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歌唱藝苑↑↑↑輕鬆關注
感謝您的關注、分享,謝謝您的支持!
感恩成長的路上有您的關注和分享!祝福您和您的家人與喜悅平和同在!
1.喉嚨是咽喉和嗓子的統稱,它包括咽和喉兩個部分。咽是由肌肉和黏膜構成的管狀體,又分喉咽、口咽和鼻咽;喉由軟骨作支架突顯在脖子前的部位,上有會厭軟骨,中有甲狀軟骨,下有環狀軟骨,其中甲狀軟骨最大,通常稱為喉結或喉頭,男性突出,女性軟平,而聲帶就長在喉結內。
2.喉嚨也是呼吸和發聲器官,上連舌後,下接氣管,與咽相通。喉腔內上方有兩片假聲帶,一般不參與發音,下方後面有兩片真聲帶,是發聲的振源體,兩片真聲帶之間的裂隙叫作聲門。
3.喉頭是聲帶的附著器和固定器,它作為振動器官中的一員,是聲源的一個有機部分,其位置、狀態的正確與否,會直接關係到其它發聲器官的正常運動,影響歌聲的音質、音色、音量以及歌唱技巧的正常發揮。
4.人聲的聲源系統在喉頭,上接咽部通鼻腔和口腔,下接氣管通肺部。由於喉嚨是氣息的管狀通道,它就具備了向四周伸展和擴張的可能,它同時又具有下拉力,這就為打開喉嚨,建立歌唱狀態,創造了條件。
5.喉嚨是指舌下、喉頭上端這段咽喉部位。喉嚨的本能並不是為了發聲,只是為防止異物進入氣管。但歌唱時,對這些小肌肉、軟骨和韌帶的要求卻遠遠超出了它們原本的用途。所以,只有在歌唱時打開喉嚨,才能實現喉咽腔、口咽腔及鼻咽腔等這些腔體部位的空間調節。
6.喉嚨是發聲時聲音和氣息上下貫通的必由之路。在所有的歌唱要求中,「通」都是第一位的。打開喉嚨的自然動作是提起會厭並將其立起來,音越高越要有力豎起。會厭是彎曲的軟骨,它蓋在喉嚨上,是喉嚨的大門,呼吸說話、唱歌時會自動打開,吃或喝時會自動關閉。
7.發高、中、低不同的音時,喉嚨的形狀和位置基本上是一樣的,只是在唱上行音時,若口腔打開的大一些,喉頭就會自然下降一些,這時喉嚨的空間也會稍微增大一點。
8.歌唱中的喉嚨一刻都不能有阻礙,要始終保持有力量的聲道支撐狀。喉嚨裡外都不應有什麼感覺,它是自由的、無拘無束的。要在這樣的喉嚨狀態中,體會聲帶的閉合,體會松和緊的協調。
9.喉頭位置是可以隨元音的變化而變化的,[i]最高,[u]最低,但我們唱歌時要儘可能避免喉頭在[i]位置和[u]位置之間上下波動,這樣聲音就不穩定了,音色就不統一了,要努力使其保持在同一位置上。
10.歌唱時,喉頭位置一般要求放下來,特別是男低音和男中音,而女高音一般保持在安靜時的水平,但對於戲劇女高、女中和男高來說,卻不存在這種規律。個子很高的男高音,其可變共鳴管天生就長,所以喉頭就要提高一些。相反,個子太矮的男高就必須放下喉頭,才能達到標準男高音所應有的共鳴管長度。
11.喉頭放在向下吸氣或深呼吸的位置上比較適當。不發聲時不難,難在發聲時相對穩定這個位置,不改變它的狀態。只有保持這個狀態,才能形成堅固的共鳴渠道,為聲區統一,發出有穿透力的聲音創造條件。
12.聲音豎起來不是靠口腔做型去實現的,而是放下喉頭的必然結果。喉頭下降會改變咽腔的形狀,而咽腔的變化會改變母音的音色。若喉頭放不下而去求豎,必然聲音卡擠,咬字不正。
13.喉頭的自然傾向是隨著音階上升而上升,訓練就是要抑制這種傾向,並使抑制後穩定的喉頭成為自然。降下並穩定喉頭的最好方法,是用正確的橫膈膜加腹式深呼吸把下巴和上顎放鬆,同時舌面自然平伸。
