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勢燻天的藤原氏家族,掌控日本近500年,天皇只能娶這家的女人

2020-12-23 顏威說歷史

我們可以從幾個核心的家族來簡單闡述日本的歷史,古代日本實際上一直都有幾個權勢的家族控制。蘇我氏、藤原氏、源氏、平氏、足利、織田家族、豐臣家族、德川家族等相繼上臺。

飛鳥時代——蘇我氏

奈良時代——藤原氏

平安時代——藤原氏

鎌倉時代——源氏、平氏

室町時代——足利氏

安土桃山時代——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

江戶時代——德川家族。

大概可以這麼劃分,其中,藤原氏是日本歷史上家族榮光時間最長的,掌控了日本將近500年,絕大多數的「攝政關白」皆是來源於這個氏族。曾經一度天皇只能娶這個氏族家的女人。

藤原氏家族的權勢從公元6世紀開始一直持續到公元11世紀,而締造這個權勢家族的人就是中臣廉足。中臣廉足崛起於日本乙巳之變。

締造者——中臣廉足

藤原氏原本不叫藤原氏,而是中臣氏。在大化改新以前,中臣氏和忌部氏一起負責皇室的神事、祭祀,說白了就是祭祀的。

中臣鐮足生於公元614年,也就是推古天皇22年。跟中國傳奇人物一樣,中臣廉足的出生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註定登上歷史舞臺。

而讓他登上歷史舞臺的是一個叫蘇我入鹿的人。這個人我之前說過了,藤原氏崛起之前,掌控日本的是蘇我氏。當時蘇我氏的掌權者是蘇我入鹿,此人囂張跋扈,不把天皇放在眼裡,更是殘忍的殺害皇族,山背大兄王的全家慘遭其毒害。

同樣身為皇族的中大兄皇子對蘇我入鹿的囂張很不滿意,於是他聯合有著大志的中臣廉足決定一起剷除蘇我氏的專權。

他們利用三韓使者來訪的時候,邀請蘇我入鹿入宮。然後中大兄皇子和中臣廉足埋伏在大殿之上,趁機誅殺了蘇我入鹿。

蘇我氏就此沒落,隨後孝德天皇上臺,改元大化。接著大化改新開始了,而大化改新的實際實施者,是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鐮足。

兩人深受中華隋唐文明的影響,從田制,稅制,兵制,管制四方面,全方面引進中華文化。據說中臣廉足為了全面和深入的學習隋唐文明,他專門派他的大兒子中臣貞慧到長安留學。

中臣鐮足在大化改新中為皇室立下大功後,授內臣、封二千戶。接著他受命編纂律令。中臣廉足參照唐朝的律令,編成了二十二卷的《近江令》,這是日本最早的法典。

公元654年,中臣鐮足晉升為紫冠,加封八千戶。隨後又晉升為了大紫冠,爵位也被封為了公爵,又加封了五千戶。

由此可見,皇族對他的信任。

公元668年,中大兄皇太子正式登基,成為天智天皇,而中臣廉足因為功勳卓著,被授予了冠位十三階裡最高級別的「大織冠」位階。中臣廉足去世後,被賜姓藤原,日本最具權勢的藤原氏便由此而來。

奠基者——藤原不比等

藤原廉足去世後,他的兒子藤原不比等繼承了他的衣缽。藤原不比等是一個很有政治天賦的人,得到了持統天皇的信任。

藤原不比等把他的女兒送進宮裡,增進了和皇室的關係,還打破了常規,同時提拔自己的四個兒子都擔任了朝廷的重要職務。跟中國漢朝中後期一樣,比如王氏,一時間封了五個王。打破了當時一家一個人的慣例,藤原不比等可以算是藤原氏繁榮的奠基者。

攝關政治與聯姻

攝關政治是「攝政」和「關白」兩個職位的合稱,其實就是天皇年幼時期,由太政大臣代為處理國事,這個階段叫「攝政」;等到天皇長大了,攝政的太政大臣不放權,把「攝政」的稱呼改為「關白」繼續總攬朝政。

