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祖國召喚》
2020年9月30日,我們的祖國再一次迎來了「烈士紀念日」。
自2014年以來,每年的這一天,在北京,在全國都要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紀念在長期的鬥爭中,無數革命先烈,為著民族的獨立、國家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拋頭顱,灑熱血,建立的豐功偉績。他們的名字將永遠銘刻在歷史的豐碑上。
今天,祖國的每一分鐘,都在進行著生機勃勃的嶄新創造,都發生著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
但是,我們不能忘記曾經走過的過去。
遼寧丹東市,鴨綠江水緩緩流淌,為我們講述著七十年前發生的故事。
剛剛誕生一年的人民共和國面臨危難的時刻,千千萬萬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響應祖國號召,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戰爭中去。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國家安全,維護了世界和平。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
這,本來是發生在朝鮮半島的一場內戰。但由於美國的強勢介入和直接出兵,把美麗的三千裡江山變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最大戰場。
6月25日,在中南海,毛澤東主席突然接到電話,是周恩來總理打來的,毛澤東在電話裡得知,韓戰爆發了!
據秘書回憶:毛澤東對戰事發展非常關注,也很憂慮。
此時大陸基本解放,解放臺灣也擺上了日程,正在積極做著軍事、外交、物質等各方面的準備和部署,國內政治、經濟形勢處於十分敏感和關鍵的時刻。毛澤東曾指示中央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並做好應對準備。
6月27日,美國杜魯門政府悍然派兵進行武裝幹涉,發動對朝鮮的全面戰爭。同時,他命令美軍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聲稱「阻止對臺灣的任何進攻」,赤裸裸地幹涉中國內政。
美國的倒行逆施,激起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極大的憤慨。
中國的安全面臨著嚴重威脅。全國各地爆發反對美帝國主義侵略朝鮮,侵入臺灣海峽的群眾集會和遊行。
6月28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號召「全國和全世界的人民團結起來,進行充分的準備,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
朝鮮半島的炮聲,打破了人們寧靜的生活。
戰鬥在新中國建設戰線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用實際行動響應毛澤東主席的號召。加緊生產,多出一爐鋼,多產一斤糧,為了戰爭和建設事業!
1950年 7月7日,美國操縱聯合國安理會,成立了由16個國家組成的所謂「聯合國軍」,任命麥克阿瑟為「聯合國軍」總司令。
面對嚴峻形勢,中共中央軍委兩次召開緊急會議,討論保衛國防問題。7月13日,根據毛澤東主席的提議,作出了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成立東北邊防軍,迅速向中朝邊境集結。
號令傳來,祖國召喚!一夜之間,在河南休整的第四野戰軍部分主力部隊和分散在各地擔負整訓、生產、作戰、運糧等任務的戰士們,又打起背包,拿起了武器。
祖國召喚,軍令如山!列車風馳電掣向東北進發。戰士們紛紛猜測,這次行動的目的地到底是哪裡?戰士們問班長,班長問排長,排長問連長,得到的回答是:「來,咱們齊唱一首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革命軍人個個要牢記——預備起!」
武漢三鎮,九省通衢。北上的部隊,如奔騰的江水,在這座英雄的城市集結,中轉北上。
江漢關的鐘聲,在英雄兒女們聽來,已成為祖國召喚的節奏。
這時,第四野戰軍第38軍114師正在湖北武昌,等待中轉北上。
這個轉業幹部叫曹玉海,曾在這個部隊擔任過營長。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他曾7次立功。在渡江戰役中,他身負重傷,轉業到地方工作,在武漢監獄擔任了監獄長。這時,他正準備結婚,末婚妻是在住院治傷時結識的白衣天使。
