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電視劇《雷霆戰將》火了。11月15日,《雷霆戰將》上線的第12天,《人民日報》發表標題為《「八路軍」住別墅抹髮膠,別把偶像劇套路用在抗日題材上》的文章,批評該劇中的偶像劇套路,指出「影視劇中考慮年輕人的習慣,創新表現方式,並非不可以,但前提是尊重歷史,不能劍走偏鋒」。11月16日,湖南衛視停播該劇,以《最好的時代》緊急替檔;芒果TV、愛奇藝和騰訊視頻也先後下架了該劇。官媒點名、衛視停播、平臺下架,《雷霆戰將》被釘在抗戰劇的「恥辱柱」上,可以預想,它將以反面教材的形象頻繁出現。
八路軍獨立團團部設立在豪華的歐式別墅裡
早在2013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對抗戰題材劇就有過嚴格規定。當年正在衛視播放的《戰旗》《尖刀戰士》等均遭下架。2014年,鑑於徐紀周導演拍攝的《永不磨滅的番號》裡,有主演李健向空中投擲一枚手榴彈炸毀日軍一架飛機的情節。它與「手撕鬼子」「褲襠藏雷」,並稱抗戰雷劇最著名的「三大雷點」。就因為這一個鏡頭,「飛天獎」和「五個一」工程獎最後都沒給徐紀周,不然這部電視劇就要把中國電視劇的獎都拿齊了。至今回憶這個「低級錯誤」,徐紀周還是一副痛心疾首、悔不當初的表情。
一開始,《雷霆戰將》宣傳上打著「青春版《亮劍》」的旗號,以李雲龍主要原型王近山將軍等英雄故事為模板,選用張雲龍、高偉光年輕演員,預計是個爆款。但是,一經播出,觀眾不買帳了,劇情、道具、演員的差評時時衝上熱搜。比如,劇中的演員除了發量驚人,髮膠量更是感人。八路軍獨立團團部設立在豪華的歐式別墅裡,野戰醫院更是敞亮規整。而醫院裡八路軍女護士穿著裁剪合身的裙子,踩著帶跟的白皮鞋,戰火連天救死扶傷,卻依然保持著精緻的妝容……八路軍人手一挺輕機槍。指揮官戰場上槍林炮雨,卻永不離手的雪茄和咖啡。雖然不再有手撕鬼子、單手掏心、手榴彈炸飛機等雷人情節,但是這部劇的離奇之處仍然讓人咂舌,過於臉譜化的設計,過於浮誇的表演,明顯缺乏事實依據的情節設定,讓網友們評價為:「這部劇完全沒有脫離抗日神劇的套路——只不過披上了一層『青春熱血偶像劇』的外衣。」
八路軍女護士穿著裁剪合身的裙子
僅僅用年輕化的班底、年輕的服化道,就能撬動年輕市場了嗎?本來是拍給年輕人看的抗日劇,但是到最後卻引來大多數年輕觀眾的一致抵制,看來編劇也是小看了年輕觀眾的觀劇水準,《雷霆戰將》帶來深刻的反思。據百度數據顯示,舊版《亮劍》受眾群中19-24歲的觀眾佔比47.28%,25-34歲的觀眾佔比28.77%。而剛剛上映的電影《八佰》,31億元的票房表明了年輕觀眾對於抗戰劇的期待和重視。想要吸引年輕觀眾,看來還真需要下下苦功。
不過若是以此簡單粗暴給抗戰偶像劇判死刑,也不甚客觀。以霍建華、楊紫2014年出演的《戰長沙》為例,便是典型的用偶像明星演出了高質量高口碑、又將歷史抗戰和浪漫偶像愛情完美融合的抗戰劇;好評如潮的《偽裝者》同樣是偶像抗戰劇中的傑出代表。換言之,「偶像化」並不是《雷霆戰將》的「原罪」,它最根本的問題在於娛樂和扭曲抗戰歷史,在人物塑造上缺乏強有力的市場信服度。而這無疑也為市場敲響了警鐘:相比去追求所謂的年輕化、青春化,不如踏踏實實講好故事、做好影視化呈現。花若盛開蝴蝶自來,品質在線,觀眾自然買單。
抗日戰爭劇是一部正劇,講述的是一段歷史。歷史是過去真實發生的事件,是嚴肅的,不容被篡改的,它不是童話,更不是神話。「雷劇」之「雷」無非就在於讓人費解的事實與細節,引起了觀眾的不適。一味把觀眾當傻子,拿一些無腦「偶像劇套路」來糊弄,怎麼可能會做出好劇呢?人民日報說:「只有心懷敬畏,尊重歷史、尊重觀眾才能拍出真正接地氣的影視作品。」深以為然。張惠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