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2016.1.27)的紅包圖片事件一出,立馬成為微博微信的熱點事件,今日微博更是熱評「霧霾吹到了朋友圈」、「以後要窮得連朋友圈都逛不起了」。於是,朋友圈當中各路神仙開始指點江山,從各個方位各個角度品評紅包圖片這一熱點事件。拜讀了不少文章之後,我發現儘管其中不乏一些精妙的解讀,但大多浮於表面,很少能夠真正深入解讀到微信在這個事件背後的思考,更是鮮有人能從這一個小小的紅包圖片事件捕捉到微信背後的宏(lang)圖(zi)大(ye)略(xin)。
儘管紅包圖片只是微信年前的一個小動作,但對紅包圖片這個事件的認知卻能從側面折射出一名產品經理的段位,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產品經理可以被劃分為三個段位:
初階產品-看懂紅包圖片是怎麼玩的
這是初級產品經理所在的基礎段位。在這個段位的產品經理,基本能夠看懂紅包圖片是怎麼玩的(一致性、極簡設計、低參與成本等)它為什麼能夠引爆朋友圈,(癢點、攀比、窺探等人性的弱點)這些內容已經有很多詳細的解讀,在此就不再贅述。
對於這些內容,只要在產品經理這個崗位上工作過一兩年,看過幾本好書,基本都能看懂。如果你並沒有完全看懂,說明就是你可能還沒有入門,還需要更進一步學習和歷練;如果你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工作過兩年以上了但卻依然沒完全看懂,那麼我想你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是否適合這樣一個崗位了。
中階產品-看清微信下一階段的產品動向
這是中級產品經理的標準段位,在這個段位的產品經理,不僅可以看懂圖片紅包是怎麼玩的,而且還能預測到接下一段微信的一些動向。紅包圖片只是微信在2016年的試水第一跳,但其實已經透露了一部分微信下一階段的產品動向,那麼這個階段的產品經理具體而言可以看到哪些內容呢?舉幾個慄子:
1、春晚紅包大戰前的預熱
80%以上的中段產品經理都能看到這一點,春晚作為吸睛能力強勁的電視節目,歷來就是商家的必爭之地。自2014年起,春晚開始引入網際網路紅包作為聯歡晚會的輔料,但從過去兩年的情況來看,春晚之夜幾乎成了紅包之夜,越來越少的人會認真去觀看春晚大戲,而是人手一部手機在不停搖,春晚紅包大有喧賓奪主之勢。如此推廣之良機,微信支付寶兩家自然不會放過。儘管「小馬哥」早在網際網路大會上就表示今年的春節紅包會有新玩法,但是2016年的春晚還是被「老馬哥」的支付寶吃了下來。丟掉了春晚這個吸睛神器的微信自然不甘心,為了搶佔春節契機,甚至已經對外宣傳會將今年春節期間的所有廣告收入作為紅包發放給用戶作為激勵。而這個貌似曇花一現的紅包圖片功能,實際上就是對春晚紅包的一個提前的預熱。
2、紅包玩法新嘗試
微信紅包從誕生之後,由於其強勁的市場表現,帶動了同行紛紛效仿,支付寶、京東、大眾點評、餓了嗎甚至包括騰訊體系內的老前輩QQ等等各大平臺都在微信紅包的基礎上紛紛推出了自己差異化設計的紅包。然而反觀微信紅包自身,自2014年起誕生至今,幾乎沒做過太大的改進,因此,圖片紅包可能是微信對自身紅包玩法的新嘗試和新探索。
3、朋友圈商業化的新嘗試
張小龍一直強調不打攪用戶,對容易打攪用戶的一切行為(如廣告)持非常謹慎的態度,因此才得以在朋友圈已經誕生了三四年以後,我們依然可以擁有一個比較乾淨舒爽的朋友圈。換做是其他任何一個應用,別說等到每天具備好幾億的活躍用戶,哪怕是每天能有一兩千萬個活躍用戶,你看到的界面恐怕也已經是廣告滿天飛了。
不難發現,微信朋友圈的商業化進程一直是比較慢的,箇中原因想必跟小龍哥的產品主張有很大的關係。然而,不管怎麼說,微信畢竟是一個商業性的產品,商業性的產品就不可能沒有商業化的訴求,因此,在這樣一次圖片紅包中,正常情況下用戶看不見,點開大圖才能在有效視覺範圍的底部看到一張很小很不起眼的廣告banner,這樣的一種廣告方式也極有可能就是微信的一種將對用戶的打擾降到最低的商業化新嘗試。
能基於一個小小的動作就預測出以上一些微信下一階段動向的產品經理,基本可以算是產品經理行業裡面的中堅力量了。實際上,我看到朋友圈裡面很多發文點評紅包圖片的產品經理至少都處在這樣一個段位。但是,產品經理的思考到此為止就可以結束了嗎?顯然不是!
