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全家都是大哥大

2021-02-18 北方公園NorthPark

作者:阿鍾

可能你曾經在微博上刷到「中年小慄旬手把手教人向善」的截圖。

曾經在《熱血高校》裡一心要制霸鈴蘭、靠拳腳打出名堂的小慄旬,搖身一變剪髮大叔,要苦口婆心教導年輕人「不可以為了當學校老大,就去找那個百獸之王一般的頭目打架,真的會給很多人添麻煩的」。


這組截圖來自年底最火的日劇之一,漫改作品《我是大哥大》。

原著漫畫作者是西森博之,電視劇則是福田雄一導演作品。當初計劃改編這部漫畫的時候,製作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找福田雄一,「福田先生和西森先生的作品之間,存在著一種名為『人類愛』的共同點。」

 

說得直白點,其實是因為他們擅長做同一件事:把笨蛋包裝得可愛動人,把暴力裹在喜劇的表皮裡,老少鹹宜。

這個算盤沒有打錯,即使在整個秋季檔裡,NTV(日本電視臺)的這部深夜劇平均收視率只排得到第 9 位,但它仍然以黑馬的姿態吸引了日本幾乎全年齡層的觀眾,聊天軟體 Line 適時推出了一套「我是大哥大」的主題表情包,西森博之也迅速在《少年Sunday S》上開始連載隔了 20 年的特別篇。

 

在國內,《我是大哥大》也迅速收割了一大批沙雕愛好者,豆瓣上以超過 4.8 萬的標記基數維持著 9.2 的高評分,在劇評裡福田雄一是「那個男人,名作等身的漫改奇才」。

從《勇者義彥》系列開始「那個男人」的風格就沒有變過,憑藉從劇團和綜藝節目編劇累積的經驗,福田雄一在要求寬鬆的深夜劇裡把無釐頭和沙雕風格發揮到極致,後來在改編《銀魂》的時候他還跟動作指導要求,要做出「接近舞蹈,娛樂色彩濃厚的打戲」。

 

這種風格同樣延續到了《我是大哥大》裡。於是這部作品展現出和《熱血高校》等不良少年題材影視劇完全不同的氣質,少了幾分暴戾,滿滿的都是惡搞、沙雕的中二氣息。

這也很符合今天的日本年輕人,對曾經風靡過日本的不良少年文化的審視。就像今天的我們回頭看二十年前風靡國內的「古惑仔」或「非主流」文化,我們並不會從中感受到什麼反叛、對主流價值觀的抗議,只會感嘆一句,「實在太中二了」。

但福田雄一說過,

「對現在的孩子們、10~20歲的年輕人來說,不良少年就像『夢幻』一樣,但在我的時代穿著這樣的不良少年是確實存在的。」

出生在 1968 年的福田雄一青春期正好趕上了 7、80 年代日本硬派青年的井噴期,這群耍酷鬥狠的青少年不僅帶起了一股時尚潮流,還以自身經歷養活了一大票漫畫家。

 

1955 年,石原慎太郎出版了《太陽的季節》,憑藉這本「崇尚暴力和性」的小說他拿到了第二年的芥川文學獎,不僅如此,《太陽的季節》除了創下 28 萬冊的銷售記錄外,還給當時花 40 萬日元買斷拍攝權的日活公司賺回了2億票房。

在這之後大概有 20 部類似的電影跟風推出,主角無非都是一些有錢有閒玩世不恭穿著散漫的中產子弟。

 

累死累活上班的年輕人和被競爭激烈的教育壓迫的學生們驚呆了,大家恍然大悟立刻聞風而動,穿拖鞋戴墨鏡、打架鬥毆無所事事,其中一撮優秀選手還玩起了摩託,他們把消音器拆下,在一片轟鳴聲裡四處遊蕩。

 

這種現象在日本經濟發達的 7、80 年代達到頂峰,在第二次生育潮裡長大的高中生加入了這個群體,他們憑一己之力把當時的犯罪率拔到了新高,不論哪個地區、硬派還是軟派,日常只有三大主題:盜竊、打架、搶劫。

 

搶來的錢還可以去買摩託。1976 年本田推出售價不足 6 萬日元(約 3000 元)的 ROAD PAL,第二年還貼心地設計了穿裙子也不會走光的 PASSOL,那幾年日本前前後後大概湧現了 500 多個被稱為「暴走族」的飆車黨,人數超過 2 萬人,光高中生就佔了 45%。

到 1982 年左右,暴走族發展到巔峰,全日本共有四萬多人參與其中。除了追求騎得刺激,他們也開始在「有型」上下功夫,一邊製作由神風特工隊改良來的特攻服,一邊抹上美式油頭和飛機頭,回學校了也不能跌份,把黑色制服衣領和下擺拉長或者把褲子改成寬鬆的燈籠褲是常規操作。

