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后與艷后丨一段英國音樂史,兩位作曲巨匠筆下的經典之作

2021-02-25 AAE國際藝術教育

2016年莎士比亞400年臨近尾聲,我們將在一場純粹的英式巴洛克音樂會——「戀愛中的莎士比亞」英國協奏團音樂會中為今年「愛上莎士比亞」藝術季完美收官,普賽爾、亨德爾、馬修·洛克等英國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圍繞莎翁之作創作的作品將得到演繹。

 禁慾時代終結 

英國音樂進入空前繁榮時期



亨利·普塞爾,英國音樂史上大名鼎鼎的享有世界聲譽的人物,不過,在他去世之後的很長時間裡,卻被人們遺忘,直到霍爾斯特、沃恩·威廉斯等人挺身而出之後方有大的改觀。就在普塞爾出生之後一年,英國發生了巨大的社會變革,清教徒禁慾的時代終於結束了,人們又可以恣意尋歡、重新縱情於聲色之間了,被克倫威爾整頓的無事可幹的宮廷樂隊和歌唱家們終於又找到了用武之地。劇院的大門重新敞開,人們瘋狂地要求上演莎士比亞和其他著名劇作家的戲劇。而在劇院裡最得寵的要算是假面劇,不過這種戲劇有別於歌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阻滯了歌劇從義大利傳到英國,假面劇包含了更多的啞劇與舞蹈的成分。劇院演出的巨大需求要求作曲家創作出更多的音樂作品來愉悅大眾,英國音樂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的時期。

亨利·普塞爾

普塞爾最後一部代表作

最受觀眾喜愛的優美動聽的《仙后》

普塞爾在英國的影響力是在二十世紀產生的,英國作曲家們開始認知到這位在器樂創作領域被蒙特威爾第的光芒遮蔽、在歌劇創作領域被亨德爾衝淡的作曲家的偉大。尤其是布裡頓,他用《青少年管弦樂隊指南》、《仲夏夜之夢》來表達對普塞爾的尊崇與敬意。音樂史上,對評價最高的歌劇代表作是《狄多與埃涅阿斯》,而最受觀眾喜愛的則是優美動聽的《仙后》。


《仙后》是亨利·普塞爾創作的一部假面劇,或者叫做半歌劇(Semi-Opera),後面這個術語基本就是指王政復闢時期的英國歌劇,是一種融合了戲劇(說白角色)、舞蹈(舞者)和歌唱(歌手)為一爐的英國「特產」,其代表作曲家就是亨利·普塞爾。

英國音樂文化自古以來就帶有鮮明的特徵,即戲劇音樂大多圍繞劇本以配樂為主。在早期的戲劇活動中,舞蹈佔重要成分,還有舞臺裝置布景,最後才是歌詞與音樂。宮廷中假面劇升星,特別是在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期間,題材大多是語言、神話,融合詩歌、舞蹈、歌曲與器樂。


仲夏夜之夢

在《先知》(1690)和《亞瑟王》(1691)年大獲成功之後,普塞爾信心滿滿,開始創作《仙后》。在這部作品中,普塞爾增加了器樂的比重,按照英國假面劇的傳統,音樂並非重要,《仙后》的第一幕就是傳統的假面劇,並沒有音樂,《仙后》中的說白部分基本使用的是莎士比亞的原版劇本,而歌唱部分則重新寫了腳本。創作《仙后》時,普塞爾32歲,不過,離他去世卻已不到三年時間,屬於他最後的名作。《仙后》腳本的靈感來自莎士比亞的名作《仲夏夜之夢》,對於普塞爾來說,這部戲也已經是一百年前的經典了。《仙后》首演之後,總譜就丟失了,直到20世紀初被重新發現。

事實上,這是一部更多普塞爾自己創作思路的作品,1966年《仙后》總譜出版時,安東尼·劉易斯爵士的序言中倒是說的很明白:「普塞爾沒有為莎士比亞的一行詩句譜過曲。他所譜寫的音樂包括五幕中每一幕結尾的短小的假面劇。與莎士比亞的關係是通過了仙后狄坦妮婭與她的侍從仙女們來連接的,因此,劇本有了這個名字。