14.喉頭的位置必須穩定,好像是固定琴弦的碼子,但不是人為地固定在什麼地方。只要想著「吸著唱」,喉頭就會自然降低,這也是放下並穩定喉頭的方法。
15.無論男、女、高、低什麼聲部,喉頭一定要往下放,只有放下喉頭,氣息和聲帶才能有良好的配合,嗓音才會含有豐富的泛音並達到專業化的強度。隨著音的增高將喉頭相應下沉,越高越下沉,發聲器官才能達到理想、完美的狀態。喉頭高了,不僅會加重聲帶的負擔,而且會堵塞喉嚨的通道。喉嚨沒放下的學生,正規的音樂學院不會接收。
16.穩住喉頭不僅是聲樂訓練中的重要追求目標,同時,對於一般人來說,也是解決說話發聲的重要方法。喉頭不穩就是講話時間長也會引起嗓子不舒服。用「羅」[lu?] 做音階練習,可保持穩定的喉頭位置。
17.喉頭不穩定,就不能得到良好的字聲統一。充分擴張的喉嚨,正確的歌唱呼吸,堅實的咽壁力量,以及傳統美聲在咽部形成母音的能力,是喉頭穩定的基礎。
18.喉頭不只是起發音的作用,還有調節上下氣息的作用,這就要使喉頭放鬆,不是緊緊地固定在那裡,最好的放鬆方法是練習自然顫音和在高聲區輕聲打哈欠,在低聲區大聲嘆氣集中聲音。
19.如果喉嚨是打開的,喉頭就一定是放下的,是舒服的,自然浮著的,並具有彈性和靈活性,不是僵的。喉頭放下就能使聲音柔和、豐滿、鬆弛,就會帶出良好的胸腔共鳴,就會增加音量、擴展音域。
20.我們強調喉頭的機能要重,為的是保持一個穩定的狀態,只有重,喉頭才能穩定,只有穩定才有助於喉頭裡的聲帶進行輕機能調節。但聲音卻不能重,聲音重說明真聲用的太多,說明喉頭受到了不應有的壓迫。
21.要用最少的氣發出最多的音,喉嚨在吸氣過程中,不僅要有擴張用力的感覺,也要有收縮的用力感覺。在打開喉嚨的基礎上,這種感覺會很舒服,兩種用力相互抵消,會解除喉嚨的緊張。
22.要用低喉頭和舌後平放的感覺去唱「白」而「開」的 [a],有助於男聲找到音源點,而女聲用[i]。學唱者必須先在咽腔裡找到這個音源點,再進一步訓練把這個點下移至胸部,所以也有專家說,「音源點在胸部」。
23.人聲的聲源在聲帶,也可以說聲帶是發音的惟一器官,而口腔、喉腔、咽腔等各腔體只是共鳴器官。但是能否在意念上避開聲帶,張嘴就落在胸腔並找到胸聲是美聲唱法「入門」與否的基本尺度。
24.聲帶是牢固的富有彈性的纖維組織,由黏膜、韌帶和肌肉組成。它的前五分之三是肌肉,後五分之二是軟骨的延續。聲帶後端具有活動能力,使兩條聲帶分開,從而打開聲門或使兩條聲帶相互接觸而關閉聲門。
25.聲帶是一對自由振動的肉質簧片,前後呈「∧」狀(見聲帶開合圖示)。平靜時聲門是打開的,即兩片聲帶處於鬆弛的分離狀態。發聲時喉肌內外同時收縮,兩片聲帶隨著音頻的升高拉緊、拉長和靠攏,聲門關閉。這時,肺部氣流從兩片聲帶的縫隙中衝出,產生振動發聲。
26.聲帶肌有縱、橫、斜三種走向,是發聲的振源體。所謂「聲門」就是聲帶閉合的間隙,聲帶後有兩個勺狀軟骨相連接,在氣息的作用下,聲帶拉緊閉合放鬆,得到不同的音高。
27.聲帶是發音體,是給基本音的地方。凡健康的嗓子都有兩種機能,一是發真聲,二是發假聲。真聲會使聲帶全部振,假聲會使聲帶局部或邊緣振動。所謂真假聲是聲樂界的概念,在戲曲界被稱為大嗓、小嗓,或大本腔、二本腔。
28.正確的聲帶運動都是真假聲結合的,低音真聲多,高音假聲多。由低到高,聲帶機能逐漸調節轉換(即從重機能狀態轉換到輕機能狀態),兩片聲帶的肌肉動態是平衡的。真正掌握其中技巧,需要不斷地體會和訓練。
