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雲豹消失近40年後又有人發現,已滅絕的動物為何還能再現身?

2020-12-23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雲豹是貓科豹亞科在體型最小的一類動物,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的山地以及森林中,從具體區域上看主要在西到尼泊爾、東到我國臺灣省的這片區域。雲豹共有3個亞種,分別為雲豹指名亞種、臺灣雲豹和尼泊爾雲豹。在臺灣省,雲豹則是島內體型最大的動物,而臺灣雲豹只在臺灣島內棲息,屬於島上的特有物種。

臺灣雲豹身長普遍在0.6-1米之間,體重20公斤左右,體型要比金錢豹、雪豹小一些,渾身毛髮的顏色以深棕色為主,在腹部兩側還呈現出多個雲彩狀的斑紋,據此而得名雲豹。臺灣雲豹為獨居動物,晝伏夜出,攀爬能力出眾,很少下地活動,捕食也大部分在樹上進行,對樹木的依賴程度非常高。其食物來源主要為猴子、松鼠、鳥類,有時也會在樹上暗中觀察樹下的情況,一旦有鹿類、小野豬等經過,也會跳下樹,以迅雷之勢咬住獵物的脖子。在臺灣山地和森林生態系統中,雲豹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沒有什麼天敵。

不過,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隨著臺灣人口的增加、土地和山地開墾程度的增加、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張,大量山地樹林和森林被砍伐破壞,臺灣雲豹的棲息地受到很大程度地壓縮,越來越向著海拔更高的山峰中上部退縮,最後的棲息地為玉山、大武山。另外,由於臺灣雲豹的毛皮既柔軟又美觀,骨頭還可以入藥,因此人們對雲豹進行捕殺現象愈演愈烈,臺灣雲豹遭受到滅頂之災,數量越來越少,自從1972年以後(到2019年),人們在野外再也沒有在自然界發現過雲豹的蹤跡,1983年被人工收養的一隻幼豹又夭折了,此後便再也沒有觀察到雲豹的身影,於是在2013年的時候,專家學者宣布臺灣雲豹基本滅絕。

在2019年的時候,在臺灣東南部的山林裡,有巡山工作人員聲稱,兩次發現了雲豹的蹤跡,又一次將臺灣雲豹拉回了人們的視野中。那麼,為什麼已經「全體滅絕」近40年的雲豹又重新出現了呢?

從生物學界對一個物種滅絕的定義來看,指的是在現在任何地方,都沒有該物種成員的存在。也就是說,我們在野處找不到該物種的存在,即觸發了滅絕的條件,而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聰明對於物種等級的標準界定,如果在50年之內在野外自然條件下從未發現該物種,便確認該物種已經滅絕。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判定物種滅絕有兩個基本條件,一個是在野外不再發現,另一個是時間要滿足50年。

按照上述標準,臺灣專家學者2013年對雲豹等級的判定,我們看到的是「基本滅絕」,而不是確定滅絕,基本滅絕和確定滅絕雖然只有兩字之差,但兩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科學家們可以通過對物種的棲息環境、動物的蹤跡和糞便、捕食痕跡或者監控等多種方式,來長時間地進行監測,最後作為該物種等級現狀的評定依據。

當然不可否認,滅絕的判定是主觀性的,即以人類是否直接或者間接發現為主要依據,這與真實的情況或多或少的存在偏差,只是時間觀測得越長,這種偏差就越小而已,這也是為什麼一些物種在宣布滅絕之後,也有機率再次被發現的原因,如果2019年再次發現雲豹的情況,經過嚴格的調查是屬實的話,大家也不要大驚小怪。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長時間的觀測和觀察,臺灣雲豹在野外很難再被發現,除了它們的活動區域地形地貌複雜、人跡罕至、經常棲息在樹上、毛髮具有迷惑性之外,更多的原因還是種群數量變得越來越少,據科學家們計算,當一種動物的種數數量低於50時,其後代之間近親繁衍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嚴重,基因缺陷就會在後代個體間越來越被放大,從而造成種群質量持續降低,從而邁入瀕臨滅絕的漩渦。所以,即使臺灣雲豹被再次發現確定是事實,但由於其個體數量已經非常少,野外滅絕幾成定局,就如同我國的華南虎一樣。

綜上,被宣布滅絕的物種,是有一定機率再次發現的,因為這是主觀判定和客觀實際之間存在偏差的結果。如果一個物種長時間沒有被發現,雖然我們不能百分百地確定地球上再也沒有這個物種,但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其數量已經非常少了,在自然狀態下已經很難維持可持續的繁衍能力,也就是出現了我們常說的功能性滅絕,很多物種的滅絕都不是一下子就消失的,而是通過功能性滅絕的方式持續衰落,而推動功能性滅絕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其生存環境遭到了極大破壞,其中人為因素在裡面佔據了絕大部分的比重

