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前些年,我們的手機基本都離不開「卡」這個詞,通常的話語就是:我的手機卡了,等我重啟一下手機。其實這與手機的內存有很大的關係,現在的6GB內存可以保證後臺駐留11---16個程序,而以前的1G\2G內存的手機,在後臺的程序稍稍多了,手機就卡了,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關機重啟。從這上面來看,手機的內存大是有好處的。
另外,現在的安卓系統體積越來越大,幾乎到了大腹便便的地步了,佔用了大量的內存空間,我用過的小米9手機就有13GB的內存給系統固件了。而大型APP的緩存佔用的空間很大,如大型APP使用時很容易出現「卡」的現象,當你卸載後會發現手機快多了,就是這個原因。
因此,手機的內存越大越好,君不見現在有的旗艦手機內存早達到了12GB,甚至到16GB,和我的筆記本內存一樣了,可以預見明年手機的內存可能還有突破,概念機也許出現32GB內存版本。後面的那個128GB是表示手機的存儲能力,同電腦的硬碟容量一樣,越大能存儲的內容越多。
在日常使用中的好處是APP的視頻、圖片不用頻繁地刪除了,拍照片也不用擔心裝不下了,通俗地說就是肚子更大、更能裝,根本不用擔心撐破了。值得注意的是,手機上APP運行時的緩存也是存在這個地方,APP越大其緩存相對也是越大。手機上APP的體積是越來越大的,根本沒有減法一說,就是說今年的5個GB,明年可能達到8個GB,越來越胖。
以前我選擇的內存考慮4GB+64GB版的,而現在我在這個方面要求是8GB+256GB,如果到2022年,那可能會考慮12GB的內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