安東尼與克裡奧佩特拉

 

本場音樂會中,除了仙后還有另一位艷后,她的名氣要比那位虛構的狄坦妮婭大得多,就是克裡奧佩特拉,同樣,也出現在了莎翁的劇作《安東尼與克裡奧佩特拉》之中。

亨德爾

 普塞爾之後 

讓英國音樂重煥活力的亨德爾

亨德爾的歌劇《尤裡烏斯·凱撒》作於英國時期,也是他人生轉型時期的重要創作。亨德爾出生在德國的哈雷,年輕時在義大利出名,事業上的全盛期與其晚年都在英國度過。他的一生既有輝煌燦爛的時刻,也有不幸潦倒、四處逃債的光景,然而對亨德爾來說音樂創作才是最現實的存在,不論順境逆境何時何地,他都沒有放棄過作曲,直到晚年雙目失明依然沒有停止創作,如此勤奮在音樂史上並不多見。

1710年亨德爾被任命為漢諾瓦宮廷樂長,在德國他成為了受人矚目的音樂家,然而倫敦這座充滿魅力的城市卻在頻頻向亨德爾發出召喚。自從普賽爾死後,英國音樂逐漸呈現衰弱的、同時又是分裂的態勢,非常需要強有力的人物登高一呼,亨德爾決定去冒一次險。

1710年亨德爾到倫敦指揮上演了自己的歌劇《林納多》,作曲家敏銳地意識到在英國存在更多的發展機會,因此他在英國儘量多住了一段時間(6個月)之後才返回漢諾瓦,亨德爾權衡利弊,最終決定於1712年重返倫敦並定居。此後,他為國王劇院、王后劇院先後寫了近30部歌劇。

1723年,他搬家到倫敦地價昂貴的布魯克街定居,穩定的家庭生活令亨德爾煥發出活力,完成了包括《尤裡烏斯·凱撒》、《帖木兒》和《倫巴第女王羅德琳達》等三部歌劇,這些都是場面宏大的作品,而其中以《尤裡烏斯·凱撒》最為出名。


尤裡烏斯·凱撒

亨德爾的《尤裡烏斯·凱撒》的靈感來自於莎士比亞的《安東尼與克裡奧佩特拉》,腳本作者尼古拉·海姆(Nicola Francesco Haym,1678-1729)原是大提琴家,義大利人,和亨德爾同一年來到英國,成為貝德福德二世公爵府邸的樂隊成員,也撰寫一些腳本。1720年,他受僱於國王劇院,為亨德爾撰寫了上面提到過的三部歌劇的腳本。


亨德爾《尤裡烏斯·凱撒》片段試聽

《尤裡烏斯·凱撒》於1724年2月20日首演於倫敦。扮演克裡奧佩特拉的弗朗西斯卡·庫佐涅(Francesca Cuzzoni,1696-1770)也是義大利人,是當時倫敦最紅的女高音之一。亨德爾非常喜歡與她合作,包括《倫巴第女王羅德琳達》裡的劇名女主角也是由她擔任的。扮演凱撒的塞內西諾(Senesino,1686-1758)是義大利錫耶納人,當年是紅極一時的閹伶,他的嗓音條件非常好,而且演唱技巧精湛,特別是顫音,他演唱快板時仍然吐字清晰,令當時的觀眾為之傾倒。首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國王劇院的一位大股東記述道:「自從亨德爾的名為《尤裡烏斯·凱撒》的新作上演之後,歌劇市場一片繁榮。塞內西諾和庫佐涅的風採讓一切評論黯然失色。上演第七場的時候,劇院裡還如同首演那天一樣滿座。」