相關焦點

  • 臺灣雲豹消失36年後重現?已經滅絕的動物為何還能現身?
    臺灣雲豹僅分布於臺灣東南部的叢林中,體表布滿雲片狀的斑紋,在叢林中這樣的皮毛是一種很好的保護色,再加上它們行蹤詭秘、數量稀少,因此很難被人發現。1862年,臺灣雲豹被記載在科學文獻中。從那之後的100多年的時間裡,雖然很多人聲稱見到了臺灣雲豹,但人們卻一直沒有捕捉到臺灣雲豹活體或拍攝到臺灣雲豹活體的照片。
  • 臺灣雲豹消失36年後重現?已滅絕的動物為何還能現身?
    2019年2月,據臺灣媒體報導稱:臺灣東南部臺東縣達仁鄉的部落巡守隊員在巡山時發現了一隻臺灣雲豹正在捕獵山羊,看到巡山人員後,臺灣雲豹爬上樹消失在了叢林之中。這原本就是一場正常的貓科動物捕獵,但是事件的主角卻不簡單,因為關於臺灣雲豹最後的資料停在了1983年,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見到過野生的臺灣雲豹。
  • 消失36年的臺灣雲豹重現?科學家:確實稀奇,但也並非不可能!
    文/行走天涯消失36年的臺灣雲豹重現?科學家:確實稀奇,但也並非不可能!原來是因為臺灣的攝影師偶然在雨林中拍到了雲豹,據說臺灣雲豹早就已經消失了36年的時間,因此已經被定義為從地球上滅絕的動物了,但是沒有想到,卻又稀奇的出現了,於是才引發了人們的新一輪探討,會不會地球環境,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般糟糕?一切都只是人類太過於未雨綢繆了,不過科學家的回應似乎又澆了一盆冷水給網友們,那就是雲豹的出現確實稀奇,但是也並非不可能,不妨聽聽科學家是怎麼說的吧!
  • 已經滅絕的動物在臺灣再次現身?科學家表示馬上進行調查
    目前來說,已經有不少的動物滅絕了,可能是因為我們目前的地球生態環境,或者是動物本身。近期,有中國臺灣的一些媒體報導說,臺灣雲豹在臺灣的東南部臺東縣達仁鄉被發現。發現臺灣雲豹的其實是一個部落的巡守隊員,據他們的描述說,當時他看到臺灣雲豹在獵捕山羊,,它看到車輛之後,從車的前邊快速跑過去,上了樹之後就消失了。對此其實在當地的林業部門是非常重視的。
  • 中國臺灣特有的動物——雲豹,原本以為滅絕多年,沒想到後來再次被...
    本次發現的是消失36年臺灣雲豹。雲豹全身淡灰褐色,身體兩側約有6個雲狀的暗色斑紋,這也是它之所以叫雲豹的原因。而這6年後再次發現,可以說是非常令人「興奮」消息,滅絕生物的出現,再次讓我們感受到了對生物的不一樣的親切感。
  • 白鰭豚、臺灣雲豹,既然已經滅絕了,為什麼還會重新出現呢?
    隨著人們對自然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那些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的物種正在死而復生。沒有什麼比這些消失的物種重新出現更振奮人心了,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字眼,xx動物在某一年判定為滅絕物種,這是時隔多少年首次拍攝到野生的xx動物等等。
  • 人類50年消滅70%動植物,糧食生產成最大危害,這些動物即將滅絕
    一、糧食生產成威脅世界自然基金會報告,從1970年開始,該機構監控了21000個動植物種群,物種近4400個。然而到2016年,這些物種平均數量下降了三分之二,且該數據還在不斷的下降中。全球80%的森林砍伐和70%的消耗都是農業造成的,我們為了自己的食物,卻在不斷的掠奪其他動植物的生存環境。
  • 臺灣石虎在未來100年滅絕的機率是94.7%
    臺灣石虎在未來100年滅絕的機率是94.7%(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臺灣「中央社」:10月5日是石虎日,臺灣農委會林務局今天表示
  • 比東北虎更稀有的臺灣原生貓科動物,即將滅絕
    別看它也可可愛愛的,但是臺灣石虎有一個習性和家貓完全不一樣,那就是家貓喜歡用沙子埋自己的便便,而臺灣石虎比較爺們,都是直接釋放了就完事的。 最早的時候臺灣一共有兩種原生貓科動物,一種是臺灣雲豹,另一種是臺灣石虎。現今,臺灣雲豹已經滅絕,臺灣石虎成為臺灣唯一的原生貓科動物,可是目前臺灣石虎的數量僅存468-669隻,是國家瀕危野生動物。
  • 消失近90年、絕跡40年的動植物重現我國,滅絕生物再現是啥原因?