受暴走族,以及當時另外一些亞文化群體「搖滾族」、「竹之子族」的影響,大量對傳統價值有反抗意識的年輕人組成了 70 年代末日本的「嬉皮一代」——不良少年。這些年輕人模仿大洋彼岸二三十年前的年輕人,舉行各種聚會、舞會,跳舞、抽菸、喝酒,用誇張的衣著和行為辨認互相的身份。

但「不良文化」在青年群裡的快速發展,導致了很多引起社會關注的犯罪事件。76 年在愛知縣有一所專門收納不良少年和有情緒障礙的學生的遊艇學校,在 83 年發生了一起慘劇,總共 3 名學生行蹤不明,據調查和暴走族的行為有關。

隨著社會和警方的重視,「不良文化」的發展勢頭開始被壓制;與此同時,這些亞文化變成了時尚、潮流這樣的消費符號,被保留了下來。

搖滾樂隊 The Crazy Rider 橫濱銀蠅 RS 看中了暴走族的造型創意,把自己打扮成時尚黑洞活躍在 80 年代,《我是大哥大》片頭那段 80 年代的素材就來自他們,由樂隊關聯藝人嶋大輔演唱的《男の勲章》(男人的勳章)自然也成了主題曲。

在大阪美國村買夏威夷花襯衫和肥褲子的年輕人、去理髮店理飛機頭的小混混,鄉下的城裡的都有人管他叫「yankii」——最早是大阪的髮型師把飛機頭稱為 yankii,後來逐漸演變成了全日本稱呼「不良少年」的代名詞。

微博網友曾經幻想的貓咪寫真也早被實踐過了,把貓打扮成不良高中生拍攝的寫真集曾經創造了高達 10 億日元的收益。暴走族的年輕人在路上被警察攔住時,就會摸摸口袋,掏出一張貼著「不良貓」大頭照的假駕照。

在「不良文化」從興起,到擴散,最終變成一個時尚和潮流符號的過程中,漫畫的興起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得益於手塚治虫的63年的科幻動畫《鐵臂阿童木》,父母開始認可並跟孩子一起觀賞漫畫,到70年代漫畫已經普遍存在於社會生活中,從前只針對兒童和少年的漫畫社開始調整風格,以面向更廣闊的群體。

日本有三大漫畫社,1968 年,當時表現平平的集英社劍走偏鋒,打起了泛情色和血腥暴力的擦邊球,開始在旗下《少年周刊JUMP》雜誌上連載本宮宏志的《男一匹ガキ大將》(男兒當大將),漫畫以初中生為主角,通篇都是打架泡妞對抗警察,銷量和關注度從此開始翻盤。

受到啟發的講談社也走起了草根、個性的校園風,在《少年MAGAZINE》上推出不良少年漫,其中就有反映「暴走族」現象的《疾風特攻隊》,飛機頭、刺繡、長風衣,還在日本颳起了一陣摩託熱潮。

 

以不良學生為主題的作品一下都來了;但在漫畫書裡,不良少年的形象和他們帶起的時尚潮流也都經歷了一次轉變。

 

1988 年西森博之開始連載《我是大哥大》,以惡搞、戀愛等喜劇元素把這部漫畫弄成了不良少年題材裡的異類,兩位主角三橋和伊藤通過轉學、燙頭、換校服三個簡單的步驟就成為了千葉縣多到泛濫的另兩個不良少年。

 

儘管當時熱血硬派依然是大流,同一年的《無賴布魯斯》更是賣出了5000萬冊的好成績,但90年代起以不良少年為載體,加入搞笑、戀愛類的漫畫風格逐漸超過前者。

他們誇張的造型和行為方式天然有種漫畫感,被作者惡搞和嘲諷也成了常態,當時最火爆的就屬藤澤亨的《湘南純愛組》,後來不知道養活了多少做遊戲的。

 

跟漫畫風向一致的還有當時風行的穿著打扮,從《疾風特攻隊》到《熱血高校》,80 年代還在痴迷於特攻服和改良版黑色制服、尖頭黑皮鞋的群體,到90年代就調轉口味追捧起有刺繡圖案的夾克和染色的頭髮。

 

90年高橋弘的《熱血高校》就反映了這股風潮,除了給主角坊屋春道配備了刺繡夾克和金色油頭外,他給其他角色的形象設計裡還包括機車皮衣、亮色襯衫、破洞褲等單品。

 

