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帥的臨終遺言,一個比一個震撼!

2021-02-21 揭秘檔案


    20世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程中是一個充滿曲折和輝煌、艱難與光榮的世紀。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這個翻天覆地的歷史進程中,閃耀著無數優秀兒女的豐功偉績,聳立著一座座輝映日月的豐碑。


    1955年,中央軍委授予共和國的10位開國元帥就是其中偉岸耀眼的豐碑。他們身許社稷,心憂黎庶,正道直行,竭忠盡智,心中始終貫穿著一根紅線,那就是堅定的理想信念!寬廣的胸懷、高尚的人格和遠大的志向,構成了一種人文精神,形成了一種高潔神聖的人生境界。正是有了這種精神和境界,也就有了能夠直面任何挑戰、戰勝任何困難的黨魂、軍魂和民族魂。

    開國元帥們,為創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無私奉獻了自己的畢生,他們彌留之際的臨終遺言」高度濃縮了他們一生叱吒風雲,致力於革命、建設事業的信念和追求,字裡行間體現了他們對黨的「忠心」、對事業的「熱心」、對信仰追求的「恆心」、對人民群眾的「愛心」、對權力恪守的「公心」這「五心」精神,是我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更是共和國元帥身體力行黨的宗旨的真實寫照。


1955年,全國人大批准中央軍委授予朱德等十位開國元帥。9月27日,毛主席為十大元帥授銜授勳。

十大元帥的臨終遺言:

朱德(1976年7月6日逝世)「生產要抓,不抓生產,將來不可收拾!我還能做事…要工作…革命到底。」

      

    1976年7月6日,朱德逝世當天,病床上的他把秘書叫去。「今天報紙發表七一社論了吧?拿來讀讀。」朱德斷斷續續地低聲說:「生產要抓,不抓生產,將來不可收拾!我還能做事……要工作……革命到底。」15時1分,朱德在北京醫院逝世。

彭德懷(1974年11月29日逝世)「讓我最後報答家鄉的土地,報答父老鄉親。」

    1974年11月29日下午快兩點時,彭德懷從昏迷中醒來時對侄女梅魁:「我死以後,把我的骨灰送到家鄉,不要和人家說,不要打擾人家。你們把它埋了,上頭種一棵蘋果樹,讓我最後報答家鄉的土地,報答父老鄉親。」14時50分,彭德懷離開人世。

林彪:1971年9月13日,駕機叛逃墜毀蒙古人民共和國溫都爾汗,機毀人亡,沒有遺言。但1971年9月12日深夜,林彪外逃之前,流著淚說:「我至死是個民族主義者」。

劉伯承(1986年10月7日逝世)「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題上『中國布爾什維克劉伯承之墓』十二個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榮!」

    劉伯承之子劉太行回憶說:「父親逝世當天下午,我急匆匆趕到醫院,上電梯時,碰見了時任中央辦公廳副主任的溫家寶同志。我進入客廳時,楊尚昆同志早就到了,後來洪學智同志也來了。卓琳阿姨代表鄧小平伯伯也到了場。他給到場的人說:『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題上『中國布爾什維克劉伯承之墓』十二個大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榮!』然後父親對我們沒有特別留下遺囑,如果真要想想的話,那就是要求我『自食其力,實實在在為國為人民做些好事。』」

賀龍(1969年6月9日逝世)「人民是歷史的真正主人,是最公正的裁判,誰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雖在人民面前犯了罪,人民決不會饒恕。」

    一次摔倒醒後來說:「人民是歷史的主人,是最公正的裁判,誰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誰在人民面前犯了罪,人民決不會饒恕。」

陳毅(1972年1月6日逝世)「一直向前…戰勝敵人…」

    1972年1月4日下午,陳毅從昏迷中醒來,女兒姍姍握住爸爸的手,貼在爸爸嘴邊,聽他說「一直向前……戰勝敵人……」6日16時20分,葉劍英趕來,淚流滿面地掏出一張紙,上面抄著毛澤東為「二月逆流」平反的話,叫姍姍趕快念,姍姍說,爸爸如果你聽得到,就閉閉眼。陳毅立即閉了閉眼。23時55分,陳毅逝世。

