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漫小萌。在《魔女之旅》第七話中,魔女來到了一個建有高牆的國家,高牆兩邊的人互不來往,而且他們彼此都較著勁,想要超越對方成為更優秀的一方。
但是,這座光禿禿的牆讓人感覺很煞風景,光滑的表面,再加上灰色的色彩,讓人覺得牆的周圍似乎很蕭條,一點也沒有優秀的樣貌。於是有位官員向魔女詢問如何能夠讓牆變得不煞風景。
聽到官員的詢問,魔女立馬提議在上面刻字,讓前往這個國家的魔女們刻下自己想說的話,只要哪一邊刻字的魔女多,就代表著那一邊更加的優秀。
雖然聽起來不錯,可是始終說不出哪裡不對,因為官員實在不能理解為什麼魔女刻的字數多少能夠決定哪一邊更加優秀。因為刻字這個行為是一個主觀反映現狀的行為,如果有一邊拿出好東西討好魔女,那麼就能讓這樣的方法變得極其不公平。
但是,魔女沒有回應官員的反對,直接說出了不這麼做的後果,然後又飛到了牆的另一面對另一邊的官員說出同樣的話,因為魔女的拱火行為,非但沒有化解兩邊的矛盾,反而讓雙方的矛盾更加突出了。
高牆拱火的魔女是伊蕾娜的媽媽
相信小夥伴們在觀看第七話的時候有注意到,最開始是未成年的伊蕾娜坐在媽媽的腿上朗讀一本故事書,然後才有魔女來到高牆拱火的事情,也就是說,那位拱火的魔女,不可能是伊蕾娜。因為高牆事件是在伊蕾娜小的時候發生的,所以只有一個可能,那位拱火魔女,就是伊蕾娜的媽媽。
不得不說,長大後的伊蕾娜,和當初成為魔女時的媽媽簡直長得一模一樣,就連身上的穿著也十分相似,仿佛就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一樣。
其實,在伊蕾娜小的時候,和媽媽就已經有了很多相似之處了,請看下圖。
首先,他們都有灰色的頭髮,而且都留著兩根小辮子。其次,都是濃眉大眼,只不過瞳孔的顏色稍微有點區別。
然後小魔女和她媽媽的下巴都是尖尖的,但小魔女的臉蛋有點微微的圓潤,不如媽媽的瓜子臉更加明顯。從這些特點來看,伊蕾娜長大後的樣子和媽媽的樣子也不會差到哪裡去。在現實生活中,就有很多長大後和媽媽年輕時長得幾乎一樣的例子。
長相一樣,做事風格也一樣
伊蕾娜的媽媽在面對高牆事件時,首先思考的不是如何化解雙方的矛盾,而是想辦法讓雙方競爭的更加激烈,所以說,伊蕾娜的媽媽是一位喜歡拱火的丈母娘,而為什麼稱呼她為丈母娘呢?相信懂的人都懂。
而伊蕾娜,完美地繼承了媽媽的風格,在處理事情時,不能充分的思考產生問題的根源,而是試圖想辦法滿足訴求者的不正確需求。
為什麼說是不正確需求呢?就拿高牆事件來說,牆兩邊的矛盾是彼此爭鋒相對,不願往來,而官員的訴求是讓自己這邊的牆變得不是很煞風景。也就說,官員的訴求沒辦法解決矛盾,只是滿足自己內心想法的一種需求,所以稱之為不正確需求。
對於伊蕾娜媽媽的這種做法,在生活中我們稱之為拱火,用俗話說也就是火上澆油。本來矛盾就很激烈,結果讓他們的矛盾更加激烈了,要不是炭之魔女提出了讓市民們在牆壁上自由刻字的方法,也不知道這座牆會佇立到猴年馬月。
在後面的葡萄酒事件中,伊蕾娜也和她的媽媽一樣,拍拍大腦就決定了化身成為踩葡萄小妹,然後幫助弱勢的村莊與對面的村莊進行競爭,這種操作不但沒有提高葡萄酒的銷售量,反而受盡了對面村莊的羞辱。
最終兩邊打了起來,並且用多餘的葡萄互相投擲,雖說這一天意外的成為了葡萄節,但是兩邊村莊的矛盾在當時並沒有立馬得到解決。因此,說伊蕾娜也是一位拱火大佬一點也不過。
本期內容到這就結束了,如果您還有其他的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
本文由「漫小萌」原創首發,圖源網絡,侵刪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