作者本人這種對時尚的敏感也吸引來了許多求聯名的服裝品牌,《熱血高校》據說還是首批有周邊品牌服裝的漫畫,高橋弘後來也創辦了一個跟漫畫同名的牌子,專注生產周邊服裝。

 

這些轉變除了因為模仿美式風格被鄙夷之外,還有行政力量的管制,當時政府規定給暴走族製作特攻服會被定為違法行為,連刺繡店也不放過,店裡賣這種衣服只能標註:Cosplay 用。

 

慢慢的,當初暴走族代代相傳的「戰鬥服」就變成了被普通學生穿去畢業典禮、成人禮的 Cosplay 制服,不再承擔任何幫派團體的特殊寓意,而機車皮衣、刺繡夾克倒成了設計師和古著店青睞的時尚單品。

被時尚行業和漫畫產業當作文本解讀,只是「不良文化」風潮落幕的開始。

 

踏進新時代,日本經濟泡沫消散後帶來的裁員、減薪讓父母一輩建立在良好經濟基礎上的高壓形象弱化,「考好大學、進大公司」這種話說起來也沒什麼底氣。

 

當需要反抗的社會共識被削弱以後,失去了反抗對象的年輕人,多少有點茫然,尤其這一路奮鬥來,他們在與主流的對抗中把自己也熬成了一種輻射大範圍、跨圈層的文化現象,還給時尚行業和動漫產業幫了大忙。

 

一心求異的年輕人最後倒成了趨同,還幫商業世界締造出了一股巨大的消費風潮,離自己的初心未免有點遠。

 

可惜這也是不可逆的。所有亞文化都會被時代消解掉其最初始的反抗意味,變成一個流行文化、消費文化的符號,區別只是生命周期長短的區別。而生命周期長短取決於你的精神內涵能否跟上時代的進步。

但哪有越往前走越崇尚暴力的社會呢?

 

能夠留存下的,也就剩下被高明希和福田雄一反覆咀嚼的「那個時代的友情和熱血」。

 

去年,日本媒體報導了福岡一個 97 年成立名為「護國一家」的不良少年團體宣布解散,並且集體上街清除塗鴉。團體成員現在都是 20 出頭的公司職員,當初的對手組織也都解散找不到打架對象,總隊長在採訪裡說「舊事了,現在都不流行了吧。」

 

確實是舊事,還有人專門辦展紀念。14 年櫛野展正和津口在五收集了 7、80 年代不良文化的各種要素,在廣島舉辦了一場「不良人類學」展覽,第二年還出了本書,現在的孩子翻開的第一反應大概是:這些青春,真是土了吧唧。

 

選擇《我是大哥大》做的時候,福田雄一想的是「比起更接近自己水平的,孩子們更對那些自己沒接觸過的事物產生興趣。」而在現在的創作語境下,有熱血反抗意味的不良文化只會被解讀成中二少年的非主流青春期,並且要用無釐頭來包裝暴力才能打破家長豎起的封鎖線。

 

10 集下來裡面刻畫最深的只有「友情」這一個內核,其他的意味內涵已經很淺了。當然這並沒有什麼不好,能讓無數上班族「暢快淋漓地笑上一場,再帶著喜悅去上班」,福田雄一已經功德無量了。

 

07 年《熱血高校》改編成電視劇,雖然也有不少搞笑元素,但大多數人看完還是熱血沸騰,嚷嚷著青春勵志、理想野心;今年,小慄旬都已經成了「福田班底」,從《銀魂》變成理髮店洗剪吹的大叔,苦口婆心勸三橋:不要跟人打架哦,這樣做真的會給很多人添麻煩的。