羅榮桓(1963年12月16日逝世)「我革命這麼多年,選定了一條,就是跟著毛主席走。」

    1963年12月中旬,羅榮桓從昏迷中甦醒,拉著夫人林月琴的手說:「我死以後,分給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特殊。」他又囑咐孩子們:「我沒有遺產留給你們,沒有什麼可以分給你們的。更多歷史精彩內容,爸爸就留給你們一句話:堅信共產主義這一偉大真理,永遠幹革命。」他不斷說:「我革命這麼多年,選定了一條,就是要跟著毛主席走。」12月16日14時37分,羅榮桓逝世。

徐向前(1990年9月21日逝世):「我死後一不搞遺體告別,二不開追悼會,三把骨灰撒在大別山、大巴山、太行山、河西走廊。這就是我留給你們的遺言。還有,你們要永遠跟著黨走,貫徹黨的路線,言行一致,說到做到…」

    1990年8月5日,徐向前對圍坐在病床前的兒女們鄭重地說:「我說不了多少話,我要說的是,我死後一不搞遺體告別,二不開追悼會,三把骨灰撒在大別山、大巴山、太行山、河西走廊。這就是我留給你們的遺言!」「你們要永遠跟著黨走,貫徹黨的路線,言行一致,說到做到。現在黨風不正,有些人光說不做…」9月21日凌晨4時21分,徐向前與世長辭。

聶榮臻(1992年5月14日逝世)「…我堅信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現在行將歸去,臨別依依,好像有許多話還言猶未盡…為國爭光,為人類進步多做貢獻。我希望海峽兩岸儘快統一…」

    1992年4月12日,聶榮臻自感情況嚴重,他讓秘書記下遺言:「...我堅信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現在行將歸去,臨別依依,好像有許多話還言猶未盡……我希望海峽兩岸儘快統一……」5月14日22時43分,聶榮臻心臟停止跳動。葉劍英(1986年10月22日逝世)「你給別人做過一件好事,你不要記得;別人如果給你做過一件好事,你要一輩子不要忘記!」
    葉劍英病危後,已欲語不能,醫生不許親屬進病房。女兒葉楚梅說,父親沒有留下遺言,但他總說要多做好事,知恩圖報,這個家訓也就成了變相遺囑。    重溫「開國元帥們的臨終遺言」,追思共和國元帥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質,使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一個人沒有精神直不起腰,一個民族沒有精神站不起來。國家要富強,民族要振興,我們要學習他們追求革命真理,獻身於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共產主義的理想奮鬥終身的堅定信念;學習他們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堅韌不拔,在危急關頭勇當大任的大無畏精神;學習他們熱愛人民,依靠人民,忠於人民,清廉勤政的高尚品德;學習他們堅持黨性原則,仗義執言、剛直不阿的青松風骨;學習他們襟懷坦白,嚴以律己,勇於承擔責任,虛懷若谷的寬廣胸襟;學習他們勤奮好學,從不滿足,孜孜以求的進取態度。只有當我們13億中國人民都具備了這種鐵骨精魂時,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才會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相關焦點

