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悄然熱播,這個「愛與罪」故事,看得令人窒息,卻也牽動每個觀者的神經。
《隱秘》為什麼突然會火?我想,或許就是:
當成人的世界在孩子眼裡崩塌,當親子之間信任不在,一個走投無路的孩子終會被逼得鋌而走險,以藐視世界的方式,保全自己的生存。
不要忽視每一個沉默的孩子
沉默,是他們自衛的唯一選擇
劇中,秦昊飾演的張東升是個不折不扣的鳳凰男,作為一名少年宮的數學老師,他事業平平;身為上門女婿,他總有寄人籬下的頹敗和壓抑感。更噩耗的是,他接到了妻子的離婚通告,再一次令他挫傷。張東升想卑微求全,企圖說服嶽父母支持自己,沒想到卻遭到了更無情的奚落。
於是,殺機從他內心升騰,在做足一年的準備後,他滿臉笑容把兩個老人騙上山崖拍照,卻面目猙獰地將老人推下崖去,試圖製造失足落崖的現場。
而這一幕,卻被三個爬山拍照的少年無意中錄下。
如果沒有邂逅這一幕,三個孩子中的朱朝陽頂多成為一個缺愛孤獨的孩子,可當他目睹謀殺現場,撼動了他作為一個孩子的認知。
緊接著,當朱朝陽到張東升的奧數班送警告信息,卻不料與同父異母的妹妹發生激烈爭執,妹妹不慎墜落,從此讓這個孩子啟動了自我保護模式,不惜以各種手段,成為另一個張東升。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一個瞬間,改變一個孩子的人生軌跡。
朱朝陽就是張東升的前身鏡,他們看起來一樣地沉默,但內心卻波濤洶湧;他們無法直視自己內心的恐懼,最後不得不用毀滅的方式,尋求暫時寧靜。
《沉默的羔羊》中說:當沒有人信任你的時候,沉默和堅持是最好的選擇。
永遠不要忽視一個開始沉默的孩子,當他躲在角落裡,窺伺世界卻不願意替自己爭辯的時候,那其實,他受傷已深,他的世界正在被一塊塊擊碎崩塌。
而如果,當他以藐視世界的姿態來保護自己,那麼只有一條不歸路,成為一個壞小孩。
敷衍的父愛,也是孩子心裡的珍愛
對孩子再忽視,也不要對他們不信任
縱觀朱朝陽在劇情裡的發展,這個孩子從全校第一的優等生變成令人生寒的隱藏殺手,他的改變從不被信任開始。而罪魁禍首,就是他的父親和母親。一個忽視他的存在,一個卻想牢牢控制他的生活。
朱朝陽父母離異,渴望被愛,是他內心深處最強烈的情感。可惜的是,他面對的卻是一個從來忽視他存在的父親——朱永平。
記得有一幕,在煙霧繚繞的棋牌桌上,牌友打趣朱永平:你家兒子考了全校第一啊!
然而,做父親的他卻渾然不知。為了掩飾自己的窘境,卻其實也是為了顯擺自己,朱永平沾沾自喜:「我沒興趣知道他考第一,因為他每次都是第一啊!」
對於孩子來說,成績是他們向父母證明自己的唯一方式。
可當一個孩子聽聞自己憑盡力氣得來的成績,從來不被珍惜,這種落寞感,足夠擊垮一個孩子的希望。
對孩子的學習尚且不關心,更別提對孩子的生活上心。朱永平恐怕早就忘了為人父親需要養育孩子的基本責任,連孩子衣服舊了、鞋子舊了,都是在牌友提醒下,他才留意到。
為了掩飾自己的狼狽,朱永平辯解說:「本來今天就要帶兒子去買鞋子。」
可無論父親的話是真是假,對於朱朝陽來說,卻讓他開心。
結果呢?現任妻子和女兒的出現,朱永平就把兒子一個人扔在了鞋店裡。望著爸爸一家三口幸福的背影,朱朝陽的神情裡,無比羨慕。
這一幕看得令人心酸,然而更令人心疼的是,囂張跋扈的妹妹,故意一腳踩在他的新鞋上,然後頭也不回地揚長而去。
沒有人在乎他,對於爸爸來說,這個兒子只是個可有可無的附屬品。
著名的心理學家格爾迪說:「父親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