今天這部《我是大哥大》,作為「不良文化消亡史」的最後一步,徹底地把「不良文化」原有的叛逆意涵消解完畢,變成了如今社交網絡上最受歡迎的「沙雕文化」。

電視劇裡還是在 80 年代,三橋貴志一心想做不良少年贏得男人的勳章,但換到今天你再看看,山口組都快破產了。如果現在還有人跟你說,我敬你是個大哥大,你恐怕會回,

「你才是大哥大,你全家都是大哥大。」

● ● ● ●

相關焦點

  • 有部「大哥大」,走遍天下都不怕
    那是一種重1.13斤,全身為黑色或白色,外形酷似磚頭的大方盒子,俗稱大哥大。這個名字的來源有很多說法,其中流傳最廣的說法與洪金寶有關。洪金寶是香港最早擁有大哥大的一批人,他在片場經常電話不離手 ,港媒每次拍到他都是手持大哥大的樣子。而他又是成龍大哥的大哥,港媒索性就把這款行動電話稱之為大哥大,名稱逐漸流傳到內地,被人接受。
  • 「我是大哥大」各大爆笑梗,你都知道哪幾個?
    寫【這幾部沙雕且羞恥度爆表的高分日劇,你都看過嗎?】這篇文章時,突然想盤一盤「我是大哥大」的幾個爆笑梗,畢竟能讓我笑到肚子疼的劇不多了!「我是大哥大」這部日劇,劇情我就不多做介紹了。話不多說,我這就給大家盤點一下「我是大哥大」裡面的爆笑梗!爆笑梗01明美,你講話不看場合的嗎?
  • 我是大哥大 電影版
    ◎譯  名 我是大哥大 電影版/我是大哥大!!劇場版(臺)◎片  名 今日から俺は!!我是大哥大電影/我是大哥大票房多少/我是大哥大劇情解析/我是大哥大簡介/我是大哥大影片介紹/經典影評我是大哥大/我是大哥大演員陣容/我是大哥大拍攝地/我是大哥大真實事件/我是大哥大完整電影2021/我是大哥大怎麼樣/我是大哥大經典臺詞/我是大哥大完整電影2022 /我是大哥大票房/我是大哥大觀後感/我是大哥大電影觀後感/我是大哥大簡介/我是大哥大什麼時候上映/ /我是大哥大觀看
  • 大哥大打樁模子
    老底子把行動電話叫作大哥大,因為伊最早出道呃辰光,是摩託羅拉的榮譽出品,手機樣子像磚頭一樣厚,像磚頭一樣重,又是「墨裡徹黑」,電影裡黑社會老大手上幾乎都有這樣一部機器,咋咋呼呼,兇神惡煞,「腔勢」老濃呃樣子,所以民間就很形象地把這個「黑東西」叫作了大哥大。這就是最初的大哥大。
  • 時尚圈「全家ICON」:你美,你全家都美!
    快捷關注點上方↑↑藍色小字全家都是Fashion Icon的「貝小七全家」你一定不會陌生,但全家都是Icon
  • 我是大哥大 電影
    劇場版《我是大哥大》官方中文預告公布 9月在中國臺灣上映 近日,劇場版《我是大哥大》官方中文預告正式公布,該片將於2020年9月4日中國臺灣地區上映,一起來欣賞一下臺版中文預告。
  • The Retro Brick:iPhone一秒變大哥大
    大背頭,抹髮膠,暴發戶必配大哥大。長風衣,黑墨鏡,有大哥大才是江湖大佬。這就是大哥大,人稱「黑金剛',小名」磚頭'。最近Shisa實驗室開發了一款名為Retro Brick的大哥大造型的藍牙行動電話,支持iPhone、Android以及其它所有藍牙手機。造型復古顏色時尚,支持網絡電話,通話時間長達20個小時。
  • 他是香港娛樂圈的大哥大,劉德華都說了,是他的話隨叫隨到
    洪金寶一直都被大家稱為大哥大,在影壇的地位和影響力都非常高,因為成龍是大哥,所以洪金寶就是大哥大,而且他也真的有大哥範,無論走到哪裡,氣場都很強,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洪金寶作為動作導演,也真的捧紅了很多人,但是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洪金寶說自己捧紅的人,現在都叫不來了,只有他自己還是隨叫隨到的。
  • 「大哥大」與「雲手機」
    因此想到我收藏著一部它的祖先「大哥大」和二十年前寫的一篇舊文《大哥大與BB機》,曬出來與您分享:舊文《大哥大與BB機》:       在我眾多的藏品中,最年輕的當屬這部1988年香港生產的KY—9988LCD可攜式行動電話,時稱「大哥大」或叫「黑磚頭」。
  • 從大哥大到智能機,還記得你的第一部手機嗎?
    劉英文製作「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那會兒,別說手機了,普通人家裡連電話都沒有!」當時還有句廣告詞叫做:「手持大哥大,走遍天下都不怕。 林先生說,自己曾花了3萬元購得過一部「大哥大」,還專門在機身上增加了電池,好讓「大哥大」顯得更加威武。手持「大哥大」,腰別BP機,在熙攘的人群中長長地喊一聲「餵——」,霎時引來一片豔羨的目光…… 他感慨道:「別提多氣派!」 不過,「大哥大」也有不少缺點。