高階產品-看懂微信動向背後的商業邏輯
處於高段位的產品經理,不僅僅能夠預測出微信下一階段的動向,還能分析出微信這一系列動向背後更深層次的商業邏輯乃至於騰訊不小心透露出來的狼子野心。具體而言,兩個方面解讀一下:
1、打造搶佔網際網路金融市場的一把尖刀
我們知道微信在為春晚紅包做預熱,也知道這可能是微信對於紅包產品的新玩法的新嘗試,但是,為什麼微信要花這麼大的力氣去推紅包呢?因為微信想要打造搶佔網際網路金融市場的一把尖刀!
網際網路金融是塊大蛋糕,幾乎是所有平臺型產品未來的必爭之地。實際上,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支付寶依託於這些年電商的蓬勃發展,無論在資金沉澱(保證金、託管資金)還是在網際網路理財(餘額寶)等方面都佔盡了先機。儘管對網際網路金融這塊大蛋糕垂涎三尺,但在2014年前,社交基因的微信平臺一直沒有一個比較好的切入點,一直處於一個比較弱勢的地位。
而微信紅包自2014年誕生之日起,由於其極簡設計和新鮮有趣的玩法,很快便吸引了大量的普通用戶盡相使用和分享傳播。要使用紅包就得綁卡,要發紅包就得存錢,一下子,微信就跟用戶卡裡的真金白銀連結了起來。收發完紅包之後,很多用戶並未將零錢提現,未提現的零錢實際上在微信自己的口袋裡,而在微信用戶群的體量基礎之上,這就構成了微信的巨額資金沉澱,而且,這個沉澱周期可能還很長!不僅如此,綁定銀行卡之後,微信可以開始涉足各類支付領域,連接電商做在線支付,連接先下商家做O2O線下支付等等,形成了連接一切的一個關鍵橋梁。
微信為什麼要推紅包,現在理解了嗎?很顯然,微信嘗到了甜頭。這實際上就是微信乃至於是其他微信的跟進者為什麼要花那麼大的力氣去打造紅包體系的原因!
微信布局網際網路金融的決心是巨大的,因此,對這把尖刀的打磨和支持也是不計代價的,不信我們還可以看看微信推推紅包這個力度到底有多大:
你大概看到了大圖下面的廣告位,但是我想你可能並沒有注意到,這些廣告裡面,有很大一部分是微信紅包以及另外一個叫「理財通」產品的廣告;你可能也並沒有注意到,你曾經在搶微信紅包的時候,界面裡面正好有一個理財通的快速理財入口;你可能並沒有注意到,不知道什麼時候起,你的微信紅包裡多了一個快速理財的入口……
你大概看到了微信紅包在推無密支付,但我想你可能並不會想到這一個小小的按鈕意味著什麼。我來幫大家扒一扒這件事情的影響,做產品的都知道,在任何一個流程當中,每一步的操作都可能會導致用戶的流失,支付是一個流程,經典流程基本都需要用戶輸入密碼,而一旦輸入密碼,就有輸錯的可能。按照目前的微信支付的方式,必須輸入6位數字,哪怕不需要點最後的那個確定而且密碼肯定輸對,也意味著用戶必須要操作6次。微信有6億的活躍用戶,我們假設有1%的微信用戶開通了免密支付,按照平均每人每周支付一次的頻次來計算一下:
每月可以減少用戶的操作次數=6次x6億x1%x4=1.44億次/月
如此量級的操作次數減少將帶來多大的交易提升,自己腦補一下也知道個大概了!現在你可以理解為什麼微信搖做免密支付了吧。說到底,紅包就是微信搶佔網際網路金融市場高地的一把尖刀。微信通過這把尖刀去布局在線理財、先下支付的商業版圖,最終實現「連接一切」的宏(lang)圖(zi)大(ye)略(xin)。
2、搶佔網際網路智慧財產權新高地
中國的網際網路行業一直以來就是一個智慧財產權保護的薄弱領域,亂象叢生,山寨橫行,直到現在依然沒有一個比較好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以及領軍企業可以做這件事。亂意味著機會,越亂越需要政治的地方機會也就會越多,顯然小龍哥也非常清楚這一點。因此,微信在前不久已經開始在做微信公眾號方面的一些原創保護嘗試,目前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
微信此次公測活動當中的發紅包看圖片,換一種說法其實就是付費看圖,而此次活動當中強調「珍藏的圖片」代表著什麼?原創!連到一起來說就是:以後你想要看原創內容,可能需要付費了!
是的,你沒看錯!小龍哥接下來想幹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搶佔網際網路智慧財產權新高地,樹立知識產品保護新標杆。這就是微信在連接一切之餘的另一個宏(lang)圖(zi)大(ye)略(xin)!
最後我想說的是,圖片紅包事件至此應該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是它帶給我們的思考和啟示卻遠沒有停止。要做一名優秀乃至於卓越的產品經理,我們要做以及必須去做的就是:
不停學習,不斷思考!
本文由 @火山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