總之,無論是「攝關」,還是「關白」,都是掌權者,換湯不換藥而已。

其中「攝關」來自於藤原良房。

公元858年,文德天皇暴病而亡後,9歲的惟仁太子匆忙繼位,成為清和天皇。藤原良房趁機給自己按了個「攝政」的稱號,「攝政」一職正式出現。

藤原良房去世之後,他的兒子藤原基經又開始擔任攝政。

當時光孝天皇對藤原基經更是惟命是從,還將自己的子女全都降為普通貴族,自己的繼承人也是由藤原基經來決定。

光孝天皇去世後,他的兒子繼位成為宇多天皇,宇多天皇索性下發詔書說朝中無論大小事一律先「關白」藤原基經,意思是先問藤原基經,然後再報給他。

英雄謝幕——藤原道長

把「攝關政治」推向高峰的人叫藤原道長,公元1017年,藤原道長正式擔任「太政大臣」一職,開始掌權。

藤原道長當權的時候是藤原家族最為輝煌的時期,藤原道長是個很有能力的人,他將藤原家族的勢力推向了新的高峰。

藤原家族最輝煌的時候也是最為糜爛的時期。《源氏物語》中的關於源氏的描述其實就是藤原道長奢靡、腐朽、淫亂生活狀態的真實寫照。

隨著攝關家的跋扈統治和腐敗不堪,越來越多的大臣和貴族對藤原氏不滿,開始選擇支持天皇,希望天皇能夠遏制攝關家囂張氣焰。很快天皇能倚重的力量來了,因為源氏和平氏家族開始崛起了。源氏和平氏標誌藤原氏開始走向衰敗。

總之,藤原氏之所以能夠掌控日本近500年,維持其家族地位的最主要的就是通過不斷與天皇聯姻的方式鞏固自身的外戚身份。久而久之,藤原家的血脈在皇族內部所佔有的比重也得到了提高,藤原家的地位自然也就越來越穩固。

當然,這與日本皇室的穩定有關,日本皇室稱之為萬世一系。皇室的穩定,如果能跟皇室通婚,自然能維持其家族的繁榮了。自公元887年宇多天皇即位之後,在之後的一百七十年的時間裡所有的日本天皇,無一例外,都娶了藤原家族的女兒當了皇后。

其次,強化攝政權力,將天皇架空。「攝政」原本是臨時設立的,但藤原家族將其職務常態化,使其成為了一個常設官職,這樣就可以通過世襲的方式一直延續下去,家族權力的延續了。