29.歌唱機能調節的核心是在喉嚨打開基礎上的聲帶或聲道調節。聲帶振動面積越小,邊緣振動的聲音越會向上反射,就越會有聲音在頭頂的感覺,頭聲也是由此得到的。
30.如何「在聲帶用力內並時,喉嚨不參與」,這是眾多聲樂理論家和教育家提出的一個難題。我們知道聲帶長在喉嚨裡的喉結裡,所以當聲帶用力時喉嚨既不動又不用力是不可能的。關鍵在於我們要明確聲帶用力是為內並,而喉嚨用力是為形成穩定堅實的通道,為聲帶內並創造外圍基礎條件,而不是要像聲帶一樣同時閉緊。聲帶內並閉緊在氣流的作用下能夠發出更好的聲音,但若喉嚨也同時閉了,聲帶的工作就沒意義了。
31.要想使自己的聲音發出極大的共鳴,首先要學會控制聲帶(聲門唇)的調節併攏,同時注意喉嚨張開,下巴縮進,軟顎穩定,元音有力並乾淨利落。
32.聲帶振動面大,真聲使用過多,高音就上不去,聲帶易充血水腫。假聲過多,聲帶振動面過小,低音下不來,易產生聲帶小結。所以,聲帶的調節是歌唱的核心技術,要用最少的聲帶振動,得到最大的音響效果。
33.聲帶振動發出的喉源音,需要得到共鳴器官的過濾,經共鳴擴大後,音色才能動聽。也就是說聲帶振動的形式和力度,應與共鳴器官調節的大小相匹配,才能產生最好的音響效果。
34.頭聲和胸聲實際上是聲帶發聲時,兩種不同的機能狀態所形成的。沒有聲帶的振動,再好的共鳴也發不出聲音。但聲帶是不應有用力感覺的,只有通過氣息和內外口開合的大小來間接控制。
35.聲帶在唱真聲時完全閉合,在唱假聲時不完全閉合。在唱混聲時,聲帶處在前兩者的中間狀態。聲帶振動所產生的聲波,經過喉咽腔時,產生了振動,形成基礎音,通過口腔就會產生泛音,若再通過鼻腔和頭腔,泛音會更加豐富。
36.「胸聲」又稱真聲或基音,它並不出自胸,而是聲帶處於重機能狀態的整體振動或2/3振動時所發出的聲音。「頭聲」也並不出自頭,而是聲帶處於輕機能狀態的邊緣振動或前1/3的局部振動時所發出的聲音。這時,聲帶的能力極為鬆弛,在由低到高的聲音轉換中,必須合理熟練地轉換聲帶的這兩種不同機能。聲帶隨高低音的機能轉換過程,就是真假混聲的調節過程,也是聲區轉換和換聲過程。20世紀中葉,美國最著名的聲樂教育家範納德創建的「聲帶機能理論」,進一步證明了聲帶的這兩種機能(即輕機能和重機能)才是造成人聲不同聲區的根本原因。
37.高音時把聲帶的部分振動、拉緊和小體積的調整說成「縮短」是沒道理的。因為聲帶縮短就會變厚,而一個變厚了的聲帶是發不出高音的。
38.本應用聲帶輕機能狀態來唱的高音,如果用了聲帶的重機能狀態,就會出現破裂音,高音上不去,即或唱上去了,也是聲音濃重,不輕巧,沒餘地;反之,本應用聲帶重機能狀態來唱的中低音,如果用了聲帶的輕機能,就會出現聲音虛空無力,低不下去。
39.聲帶正確的鬆緊度是通過聲帶周圍的肌肉活動而得到。這些肌肉彼此對抗起來,聲帶才能繃緊並均勻地並靠在一起。有了這樣的緊度,元音延長,顫音平穩的條件才能建立。要達到這種效果,就要調節聲帶閉合的力度,把氣攔在裡面或逼在裡面。呼氣的通路被攔住,再用橫膈膜的力量,把氣從聲帶的縫道裡推出去,阻力和推力形成對抗,這時聲帶就會震動,聲音就會有質量。
40.嗓音這一樂器雖然只有聲帶這「兩條弦」,但它可發出各色的音。一般歌唱者能唱出兩個八度的音,好的歌唱家能唱出3-4個八度的音。如果聲帶可以無限度拉長的話,它可以發出無限的不同聲音。聲帶是有彈性的,若高音唱得過多,長期繃拉閉合得太緊,就會僵化,會過度疲勞,用鬆了就難以恢復彈性。
