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y Beynon演奏德彪西《牧神午後前奏曲》
在長笛演奏中使用顫音,是長笛演奏者們的常見習慣。有些來自於自身音樂感受的感性抒發,有些則通過規律的練習習得。顫音的頻率快慢、幅度大小、從何處顫、引起的音色音準變化等問題一直伴隨著長笛演奏者們的練習生涯。如何將顫音的感性抒發變得更加可控並符合作品時代背景,同時也讓聽眾感覺自然適度而不是真正的「顫抖」。對於許多演奏家而言,也同樣是一個大課題。
如今網絡上有關長笛顫音練習的文章、視頻早已是俯拾皆是,但限於講解水準、細緻程度、音畫質、譜例、清晰示範、專業直接的中文翻譯等因素的限制與缺乏,導致真正高效實用的教學視頻少之又少。而今天分享的視頻,講解者為荷蘭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現任長笛首席Emily Beynon艾米莉•貝儂。作為演奏大家,她對顫音的運用可謂爐火純青,從正文開頭她演奏的《牧神午後》中即可領略一二。而中文譯者為職業長笛家、去年曾入圍尼爾森長笛大賽的Sirius Chau周寄樂。
疫情籠罩下,絕大多數樂團都已暫停演出,荷蘭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也不例外,借著這個少有的空閒時間,E.Beynon決定分享她練習顫音的方法。在視頻中,她將發聲位置、使用頻率、樂曲運用都講解得清清楚楚。所說的練習方法極為實用,大家可以對照作者君分享的譜例練習,找到適合自己抒發音樂感覺且自然舒適的顫音。如果可以,也請去往E.Beynon的YouTube主頁對她的視頻點讚評論。另外關於顫音的練習與運用,還有許多方面可以寫到,之後再跟大家慢慢分享。
*荷蘭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是與柏林愛樂樂團以及維也納愛樂樂團並列的超一流樂團
長笛顫音Vibrato教學公開課
講解:Emily Beynon艾米莉•貝儂
中文譯者:Sirius Chau周寄樂
視頻來源: https://youtu.be/hRCWrD090qw
相關譜例:正文下方
Emily Beynon艾米莉•貝儂出生於威爾斯,先後在英國倫敦的兩家皇家音樂學院(RCM、RAM)學習長笛,分別師從M.Ogonovsky與英國長笛教父W.Bennett,後赴法國師從巴黎高等音樂學院長笛教授A.Marion。2002年,她被任命為英國皇家音樂學院(RAM)院士。
她曾於1991年布拉格之春長笛大賽*與1993年神戶長笛大賽中獲獎,後作為獨奏家與荷蘭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英國愛樂樂團、BBC管弦樂團、NHK交響樂團、布拉格室內樂團、英國室內樂團、聖馬丁學院等一流樂團合作,並發行超過20張長笛與室內樂CD。除了在世界各地舉辦長笛大師班的同時,還創立了荷蘭長笛學院(the Netherlands Flute Academy)。
*關於布拉格之春長笛大賽
布拉格之春:長笛年的第二場重頭戲
布拉格之春:回首往昔(附上屆長笛決賽視頻)
【歷史突破】中國長笛家於淵進入布拉格之春決賽
2019布拉格之春長笛大賽結果揭曉
Sirius Chau周寄樂出生於香港,目前在皇家音樂學院攻讀藝術家文憑。曾獲得加拿大Domaine Forget國際音樂學院的Alain-Marion獎學金,接受過E.Pahud,M.Dufour,P. Bernold和U.Miilmann的私人指導。
他曾是英國國家歌劇院管弦樂團,香港城市室內樂團及青年音樂家交響樂團的成員。並於伊斯特本交響樂團青年獨奏家比賽、皇家音樂學院協奏曲和管樂器獨奏比賽以及韋斯特本管弦協奏曲比賽中獲獎。2019年入圍尼爾森長笛大賽*。
視頻相關譜例
1.M. Moyse:《長笛音色的藝術與技巧》之三個八度音色的統一度
2.M. Moyse: 《長笛音色的藝術與技巧》之吐音與連音
3.M. Moyse:《24首旋律小練習曲》之第二首
由於沒有時間回復公眾號後臺的留言,歡迎添加我的微信,mtc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