聽說東北形勢緊張,曹玉海急匆匆地找到了老部隊,要求重新入伍,再赴戰場。他說,誰不讓咱們過好日子,咱們就跟他拼,跟他幹!部隊首長深受感動,他的請求得到批准。他重披戰袍,告訴未婚妻,打完仗,咱們結婚。
1951年2月,在抗美援朝戰爭第四次戰役漢江南岸堅守防禦作戰中,營長曹玉海帶領戰士們堅守京安裡以北350.3高地,與敵血戰7天7夜,打退敵人第七次衝鋒,他的頭部、胸部被彈片擊中,壯烈犧牲在戰壕裡。此時,他還不滿28歲。
1950年8月,美國空軍在對朝鮮北部狂轟濫炸的同時,連續出動飛機轟炸我國東北邊境城市和鄉村。把戰火燒到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之上。
1950年9月,朝鮮局勢進一步惡化。9月15日,美國軍隊在「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的指揮下,在仁川登陸,並迅速向三八線推進。
面對美國的威脅,9月30日,周恩來總理向美國發出嚴正警告:「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衛和平,從不也永遠不害怕反抗侵略戰爭,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950年10月1日,新中國的第一個國慶日。這一天,意氣風發的人民群眾,舉行了盛大的國慶遊行,人民解放軍舉行了閱兵式。然而,當晚慶祝國慶的焰火還沒有熄滅,歡樂的人們還沒有從天安門廣場散去。在中南海頤年堂,氣氛卻十分緊張而凝重。
這天,由於朝鮮出現的危局,朝鮮勞動黨和朝鮮政府向中共中央和中國政府發出了請求,急盼中國予以特別的援助,出兵朝鮮。
隨後的幾天,中共中央連續召開會議,討論朝鮮問題。
和平遭到破壞,家園面臨侵略。
出兵,還是不出兵?擔任毛澤東主席秘書很多年的胡喬木回憶,毛澤東曾經說過,他一生中有兩個決策最難決斷,一個是1946年與國民黨決裂,一個就是抗美援朝。如果出兵,這將是二戰以來,武器裝備、力量對比最懸殊的一場大規模戰爭。這是一次力量對比極其懸殊的較量。毛澤東當然清楚我們的家底。而不出兵,形勢就將進一步惡化。
毛澤東憂心忡忡,他說,別人處於危急時刻,我們站在旁邊看,不管怎麼說,心裡也難過。他還說:「現在是美國人逼著我們打這一仗的。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保家衛國」。
聞鼙鼓而思良將,毛澤東想到了彭德懷。
1950年10月4日,一架來自北京的蘇制運輸機突然飛抵西安機場。
彭德懷被中央從西北緊急召到北京。
10月5日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彭德懷鮮明地表示了看法:「老虎是要吃人的,什麼時候吃,決定於它的腸胃,向它讓步是不行的。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爛了,最多就等於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就是了。所以遲打不如早打。」
經過再三斟酌,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統一了認識,作出了決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10月8日,毛主席發布了抗美援朝的命令,任命彭德懷任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3兵團東北邊防軍就改稱為(中國人民)志願軍。
一個在新中國歷史中特殊的軍事名詞「中國人民志願軍」誕生了。在以後的日子裡,被全世界所關注,並最終成為堅強不屈、勇敢的代名詞,永遠銘刻在了世界戰爭史中。
10月7日晚上,毛澤東在中南海菊香書屋,設家宴為彭德懷送行,毛岸英作陪。吃飯的時候,毛岸英對彭德懷說,彭叔叔,抗美援朝,上前線打仗可有我一份。彭德懷聽說毛岸英要去前線,馬上表示不同意。彭德懷說,去朝鮮有危險,美國飛機到處轟炸,在後方搞建設也是抗美援朝。毛澤東說,你就收留了他吧。岸英會講俄語、英語,你到朝鮮,讓他擔任翻譯工作也好。彭德懷同意了。後來,彭德懷曾經說過,毛岸英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第一個志願兵。
一個多月以後,在朝鮮戰場,志願軍司令部遭到美國飛機轟炸,毛岸英犧牲。
後來,毛澤東曾向老朋友周世釗袒露心跡:「當然,你說如果我不派他去朝鮮戰場,他就不會犧牲,這是可能的,也是不錯的。但你想一想,我是主張派兵出國的,如果我不派我兒子去,先派別人兒子去前線打仗,還算什麼領導人呢?」
有送子上前線的領袖,就有奮不顧身的戰將。
40歲的鄧華將軍,當時是第15兵團司令員,接到任命他為東北邊防軍第13兵團司令員的時候,他二話沒說,告別家人,迅即北上。
正在湖北的解放軍第50軍,接到開赴東北的命令,正在養病的軍長曾澤生急匆匆趕回部隊。有人說,軍長身體不好,這次行動是不是不要去了?曾澤生不容置疑地說:我要去!一定要去!