不過,這個好的開端並不能讓亨德爾的義大利歌劇夢持續美好的做下去,英國觀眾對於義大利歌劇仍然水土不服,他們更喜歡普塞爾筆下的那些夾著說白的假面劇,等到《乞丐歌劇》出現,亨德爾真正領教了英國本土觀眾的欣賞習慣,最終黯然退出歌劇創作轉而去寫清唱劇,開拓出一片新的天地。1759年3月30日亨德爾在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最後一次指揮了《彌賽亞》,當時他又病又瞎,但卻以百折不撓的勇氣堅持指揮全場,這個不服輸的倔老頭兒令觀眾感動不已。15天之後,1759年4月14日亨德爾去世,享年74歲,比巴赫多活了9年,不過他們都是在黑暗中度過了餘生。他被安葬在西敏寺,因為在英國人心目中亨德爾早就已經是倫敦人了。

作者韓斌系上海音樂學院副研究員本文有刪減,全文刊載於音樂會節目冊


相關焦點

  • 【風雲人物】「埃及豔后」的豔名是真是假?
    但丁、莎士比亞等文學巨匠都將這位傳奇女人描述為「曠世的性感妖婦」。後來的一些文學家或藝術家以克裡奧佩特拉為主角創造的文藝作品,也以這些傳言為依據創造出一個個不同版本的「埃及豔后」形象。但是,歷史上的克裡奧佩特拉到底是什麼樣子呢?
  • 科普丨埃及豔后是埃及人嗎?
    這樣的埃及豔后是大家熟悉的埃及豔后伊莉莎白泰勒扮演埃及豔后的香豔牛逼故事,這裡就不贅述了,有興趣找電影來看……今天的問題是:埃及豔后是埃及人嗎?埃及豔后不是埃及人還能是什麼人?難道還會是中國人?---真相的分割線----然而……不好意思,讓大家失望了。埃及豔后,並不是埃及人。首先要回答一個問題:什麼是「埃及人」?
  • 「女俠」變「艷后」,這是什麼?永恆的經典《埃及豔后》即將翻拍
    近日,據外國媒體報導,新版《埃及豔后》將由《神奇女俠》的導演派蒂·傑金斯執導,神奇女俠蓋爾·加朵將出演「埃及豔后」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而且這次的《埃及豔后》是歷史傳記類電影,和《神奇女俠》這種英雄科幻類電影是完全不一樣的,這麼大的跨度令人有點擔心,但同時也更加期待。雖說《埃及豔后》有過幾個版本,但是1963年的《埃及豔后》堪稱史詩級經典之作,是眾多版本中最深入人心的,想要媲美這樣的大作都有很大的難度,更不要說要超越了。因此,大夥都十分期待這部新作的誕生,究竟是「罵名滿天」還是「享譽全球」呢?
  • 「女俠」變「艷后」,什麼情況?永恆的經典《埃及豔后》即將翻拍
    近日,據外國媒體報導,新版《埃及豔后》將由《神奇女俠》的導演派蒂·傑金斯執導,神奇女俠蓋爾·加朵將出演「埃及豔后」 克利奧帕特拉七世。而且這次的《埃及豔后》是歷史傳記類電影,和《神奇女俠》這種英雄科幻類電影是完全不一樣的,這麼大的跨度令人有點擔心,但同時也更加期待。雖說《埃及豔后》有過幾個版本,但是1963年的《埃及豔后》堪稱史詩級經典之作,是眾多版本中最深入人心的,想要媲美這樣的大作都有很大的難度,更不要說要超越了。因此,大夥都十分期待這部新作的誕生,究竟是「罵名滿天」還是「享譽全球」呢?
  • 孟德爾頌音樂思想初探丨 他是浪漫派作曲家中的抒情風景畫大師,他被華格納稱為「大自然的風景畫家」,大自然主題貫穿了其一生的創作.
    作品的內容豐富、旋律優美、情調感人,因此,孟德爾頌被譽為浪漫派作曲家中的抒情風景畫大師。下面就孟德爾頌音樂思想做一簡要概述。    除此之外,他還常到英國旅行,倫敦成了他的第二故鄉,英國聽眾非常喜歡孟德爾頌的音樂。旅行是孟德爾頌生活的一部分,大自然是孟德爾頌創作的主要主題之一,他從大自然中獲得獨特而豐富的人生感受與體驗,很多作品都充滿濃厚的自然氣息。「……他的激情完全來自於他對生活的觀察和對大自然的描繪,這是一位通過文學的表現手法使自然的生活狀態與優雅的音樂藝術渾然一體的作曲家。」