而且藤原家通過不斷向天皇索取權力,將攝政的權力進一步擴大了。

相關焦點

  • 日本藤原氏家族有多牛?掌控日本近500年,天皇只能娶此家族女子
    藤原氏是日本貴族姓氏之一,最初為中臣氏,其與忌部氏一同負責日本皇室的神事和祭祀活動,彼時,日本天皇並未多少實權,權勢掌握在貴族蘇我氏的手中,其中蘇我入鹿生曾逼迫上宮王族集體自殺,直接威脅到了皇室權威,因此爆發了乙巳之變。
  • 142 平安時代與藤原攝關,日本天皇萬世一系的延續
    藤原家族從藤原鐮足和藤原不比父子兩個開始,便與天皇家族分不開了。上皇被押到東大寺削髮為僧,嵯峨天皇為了感恩報德,不但自己娶了藤原冬嗣的女兒,又命令兒子也娶了藤原冬嗣的另一個女兒。
  • 日本歷史上的武家政治第一人,締造了「非平氏者絕非人」的傳奇!
    而說出這番「豪言」的就是當年權勢燻天的日本平氏家族。說起日本歷史上的平氏家族就不得不說一個人,那就是平清盛。之前我們說到,當權傾一時的藤原氏家族沒落後,日本武士階層開始崛起,而開創日本武士掌權第一人的就是平清盛。
  • 源平合戰:日本平氏家族的沒落,幕府將軍的崛起
    在平治之亂過後20年的時間裡,平氏家族的首領平清盛在日本朝野的地位是平步青雲。當時,後白河上皇需要藉助平清盛及其背後的武士集團的力量,以此來維持他對二條天皇的控制。而平清盛有了後白河上皇的支持後,先後擔任參議、右衛門督、兵部卿,最終位居太政大臣。
  • 日本天皇家族兩千年史:從萬世一繫到《人間宣言》
    公元500年以後,日本在中國的影響下開始迅速封建化,國家權力也開始集中,天皇家逐漸脫穎而出,為了確立自己的統治合法性,天皇家開始編制「天皇是神的子孫」這一皇家神話,這一工作的主要執行者就是聖德太子。 在聖德太子的推動下,大和國開始系統整理自己的神話和古代歷史,《古事記》《日本書紀》就在這個階段成書。從這些書中,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出日本天皇制創立時期的一些特點。
  • 日本歷史上的8位女天皇,第8位號稱日本最美女天皇,而且很有才
    不過也就是在她手中,繼蘇我氏家族之後,日本歷史上另一個權勢家族藤原家族開始躥升。 孝謙天皇生於公元718年,本名是阿倍,稱阿倍皇女,父親是第45代聖武天皇,母親是日本歷史著名的皇后藤原光明子。 孝謙天皇出生和成長在元正天皇和元明天皇締造的太平盛世之中,而且她是唯一的繼承人。
  • 好色日本天皇:在登基大典上與女侍行雲雨
    於是圓融天皇就封藤原兼通為太政大臣、關白,朝政悉以委之。藤原兼家吃了個啞巴虧,只好暫時隱忍,等待哥哥去世或者失勢的一天。然而藤原兼通乎恨透了敢和自己爭權的弟弟,他在貞元二年〔977年〕去世,臨終前竟然找個藉口把弟弟兼家從右近衛大將〔從三位〕的高位上扯下來,左遷為治部卿〔正四位下〕,同時把關白的位置讓給了堂兄藤原賴忠〔藤原實賴的次子〕。
  • 大浪之下,亦有皇都|一曲平氏悲歌,代表了日本平安時代的終結
    它們起源於武士集團,都為天皇后裔,興起於貴族和上皇爭權的院政時代。這一時期,上皇和貴族為了增加政治籌碼,大量提拔武士為其效命,平安中期藤原家族一枝獨秀的格局迅速改變,非藤原氏妃嬪所生皇子不立為皇的潛規則被打破,天皇壯年退位,自己開啟新的權力中樞(院)輔佐幼主,保證皇位平穩過度而使得皇室一度復興。
  • 史上最慘日本天皇:被退位,被流放,死後變成妖怪
    藤原氏是從大化改新中成長起來的大貴族,由於其祖先在該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此後一直受到歷代天皇的倚重,並且持續保持著與皇室通婚。到了9世紀下半葉,藤原氏的勢力空前龐大,到了總攬朝政的地步,天皇被藤原氏架空。再到白河天皇時,為了從藤原氏手中奪回權力,白河天皇開始實行院政政治。何謂「院政」?
  • 073 藤原基經:日本的霍光
    於是,他上任後第一件事情,就是下詔讓藤原基經繼續做攝政,代理一切行政事務,擺明了自己的立場。進一步,他還把自己所有的子女都降入臣籍,表明根本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做皇太子,並跟基經表示,立嗣的問題,全憑基經指派。而且,雖然他已經老邁,還是立馬娶了藤原基經的一個女兒表示忠心。因此,在光孝天皇在位的幾年裡(884年到887年),藤原基經就是實際上的日本政壇的老大。光孝天皇在位期間還有個很讓自己丟臉的事情。