41.聲帶在歌唱中是感覺不到的,只有通過氣息來間接控制。所謂發聲時聲帶的邊緣振動,是由氣量大、氣壓小的氣息的撫摸來完成的。所謂發聲時聲帶的局部振動,就是想像中用部分聲帶去工作而不是全部聲帶。用這兩種方法所發出的聲音,都是混聲或頭聲或半假聲的效果。
42.自從聲帶具有局部振動和邊緣振動的特殊性能被發現以來,構成頭腔共鳴的生理原因被揭示了。這之前能唱高音的歌唱家、戲曲家、流行歌手及原生態歌手,不論自覺或不自覺都採用了這種方法。所謂「天生高音」,一是不自覺地使用了這種方法的歌唱者,二是其聲帶天生就短和薄。
43.聲帶的振動要舒展,既要充分又要適度閉合,這樣才能得到很好的基音(聲源音)。聲帶太松,閉合不好,聲音會「沙」、「抖」,會漏氣以及聲音無力;聲帶太緊,氣息會不通,嗓子會掛勁,會唱破。
44.「聲帶閉合良好」在醫學上和歌唱時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生活中聲帶的正常工作狀態,後者是指歌唱發聲時聲帶隨音高調節的技術方法。
45.從聲帶發出的聲音,叫做「基音」,基音是很輕弱的。只有當它在人體全部的共鳴腔裡都能得到共振(聲樂上稱為「共鳴」),才能使聲音擴大和美化,發出宏亮優美的歌聲。
46.聲音的強弱大小主要與聲帶的振動幅度、腔體的大小以及共鳴器官的鬆緊狀況有關,松時共振空間就大,聲音就強,緊時就會小和弱。聲音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聲帶的振動頻率,頻率高,聲音就高,反之就低,聲帶的振頻與聲帶天生的長短、寬窄、厚薄、質地和張力有關,還與發聲時氣息運用的強弱、深淺有關。
47.音越低,使用的聲帶越厚、越寬、越長,聲帶張力越小,所以在中低聲區要儘可能的「讓聲帶歌唱」,要感覺聲帶在做無阻礙的自由振動;音越高,使用的聲帶越薄、越窄、越短,聲帶自然拉緊的張力越大,而這時打開的共鳴腔是鬆開的勁,聲帶要緊而不僵,共鳴腔要松而不懈。
48.好的「基音」應是聲門閉合適度時發出的音。基音不純,泛音就雜。基音頻率決定音高,泛音頻率決定音色。要使聲帶產生純淨的基音,一要找到「喉結的正確位置」;二要找到「聲門適度感」。
49.「聲門適度」的標誌和特徵是:嗓子周圍與下巴鬆弛、沒感覺、除內口(咽腔口)有收緊的勁外,沒多餘的勁,音色和泛音明亮、圓潤、優美動聽。「聲門適度」的調節是由喉嚨的鬆緊張弛來控制的。
50. 聲音的韌性和伸縮性,是要求無論強弱都能唱在氣息流動中的聲帶上。這樣,當音量轉弱時聲音也不會虛空無力。在橫膈膜肌肉群強有力的支持下運用或控制聲帶輕機能的變化,則更能聽到一個具有很強穿透力的聲音芯。
51. 喉頭和聲帶若處在一個好的調節狀態,發出的聲音就會又暗又亮,是一種柔和的亮,若聲帶有不乾淨的聲音,勁就用過了,聲音就破了。
52. 聲帶無控制地打開或完全關閉,其結果都不能出聲。所以,打開和關閉是以能出聲為前提的,而在訓練初期,這種打開的聲音是不可能好聽的。所以,要在打開後,再通過混聲調節訓練找到聲帶閉合的最佳點,以得到最好的共鳴音響。既想著喉嚨打開,又想著聲帶閉合,兩者必然互不能相顧。喉嚨打開必然帶動聲帶打開,在這基礎上用喉肌和咽壁的力量收緊或關閉內口,聲帶也就隨之得到了「調節」和「關閉」。
