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短評覺得不夠,繼續寫點。僅僅是本人抒發情感罷了。
看到短評中某個網友說「電影中主角的改變只需要鏡頭一轉,劇集中主角的改變只需要幾集,不行的話再來一季」 有點兒替Bojack委屈,他可是改變了整整六季啊,不要用輕鬆的口氣形容這六季裡濃縮的他的一生,與自己鬥爭的一生。
只是電視劇裡的時間過得很快,現實的人生卻是真實過著每一分每一秒,在「企圖改變自己→失敗→受到鼓勵→想變好→短暫成功→本性使然又搞砸了→企圖改變自己」這個循環中一直一直輪迴而撕裂罷了。
所以才顯得漫長。
但不是沒有盡頭。
其實有些喪的時候,當我想到死亡,是種安慰。不是想要自殺的意思,但死亡才是讓我活下去的動力。無論怎麼活,最後都是死亡,所以別太焦慮,別太難受。其他人帶來的再多的壓力、害怕、傷心,如果實在面對不了,忍一忍就過去了,忍一輩子就不存在了。
所以,到15集演死亡的時候我還覺得挺好的,只是死亡本身的低氣壓感染到我罷了。卻對16集每個人的「好結局」有些迷之難過。
如果命運就是要讓每個人的人生都要麼歸於「戲劇中途戛然而止的死亡」,要麼歸於「平淡無聊地老去再死亡」,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可能難受只是因為感覺到了人生的霸道:給你荒誕就算了,還霸道地還你一個生活,要你接受正常。
總之都要走到那扇門前。可好像只要不自殺,遲早都要在餘生妥協。想起某人說的那句「我不朋克啊,真朋克是活不過30歲的」,真對。
又也許,我只是單純地捨不得這部劇的每一個角色,想到要最終季道別,才會難過罷了。
我永遠最愛戴安。我愛初見她時的驚豔與若合一契,愛她的zoe人格,愛她的智慧與才華,愛她的痛苦和發福。愛她發現與花生醬先生無法融洽時給我的震驚,也愛她為了感受到所謂的「幸福」做出的不斷努力與最終讓步。愛她的神經敏感歇斯底裡。愛她看得太清楚,也愛她偶爾想把眼鏡取下來的疲憊。
「和解」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情。
無論如何,能活到死就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