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6日,登山運動愛好者穿越祁連山下的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油菜花海。(資料圖) 鍾欣 攝
中新網蘭州1月13日電 (張婧)甘肅省「兩會」正在蘭州舉行。甘肅省人大代表、甘肅省委書記林鐸指出,全域無垃圾不能「只重面子不重裡子」。之所以這樣說,緣於日前被曝出天水市境內渭河及支流水體汙染、河道採砂、河道傾倒垃圾事件,「無人機查看發現,偏僻河道滿是垃圾」。
林鐸在分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上述問題暴露出,甘肅在推行全域無垃圾兩年以來,有些地方更多地注重了「表面」,縣區好多垃圾不處理,又沒交納場所,沿河道堆放的現象就出現了。
甘肅省人大代表、甘肅省人大常委會環境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萬鵬舉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河道汙染問題,實則汙染治理設施建設相對滯後,「河長制」沒有落實好,應盡的職責不到位。
圖為2019年7月31日甘南州旅遊景區一處無垃圾示範點。(資料圖) 李亞龍 攝
目前,黃河流域甘肅段汙染問題仍有發生。萬鵬舉建議,在提高民眾保護黃河流域生態意識的同時,政府相關部門要大力投資,加快汙水處理廠配套汙水管網(雨汙分流)項目的建設。
「甘肅是欠發達省份,生態環境保護將一直是該省發展過程中的短板所在。」萬鵬舉表示,雖然甘肅的生態局部隱患偶有暴露,但當地以「壞事變好事」的心態在大力整改,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明顯見效。
甘肅省省長唐仁健作《政府工作報告》時稱,2019年,甘肅完成營造林面積475.65萬畝,超目標任務35.9%。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交辦的2643個環境信訪問題辦結2151個,階段性辦結222個。「綠盾專項行動」整改問題完成1790個。
「14個市州所在城市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比率為93.1%,38個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國家考核要求。」唐仁健說,張掖市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平涼市榮獲「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稱號。八步沙林場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報告披露,2020年,甘肅要統籌推進黃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突出甘南黃河上遊水源涵養區和隴中隴東黃土高原區水土流失保護治理兩大重點,開展瑪曲沙化退化草原鞏固治理工程,強化祁連山水源涵養保護,推進實施一批重大生態保護修復和建設工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