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自有因果,不可一概而論。林黛玉知書識禮,大家風範,為什麼會在周瑞家的給她送宮花時,含怨說出一番賭氣話?細求根源,就會發現根本不是宮花的事。(第七回)周瑞家的進來笑道:「林姑娘,姨太太著我送花兒與姑娘帶。」黛玉只就寶玉手中看了一看,便問道:「還是單送我一人的,還是別的姑娘們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這兩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周瑞家的聽了,一聲兒不言語。這段描寫雖短,卻表達出強烈的矛盾衝突。具體體現在這麼幾點。二,林黛玉並沒有表示感謝,也沒有多謝薛姨媽惦記,很失禮。五,聽說別人都有了,抱怨說別人不挑剩下也不給我,很失禮。兩朵宮花,林黛玉有四個失禮,在禮節和言語間對薛姨媽表現的滿是敵意,這是怎麼回事?難道世代書香的林家竟然養出這麼不知禮的女兒?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林黛玉非但知禮,還絕頂聰明,明辨是非。從初入賈府她的表現和別人的觀察就可見一二。(第三回)這林黛玉常聽得母親說過,他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他近日所見的這幾個三等僕婦,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況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眾人見黛玉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老嬤嬤們讓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卻有兩個錦褥對設,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東邊椅子上坐了。林黛玉小小年紀,知禮懂禮,絕不貿然行事,也不張揚乖覺。緣何因為兩朵宮花,就失禮至此?凡事自有因果,《紅樓夢》的妙處就在於很多情節在前後都有伏筆,能夠按圖索驥。只是有些看似毫無關聯,以至於容易忽略罷了。宮花是薛姨媽安排周瑞家的送來,到了林黛玉這裡只剩下兩朵。此事與薛姨媽無關,林黛玉也知道是周瑞家的偷懶,順路送了別人才給自己。但不管怎樣,周瑞家的這個態度是慢待了林黛玉。林黛玉說「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實際是說周瑞家的狗眼看人低。這是一。二,第五回一開始就說是薛寶釵一來,搶了林黛玉的風頭。二人中寶釵穩重大方,隨時就分,黛玉卻目下無塵,孤高自賞。所以小丫頭子們都願意和寶釵玩,大人們也說薛寶釵好。林黛玉被搶了風頭,「心中著實抑鬱」,對薛寶釵看不順眼,連帶著對薛姨媽也有一絲敵意。這就像小孩子被搶走了最珍貴的愛一樣。與林黛玉類似的,史湘雲也經歷過。她早年多有對林黛玉不客氣,就因為黛玉的到來,搶走了屬於她的關愛。此番輪到林黛玉了而已。三,林黛玉雖排斥薛寶釵和薛姨媽,也不至於就失禮於人。最關鍵還在於第二十八回薛寶釵透露的那個信息,才是林黛玉憤怒的根源。(第二十八回)薛寶釵因往日母親對王夫人等曾提過「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後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等語,所以總遠著寶玉。薛姨媽主動向王夫人等賈家人宣揚「金玉良姻」,背後的意思昭然若揭。送宮花前,薛寶釵與周瑞家的說起冷香丸,意思也是包裝她本人的神奇之處,以及金玉良姻的正當。林黛玉第八回和賈寶玉前後腳去探望薛寶釵,借雪燕諷刺賈寶玉聽從薛寶釵的話,代表金玉良姻在那一段時間已經在賈家傳開。賈寶玉在薛姨媽處喝醉酒連累茜雪被攆走,是賈母在表達反對金玉良姻的態度。薛姨媽一頓酒,害得人家一個大丫頭被攆走,賈母敲山震虎的意思很明顯。茜雪之名含「紅」和「雪」,雪通雪,分明是金玉良姻之意。她被攆走,是賈母反擊金玉良姻,打響的第一槍。林黛玉因兩朵宮花「失禮」,倒不是此時寶黛有什麼感情。而是薛家一來就採取了咄咄逼人的進攻態勢,四處拉攏人心,宣揚金玉良姻,一派急功近利的商人嘴臉,讓林黛玉很看不慣。尤其薛家企圖金玉良姻,更令林黛玉覺得她與賈寶玉的關係被破壞了。基於以上心理,那一陣的林黛玉對薛家的示好和收買人心行徑,很是嗤之以鼻和反感。她不屑於要,倒並非因為最後兩支花送給她,當然也不是林黛玉多麼無禮。她對宮花排斥,就在於宮花代表了薛家賄賂和諂媚的嘴臉。
註:請幫忙點擊右下角「在看」圖標,讓更多人看到君箋雅侃紅樓!
文|君箋雅侃紅樓
別忘了微信公眾號關注:君箋雅侃紅樓。
動手轉發一下,沒準您的朋友也愛看,感謝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