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程中是一個充滿曲折和輝煌、艱難與光榮的世紀。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這個翻天覆地的歷史進程中,閃耀著無數優秀兒女的豐功偉績,聳立著一座座輝映日月的豐碑。
1955年,中央軍委授予共和國的10位開國元帥就是其中偉岸耀眼的豐碑。他們身許社稷,心憂黎庶,正道直行,竭忠盡智,心中始終貫穿著一根紅線,那就是堅定的理想信念!寬廣的胸懷、高尚的人格和遠大的志向,構成了一種人文精神,形成了一種高潔神聖的人生境界。正是有了這種精神和境界,也就有了能夠直面任何挑戰、戰勝任何困難的黨魂、軍魂和民族魂。
開國元帥們,為創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無私奉獻了自己的畢生,他們彌留之際的臨終遺言」高度濃縮了他們一生叱吒風雲,致力於革命、建設事業的信念和追求,字裡行間體現了他們對黨的「忠心」、對事業的「熱心」、對信仰追求的「恆心」、對人民群眾的「愛心」、對權力恪守的「公心」。這「五心」精神,是我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更是共和國元帥身體力行黨的宗旨的真實寫照。
1955年,全國人大批准中央軍委授予朱德等十位開國元帥。9月27日,毛主席為十大元帥授銜授勳。
十大元帥的臨終遺言:
朱德(1976年7月6日逝世):「生產要抓,不抓生產,將來不可收拾!我還能做事…要工作…革命到底。」
1976年7月6日,朱德逝世當天,病床上的他把秘書叫去。「今天報紙發表七一社論了吧?拿來讀讀。」朱德斷斷續續地低聲說:「生產要抓,不抓生產,將來不可收拾!我還能做事……要工作……革命到底。」15時1分,朱德在北京醫院逝世。
彭德懷(1974年11月29日逝世):「讓我最後報答家鄉的土地,報答父老鄉親。」
1974年11月29日下午快兩點時,彭德懷從昏迷中醒來時對侄女梅魁:「我死以後,把我的骨灰送到家鄉,不要和人家說,不要打擾人家。你們把它埋了,上頭種一棵蘋果樹,讓我最後報答家鄉的土地,報答父老鄉親。」14時50分,彭德懷離開人世。
林彪:1971年9月13日,駕機叛逃墜毀蒙古人民共和國溫都爾汗,機毀人亡,沒有遺言。但1971年9月12日深夜,林彪外逃之前,流著淚說:「我至死是個民族主義者」。
劉伯承(1986年10月7日逝世):「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題上『中國布爾什維克劉伯承之墓』十二個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榮!」
劉伯承之子劉太行回憶說:「父親逝世當天下午,我急匆匆趕到醫院,上電梯時,碰見了時任中央辦公廳副主任的溫家寶同志。我進入客廳時,楊尚昆同志早就到了,後來洪學智同志也來了。卓琳阿姨代表鄧小平伯伯也到了場。他給到場的人說:『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題上『中國布爾什維克劉伯承之墓』十二個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榮!』然後父親對我們沒有特別留下遺囑,如果真要想想的話,那就是要求我『自食其力,實實在在為國為人民做些好事。』」
賀龍(1969年6月9日逝世):「人民是歷史的真正主人,是最公正的裁判,誰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雖在人民面前犯了罪,人民決不會饒恕。」
一次摔倒醒後來說:「人民是歷史的主人,是最公正的裁判,誰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誰在人民面前犯了罪,人民決不會饒恕。」
陳毅(1972年1月6日逝世):「一直向前…戰勝敵人…」
1972年1月4日下午,陳毅從昏迷中醒來,女兒姍姍握住爸爸的手,貼在爸爸嘴邊,聽他說「一直向前……戰勝敵人……」6日16時20分,葉劍英趕來,淚流滿面地掏出一張紙,上面抄著毛澤東為「二月逆流」平反的話,叫姍姍趕快念,姍姍說,爸爸如果你聽得到,就閉閉眼。陳毅立即閉了閉眼。23時55分,陳毅逝世。
羅榮桓(1963年12月16日逝世):「我革命這麼多年,選定了一條,就是跟著毛主席走。」
1963年12月中旬,羅榮桓從昏迷中甦醒,拉著夫人林月琴的手說:「我死以後,分給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特殊。」他又囑咐孩子們:「我沒有遺產留給你們,沒有什麼可以分給你們的。更多歷史精彩內容,爸爸就留給你們一句話:堅信共產主義這一偉大真理,永遠幹革命。」他不斷說:「我革命這麼多年,選定了一條,就是要跟著毛主席走。」12月16日14時37分,羅榮桓逝世。
徐向前(1990年9月21日逝世):「我死後一不搞遺體告別,二不開追悼會,三把骨灰撒在大別山、大巴山、太行山、河西走廊。這就是我留給你們的遺言。還有,你們要永遠跟著黨走,貫徹黨的路線,言行一致,說到做到…」
1990年8月5日,徐向前對圍坐在病床前的兒女們鄭重地說:「我說不了多少話,我要說的是,我死後一不搞遺體告別,二不開追悼會,三把骨灰撒在大別山、大巴山、太行山、河西走廊。這就是我留給你們的遺言!」「你們要永遠跟著黨走,貫徹黨的路線,言行一致,說到做到。現在黨風不正,有些人光說不做…」9月21日凌晨4時21分,徐向前與世長辭。
聶榮臻(1992年5月14日逝世):「…我堅信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現在行將歸去,臨別依依,好像有許多話還言猶未盡…為國爭光,為人類進步多做貢獻。我希望海峽兩岸儘快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