入朝作戰之前,部隊進行了臨戰動員。「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成為那個年代的最強音。廣大官兵紛紛遞交決心書、請戰書,一批接一批參戰的部隊,鬥志昂揚地奔赴朝鮮戰場。
這時,在全國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愛國群眾運動,「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口號響遍了中華大地。
正在進行或剛剛完成土地改革的新解放區,廣大翻身農民為了保衛勝利果實,掀起了報名參加志願軍的熱潮。人口只有2000萬的浙江省,先後有100多萬農民報名參軍。一些沒有得到批准的人說,參軍比考秀才還難!
各少數民族的優秀兒女,積極投身到志願軍的行列。新疆伊犁、塔城、阿山3個地區少數民族青年報名參軍人數超過7000人。
祖國的呼喚,廣大青年學生做出了最為迅速的響應。志願軍報名隊伍中有大量青年學生。
創辦於1905年的復旦大學是中國人最早自主創辦的高等學府之一。
著名教育學家、校務委員會負責人陳望道,是知識界的一位典型代表。毛澤東曾經對美國記者斯諾說過,有一本書,影響了他的一生,這就是陳望道先生翻譯的《共產黨宣言》。
1950年的深秋,在陳望道的鼓勵和支持下,復旦學子們愛國熱情高漲,踴躍報名,與各地人民一道投身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熱潮中去。
陳冀勝為響應國家號召,在復旦大學化學系第一個報名,並與八名同學參加了新中國第一批防化學兵,為新中國國防化學、生物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朱甘泉,在1949年考入了復旦大學新聞系,立志學成要為新中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哪裡需要,我們就去哪裡」。他和同學們毅然加入了抗美援朝的行列。
這些學子臨行前,陳望道先生左右思量,在他的參軍紀念冊扉頁上,用翻譯過《共產黨宣言》的手,親筆寫下了「和平砥柱」的四字箴言!
這,成了他一生守望的信念。
各地學子熱血沸騰,山東大學不到兩小時,就有514名大學生報名參軍;華東地區報名參軍的青年學生更達到23萬。而當年,全國就有58萬青年和學子報名參加志願軍和軍事幹部學校!
韓戰爆發時,在大洋彼岸,大批海外學子們有的已經踏上了回國之路。他們中的很多人,後來參加了抗美援朝運動,投身新中國的經濟建設。
兩彈元勳——鄧稼先,就是其中一員。
1950年8月,鄧稼先取得了博士學位,他那時剛滿26歲,被人們稱為「娃娃博士」。導師非常賞識他,多次提出帶他到英國繼續研究事業。鄧稼先婉言謝絕。
在此之前,周恩來總理向海外華人華僑和留學生發出召喚,希望他們早點回來參加新中國的建設。錢學森、朱光亞等百餘名科學家和留學生相繼回國。錢學森在途中被關押,趙忠堯、羅時鈞和沈善炯在日本被美國情報部門扣押。後來在祖國人民和世界科學界的聲援下才恢復自由。
鄧稼先歸心似箭,在拿到博士學位的第九天,就不顧安危,登上了威爾遜總統號輪船,從美國洛杉磯出發回國。
這批海外科學家的歸來,為新中國現代科技、國防事業奠定了基石,以後,撐起了強國強軍的天空。
麻扶搖,是志願軍炮兵第1師的連副政治指導員。部隊在進行臨戰動員時,官兵們的請戰書像雪片一樣飛來。「保衛和平,保衛祖國,就是保衛家鄉」成了熱詞,戰士們在發言中說要「雄赳赳,氣昂昂,橫渡鴨綠江」;幾乎所有發言中都有「打敗美國野心狼」這句口號。
著名作曲家周巍峙看到了這首詩後,激動不已。
他用了半小時時間,在一張草稿紙上,為這首詩譜出了曲,並用最後一句當題目,就是「打敗美帝野心狼」。由於當時不知道原作者是誰,署名就寫成「志願軍戰士詞」。 這首歌發表在11月30日《人民日報》上。它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在全軍、全國廣為傳唱。
從那時起,一代又一代中國軍人都從這首激昂的戰歌中獲得了生命裡最真誠的感動,它凝結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信心勇氣。它永久地縈繞在每一位志願軍戰士的心頭!
點擊觀看第二集:英雄兒女丨第二集:極限戰爭