  • 日本天皇家族何以延續千年? | 秘檔
    但中大兄皇子為避閒言,不受皇位,由舅舅輕皇子即位,這就是孝德天皇。孝德天皇是位博學之士。《日本書紀》說他尊崇佛教,「為人柔仁好儒,不擇貴賤」。他博覽中國典籍,對遠自黃帝和堯舜,近至漢唐諸帝的治國之術頗有了解,一直想改革日本陳腐的政治。
  • 日本皇室瘋狂亂倫史
    日本和銅四年,即公元711年9月18日,日本元明天皇命太安萬侶日本編撰日本古代史。翌年的1月28日,太安萬侶將以漢語寫成的《古事記》獻給元明天皇,成為了日本最早的官修歷史書籍。在這部史書中,關於日本皇室血親聯姻的記載比比皆是,這部書如果要說它是歷史典籍,也只能算是天皇家族的愛情史。
  • 198 武士的興起,後三條天皇的反擊
    這樣經過兩百多年,到了十一世紀中期,終於有天皇既不願接受現狀,又不願下臺,而決定反擊以擺脫藤原家的掌控,做真正的天皇。第七十一代後三條天皇(公元1068——1072年在位),第七十二代白河天皇(公元1072——1086年在位)及第七十七代後白河天皇(公元1155——1158年在位)就是這類天皇的代表。
  • 日本天皇家族何以延續千年
    公元608年,推古王朝在給隋朝的國書中,首稱「東天皇敬白西皇帝」,即推古女王稱自己為「天皇」,稱隋煬帝為「皇帝」。這是日本在對外交往中第一次正式使用「天皇」稱號,意在挑戰華夷秩序,與隋朝平起平坐。公元629年,舒明天皇即位。642年,其皇后即位,稱皇極天皇。在舒明、皇極兩朝,貴族蘇我氏大興土木,勞役人民,暴虐驕橫,甚至藐視和排擠皇極天皇。
  • 日本天皇2800年:從神話走向現實,從神壇走向人間
    根據日本史籍,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在位76年,享年137歲,此後歷經8代天皇至崇神天皇,這8代天皇平均在位61年,平均壽命為104歲,由於他們的事跡記載非常簡略,導致對他們是否存在過持懷疑態度。 推古天皇雕像(圖源:百度百科)公元6世紀,權臣蘇我氏家族權傾天下、不可一世。
  • 天皇制的沒落,武士的崛起,日本的平治之亂究竟是怎樣的?
    1142年,一名僅僅2歲多的男孩被確立為日本天皇,這就是近衛天皇。當然了,也沒人希望他能真正管理國家。在11世紀,藤原家族為了擠入了日本政府的上層,一代接一代想方設法的讓皇太子迎娶來自藤原家族的新娘。藤原氏在朝中的大臣通常都是皇后的近親,這樣他們就可以控制弱勢的天皇或是幼主。每一位天皇登基後,除參與政治儀式和祭祀之外,都沉湎於風雅之事和奢靡生活。
  • 日本版騎士?日本的特殊階級 武士階層的崛起
    藤原道長將自己三個女兒都嫁給天皇,成為國丈,時人稱之為「一門三皇后」,權力可以說是如日中天。藤原道長掌握了極大的權勢,其在權勢達到頂峰的時期,曾寫下一首和歌「此世即吾世,如月滿無缺」來描述自己的心境。
  • 日本天皇選妃有一個重要要求,不僅長得漂亮,且符合這樣的特點
    日本天皇選妃有一個重要要求,不僅長得漂亮,且符合這樣的特點在中國歷史上,每兩千三百年,你就得改變,日本自2600年以來,只有一個王朝從始至終,為什麼生活永遠不會改變,這是作為一個家庭作為諸神的存在?但是問題出現了,日本天皇挑選老婆時,不只要長得美麗,還有一特殊要求,令人不齒。
  • 日本姓氏:蒼井氏,在日本處於怎樣的一個地位?
    那時,日本共有四大姓氏,分別是藤原、源、平和橘四個,其中,姓「橘」的貴族比較少,可日本人非常喜歡「四」這個數字,硬是湊成了四大姓氏。不過,日本的天皇卻沒有姓氏,這是因為,姓氏是由地位高的人賜給地位低的人,擁有日本最高權利與地位的人是天皇,沒有人比天皇的地位更高。
  • 高僧積極發展與女天皇的關係,直到最後,女天皇才知道高僧目的
    在日本所謂「萬世一系」的天皇歷史中,一共出現過十代八位女天皇(其中二人兩次即位),她們分別是推古、皇極、齊明、持統、元明、元正、孝謙、稱德、明正、後櫻盯。前八代女天皇都出現在公元6世紀到8世紀,因此日本的這段歷史時期又被稱為「女皇世紀」。在這些女天皇中,要說誰的緋聞最多?恐怕就只能是孝謙天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