想,那都要從臺灣偶像劇說起。陳喬恩更是憑藉《王子變青蛙》和《命中注定我愛你》一舉拿下臺灣偶像劇女王寶座。
  • 《我可能不會愛你》豆瓣評分8.9,熬夜也要看完這部劇!
    臺灣電視劇《我可能不會愛你》是金鐘獎史上獲得獎項最多的戲劇,2011年民視收視率最高的偶像劇,也被譽為臺灣史上最文藝的偶像劇,由林依晨、陳柏霖領銜主演。該劇講述了"一個關於'特別的朋友'的故事"。林依晨,中國臺灣女演員、歌手。 2000年,獲得《臺北捷運報》舉辦的「第一屆捷運超美少女比賽」冠軍 。電視劇裡的她經常帶來好戲與好收視,也被說成是「旺夫型」女演員,而且她自身實力也是非常不錯的,比如2012年以《我可能不會愛你》獲得臺灣電視金鐘獎女主角獎,並創下收視佳績。
  • 垮掉的一代臺灣偶像劇男主角
    儘管明道工作室馬上回應說這些互動只是「按照流程配合」,只是看著曾經臺偶劇裡的「霸總」代表明道要靠這樣的姿態恰飯,還是讓人忍不住一聲嘆息。細數一下,臺偶式微的那幾年,明道運氣平平始終在錯過機會。先是錯過了臺偶風光末班車之一的《命中注定我愛你》。當年就有報導,原本這部劇的選角是明道搭檔陳喬恩,結果明道因為《櫻野3+1》和三立鬧不和,一氣之下跑去演了《敲敲愛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