  • 歷史上這些有名的臨終遺言,最震撼你的是哪一個?
    談到遺言這個話題,想必大家都還蠻感興趣的;特別是歷史上的那些或悲涼或有趣或無奈的遺言,更是讓人生出了許多想法;對歷史人物,和他生活的時代,會有更立體的認識。最大氣的,首推王陽明先生的:「此心光復,亦復何言。」
  • 我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臨終遺言?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人物都曾在臨終前說出過一段深入人心的遺言,下面就來盤點幾段比較著名的臨終遺言。1、劉備臨終託孤劉備作為有名的「草根皇帝」,其人生本就算是一個傳奇,而他臨終前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的那段遺言也是流傳千古:「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 秦二世胡亥「臨終遺言」及評析
    自然人的臨終遺言(遺囑)有書面,也有口授由他人代書,當然還有口頭等若干種形式,公元前207年大秦王朝短命暴君秦二世胡亥的「臨終遺言
  • 31位被殺宣教士的臨終遺言,看完淚奔......
    1. 艾渥德 Atwater.Mrs.在天上將為我們全體舉行一個快樂的歡迎會,我越來越把我的思想關注在將來的榮耀裡,這樣我充滿奇妙的平安。」"我不能想像救主將怎樣迎接我,但深信一定能補償現今那種令人提心弔膽的懸念。這一刻,我極需要保持平靜安穩。我沒有後悔來中國,唯一遺憾的是,我只做了這麼一點點。"
  • 三國英雄8大臨終遺言
    最矯情:劉備    遺言: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  相對曹操的溫情,劉備臨終託孤就顯得有些矯情了。當然,劉備本來就是一個矯情的人,更何況當時事態危及,前有東吳大軍壓境,後有北魏虎視眈眈,眼瞧著自己辛苦了大半輩子打下的一點基業,行將付之東流。  興許,此時把老實巴交的兒子,託付給權臣諸葛亮,不失權宜之策。只是,如果當時諸葛亮不識時務,當真順勢拉過皇叔的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我們只能笑笑說:皇叔的話,認真你就輸了。
  • 聶榮臻元帥1992年病逝,臨終前留下一個遺願,讓所有人為之動容!
    國家也為這些將領授予元帥軍銜,在開國十大元帥中,有一位元帥他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領袖,戎馬一生。在解放初期,他竟然身兼六職,為國家人民奉獻最後的生命,這位傑出的將領是誰,他又有怎樣的傳奇人生呢?
  • 三國十大元帥:關羽第十,張飛第八,另一位蜀漢名將排名第一
    文友「凌煙閣主」寫了一篇文章,評選了三國十大元帥。我一時技癢,也寫這篇文章,評選三國十大元帥。先說一下我的評選標準。第一條標準,就是要獨當一面的帥才。帥才不是將才,將才只要衝鋒陷陣即可,帥才卻必須能指揮大兵團作戰。第二條標準,就是必須對三國的歷史進程,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 三國中三位霸主的臨終遺言:曹操感人,劉備虛偽,孫權務實
    俗話說得好「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一個人的生前無論是多麼的危險,奸詐,但是他在死之前都會吐露心聲,那麼三國時期的三位雄主曹劉孫三位在臨死之前都說了什麼遺言呢?三國中三位霸主的臨終遺言:曹操感人,劉備虛偽,孫權務實。
  • 歷史上有哪些有名的臨終遺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人在臨終時,只要還能喘口氣,總是要交待幾句的,這便是遺言。便是阿Q,也要學人大喊一聲:「老子二十年後還是一條好漢!」這樣的遺言,徒供旁觀者發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一句話,看似分為兩段,其實講的都是一個意思:我們一切奮鬥,都是為了能在離開人世時能安然闔上眼睛,道一聲:這一世,沒白來!保爾的這句話在特定的時期,激勵了整整一代人。真正感動人的,不是一兩句「富有哲理」的「大話」,而是保爾的頑強奮鬥的精神,這句話正是他對自己一生的總結。保爾雖然經歷了許多痛苦和不幸,但在臨終時,他很坦然,甚至自豪,他沒有遺憾。人們常說,不在天長地久,而在曾經擁有。