  • 日本寶藏男演員:你的大哥大賀來賢人
    因為沙雕神劇《我是大哥大》廣為人知的日本男演員賀來賢人。不僅是寶藏男演員而且他的演藝圈經歷也非常豐富。大哥大劇照賀來賢人(Kaku Kento,1989年07月03日-),出生於東京都,畢業於青山學院大學,日本影視男演員,為日本Amuse事務所旗下藝人。
  • 大哥大打樁模子(作者:楊錫高)
    老底子把行動電話叫作大哥大,因為伊最早出道呃辰光,是摩託羅拉的榮譽出品,手機樣子像磚頭一樣厚,像磚頭一樣重,又是「墨裡徹黑」,電影裡黑社會老大手上幾乎都有這樣一部機器,咋咋呼呼,兇神惡煞,「腔勢」老濃呃樣子,所以民間就很形象地把這個「黑東西」叫作了大哥大。
  • 沙雕日劇年年有,今年就看大哥大!《我是大哥大》有望衝擊日劇「沙雕之王」!
    導語沙雕日劇仿佛都有一個共同點:原作在二次元,同樣這劇是沙雕漫畫《 今日から俺は》
  • 他是香港電影界的大哥大,也是成龍的大哥,你知道他是誰嗎?
    你比方說要是成龍我們一見他,就包括我們現在在北京要是看見成龍,我們習慣都是叫大哥成龍大哥,但是要是有洪金寶在場,一樣叫成龍大哥回我頭兒得。叫洪金寶什麼呢?大哥大。他是成龍的大哥,而且洪金寶確確實實他有那個價,那麼咱們說,洪金寶是大哥大的範兒是怎麼來的?有人一聽大哥大就特別敏感,九十年代的手機就就叫大哥大呀。那會兒我們管叫大磚頭,上面有個天線,桌子上一放跟小塔一樣,砸人都可以砸死,別說洪金寶這個大哥大和這個真的大哥大真有點關係,洪金寶是香港名人裡頭,第一個公開使用大哥大的,頭一個,那年在1985年就這東西剛有的時候就用了。
  • 我是大哥大預告公開 漫改電影我是大哥大7月17日本上映
    《我是大哥大》預告  由賀來賢人主演,伊藤健太郎共演的電影《我是大哥大》發布首支預告片,該片由福田雄一執導,賀來賢人、伊藤健太郎、清野菜名、橋本環奈、仲野太賀共同出演,將於2020年7月17日在日本上映。  電影《我是大哥大》由同名漫畫改編,作者為西森博之。
  • 保衛不良少年,《我是大哥大》觀後感
    成年人的世界裡似乎總是堆滿了不開心的瑣事,但是請相信,沒有什麼煩惱是一集《我是大哥大》不能解決的!作為一部成功的漫改劇,《我是大哥大》的人物設定極為簡單,情節推進也一如漫畫般誇張,透露出濃濃的沙雕中二氣息。故事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千葉,叛逆的不良少年成為時代潮流,而我們的主人公三橋貴志原本只是一個普通學生,卻立志在轉校後成為一名堂堂正正的不良少年。
  • 一部「大哥大」見證時代新浪潮
    他是香港影壇的大哥大,也可能是香港第一個公開使用「大哥大」的明星。因為他經常在片場用「大哥大」指揮拍攝,所以香港人把這「磚頭手機」叫做「大哥大」。中國內地第一個擁有「大哥大」的據說是廣東中海集團董事長徐峰。他回憶道:「1987年11月21日是我終生難忘的日子。這一天,我成為中國第一個手機用戶。雖然購買模擬手機花費了2萬元,入網費6000元,但是手機解決了我進行貿易洽談的急需,幫助我成為市場經濟第一批受益者。」
  • 我是大哥大
    一 起 娛 樂 幹 掉 孤 獨點  擊  上  方  藍  字  關  注  人間惡毒2020年出品的日本動作喜劇《我是大哥大
  • 《我是大哥大》——沙雕日劇中的沙雕劇
    如果你喜歡《熱血高校》,那麼你可能也喜歡《我是大哥大》日劇的表演形式有時候類似於話劇——表情極度誇張,仿佛日本動漫裡面的誇張表情,如果你能接受這種表演風格,那麼你多半會喜歡《我是大哥大》這種沙雕喜劇如果用正常眼光來看,我是大哥大裡面沒有一個是神經正常的人類:不管兩個主角——立志成為不良少年的黃毛三橋和掃把頭伊藤,還是女校的戲精大姐大早川京子(可憐的橋本環奈在沙雕的路上一去不復返,再也成為不了我心中的女神了,成功轉型成女神經),又或者是功夫紀律委員赤坂理子,又或者是油膩的椋木老師(此君在另外一部日劇《寵女白皮書》中飾演一個沙雕單身老爸,不一樣的風格)。
  • 日劇:我是大哥大
    《我是大哥大》作為一部漫改劇,一經播出後就迅速引起熱議,並在豆瓣上得到了9.1分的高分,獲得了觀眾一致的好評與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