53.發高音時,聲帶邊緣振動並加強張力。發低音時,聲帶張力減少而振動面加寬,若調整不當就會發生病變,如:聲帶小結。高音是隨著聲帶振動面積由大到小的變化而產生的,決不是如許多著述中所說,「是縮短聲帶得來的」。隨著音高的變化,聲帶的振動面積也必須跟著變,這就是科學使用聲帶的方法。
54. 因搞不清自己的聲帶條件而誤入聲部,最終勞民傷財、痛失前程的學唱者大有人在。若學唱一開始就在老師的指導下去醫院用儀器做一下聲帶鑑定會更有把握。各聲部聲帶的厚度有從男低5mm到花腔女高2mm的區別和不同,聲帶形狀與實際音域不符的約佔10%。聲音越低的人聲帶越長越厚,聲音越高的人聲帶越短越薄。多年唱不出來,才知道自己誤入聲部,這種無奈和痛苦十分常見。各聲部聲帶長度參考數據如下:(可找醫生用儀器鑑定)
花腔女高音 10—11mm 男高音 15—17mm
抒情女高音 11—12mm 男中音 18—21mm
女中音 12—14mm 男低音 21—22mm
女低音 15—16mm
55.通過聲帶長度鑑別聲部的方法絕不可一概而論。有的歌者具有男中音的聲帶但卻同時擁有男高音的腔體及音色。歌唱家在職業生涯中途改變聲部的大有人在。卡魯索童年時唱低音,成年後先是唱男中音,最終以男高音享譽世界;夏裡亞賓童年唱高音,成年後先是唱中音,最終以男低音成名於世,並能以男低音的音色唱到High C;多明戈少年時唱男中音,成年後唱男高音,70歲後又常改唱男中音。所以,聲帶、腔體、音色以及身體成長過程中的生理變化都有可能決定一個人的聲部。
56.一般男聲音域的高度比女聲要低一個八度,因為他們聲帶的長度比女聲約長1/3。聲帶的厚度從花腔女高的2毫米到男低的5毫米不一。聲帶短,則聲音高;聲帶長,則聲音低。若聲帶長度相同,寬厚者的聲音可塑性更大,音色變化能力更強。
57.聲樂教育家潘乃憲說:「用高位置的內感覺未必唱出高位置的外感覺。因為,若沒有聲帶質量的改變,高位置的外感覺永遠不會產生。反之,聲帶的質量減輕了,即使內感覺毫無高位置的感覺,從外感覺的效果來說,位置也相當高了。」學唱者一定要懂得聲帶閉合調節的原理,但在發聲和歌唱時決不能刻意去想它,要想氣息、打開、位置,這樣聲帶的閉合調節就會自然產生。
58.「讓聲帶歌唱」和「在喉上做工作」是美聲唱法的兩句名言,這都是強調既不要躲避聲帶,又要用好聲帶。這與「丟開喉頭,繞過聲帶唱」的說法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理念和要求。實際上這也是兩種不同意識的調節手法。對喉緊聲重的學唱者,要用意識上避開喉頭繞過聲帶的方法去改善;對聲帶張力不足和收縮機能差的學唱者,只有用強化喉嚨和聲帶的意識去提高他的機能。選擇方法之前,必須找到病因。
59.只有排除一切雜念幹擾,在毫不懷疑地用各種辦法訓練打開喉嚨的基礎上,才能談聲帶調節(聲帶打開與關閉之間的調節)。另外,「聲帶調節」的說法不如「混聲調節」好,因為母音轉換的過程就是混聲過程,這個過程自然會促成聲帶的調節。所以,意念上要想著母音轉換,不要想著在聲帶上多做文章。
歌唱藝苑QQ歌唱交流群:(已滿員)
歌唱藝苑QQ歌唱交流二群:286587976交流、合作聯繫QQ:70982807
免責聲明
內容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只提供學習交流;
····歌唱藝苑·第1512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