    ,加上自然災難的影響,這種情況的發生是越來越強,就算是這些動植物沒有滅絕也是很難看到的,所以如今只要我們發現一些關於消失或者被認為滅絕的生物,都會引發大家的熱議。例如:2020年我國就宣布了幾種消失或被認為已經滅絕的動植物出現,神秘失蹤近90年枯魯杜鵑(Rhododendron adenosum)出現,1982年被宣布滅絕的「陽彩臂金龜」再現。
  • 10個被人類「親手滅絕」的物種:中國佔4個,它兩個月前才滅絕
    根據聯合國統計,過去100年裡,總共超過300個物種滅絕,2000個物種瀕臨滅絕,相比動物的自身原因和自然災害,人類活動是導致這些動物滅絕的主要原因,下面就來聊一下那些沒有天敵,卻被人類親手滅絕的動物。
  • 下一個消失的,可能是我們......
    在20世紀80年代,白鱀豚種群數量銳減,到了2002年已不足50頭,是世界上最瀕危的12種動物之一。2007年《皇家協會生物信箋》期刊內發表報告,正式公布白鱀豚已經滅絕。從2003年開始,專家們多次在長江搜尋白鱘,但4年過去都未曾有過發現。2007年,一條長達3.6米的白鱘在長江洪湖段水域因違法捕撈而死。目前白鱘被認為已滅絕。
  • BOMBERG炸彈表推出限量表,喚起我們對瀕臨絕種臺灣雲豹的重視
    臺灣雲豹這個罕見、美麗又充滿象徵性的動物與臺灣的人民和文化緊密相連。就在幾個月以前,臺東縣達仁鄉阿塱壹部落巡守隊人員兩次撞見臺灣雲豹,目睹雲豹獵捕山羊。因此這種極其謹慎的野生動物可能還未消失,人們再度燃起臺灣雲豹並未滅絕的希望。
  • 最容易混淆的貓科動物分類:獅子屬於貓科,獵豹和雲豹不屬於豹屬
    貓科動物種類繁多,分為多個屬和大約40個種,其中貓科豹屬的動物都是大型貓科動物,它們體型較大,性情兇猛,還能發出吼聲。貓科豹屬共分5個種,但是很多人經常弄混淆,這其中有你嗎?1.虎。一個世紀以前,虎還有8個亞種,即東北虎、華南虎、孟加拉虎、印度支那虎、蘇門答臘虎、裏海虎、巴裡虎、爪哇虎,後三種因人類的濫捕濫殺相繼滅絕,華南虎野生種群已滅絕。圖為東北虎,也叫西伯利亞虎。2.獅。獅子是群居性貓科動物,分為非洲獅和亞洲獅兩個亞種,亞洲獅的獅群一般比非洲獅的獅群小。
  • 地球上消失的動物和傳說中「死而復生」的幸運兒
    非政府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說,地球上每年有大約1萬個動物物種滅絕,瀕危動物物種數量翻倍。 WWF承認,每年地球物種滅絕的精確數字很難統計。原因較複雜。 有些物種在一個地區一度絕跡,被認為絕種,但在其他地區不為人知地存活著,後來被發現。
  • 物種滅絕,長江「無魚」,人類究竟要給地球動物帶來多少傷害?!
    所以漁探儀監測到大型魚類的反饋信號後,就會立刻告訴我們,讓我們經過篩除再判斷。」他們曾經發現過9個疑似白鱘的信號,其中有2個信號極有可能就是白鱘。可最終,都沒有得到確認。而後,長江之中就再也沒有白鱘的消息傳來。2017年,長江水產研究所開始將長江以20公裡為一個網格進行劃分,從頭到尾過濾。
  • 滅絕動物生前最後影像曝光.
    三年後,隨著這一隻袋狼的死亡這個物種也宣告從地球上消失它們首次被學者傑伊·薩維奇發現可是到了1987年成年金蟾蜍存有記錄為1500隻僅在1年後僅剩下10隻                1989年以後,金蟾蜍再沒有被發現有人分析地下仍然存活有蟾蜍
  • 滅絕動物接連復活,消失了多年出現,是重生還是啥?
    世界瞬息萬變,地球存在了數年,變化的不止是一星半點。很多的生物在這個地球中毀滅,也有出現了很多新的物種。滅絕了的動物,是真的不會再出現在了這個世界。然而,不可能的事情發生了,滅絕了的袋狼又重新出現在了這個世界,緊接著白喉秧雞也重新現世了。袋狼,消失了83年之久,它的臉和狐狸的臉很相似,身體很瘦也很長。
  • 地球最「神奇」的動物:滅絕兩次又復活兩次,恐龍為何無法復活?
    大自然是非常殘酷的,在地球這麼多年的發展歷史中,有許多種動物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比如我們通過化石發現的恐龍,在幾億年前那是多麼厲害的一種生物,在陸地上幾乎從來沒有對手,但是最終這些動物也都倒在了大自然的殘酷環境中。
  • 滅絕多年的一些生物又被發現了,那麼野生華南虎會重新被發現嗎?
    這不,近年來,之前被科學家判定已經野外滅絕的生物,近年來又被觀測到的現象發生。比如,2013年被宣布野外滅絕的臺灣雲豹,在2019年時被巡山人員再次發現相關蹤跡;1990年被宣布野外滅絕的銀背鼷鹿,在2019年越南南部山區被拍攝到;1910年後的100多年裡再也沒有被發現的東京山茶花,前幾年於越南北部地區又被發現了身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