  • 新豐筆下的經典之作《最強的系統》超級好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新豐筆下的經典之作《最強的系統》超級好看!希望大家都能喜歡。第一本《最強的系統》作者:新豐精彩劇情:林凡有些不耐煩了,這些人在空中飛來飛去,好像巡邏大隊一般,如今想撤退也要找好時機才是。 一日後。 林凡確定這些人都離去之後,才小心翼翼將自己給刨了出來。
  • 肇事女司機竟然成了仙后座
    當然,我們北半球人在實際觀測中,春夏兩季,看到的是W型仙后座;秋冬兩季,看到的是M型仙后座。尤其10、11月份,仙后座格外明亮,最顯身材。仙后座裡最值得一說的是,仙后座γ(γ Cas ),在中國古代星官中叫「策」。之所以特別提到它,因為是一顆特殊的變星。
  • 音樂巨匠|巴赫,穿越時空的留聲機
    他對作曲技法非常感興趣,對這些樂譜有十分強烈的好奇心。只要有機會,他就會到處去聽新音樂的演奏,無法到場親耳聆聽的,他就找來樂譜閱讀、手抄、鑽研。巴赫在世時,以管風琴演奏聞名,但他燦若繁星的創作卻鮮為人知,且在他去世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幾乎銷聲匿跡。
  • 今晚播出預告 | 百年巨匠:冼星海
    1934年,考入巴黎音樂學院高級作曲班,學習作曲兼學指揮。1935年畢業回國後,投入抗戰歌曲創作和救亡音樂活動。1938年赴延安,後擔任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1945年10月因勞累和營養不良,病逝於莫斯科。他是中國民族新音樂事業的先鋒,譜寫了《軍民進行曲》、《生產運動大合唱》、《黃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廣為傳唱的歌曲。
  • 巴洛克時期的三大巨匠
    然而,他不僅是在作曲創作方面屬於泰鬥級別,同時身兼數職,他是一位管風琴家,羽管鍵琴家,中提琴家,小提琴家。1703年,他在阿恩施塔特(Arnstadt)的聖博尼法斯教堂(St Boniface)負責給人們彈管風琴,這份工作給了他穩定的收入,同時,他還可以藉此機會加強自己在管風琴彈奏的技巧和能力。
  • 走近巨匠丨張大千與《東坡笠屐圖》
    這是張大千(一八九九——一九八三)筆下的《東坡居士笠屐圖》(吉林省博物院藏)中的蘇東坡形象。在這幅作於一九四一年的人物畫佳構中,張大千題識曰:「東坡笠屐圖,仿元人任子明筆。辛巳六月朔一日,敦煌莫高窟作,蜀郡張大千爰」,鈐白文方印「張爰之印」和朱文方印「大千」。據此可知其乃仿自元代畫家任仁發(一二五四——一三二七)的同名畫作。
  • 秋季星空(一)|仙后座、仙王座、飛馬座
    史蒂芬五重奏星系【秋季星空第一期:仙后座、仙王座、飛馬座】不經意間,秋季的太陽就已西沉。日落之後,夏季的標誌星辰開始向西傾斜,將星空舞臺讓給昔日英雄傳說中的主角們。就像秋之大地的靜謐無聲,這個時節的星空也同樣寂靜冷清。仙后座就在這片寂靜的星空中熠熠生輝。
  • 《仲夏夜之夢》丨在這齣啼笑皆非的愛情鬧劇裡,感受莎翁筆下的浪漫之夜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最偉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 仙王奧布朗與仙后媞泰妮亞為了爭奪一個侍童發生矛盾,奧布朗為了懲戒媞泰妮亞,命夜遊精靈帕克去尋來「愛懶花」製成藥水滴在媞泰妮亞的眼皮上,這樣媞泰妮亞就會愛上她看到的第一個人或者動物。同時,為了讓有情人終成眷屬,奧布朗也命帕克將藥水滴在了拉山德和狄米特律斯的眼皮上。
