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辰時
圖/ 網絡
三十而已--陳嶼/鍾曉芹
電視劇《三十而已》中的角色「陳嶼」有大多數已婚男人的影子。
陳嶼在電視劇中的人設並不討喜,女性觀眾認為他是「鋼鐵直男」,男性觀眾認為他「不懂人情世故」。
其實,陳嶼恰恰反映了現實生活中許多男人的真實生活。人都是多面性的,不同的場景、角色,都只能反映出其中的一面。而從這些人設碎片中總能找到跟「你我」相似的影子。
三十而已--陳嶼
陳嶼不僅在婚姻中堅信「做優於說」,在職場和兄弟關係中也表達了這一價值觀。
婚姻中,陳嶼計劃婚後五年生孩子,沒想到妻子第三年意外懷孕,他一開始並不不想要生下孩子。但是當他第一次聽到孩子心跳的時候,他被觸動了。
陳嶼得知妻子懷孕後要起夜,悄悄地買了小夜燈安裝在走廊裡;
陳嶼默默地丈量魚缸的尺寸,打算擺一個嬰兒床在魚室;
陳嶼失去孩子以後從沒有當著妻子的面哭過,只能獨自在屋子裡流眼淚。
同樣的,在工作中陳嶼默默地做了許多工作,但是不擅長與上司溝通,在職場中與同事和上司產生了一系列誤會。
陳嶼的弟弟陳旭就比哥哥更懂得溝通和與人相處,陳嶼對弟弟很嚴厲,總是一副嚴肅的模樣。21集的劇情中,弟弟陳旭「助攻哥哥追妻」,可以看出兄弟兩個人的關係有所緩和。
根據劇情的預告片,期待後期陳嶼是會有所成長和改變的。
陳旭/陳嶼
生活終究要回歸平淡,但不能總是平淡的。
陳嶼和妻子鬧離婚的時候,陳嶼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跟你結婚是為了什麼呀?不就是圖省心嘛。」
這句話對於任何女人來說都十分具有殺傷力:結婚不是因為愛我,而是為了省心。可以說,所有女人都希望結婚是因為愛情。更何況陳嶼和妻子在婚前是有一段浪漫和甜蜜的回憶的。
劇中陳嶼的妻子是一個喜歡浪漫,愛幻想的小女生形象,陳嶼的木訥和平淡正在一步步激化他們的矛盾。
三十而已--陳嶼
陳嶼的認知裡,結婚就是一道分水嶺,婚前浪漫幼稚都可以,但婚後就要回歸平淡和現實的生活。
這一點從他每個月要求妻子上繳工資也可以感受出來,他並不是愛錢,也沒有顯示出多麼會理財,但是他認為結婚就是要柴米油鹽,勤儉節約,擁有共同財產。
劇中很少有陳嶼和妻子出去吃飯的鏡頭,要麼就是在家做飯,要麼就是在丈母娘家吃飯,很少去餐廳吃飯,幾乎沒有唱歌喝酒等娛樂活動。
在陳嶼的價值觀中,穩定的工作、省心的家庭、單純的人際關係,就是他所認為的平淡。
陳嶼的老派、穩重、不招是非的性格類型,深得丈母娘的喜歡。但是跟同齡的妻子,未必能過的很和諧。婚姻,說到底是兩個人的,與旁人都無關。
適當的浪漫就像調味劑,平淡和踏實可以是主菜,但是少了調味劑,終究不是那個味兒。
三十而已--陳嶼丈母娘
陳嶼的另外一個特質是:有事不要麻煩別人,包括妻子的媽媽和閨蜜。
陳嶼每次和妻子吵架,妻子都會去閨蜜家尋求安慰,給情緒找一個出口。而陳嶼總是勸告妻子不要去找顧佳(妻子的閨蜜),別人也很忙,沒工夫管咱們的事。
弟弟陳旭涉嫌制假售假,陳嶼的妻子第一時間尋求顧佳的幫助。而陳嶼看到急匆匆趕來的顧佳時,反問妻子:「你怎麼嘴那麼快?」事後回到家中,陳嶼再次告訴妻子:不要什麼都讓顧佳幫忙,回頭你又幫不了人家什麼。
從這兩件小事上,可以看出陳嶼不喜歡麻煩別人,也不喜歡自己家的事情被宣揚的所有人都知道。
實際上,陳嶼「不麻煩別人」只是表面,實則是對人際關係處理的不自信。他深知麻煩別人就代表要欠人情,而他沒有什麼能力還得起人情。
陳嶼高估了自己對人情的理解,也低估了妻子和閨蜜的友情。
三十而已劇照
陳嶼,已婚未育,有套小房子,有穩定的工作。
這樣的人設像極了大多數已婚男人的現狀,結婚了但是總是和妻子沒有共同話題,一個愛看新聞,一個愛看劇;一個愛養魚,一個愛養貓;一個沒人緣,一個好人緣;一個從小獨立承擔,一個被父母寵著長大。
在家庭裡,男人大部分是不喜歡說太多話的,總是渴望用行動證明自己是愛家庭的。實際上,誇讚和表揚,對於維繫良好的婚姻狀態更有效。
不妨試著對辛苦做飯的妻子說一句:「親愛的,你做飯真好吃!」或者是「外面的飯怎麼也做不出家裡的味道!」
在工作中,男人扛著上司的壓力和職場的壓榨,嘴上不說辛苦,可是承受的壓力其實很大。適當的向妻子表達工作的壓力和鬱悶,更利於夫妻間建立共擔風雨的默契。
試著和妻子說說工作中的新鮮事,即使知道她聽不懂專業術語,也請學著用簡單的語言和她溝通。甚至適當的展示男人的脆弱面、真實的喜怒哀樂,這才是真實的婚姻!
作者介紹:90後翻譯工作者,熱愛寫作,一直在探索高效學習和工作方法。入駐頭條3個月累計練習寫作10萬字,期待和熱愛寫作的你一起進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