缺失父愛,卻又極度渴望父愛,朱朝陽的內心是複雜的,但是沒有誰來在乎他的感受,不斷壓抑,讓他對父愛的渴求變得扭曲。
妹妹死後,他無比慶幸,以為可以重獲父愛,卻在得知自己成為父親懷疑對象時,從此世界轟然崩塌。
如果說目睹張東升謀殺一幕,只是埋下地雷,那麼父親對他的懷疑,直接成為朱朝陽走上犯罪道路的推手。
壞小孩其實本不壞,只因為你一直猜度他很壞。
控制的母愛,令孩子窒息卻無法逃離
壓抑自我,成為孩子沒有退路的歸宿
如果說父愛讓朱朝陽失落卻渴望,那麼母愛卻讓他窒息想要逃離。
在複雜的家庭關係下,朱朝陽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法則,那就是做一個「乖」孩子——少說、多做、服從。
離婚後的母親,活成了最不願意令人看到的樣子。她操勞家務,把對生活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成才上。這種自我犧牲式的母愛帶給朱朝陽的,只是令他越來越感窒息。
只喝牛奶的場景,就足夠令人看出一個媽媽無比的控制欲。
朱朝陽躺在床頭看書,母親周春紅把一杯牛奶放在孩子床頭,關切地說:「喝吧,喝完了早點睡覺,我好洗杯子。」
朱朝陽不願意,母親以不容置疑的方式嘗了一口,繼續逼:「有那麼燙嗎?」
沒有辦法,朱朝陽只能在母親的逼迫下喝下牛奶,可一句「我自己會洗杯子」的小聲辯解卻令母親的情緒失控。
面對暴怒的母親,朱朝陽滿臉驚恐,他再也不敢說出任何一句違逆母親的辯解。而事實上,活在單親家庭裡,朱朝陽知道母親不容易,他不斷想用自己的乖巧聽話去討好他的媽媽,然在生活與感情裡失去重心的媽媽,活得太偏執又太脆弱。
心理學大師海靈格說:
「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共同點:家裡沒有控制欲很強的人。」
朱朝陽顯然不幸福。
周春紅遭遇婚姻的不幸後,她在兒子身上壓上了後半生。以愛之名,控制、束縛、佔有。這種窒息,讓朱朝陽變得越來越壓抑,他隱忍,卻揮之不去。
在家裡沒有歸屬感,在學校裡也沒有價值感,沒有誰在乎他的感受,朱朝陽習慣了壓抑的生活,而這些所有負面情緒的積累,最終誘發他走入了不歸路。
原生家庭是一個人的宿命
即便婚姻不幸,也不要讓孩子缺愛
嚴良曾經對朱朝陽說過一句話,令人難以忘懷,他說:他說朱朝陽變了,變得不愛說話了。
是的,自從父母離婚後,朱朝陽就變得不愛說話了,他開始把自己的內心封鎖起來。因為他明白,自己身後沒有人為他撐腰,他唯有獨自默默承受。
考了年級第一,卻任由同學欺凌,他不敢回家告訴媽媽。被搶了籃球,他不敢反抗,默默離開。被人在水杯裡放了橡皮渣,他吐出水,不敢追究。
他假裝大度,把所以的不滿和憤恨都藏在內心最隱秘的角落,善惡一念之間,最終導致他成為惡魔。
哪有孩子不願意快樂生活?放肆地哭、放肆地笑,這本就該屬於孩子天性的表達,被硬生生奪走,朱朝陽迷失在生活裡,也成為必然的結局。
在朱朝陽的身上,承載了太多原生家庭帶來的傷。
樊勝美在《歡樂頌》裡曾經說過一句話:「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一個人的宿命。」
幸福的童年治癒孩子一生,而不幸的童年,卻讓孩子用一生去尋找和解。甚至有時候,找不到歸路。
成人的世界,也有諸多不容易,沒有一個完美的家庭,可即便家庭再破碎,也不要缺失給孩子的愛。
給孩子一個完整的童年,讓孩子內心充滿愛,他那個隱秘的角落才會被照射進陽光,他才會成為可以向陽成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