  • 放牛班筆記 | 音樂史探秘:巴洛克時期的音樂
    「放牛班筆記」是學生藝術團合唱團的音樂學習筆記,現推出第一個欄目「音樂史探秘」,帶領大家與我們一同走近西方音樂史知識,聆聽音樂,探訪音樂背後的文明。「音樂史探秘」欄目共分六期,目前已推出第一、二期,本篇為第二期。
  • 秋季星空看點 與 仙后座
    不僅如此,仙女星系還是距銀河系最近的大星系,它正以每秒300公裡的速度朝銀河系運動,在30億-40億年後可能會撞上銀河系,最後兩者併合成為橢圓星系,那個時候不知到地球會是個什麼樣子,而人類又不知是化為歷史的塵埃還是可以完成星系間的穿越呢?當然,在天氣良好、觀測條件良好的情況下,你可能用肉眼就可以直接看到仙女座大星雲,不過感覺就是霧蒙蒙的一團。
  • 英媒盤點英國音樂教育突出的十大高校
    利茲大學入學要求:AAB(最好包括音樂;若沒有,至少有一門以散文課為基礎的課程,並具有英國皇家音樂學院8級或5級理論資格)課程:在選擇專攻某一領域之前,利茲大學的音樂碩士課程會讓學生先了解表演、作曲、理論、分析、記譜、音樂技術和心理學。在第一年,學生們學習核心模塊,包括理論、歷史、音樂技術和音樂心理學。同時,也可以選修獨奏或合奏表演或作曲的課程。
  • 一口氣讀完的音樂史
    日本音樂學者、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教授岡田曉生,曾在神戶大學教授過9年西方音樂史,2005年他將自己的思路重新整理,用風雅又極具躍動感的文字,把西方音樂史融入到人類歷史的發展中,撰寫了能讓人一口氣讀完的音樂史《極簡音樂史》,「我寫本書時最大的願望,就是讓一般讀者也能理解音樂史大致的流向。」該書中文版由尹寧翻譯,今年7月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 身高1.75m,長腿以色列美女出演的「埃及豔后」,能否戰勝伊莉莎白·泰勒
    新版《埃及豔后》延續了《神奇女俠》的陣容——除了擔任製片與主演的蓋爾·加朵外,《神奇女俠》的導演派蒂·傑金斯也將執導該片。上世紀60年代由於伊莉莎白·泰勒出演的「埃及豔后」絕對是影史留名的經典之作。出演《埃及豔后》時,伊莉莎白·泰勒30歲左右,正是顏值與狀態的巔峰期。伊莉莎白·泰勒一雙罕見的藍紫色眼睛,為埃及豔后的神秘與魅惑加分不少。
  • 巨匠軼事 | 啟功先生那些暖暖的冷笑話
    西泠印社在趙樸老逝世後,公推啟先生擔任社長,時先生已辭去中國書協主席之職。某年印社舉行例會,啟先生與中國書協某位繼任掌門領導共同與會。《百年巨匠·書法篇》開機儀式後出席嘉賓合影回眸丨梅蘭芳的最後一場戲六位百歲老人題寫「百年巨匠」不愧是張藝謀!
  • 紀錄片《百年巨匠》騰訊、愛奇藝、搜狐熱播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共華東局常委兼宣傳部長、華東人民革命大學校長、山東省委第一書記、陝西省委書記處書記等職,是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第十二屆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自幼學習書法,八九歲時即聞名鄉裡。參加紅軍後,在緊張戰事之餘,潛心書藝,寄情翰墨,以筆為刀槍,被譽為「馬背書法家」。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創造「舒體」,自成一家,他是中國書法家協會創始人之一和第一任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