  • 中國五大高僧臨終遺言,發人深省,讀懂讓人大徹大悟
    今天筆者給大家說一些這五大高僧的臨終遺言,從他們的遺言中就能學到不少。如果你仔細品味,你會發現每一句都發人深省,讓人大徹大悟。第一句:李炳南的「一心不亂」怎麼理解這句話?從廣義上講,就是讓人們一心幹一事,別幹這個想那個。
  • 《復聯4》:黑寡婦一句臨終遺言,成為美隊心中最後的遺憾!
    在2023年的主宇宙裡,黑寡婦穿越時空之前的一句臺詞,成為了她在主宇宙的「臨終遺言」。我們注意到,在準備穿越時空的時候,大部分人都很嚴肅,只有黑寡婦面露喜色,並且在臨走之前和美隊說了一句話:「待會兒見!」。正是這句話,成為了黑寡婦的臨終遺言,黑寡婦再也沒能回到2023年的主宇宙,因為她已經在沃米爾星犧牲了。
  • 央視「鐵面美人」肖曉琳,55歲客死異鄉,臨終遺言令人警醒
    央視「鐵面美人」肖曉琳,55歲客死異鄉,臨終遺言令人警醒如果給大家一個選擇職業機會的話,相信很多人會選擇成為一個明星或者是一個主持人。因為他們生活在聚光燈下,不僅有很好的收入,不管走在哪裡,都能受到很多人喜歡。
  • 晁蓋那句含糊其辭的臨終遺言,終究沒能阻止宋江成為寨主
    晁蓋與宋江的關係到底怎麼樣,通過晁蓋的臨終遺言,就可以看得很清楚,那句話分明就只是在針對宋江,以阻止宋江當寨主。 晁蓋是不願意把寨主之位傳給宋江的,否則以宋江的能力和功勞,晁蓋大可放心讓宋江接替寨主就行了,的確沒有必要煞費苦心的說出一句含糊其辭的臨終遺言。
  • 央視主持「鐵面美人」,55歲客死異國他鄉,臨終遺言令人深思
    0.11962年出生於湖南長沙的肖曉琳,其父母都是大學教師,完全就是一個文藝世家!父母從小就對肖曉琳寄予厚望,希望她今後能成為一個社會上的優秀人才!在校期間,肖曉琳多次被老師選為,學校各種晚會活動的主持人。
  • 我軍唯一的軍法上將,授銜時主動申報中將,臨終遺言讓人敬佩
    我軍唯一的軍法上將,授銜時主動申報中將,臨終遺言讓人敬佩文/號外歷史之澤宏 圖/網絡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
  • 萬聖節禮物:歷史上15條絕妙的臨終遺言
    值此佳節(扶額),十分心理也湊個熱鬧,為大家盤點了15條精彩的名人遺言。彌留之際,有人告解,有人悔過,有人憤憤不平。有些人直到臨死前一秒都還在與死亡抗爭,也有人接受他們的命運然後溘然長逝。遺言是個講究事兒,以下內容供大家…呃…品鑑與參考。
  • 六位高僧臨終遺言公開!40個字,受益一生!
    尤其是幾位大師的臨終遺言,更是用生命最後的吶喊去試圖警醒世人。下面收集了6位高僧的遺言,總共精煉了40個字,讓我們一起緬懷高僧,從一字一句中,品讀人生……虛雲長老一生遍走道場,重建六大名剎古寺,承前啟後光大宗門,他在雲居山茅棚示寂,臨終囑咐只有一個字——「戒」。
  • 一代顛僧一休哥的臨終遺言,說出了大部分人的心聲
    弟子們以為師傅有重要遺言要說。於是紛紛靠近問道:「師傅還有什麼要交代的嗎?」一休緩緩的說道:「我不想死。」這就是奇僧一休的臨終遺言,簡單有力,說出來大家想說又不好意思說的話。這正是離經叛道的一休哥釋放的真性情!
  • 張國榮遺言令人心碎,梅豔芳臨終時卻在安慰別人~
    他們臨終遺言是什麼?張國榮遺言讓人心碎2003年4月1日,張國榮抑鬱症已經到了無法入眠的程度,因同性戀一直被指責,他已經心力交瘁。最後他選擇了高樓跳下,結束了自己璀璨的一生。梅豔芳臨終卻在安慰別人2003年12月3日,梅豔芳已經口齒不清了,遺囑是所有財產留給母親。但是梅媽媽很嗜賭,梅豔芳怕將來媽媽花光全部錢,要做乞丐。所以規定每個月只能領取7萬元。
  • 王陽明臨終遺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到底想表達什麼意思?
    『」 這是臨終當日,家童和王陽明的對話,可以看出王陽明對自己學問的評價是「方才見得數分」,根本沒有達到最高的水平,而且還為不能和門人弟子完成本門學問而痛心。 另一個弟子錢德洪在他編撰的《年譜》的記載,大致也是這樣的意思。所以說,王陽明臨終的「此心光明,亦復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