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國演員三大寶,裸體女裝扮基佬。
自1999年於曼徹斯特運河街的「同志村」拍出英版《同志亦凡人》,英國著名同性戀編劇拉塞爾·T·戴維斯已然成為同志題材影視劇的弄潮兒。
日前,英版兼美版《同志亦凡人》創始人戴維斯回歸其最擅長題材,開發了一個以食物命名的同志系列劇——《豆腐》(Tofu)、《香蕉》(Banana)和《黃瓜》(Cucumber),光是片名已讓人躍躍欲試,浮想聯翩。
三部劇均於2014年春在英國曼徹斯特開拍。《香蕉》和《黃瓜》是常規英劇,背景和英版《同志亦凡人》相似,均聚焦「gay都」曼徹斯特,講述不同世代的英國同志生活。1月22日和26日,兩劇將分別於英國E4、第四臺播出,各有8集。網絡衍生劇《豆腐》則由第四臺官方網站在線發布。
說起緣何以食物命名,戴維斯說這起源於他的一次閱讀經歷。在一篇研究男性勃起的科學文章中,一家科研機構曾將男性勃起劃分為四類狀態:豆腐,剝皮香蕉、香蕉、黃瓜,分別對應陰莖由軟至硬的程度。「就在那時,我有了做新劇的想法。」戴維斯說。
《黃瓜》劇照
《黃瓜》男主亨利47歲,在一家保險公司工作,和伴侶蘭斯生活於郊區,滋潤又安逸。但在經歷了一場災難性的約會之夜——混雜了一段死亡,一段3P,兩輛警車後——亨利的舊生活崩解,新生活降臨,人生故事似才剛剛開始。《香蕉》男主萊迪和迪恩年歲不及亨利一半,亦在《黃瓜》中跳進跳出,和他們的生活互有交集,但擁有獨立的故事線,代表著這座城市年輕一代的同性戀群體。
《黃瓜》講中年大叔,《香蕉》描摹愣頭青年,同步播出給了兩劇情節相關、平行推進的機會。
「沒幾個人能像戴維斯這樣,深入人類現代關係的心臟與靈魂。他像法醫一樣剖析性生活如何影響我們所有人。」第四臺戲劇開發主管皮爾斯·溫格說,「這個系列其實就是關於兩個世代同志的相互碰撞。」
作為《香蕉》和《黃瓜》的補充,《豆腐》同樣8集,既為現實生活中的人提供講述其獨特性經驗故事的機會,也以極自由娛樂的態度探討兩劇每周出現的性愛話題。戴維斯希望將它打造成新世代男同性愛「在線」指南。
英版《同志亦凡人》劇照
《同志亦凡人》與《黃瓜》都算是緊貼時代的英劇。1990年代末,戴維斯發現曾隱匿於地下的同性戀文化開始「越界」發生劇烈變化,順勢推出英版《同志亦凡人》第一季:兩個長期混跡於性、毒品和酒吧的29歲gay友文斯、斯圖爾特,偶然結識了15歲少年內森,一夜情之後與之產生種種情愛糾葛。
《同志亦凡人》大熱螢屏,但據說因為太過暴露播了一季便草草收場。2000年,同樣由戴維斯參與編劇的美版《同志亦凡人》第一季在美播出,後來連拍5季,共計83集。如果說《同志亦凡人》聚焦於同性間的「尋愛之旅」,《黃瓜》則更關注在一個接受同性關係且試著以「婚姻」形式將其制度化的社會中,同性之愛將繼續面臨什麼問題,發生怎樣的變化。
各種性,愛,各種複雜關係,「這部劇就是講『性』,完全和性有關。」戴維斯直言不諱地評說《黃瓜》。從年輕蕾絲斯柯蒂的初戀,到19歲迪恩不可告人的家族秘密,戴維斯效仿情慾小說《五十度灰》,將《香蕉》定義為「五十度gay」,言指劇中不乏年輕人的情愛場面。曾參演同性喜劇《驕傲》的英國新生代男星弗萊迪·福克斯在此扮演弗萊迪,「他就是一個『性愛機器』。」戴維斯如此詮釋弗萊迪。
「無論喜歡與否,我們的某一部分,將由我們與之發生關係的另一半來定義。」戴維斯說,「有人會抱怨,『怎麼老是與性有關』,但這像一個人抱怨烹飪放了太多食物一樣矯情。我就打算寫『性』,如果你不喜歡,完全可以邀其他作者寫。『性』在同性戀的生活中不可迴避,我們的文化也基於此建立。」
對戴維斯來說,也有必要製作一檔探討同性性愛且不僅止於隔靴搔癢的電視節目,「有太多廣闊的世界我們未曾討論,我們常常進入一個關於『平等』的討論誤區,但問題在於,純粹意義上的平等很難達到。我們永遠到不了那個地步,因為我們始終不同,也永遠不會佔大多數。」
戴維斯執著於挖掘潛藏同性間的戲劇潛力,但並不刻意將同性戀者當成受害者或犧牲者。《黃瓜》男主亨利,光著頭,發著福,沒有天妒容顏,和多數人一樣尷尬、笨拙,透著平凡氣。「這樣一個普通人會讓你覺得,『就這樣?沒別的了?」作為一個有兩個孩子的已婚男人,亨利扮演者文森特·富蘭克林說,他當初很為劇中的男性力比多(性慾)探討吸引,不管是直男還是gay,「不要因為你不是同性戀而不看這部劇,就像你不是丹麥人也可以看《哈姆雷特》。」
《極品基老伴》劇照
《同志亦凡人》之前,英國電視劇中可信的男同形象屈指可數,比如《This Life》中的沃倫。自那之後,英劇《加冕街》中艾琳·格裡姆肖一角的兒子,《唐頓莊園》中的男僕託馬斯·巴羅、《度假笑傳》中的同性戀理髮師都成為觀眾熟悉的男同角色。「甘道夫」伊恩·麥克萊恩與德裡克·雅各比主演的同志情景喜劇《極品基老伴》亦是個中經典,一對慣於「毒舌」的同志老伴,平日裡遛狗讀報看帥哥,床頭吵架床尾和,「夕陽戀」談得很是熱鬧。兩位主演作為公開出櫃的英國老戲骨,其默契和互動更成為本劇最大看點。
美版《同志亦凡人》劇照
隨著美版《同志亦凡人》熱播,歐美描寫同性戀尤其是男同生活的劇集,漸因穩定收視率受到歐美電視播出機構的重視。曾有調查顯示,25至35歲的女性是最大收視群體。《威爾與格蕾絲》、《歡樂合唱團》等劇集則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同性戀編劇群體的崛起。2006年,英國民調顯示,英國民眾對同性戀出現在電視劇裡「並不會感到不適」。
社會風氣在進化,同性戀行為在合法化,同性戀劇集也不再意味著前衛,而成了某種主流。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神探夏洛克》即便不講同性,也要欲拒還休賣點腐,不如此不足以衝出英倫三島,在全世界引發心跳和尖叫。連英國《衛報》都要感嘆,如今的英國人覺得,要是電視劇裡沒同性戀者,這片子也太不真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